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律责任.doc_第1页
国际法律责任.doc_第2页
国际法律责任.doc_第3页
国际法律责任.doc_第4页
国际法律责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际法律责任1.国家国家的构成要素定居的居民 确定的领土 政府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国家依照自己意志处理内外事务并不受他国控制、干涉的权利。平等权: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国家参与国际法律关系时具有平等地位及资格。自保权:国防权(有约束,和平时期进行国防建设,防止外来侵略的权利)、自卫权(必要性、相称性)管辖权a.属地管辖权 也称属地优越权,国家对其领土范围的一切人、事、物都有管辖权。在三国法意义上,一国驻外使领馆并非该国领土的自然延伸;船旗国的船舶也并非其领土;航空器登记国航空器并非登记国之领土。b.属人管辖 属人管辖是以国籍为标准。属人管辖之人应作广义理解,包括自然人、法人、船舶、航空器、航天器。属人管辖既包括加害人国籍国对于加害国之管辖,也包括受害人国籍国对受害人的保护。对船舶、航空器、航天器等整个作为一个犯罪对象来管辖是属人管辖,但船舶、航空器、航天器的国籍国对于其内部事物的管辖为类比属地管辖。c.保护性管辖权 条件:外国人;行为放生在域外;侵犯该国或该国公民的重大利益;行为地法律同样构成犯罪。实现方式:行为人进入受害国被依法逮捕;通过引渡实现受害国的管辖权,但要求有引渡条约。保护性管辖权管辖的对象是外国人,这一点区别于外交管辖,外交管辖保护的对象是本国人,是属人管辖的体现。d.普遍管辖权 主要依据国际习惯法规则和国际条约作为判断标准,适用重大国际罪行,包括各国公认的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以及有关国际条约确认的:灭绝种族罪、贩毒、贩奴、种族隔离、实施酷刑、劫机。对于前者各主权国家都能进行普遍管辖,后者仅限于国际条约之缔约国。普遍管辖权的行使区域只能在行使国的本国领土或公共区域。国家主权豁免国家之行为及财产不受或免受他国管辖。国家行为及财产不包括国有企业,他国指他国国内法院,非国际法院。主权豁免的放弃方式包括明示放弃与默示放弃。明示放弃指国家公开声明表示放弃,默示放弃指国家参与诉讼,进行与诉有关的行为(如作为原告在他国法院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作为诉讼利害关系人介入特定诉讼等)。但一国在国外从事商业行为、国家或其授权代表为主张或重申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管辖作出反应,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法院宣布裁判无效、一国同意适用另一国法律、一国代表在另一国法院出庭作证、一国未在另一国的诉讼中出庭,都不视为默示放弃。“一案一放弃”国家对管辖豁免的放弃不等于对执行豁免的放弃,即“管执分离”。国家豁免理论上包括主权的绝对豁免理论(一国无论其主权行为或非主权行为,皆适用豁免,他国国内法院都无权管辖)和相对(限制)豁免理论(其将国家行为分为主权行为和非主权行为,认为主权行为有豁免权,非主权行为没有豁免权)。目前相对豁免理论不能成为国际法一项习惯法规则,而主权绝对豁免理论是习惯法规则。国际法上的承认现有国际法主体对于新出现的对象的认可。对象包括:新国家、新政府、交战团体、叛乱团体。承认的性质:承认是单方面的行为,表明对事实的接受而不改变被承认者的性质。承认不是法律义务。承认有溯及力,可以追溯到对象成立之初。承认的对象区分: 涉及领土变更:国家承认依据是否涉及领土变更 不涉及领土变更:政府承认哪些情况可以构成交战团体?与政府形成全面武力敌对,形成内战状态。控制相当大的领土并能够进行有效管理。遵守战争法规则。承认交战团体、叛乱团体的法律后果交战团体、叛乱团体所有行为由其自己承担,独立承担国际责任。 明示承认:通知、函电、照会、声明。 默示承认:建交、缔结正式政治性条约、正式接受承认的形式 领事或正式投票支持对方参加仅对国家开放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 非承认行为:共同参加多变国际会议或国际条约、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的某种机构、某些级别和范围的官员接触。