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特大桥超大T构施工方法创新_第1页
黄河特大桥超大T构施工方法创新_第2页
黄河特大桥超大T构施工方法创新_第3页
黄河特大桥超大T构施工方法创新_第4页
黄河特大桥超大T构施工方法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特大桥超大T构施工方法创新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鲲鹏QC小组发布人 金阳白子民 PART1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PART2 小组简介 二 小组简介 制表人 金阳制表时间 2017年5月10日 二 小组简介 PART3 选择课题 三 选择课题 结构复杂国内无类似工程经验借鉴 三 选择课题 地质情况极为复杂 水上施工风险高 三 选择课题 1 基坑开挖 25天 2 加工及下放钢围堰 50天 3 两次封底 20天 4 支架搭设 20天 5 6 顶板浇筑 15天 底腹板浇筑 35天 按常规施工工艺的150天 远不能达到工期要求 故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提高T构的施工工效 为项目的按期完成给予保障 150天 NOWAY 三 选择课题 上部箱梁大曲率底板线型的控制 高腹板陡底板模板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 内支架的搭设及模板安装难度大 大荷载强冲刷条件下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三 选择课题 黄河特大桥超大T构施工方法创新 PART4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目标设定 四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四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小组成员对目标值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四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制表人 金阳制图时间 2017年5月20日 目标可行 PART5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钢管桩基础 地基硬化处理 复合支架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QC小组采用 头脑风暴法 将提出的方案用系统图进行归纳整理如下 满堂支架 两次浇筑 三次浇筑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针对上述拟定的6种对比方案 小组从技术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时间性 对其他工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 详见下表 基础施工方案分析表 制表人 胡海涛制图时间 2017年5月25日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支架施工方案分析表 制表人 胡海涛制图时间 2017年5月25日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箱梁浇筑方案分析表 制表人 胡海涛制图时间 2017年5月25日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直打 植桩 整体式 阶梯式分段 阶梯式整体 碗扣式 盘扣式 木模板 钢模板 先搭 后搭 有顶模浇筑 无顶模自然堆积成型 钢管桩基础 复合支架体系 箱梁两次浇筑 方案进一步分析和细化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方案进一步分析和细化 1 钢管桩基础打设 制表人 金阳制图时间 2017年5月26日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制表人 金阳制图时间 2017年5月27日 2 支架搭设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3 满堂架选型 优点 承载力高 租赁成本低 搭设120m3 工日 拆卸方便 支架稳定性好 优点 施工工艺成熟缺点 承载力低 租赁成本高 搭设70m3 工日 稳定性较差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4 模板体系 制表人 白子民制图时间 2017年5月30日 制表人 白子民制图时间 2017年5月30日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5 内支撑体系 72 28 先搭 后搭 优点 腹板体系稳定性好缺点 底板浇筑时空间小 优点 底板浇筑时空间大缺点 腹板体系稳定性差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6 底板砼浇筑 制表人 白子民制图时间 2017年6月10日 五 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钢管桩基础支架复合体系箱梁两次浇筑 钢管桩基础打设 履带吊 振动锤直打 挖 打 埋 植桩 支架搭设 支架整体搭设阶梯式分段搭设 阶梯式整体搭设 满堂架 碗扣式支架 盘扣式支架 模板体系 钢模板 木模板 内支撑体系 后搭 先搭 底板砼浇筑 底板有顶模浇筑 底模无顶模自然堆积成型 PART6 制定对策 六 制定对策 针对方案每一步深入细化 使之具备可操作性 小组按5W1H方法制定对策表 PART7 对策实施 基坑开挖 导向架配合100t履带吊带90t振动锤对钢管桩进行打设 用卵石土进行回填 压实处理 七 对策实施 实施一 钢管桩基础打设 七 对策实施 钢管桩成品检验表 实际施工14天 目标设定的16天 目标一实现 制表人 金阳制表时间 2017年6月30日 实施一 钢管桩基础打设 效果检查一 14天内T构96根钢管桩全部插打完毕 七 对策实施 实施二 支架阶梯式整体搭设 七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二 13天内9 现浇T构支架全部完成 支撑体系最大沉降量仅为13mm 实际施工13天小于目标设定的16天 目标二实现 七 对策实施 1 放样出具体位置 调整脚手架底端高度 2 基本的架体单元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 3 腹板加密段采用套搭 4 调整底板纵横坡度 实施三 盘扣式满堂架搭设 七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三 20个工人年7日完成9 T构支架搭设 实际施工7天 目标设定的10天 目标三实现 底腹板模板系统安装 七 对策实施 七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四 40日完成底腹板混凝土浇筑 实际施工40天 目标设定的18 25 43天 目标四实现 七 对策实施 1 利用BIM技术指导内支架搭设 2 BIM技术指导顶板系统快速安装 实施五 内支撑体系搭设及顶板系统安装 效果检查五 14天内完成了内支架搭设 顶板模板及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 实际施工14天小于目标设定的15天 目标五实现 七 对策实施 一 试验室人员对C50配合重新进行优化 三底板收面 待混凝土振捣堆积成形后对底板表面进行收面处理 二浇筑方式 浇筑过程沿两侧腹板和中横梁环形进行 实施六 底板混凝土无顶模自然堆积成型 砼试验 七 对策实施 目标六实现 效果检查六 底板浇筑后砼无砼堆积现象 平整度很好 内实外美 PART8 效果检查 八 效果检查 9 T构于2017年9月24日完成施工 实际施工工期96天 提前14天完成目标 目标完成 制图人 金阳制图时间 2017年9月26日 1 技术效益 2 3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解决了阶梯式复合型支撑体系与陡底板高腹板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施工难题 提高了技术人员攻克难关的技术水平 总结了大量的技术成果 通过本次QC小组创新性课题的展开与实施 减少了钢材费用的投入和人工成本的投入 经成本分析核算 本创新技术的应用节约成本103 1万元 为工程的创优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同时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了公司的企业形象 八 效果检查 八 效果检查 PART9 标准化 九 标准化成果 QC小组及时总结经验 并制订了标准化措施 施工方案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宣传学习 并将此施工方法编制了工法 PART10 总结和下步打算 十 总结和下步打算 QC小组针对本次QC活动程序本身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大曲率陡底板模板线型调节和混凝土浇筑技术 高腹板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技术 保证了进度和质量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