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感觉功能 体感与感觉分析 第三节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脑的高级功能与电活动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三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 皮肤感觉 触 压觉 温度觉 痛觉肌肉 肌腱和关节感觉 位置觉 运动觉 震动觉 1 皮肤触压振动觉感受器 一 躯体感受器 机械门控钠通道 机械刺激 感受器电位 传入神经动作电位 触点触觉阈两点阈 感觉末梢变形 触压振动觉检测及机制 2 温度觉感受器 人体温度觉有四种 冷 凉 温 热温度觉感受器冷感受器 5 40 A C纤维 25 时放电最高温感受器 29 45 C纤维 45 时放电最高动态皮肤温度变化比静太更容易敏感 伤害性机械感受器伤害性温度感受器伤害性多觉性感受器 3 痛觉感受器 肌棱 4 深部感受器 腱感受器 机械门控钠通道 二 躯体感觉的分类与产生过程 深感觉肌肉 肌腱和关节的运动觉 位置觉和震动觉精细触觉浅感觉痛觉 温度觉 粗触压觉 躯体感觉在脊髓背角的分布 1 躯干 四肢感觉1 深感觉感觉传导通路 此通路如受损 患者在闭眼时不能确定相应各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以及皮肤的两点间的距离辨别觉 2 浅感觉传导通路 如损伤脊髓丘脑束或脊髓丘脑束以上部分 可损伤面以下对侧痛 温感觉消失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三叉神经主核和中脑核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中央后回 头面部感觉 痛 温 触觉 本体感觉 如损伤三叉丘系或以上部分 可出现对侧头面部痛 温觉障碍 2 头面部感觉 三 躯体感觉中枢 触觉传导通路 1 触压觉第一感觉区3 1 2 位置 中央后回 功能 定位明确 感觉分析较清晰 投射特点 精细正比 皮层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 如拇指和食指的投射区大 左右交叉 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 精细定位 倒置分布 除头面部是直立外 第二感觉区 位置 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功能 定位较差 感觉分析粗糙 可能与痛觉有关 投射特点 2 本体感觉 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 3 内脏感觉 较弥散 第二感觉区 运动辅助区等 双侧性投射 分布正立而不倒置 有较大的重叠区 四 疼痛生理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 皮肤痛 躯体痛 内脏痛 深部痛 快痛 慢痛 痛觉 体腔痛 牵涉痛 刺激后0 5 1 0s出现烧灼痛 难以忍受 持续时间长 定位不准确 常伴有情绪反应 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 定位准确 不伴有情绪反应 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内脏疾患累及邻近的体腔壁所致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 1 痛觉分类 皮肤 快 慢 痛 内脏痛 包括躯体深部痛 传导纤维 疼痛特点 产生和消失迅速 定位明确 分辫能力强 躯体传入纤维 快痛A 慢痛C 感受器 产生缓慢 持续久 定位不清 分辫能力差 慢痛情绪反应明显 情绪反应明显 无牵涉痛 有牵涉痛 敏感刺激 钝性刺激 牵拉 痉挛 炎症 缺血等 锐性刺激 切割 烧灼等 自主N传入纤维 游离N末梢 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 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 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 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 致痛物质 2 皮肤痛与内脏痛的比较 电 机械 化学物质 如K H 组胺 5 HT PG等 3 牵涉痛 referredpain 概念 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现象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患病器官心胃 胰肝 胆肾脏阑尾体表疼痛心前区左上腹右肩胛腹股上腹部部位左臂尺侧肩胛间沟区或脐区 患病内脏的痛觉信息传入提高邻近躯体感觉N元的兴奋性 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 痛觉过敏 平常不引起痛觉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 易化学说 机制 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角N元 痛觉错觉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及作用 特异感觉信息 脊神经节或有关脑感觉神经节 脊髓后角或脑干有关神经核内 丘脑的感觉特异接替核 大脑相应皮层引起明确的特定感觉 特异投射系统 1 2 3 一 感觉的特异传导系统及其作用 脊神经节 脑感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面神经节舌咽神经节螺旋神经节前庭神经节视神经节 1 特异性感觉投射级层1 脑脊髓外神经节 脊髓后角 脑干神经核内薄束楔束核 内侧且系核耳蜗核 橄榄复合核 外侧丘系核 下丘视交叉核 上丘前庭核孤束核 2 脑和脊髓初级神经核 3 丘脑特异核群及功能 腹后内侧核 头面部内膝状体 听觉腹后外侧核 躯干和四肢外膝状体 视觉 感觉接替核 Fromotherthalamicnucleus Toassociatesensorycortex Sensoryintegration Fromotherthalamicnucleus Fromascendingreticularsystem olfactorybulb spine cerebellum Tocerebralcortexandlimbicsystem ascendingactivationsystem Toprefrontalcortexandlimbicsystem moodmodification Tocerebralcortex emotion Fromotherthalamicnucleus 3 1 2区 体表感觉区 5 7区 躯体感觉联合皮层 41区 42区 听皮层 17区 18区 视皮层 4 大脑特异感觉皮层 功能特点 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 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 构成特异投射系统 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 引起特定感觉 猴体表在左侧丘脑后腹核 后外侧腹核和后内侧腹核 的投射 2 特异性投射系统功能及特点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3 大脑皮层分为52个区 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和分区 结构特点 古皮层 新皮层 分子层颗粒细胞层多形细胞层 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 皮层感觉功能柱 二 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作用 特异感觉信息 脊神经节或有关脑感觉神经节 脊髓后角或脑干有关神经核内 丘脑的非特异核群 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大区域 1 2 3 脑干网状结构 功能特点 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 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 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 1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级层 1 脑干网状结构 2 丘脑非特异核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中线核群正中核网状核 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specificpjrojectionsystem 由丘脑 第三类细胞群 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 失去感觉特异性及定位 可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 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1 上行激动系统Ascendingrecitularactivatingsystem 从脑干网状结构到丘脑的传入路径 有上行激醒作用 2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构成 特异性投射系统 组成 功能 引起特定的感觉 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上行激醒作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 经丘脑第一 二类细胞群 丘脑 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 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 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丘脑 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 特点 多次更N换元 投射区广泛 易受药物影响 巴比妥类催眠剂 全身麻醉剂 三次更换N元 投射区窄小 点对点关系 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 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佣金结算合作协议
- 2025年云南白糖加工厂原料供应及产品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艺术类高考考前辅导与艺术素养提升服务合同
- 2025年科技项目合作续约及终止条件专项协议
- 2025年大型水电项目不锈钢原材料定制采购合同书
- 2025医疗器械安全检测与生产标准执行合同
- 2025年智能办公空间使用权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家居别墅装修设计与租赁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财务系统部署与优化实施服务合同
- 2025年校园绿化美化及环境卫生一体化承包协议书
- 主播跟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 化工操作工培训课件
- 血透室设备维护与操作规范
- 2025至2030高校后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中国电信安全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整形美容外科进修汇报
- 立达RSBD并条机培训资料讲课文档
- 心绞痛健康宣教课件
- 奥尔夫音乐教师培训课件
- 幼儿园防蚊虫健康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