法律承认和事实承认的区分实时承认,基于某一政治事件暂时认可,可以随时撤销。法律承认,是一种正式且不可撤销的。对于新国家的承认是一种事实认可,不存在撤销问题。对于建立外交关系,其属于法律承认。对新政府的承认意味着对旧政府的撤销。新国家产生的四种情况:独立(仅适用于殖民地)、合并、分立、分离。国际法上的继承a.条约事项的继承与领土有关的事项继承(领土边界、河流交通、水利灌溉)人身政治性条约不继承(和平友好、同盟互助、共同防御)b.非条约事项的继承财产的继承不动产适用转属原则(随领土) 动产适用实际生存原则国家档案的继承有协议,依照协议无协议,涉及领土档案转属继承国不可分割性:继承国有权复制原档,但无权要求原始档案归属国补偿。债务继承国家债务和地方化债务予以继承。地方化债务是指国家作为借债主体借用于地方的债务,地方化债务和国家债务的借债主体都是国家。对于借债对象也应当是国际法主体。地方债务、私人债务、恶债(违背人民根本利益、违反国际法原则),即借债主体和对象都未满足国际法主体和恶债不继承。2.联合国联合国六大机关: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联合国大会组成:全体会员国职权:不设立法机关,有审议机关、建议机关。表决制度:一国一票制 一般问题表决以简单多数通过;重要问题决议采取三分之二多数通过。重要问题有:国际社会和平安全的维持;安理会、托管理事会、经济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选举会;会员国接纳或开除公籍;托管问题;联合国预算及会员国应缴纳费用的分摊。一般问题简单多数通过,即过半数通过。包括选秘书长、谴责某个国家。决议的效力:内部决议,对内部会员国有法律效力,如缴纳会费。外部决议,只有建议性质,无法律拘束力。联合国安理会由15个理事国,五个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任理事国职权:促使争端和平解决、维持和平、制止侵略(断定情势、采取非武力措施及采取武力措施)表决事项程序性事项:采取每理事国一票的表决制度,九票同意即可通过。实质事项非程序性事项:包括和平安全事项、相关规则制度、建议中止会员国权利或开除会员国、推荐新会员国、秘书长人选等。除九个同意票之外,要求五常一致,没有反对票(弃权、缺席不视为反对)。对于一个事项是否为程序性事项,同样要求“五常一致”。决议的效力:安理会为制止和平的破坏、和平威胁及侵略行为而做出的决定,以及依宪章规定在其他职能上做出的决定,对于当事国和所有成员国都有拘束力。3.国际法律责任传统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国家的不法行为要件行为可归因于国家:国家机关的行为;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非国家机关之行为;实质代表国家行事之人的行为;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与一国支配的机关之行为,视为该支配国的国家行为;国家机关及国家授权人员之越权或不法行为;已经和正在组成新国家叛乱运动的行为,被视为或正在形成新国家的行为;一个行为可归因于几个国家时,相关国家对于其各自相关的行为承担单独或共同的责任;国家当局暂时不存在时,此时某人或某团体在具备:政府、当局不存在或缺席;由其行使政府权力;事实上正在行使政府权力要素。则该个人或团体应视为国际法上的国家行为。违背国际义务:一般义务违背称国际不法行为。违背保护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紧要的义务,称国际罪行。排除行为不法性的情况:受害国同意、对抗与自卫、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危难或紧急状态国际责任的形式:终止不当行为、恢复原状、赔偿、道歉、保证不再重犯、限制主权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主体上的突破传统国际法责任,只有国际法主体才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后果及责任。现代国际法责任的突破,在于“双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