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2ppt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2ppt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2ppt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2ppt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2ppt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8 1 竹 兰 梅 菊 2020 4 8 2 竹 2020 4 8 3 你有我有他也有 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 就是从来不开口 猜谜 打一生活现象 2020 4 8 4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影子 2020 4 8 5 竹影 丰子恺 2020 4 8 6 丰子恺 1898 1975 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散文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 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 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 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 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2020 4 8 7 2020 4 8 8 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惬意口头禅参差不齐 能说出其它读音吗 蘸 给它组个词 蕴含 请你说出一个同义词 有一个成语是由画竹子的故事由来的 你知道这个成语吗 能用它给大家造一个句子吗 qi ch nc nc zh ny n 2020 4 8 9 竹影 丰子恺 2020 4 8 10 阅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为大家概括课文内容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 画竹影 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 2020 4 8 11 上学期 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 童趣 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 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 速度可以稍快些 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 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看天 看月 看人影 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 颜色的变化 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 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2020 4 8 12 在这其中 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 为什么 华明 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描好了 立起来一看 真像一只青蛙 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 对起 对起 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 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 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 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 把这影子涂掉 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2020 4 8 13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 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 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 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 用泥巴捏小动物 偷砖头垒房子 在墙壁 在地上到处画画 还可能因此被家长 老师责怪 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 引导你 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 也许日后 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 2020 4 8 14 第3小节 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 这是管夫人的 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 父亲早就来了 却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孩子的作为 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话题 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引导孩子 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很好的引导者 读一读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 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 简要地作些评价 2020 4 8 15 第3小节 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 立刻对着他说道 谁想出来的 这画法真好玩呢 我也来描几瓣看 能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 并为他们解围 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 第8小节 我回到堂前 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 吴昌硕描的墨竹 似觉更有意味 那些竹叶的方向 疏密 浓淡 肥瘦 以及集合的形体 似乎都有意义 表示着一种美的姿态 一种活的神气 童年时的作者活学活用 审美水平马上有了提高 这正是有了实践经验作为指导的结果 胜过多少空洞的理论教育 2020 4 8 16 由此可见 大人对孩子的指导 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 也许 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 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 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 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 学了这篇文章 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 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 体验 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2020 4 8 17 在黑板上写一个 竹 字 再请学生描一遍 思考这个 竹 字是谁写的 竹 2020 4 8 18 竹影是谁画的 是作者和朋友画的吗 2020 4 8 19 月亮 太阳 是月亮借助太阳的光辉画的 2020 4 8 20 描 克隆 copy 复制 竹影的真正作者是太阳 太阳借了月亮的手画的 现在我请大家思考 我们四个人 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把月亮画的画了一份 填一词 2020 4 8 21 黑板 学生的眼睛 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 画 下来 由于没有 心 的参与 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 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 复印 的过程 2020 4 8 22 第五段 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 不过好玩罢了 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几乎一样 这是不是绘画呢 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 2020 4 8 23 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 顶多也只抵得一张照相 现在照相机很便宜 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 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 丰子恺 2020 4 8 24 到底什么才叫绘画呢 有成千上万人在做上述我们说到的描摹 复制这些事 他们是不是都是笨蛋 想想看 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 2020 4 8 25 朱光潜说 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 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 都不足以言创造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 一半是匠人 他要有诗人的妙悟 要有匠人的手腕 郑板桥曾说 胸中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 磨墨展纸 落笔倏作变相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想把心中的竹画出来必须要有技术 2020 4 8 26 如果是丰子恺的父亲站在他面前 他会说些什么 用课文里的话回答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人 他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 技术 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 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 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 你会说些什么 每人说一句话 2020 4 8 27 要画出竹的美的姿态 活的神气 要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 要注意竹叶的方向 疏密 浓淡 肥瘦 以及集合的形体 2020 4 8 28 比较一下照片与图画 看看郑板桥对竹作了哪些改动 思考一下他为何作此改动 真图 郑板桥画 颜色 疏密 方向 2020 4 8 29 竹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 文雅 清高 虚心 坚韧 有许多诗人赞美它 当然 也有人爱唱反调 说 竹似伪君子 外坚中却空 根细好钻穴 腰柔善鞠躬 假如现在站在竹丛前的人是你 绿 红 黑 黄 眼前摆着无数颜料 你会选哪一种颜料 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2020 4 8 30 欣赏名画思考问题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各自不同特点 2020 4 8 31 丰子恺 我与弘一法师 2020 4 8 32 2020 4 8 33 春在卖花声里 落红不是无情物 34 2020 4 8 郑板桥 2020 4 8 35 徐悲鸿 2020 4 8 36 万水千山 2020 4 8 37 2020 4 8 38 2020 4 8 39 2020 4 8 40 2020 4 8 41 2020 4 8 42 重写实像照相 重神似像符号 中国画 西洋画 2020 4 8 43 读完全文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 中国画有什么特点 西洋画有什么特点 中国画要求 传神 所谓 神 就是活的神气 神韵 西洋画则看重写实 要求 画得象 画得同真物一样 2020 4 8 44 你觉得竹子在中国画中 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 神 也就是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一提到竹 我就会想起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句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 无竹使人俗 竹在中国人心中之所以会有如此重的份量 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风度 一种精神 一种气节 正像明朝著名画家 扬州八怪 之一的郑板桥所赞颂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万磨还节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0 4 8 45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 收获吗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2020 4 8 46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 只要你永保一颗童心 你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 我们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 只要你们有爱心有敏锐的眼睛 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一片枯叶 一抹斜阳 都能让你激动流连 受益匪浅 祝愿大家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 小结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 只要你永保一颗童心 你就能拥有童年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