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减法的一条运算规律及其应用(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进行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48+52= 237+63= 74+26= 85+15=128+175+25= 64+78+36= 439+302=2、引入新课。刚才我们用简便方法.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板书课题)通过学习.要能步认识减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二、教学新课 1教学减法的运算规律。 (1)教学第68页的应用题。 出示题目.读题。 指名学生口答解题算式.老师板书一种方法的算式和结果。 提问:第一种算法是怎样想的?求还剩多少米.还可以怎样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第二种算法又是怎样想的? 这两种算法都是求的什么问题?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数里减去什么?所以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说明哪两个式子相等?板书:36087一113360一(87十113) 提问:从360里减去87和113这两个数.等于从360里减去什么? (2)题组的计算、比较。 用小黑板出示第68页下面的题组。 请大家在课本上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让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在O里板书等号。 提问:从第一组两个算式里可以看出从30里减去4和6两个数.等于从30里减去什么?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3)归纳运算规律。 在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出运算规律.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结语读一读。 (4)根据规律填空。 56317426=563 (174O26)3426931=342( O )1284一(600+7)1284600 O 7324(24+198)=324 O 456102=456100 O 2 提问:前两题为什么O里都填加号?第三、四题为什么O里都填减号?为什么456一102等于45610027 说明:应用这一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教学简便算法。 (1)教学例1。 出示例1。提问:这道题里两个减数可以凑成怎样的数?根据刚才学习的减法运算规律.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谁再来说一说.这道题用简便算法可以怎样想? 按照这样想的过程.黑板上的题怎样算?(板书简便算法的计算过程) 小结:例1里两个减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就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200.再从724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样算比较简便。 (2)计算724(224+30)。 出示题目。 提问:这道题是724减去两个数的和.大家看一看这三个数.先算加法会简便吗?你发现从724里先减去哪个数比较简便?为什么?接下来再怎样算?为什么还要用减法减去307 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怎样计算?(老师板书计算过程) 板书时结合提问:为什么等于724224307并说明这是把刚才的规律反过来应用。 小结:这道题是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由于724减去224可以口算.所以就反过来应用刚才的规律.从724里先减去224.再减去30。这样算比较简便。 (评析:这里补充了这一类型的练习题进行讲解.不仅使学生认识这一运算规律还可以反过来应用.加深了对这一规律的理解.还可以为下面例2的教学作好铺垫.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应用这一规律使计算简便的关键。) (3)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减数301接近几百?可以看做哪两个数的和?这样.400301就可以写成400减去哪两个数的和?板书:400一(300+1)现在你能看出怎样算比较简便吗?(板书计算过程) 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用简便算法是怎样想的? 追问:这里是怎样用刚才学到的规律的?(反过来用) 小结:当减数接近整百数又比整百数稍大一点时.可以把它看成是几百加几的和.反过来应用刚才的规律.先减去几百.再减去几.这样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2题。 (1)指名两人板演左边两题的连减题.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指名两人板演右边两题.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3)提问:这里四道题的简便算法.第一步得到的都是怎样的数? 指出:这里应用减法的运算规律简便计算.关键是看能不能先得到整百数再减。如果能先得到整百数.就可以应用规律使计算简便。 2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1)题里两道算式结果是不是相同?第(2)题呢?这说明了什么? 第(1)题里哪个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第(2)题里哪个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下面一个算式的计算为什么不简便?(两个数的和不是整百数) 你能看出这样的题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用简便方法算吗?(第一步能得到整百数以后再减)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减法运算的规律是什么?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关键要看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2、3题。(十)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2)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4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又比整百(整十)数稍小一点的数的简便算法.能按简便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39十102 458+203 230102 500203 指名学生口答过程.老师板书。选择两道题.让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里的第二个加数或者减数有什么特点?用简便算法时.都是把它看做怎样的数计算的? 指出: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如果加数或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就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这样计算起来就比较简便。 2下面各组算式里哪个得数大?为什么? 264+98 135+297 35196 516397 264+100 135十300 351100 516400 提问:每组里哪道题的加数或减数接近整百数?哪道题计算可以用口算?能不能像前面复习第1题那样把接近整百的数先看做整百数.用简便方法来计算呢? (评析:这里通过题组比较.一方面使学生应用和、差的变化规律判断.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例题时分析、推理.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也便于学生联想到可以把每组第l小题里的加数或减数先看做整百数来计算。紧接着的提问便是在对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数的特点.联想起按前面复习的方法计算.使复习和新课紧密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现在我们看第一组里的第1小题。+98)(板书:264 (2)提问:怎样算比较简便?(板书:264+100)加上100后比原来的得数大了还是小了?怎么办?(板书:一2;并在整个算式前板书:) 你能说一说264+98264+1002是怎样想的吗? 结果是多少?(板书得数) (3)小结:这道题把98看做100来加.多加了2.所以要减去2。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135+297:第二组的第1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板书:135+297)(2)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口答计算过程.老师板书。谁来说一说.用简便方法计算是怎样想的?(3)小结:如果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又比整十、整百数稍小一点.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数加.然后多加了几就减几。3教学例4。(1)出示例4:第三组第一小题用简便算法要怎样想.怎样算呢?(板书:35196)(2)指名学生口答出先看做100减。(板书:351一100)减去100后比原来的得数是大了还是小了?怎么办?(板书:+4)追问:为什么减去100后要加上47结果是多少?(板书得数)(3)小结:把96看做100减.多减去了4.所以再加上4。4教学“试一试”。(1)出示516397:第四组第一小题用简便方法怎样算.你知道吗?(2)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提问:这样做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加上37(3)小结:如果减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又稍小一点.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减.然后看多减了几就加上几。5对比。提问:例3和例4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指出:例3和例4里都是把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数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然后看如果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如果多减了几就要加上几。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l题。