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钱塘湖春行》教案_第1页
13《钱塘湖春行》教案_第2页
13《钱塘湖春行》教案_第3页
13《钱塘湖春行》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钱塘湖春行教案 钱塘湖春行主备人xxx 1、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安排 2、领会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3、初步了解律诗在格律上的要求 1、律诗在格律上的要求,如押韵等。 2、诗人的主观情感是怎样融和在写景中的?诗人的主观情感是怎样融和在写景中的?教学课件1课时备注教学过程 一、导语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古往今来,有多少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啊!首先人们想到的是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选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更是描写西湖美景的代表之作,读了他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苏轼这比喻的确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白居易(72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曾官太子少傅。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1 三、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诵读 四、赏析全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 “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 “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 “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 “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 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 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 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 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 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 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 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五、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六、拓展练习搜集描写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