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疆的春节.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疆的春节.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疆的春节.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疆的春节.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疆的春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备课人明吉尔 备课时间 3月10日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14个生字,读读记记“含糊、尖锐”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感受革命传统的优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学习方法课前小研究1课文写的是对谁的回忆?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本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今天,从动人的故事中,我们要缅怀革命先辈,继承革命传统。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二、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人物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3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教师介绍当时国内情况、学生了解李大钊情况)既然同学们都已经了解十六年前的那一天,那我们了解李大钊吗?4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课文,画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2交流讨论:(1)被捕前:“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哪能离开呢?”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父亲为什么而忙碌?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3指导朗读。(2)被捕时: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指导朗读。(3)法庭上: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第二课时一、过渡性谈话在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这样(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二、抓住“信心”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1点拨:认真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懂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2导读:(1)提与文本对话的要求:动笔读书。(2)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与文本对话:默读、轻读、交流读(3)反馈读后所得,交流、梳理。三、分析品味,领悟主旨1小结过渡性谈话: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知到课文是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语言、神态以及与敌人、亲人的不同态度,“我”与“父亲”态度的对比,来体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信心”跃然纸上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好么?2品析人物和语言:导读“处境危险,坚持留京”这一部分:(1)指导朗读李大钊同志的语言: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读。(2)指导体味李大钊同志说的两句话:“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第句设计三个解释让学生选择:A.小孩子你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一局势十分的严峻。第句抓住“坚决”、“经常”、“轻易”、“哪能”等词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析、比较中去体会李大钊同志坚持留京工作,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3体味人物的神态:导读“面临被捕,处危不惊”这一部分:(1)提问题:李大钊同志被捕时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2)小组讨论、汇报。(3)评价、整理:投影相关的语句,文中李大钊的肖像。4相机抓住:“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这两句重点句中的关键词,采用“换词法”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态窥见人物的内心,反映人物精神。四、迁移运用、总结升华,凝炼情感1小结性过渡,归纳学法(读、品、议)自学体会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表现:(1)自读课文,找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2)再读课文,找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2自由地谈谈自己的感想。思考:当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点拨:这一部分着重描述了“我”和母亲悲痛欲绝的情形,体现对亲人深深怀念的情感。母女俩饱含强烈爱憎的对话,表达她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同时表明她们没有在悲痛中倒下,要铭记这难忘的日子,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要继承父亲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3从“感想”中过渡到“被害后”这个部分的导读:(1)指导怀着悲痛、崇敬的心情读文:范读、轻声读。(2)略读此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加深对革命先烈的敬仰、緬怀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