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体的营养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在消化系统中逐步分解为简单的物质被人体吸收的过程。一、食物 糖类:最主要的能源物质中的六大 供能物质 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调节体温营养物质 蛋白质: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水: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非供能物质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参与生理活动的调节 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有机物)二消化系统的构成: 1. 消: 口腔:有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消化 化 咽 :食物的通道系统 道 食道:食物的通道的结构 胃:有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吸收少量水小肠:(56m长皱襞,小肠绒毛)有肠腺分泌肠液,其中含有多种酶,同时汇集了胆汁、胰液等消化液,消化糖、脂肪、蛋白。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脂肪酸、甘油、水、维生素、无机盐大肠:不具有消化的功能。吸收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唾液腺:分泌唾液,进入口腔;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消 胃 腺:分泌胃液,进入胃;胃液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 化: 肝 脏:分泌胆汁,进入小肠;胆汁不含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腺 胰 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胰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肠 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肠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2.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第二章 人体的呼吸(指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一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分钟大约16次)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增大肋间肌 同时收缩 胸腔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直径增大 容积扩大肺扩大肺内压缩小气体被压入肺内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减小膈 肌 同时舒张 胸腔容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直径减小积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增大气体被压出肺 原理:呼吸运动产生气压差 当内部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肺中气体被压出肋间肌膈肌膈顶胸廓肺肺内压气体运动吸气收缩收缩向下扩大扩大小于外界进入肺呼气舒张舒张向上缩小缩小大于外界排出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氧 氧肺泡与血液、组织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当肺泡中O2浓度 肺部毛细血管中O2浓度时,O2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 当肺泡中CO2浓度 肺部毛细血管中CO2浓度时,CO2进入肺泡原理:根据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高浓度的区域朝着低浓度区域扩散进入血液的O2最终进入细胞,在线粒体被用于分解有机物。3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第三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物质(位于上层)淡黄色的液体1、血液 白细胞:吞噬病菌(位中层)WBC(细胞数目较少,体积大,有细胞核)组成 血细胞 血小板:与凝血有关(位中层)PLT(细胞数目少,体积小,无细胞核) 红细胞:运输氧气(位下层)RBC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数目较多,含有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液2、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速度快血管分类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液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上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毛细血管 连通与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血管 内径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最慢3、血液的分类 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呈鲜红色 静脉血:含氧量较低,呈暗红色4、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具收缩舒张功能。左心室壁最厚 左心房 相通与肺静脉相通(流动脉血)心脏 四个腔 左心室 与主动脉相通(流动脉血)的结构 右心房 相通与上下腔静脉相通(流静脉血) 右心室 与肺动脉相通(流静脉血) 瓣膜 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间):朝心室开,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朝动脉开,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瓣膜作用:保证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心房 心室 动脉5、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肺循环 组 织 细 胞 体循环 O2 养料 CO2废物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肺循环 O2 CO2 肺 泡 注: 表示动脉血 表示静脉血 归纳:1体循环:血液由心脏左边右边,肺循环:血液由心脏右边左边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在心室,终点都在心房3完成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完成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6ABO血型系统: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输血原则:一般情况下输同型血。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病人都可以接受少量的O型血;AB 血型的病人可以少量接受各型血。 血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8%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肾小球(动脉血管球)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脏 形成尿液 肾小囊;暂时储存原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肾小管: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1、泌尿系统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的组成 尿道:排出尿液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2、尿的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形成 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虑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液体称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形成尿液。P823、尿的排出: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4、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人粪尿的处理(1)人粪尿的资源价值:来源广、肥效持久、养分全、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等优点。(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沼气池、高温堆肥、生态侧所。原理:缺氧环境,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又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和视觉 (A)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光线眼球 眼球壁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可调节瞳孔的大小 中膜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 脉络膜:营养眼球 内膜: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房水:透明液体,滋养眼球 内容物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维持眼球的形状。能折射光线(B)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物像 光敏感细胞 视神经 大脑皮,产生视觉。(C)近视及其预防 a.近视形成的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b.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带凹透镜c.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三要四不看。2.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外耳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声波通道A 、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耳 中耳 鼓室:收集声波 听小骨:产生震动,传递声波 半规管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内耳 前 庭 耳蜗: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声音信号,通过神经传至大脑听觉中枢B、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耳道 产生振动 振动 神经冲动 形成声波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听觉中枢 听觉C、耳的保护(1.减少和消除噪声;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4.避免中耳炎;5.避免外耳道感染。)3、其他感觉器官嗅觉鼻;味觉舌;触、冷、热、压、痛觉皮肤(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大脑皮层有许多神经中枢(感觉、语言、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且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三)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神经元 突起 短的突起 末端细小分支 神经末梢 长的突起(+髓鞘) 神经纤维 集结成束 一条神经(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实现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感受器(皮肤、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脑、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运动神经末梢)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完成,但有完整的反射弧不一定就能产生反射。(必须有一定的刺激) 反射 简单反射复杂反射二、内 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幼年分泌不足表现侏儒症;幼年分泌过量表现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为肢端肥大症分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碘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期分泌不足表现为呆小症,成年分泌不足表现为大脖子病;成年分泌过量表现为甲亢泌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刺激机体产生淋巴细胞)系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统 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尿病 性腺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促进身体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促进身体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人体内外分泌腺比较腺体类别有无导管分泌物输送方式实例内分泌腺无分泌物是激素经血液循环输送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外分泌腺有分泌物是消化液须经导管到达某种器官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等汗腺、唾液腺 人体的健康和免疫第六章1、 人类的疾病:非传染病:由于自身因素或外界有害的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引起的。 传染病:人体受到细菌、疾病或寄生虫等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2、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传染源: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性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2)切断传播途径(如教室常通风)(3) 保护易感人群(如锻炼身体,接种疫苗)5、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要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例如: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对淋病要以杜绝性滥交,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同时对患者及时治疗。)6、人体免疫的三到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和黏膜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类型:属非特异性免疫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白细胞)。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类型: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类型:特异性免疫7、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从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第三道防线)8、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本等异物)叫做抗原。9、免疫的功能: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灌区节水灌溉技术高级培训班模拟试题集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课件
- 田忌赛马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演讲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生猪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医学一等奖《白血病》课件
- 2-第二章-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发现普洱茶的第一个医学实验报告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参数
- (完整版)过去完成时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2023年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PPT担负青年使命弘扬五四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