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提问:第一行为什么要减去后面的几.第二行却要加上后面的几?2练习十四第4题。用小黑板出示.说明要求.让学生做在课本上。让学生口答练习情况.老师板书。要求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3“练一练”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选择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当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用简便算法要怎样想?强调: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又稍小一点的时候.可以用简便算法.就是先把这个加数或减数看做整十、整百数计算.但要注意.多加了的要减去.多减去的要加上。五、课堂作业:第5、6题。(十一)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71l题和思考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二、计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8题。(1)提问:竖着比.每组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3)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4)提问:这两组题里减去的或加上的都是接近整百的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2练习十四第9题。(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2)集体订正。提问: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是不是相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在加、减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先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指出:在加、减混合运算里.把数和符号同时调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3练习十四第10题。让学生直接看题口答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三、应用题练习1练习十四第1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提问: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2思考题。(1)读题。(2)提问: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时.老师结合画出线段图。并说明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就减少)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到的?指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少多少.差就多多少。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10题。(十二)乘、除法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例1、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五第l、2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应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某些实际问题要用乘法或除法计算。2使学生认识、掌握1或0在乘法计算里的特性。3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下面三道题各表示什么意义。 18十16( ) 3416( ) 34提问:减法对于加法来说.是怎样的运算?2。说说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12X3 24X6 40X53说说口算下面各题是怎样想的。 284 549 408引入新课。从二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乘法和除法.知道乘法和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学过乘、除法的计算。现在要像学习加、减法的意义一样.学习乘、除法的意义.(板书课题)掌握乘、除法一些规律的知识.进一步学好乘法和除法。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 (1)出示例1.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一共重多少千克要怎样想?指名学生口答乘法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追问:这道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2)板书出26+26+26+26十26。提问:这道加法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板书:26X 5130)这里的乘法算式求出的结果表示什么?(3)上面这两个乘法算式都是求的什么?(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和加法比.哪种算法是简便运算?(板书:简便运算)乘法是怎样的简便运算?谁来说一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概括出乘法的意义.让学生书上读一读。(4)提问: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什么?乘得的数叫做什么?说明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在算式下面板书:因数 因数 积)追问:15和4都叫做60的什么数?26和5都叫做130的什么数?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2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默读题目。现在我们把例2和例1比较一下。例1是已知什么数.求它们的什么?指出:在例1里.已知两个因数.求它们的积.用乘法。提问:同例l相比.例2的两小题与例1都是哪三个数量?与例1有什么不同?例2与例1在已知条件和求的问题上有怎样的关系?(结合题意说明是相反的。)从例1的算式上看.例2第(1)、(2)题是已知什么.求的什么数?要怎样算?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和例1相比.这两道除法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用的什么算法?想一想.怎样的运算叫做除法?概括出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书上读一读。(2)提问:你仔细看一下三个算式.除法与乘法是不是相反的关系?除法对于乘法来说.是怎样的运算?(板书)(3)在除法算式里.已知的积叫做什么数?(板书: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什么数?(板书: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做什么数?(板书:商)(4)说说下面各算式的意义。 7619( ) 8l3( ) 10025( )提问:这里的三个算式表示的都是怎样的一种运算?小结:所以.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3教学一个数是l或0的乘法计算。(1)口答。 4X1 4X0 0X0(2)提问:一个数乘以1.得怎样的数?一个数乘以0得什么数?0能作除数吗?看一看.课本第74页上是不是这样说的。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做“练一练”第1、2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乘法?第2题为什么用除法?追问: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怎样的运算叫做除法?2让学生做练习十五第1题。让学生说说各怎样算的.并应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乘法或除法做?3看第2题图.弄清乒乓球每袋5个.每箱装200个。让学生提出乘法和除法的问题.说说怎样想到的。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些什么?请你告诉大家。(十三)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38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关系对乘、除法进行验算.以及求乘、除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2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观点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练习十五第3题)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五第3题。2口算。(小黑板出示) 4X6:二: 12X3: 24X4: 244 3612 9624 246 363 964提问:从上面三组题看.乘法是怎样的运算?除法是怎样的运算?除法对乘法来说.有怎样的关系?3引入新课。我们看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整理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提问:谁来说一说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2)让学生在课本第75页上把乘、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填写完整。指名一人在小黑板上填写。集体订正。说明:乘、除法各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其中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用其他两个数相乘或相除表示出来。2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应用。(1)提问: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两方面的问题?(2)“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做乘法是怎样验算的?这是应用了哪个关系式?做除法是怎样验算的?应用了哪个关系式?还可以怎样验算?为什么可以这样验算?指出:应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乘、除法计算的验算。验算的方法是把算出的得数看做已知数.根据关系式来验算.看验算时算出的结果是不是算式里原来的数。(3)“练一练”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指出:应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求乘、除法算式里的未知数J。在求未知数J时.先看上在算式里是未知的什么数.然后根据刚才的关系式想J等于什么.并列出式子.求出结果。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1)指名学生口答第(1)题.老师板书。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关系式来写出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指出: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所以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这三道算式是互相联系的。(2)指名口答第(2)题.老师板书。提问:为什么根据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出这样两道算式?指出: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商X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所以根据一道除法算式.就可以写出相应的一道乘法算式和另一道除法算式。这是互相联系的三道乘、除法算式。2练习十五第6题。(1)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题是怎样列出等式的。指出:列含有未知数Y的等式解答时.最重要的是根据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这样才能正确求出J的值是多少。3练习十五第7题。根据图中商品的标价.你能想到哪些乘法或除法问题?把你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或除法算。组织学生汇报、交流。4练习十五第8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老师在小黑板上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提问:这些数量关系式里都是哪三个数量?根据一个乘法数量关系式可以写出几个除法数量关系式?写除法关系式时要怎样想?(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5第77页思考题。(1)第(1)题。提问:积的个位上8是哪两个数乘得的?第二个因数个位与第一个因数十位上5乘满10吗?第二个因数个位是几?第一个因数个位呢?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十位上5乘满10吗?、第二个因数十位上是几?请你算一算结果是多少。(2)第(2)题。商的个位上应该是几?你是怎样看出来的?除数十位上是几?为什么?十位上的商只能是几?为什么?你现在能填出所有I I里的数吗?先试一试.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这里既可以继续一位一位推算出每个1 |里的数.也可以用商乘除数先求被除数.再做每一步的计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谁再说一说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哪两方面的应用?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5题。家庭作业:练习十五第6题。(十四)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乘、除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考方法.能正确地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乘、除法一步计算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做教材复习第(1)、(2)题。(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集体订正。 提问:第(1)题是怎样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的?第(2)题是分几步做的?列等式时是怎样想的?2列式解答。一只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15倍.一头牛重400千克.这只大象重多少千克?(1)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解答过程。(2)提问:为什么用乘法算?题里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牛的体重X15大象的体重)你是根据什么找到这个数量关系的?(评析:让学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可以唤起学生回忆.熟悉倍数关系的乘法数量关系.有利于学习例3。顺利地找到例3的数量关系。)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1)出示例3.学生读题。提问:例3和上面一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根据大象的体重是牛的15倍.也有怎样的乘法数量关系?例3和上面一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着“大象的体重”板书:600,对着“牛的体重”板书:?)(2)你能用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请大家根据题里乘法数量关系.在练习本上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这道题。(评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对解题步骤、解题方法一般已经掌握.因此这里通过复习题与例3的比较找出数量关系式.明确已知数和未知数之后.由学生自己解答.一方面可以利用已有的思路、方法.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使“新知不新”.便于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掌握新知识。)(3)你是分几步来解答的?第一步怎样做?(板书)第二步呢?(板书)这是根据什么来列等式的?第三步怎样做?(注意400后面不要写单位名称)请你根据题意检验一下.牛的体重400千克对不对?写上答句。2小结。例3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应用题要分哪几步?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步?这道题是根据什么条件列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的?三、巩固练习1说出下列条件的数量关系。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人数的2倍。杨树的棵树是杉树的8倍。长方形的宽是5米.面积是45平方米。四年级42人共植树126棵。2做“练一练”的题。先让学生默读题目.口答题里的数量关系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注意解题的步骤和书写格式.结合提问:为什么要列成xX39187指出: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时.最重要的是顺着题意想题里的数量关系式.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3练习十六第1题。让学生根据要求把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补充完整。学生口答补充完整的等式.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每个等式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的。指出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时要顺着题意想数量关系式.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等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要分哪几步?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步?五、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24题。(十五)应用题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980页练习十六第510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有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乘、除法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正确地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些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一、计算、判断1口算。练习十六第5题。2练习十六第6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第6题。学生口答练习情况说明第(1)、(3)、(4)题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支气管肺泡灌洗和透壁肺活检讲课文档
- 苏绣干货知识培训课件
- 水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刑事策论笔试题及答案
- 轨道车司机考试卷(附答案)
- 2025重庆永川区双石镇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南文昌市选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33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苏州知识产权面试培训班课件
- 2025年济源示范区招聘济源籍在外教师30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实务 课件
- 速写静物(课堂PPT)
- 复变函数-西安交大版课件
- 膝关节体格检查专家讲座
- 南方医大护理学导论教案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 宫颈环扎护理查房
- 隧道断面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 (中职中专)《电控发动机维修》全套教学设计全书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合集1-22章全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
- 电影预算表格(双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