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毕业论文简昊然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社会支持相关研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xx级学号xx093083姓名简昊然电子邮箱61371823qq.手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术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此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可以将学术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签字日期目录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3 一、前言3(一)国内外研究概况4(二)研究目的及意义6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6(一)研究对象6(二)研究方法7 三、结果8(一)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8(二)不同群体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比较9(三)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关系12(四)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13 四、讨论13(一)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13(二)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5(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6 五、结论16参考文献17鸣谢19附录21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社会支持相关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xx届应用心理学专业简昊然指导老师梁瑞琼教授摘要目的探索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所大学25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得分为10.721.98,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在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在家庭经济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在月生活费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各维度与压力间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间成正相关。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大学毕业生压力社会支持AbstractPurpose Thisis toinvestigate thesubjective well-being ofcollege graduatesin Guangzhouand toanalyze theinfluence ofsubjective well-being fromthe stress and the social support.Method Bythe integralrandom samplingmethod,250college graduatesfrom5colleges inGuangzhou wereinvestigated withquestionnaire.Resultcollege graduatesfor well-being indexscore is10.721.98.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index and theoverall sentimentindex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P0.05).Every aspectof SWBexists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whether studentleaders(P0.05).Every aspectof SWBexists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parents culturaldegree(P0.05).The SWBindexandlife satisfactionexistsignificantdifference inthe wayof familyeducation(P0.05).Every aspectof SWBexists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family economiclevel(P0.05).Every aspectof SWBexists significantdifferenceinmonthly livingexpenses(P0.01).Conclusion Subjectivewell-being ofcollege graduatesis inabove averagein general.Every aspectof SWBis negativecorrelation betweenthe stress,while its positivecorrelation betweenthesocialsupport.Key WordsSubjective Well-Being Collegegraduates StressSocial Support 一、前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在享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开始对自身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幸福的追求。 幸福,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也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人们一直在寻找幸福,探索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连续的快乐”1;有人说:“幸福就是离开尘世,进入天国”2。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对生活质量水平的反映,这种主观感受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认知和对生活的热情等,幸福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国外有研究者发现,主观幸福感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也有人发现个体的积极情感从20多岁到80多岁呈现递减的趋势4。 现有研究表明,整体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在情感体验中,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但是仍有约10%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5。 以往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象针对的人群多集中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较少针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毕业生。 当今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完善自我、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承受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然而处于这个社会的转型期,竞争空前的剧烈,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对学习、工作和复杂的人际交往等的现实问题感到困惑和烦恼,主观体验到的幸福感未必有所增加。 目前,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消极情感,如抑郁、焦虑等,不能全面地反映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关于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深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 (一)国内外研究概括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满足就是幸福6。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目的,是自身选择的现实活动。 幸福是合于本性的现实活动7。 经调查,有关幸福感形成了几种理论。 1幸福感的相关理论1.1目标调控理论目标调控理论认为,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使人产生幸福感,目标和价值观决定了人的幸福感。 该理论有需求和目标两个取向。 人本主义者注重人的价值,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8,个体特定的需要满足后,相应的幸福感将提高,个体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和幸福。 马斯洛认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方式是满足爱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目标调控理论认为幸福感与普遍的需要和个体的特定目标有关。 个体的目标受社会规范、知识和经历等影响。 目标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 具有明确目标的个体,努力实现目标,以获得幸福体验,而幸福体验使个体更加接纳和肯定自我。 1.2判断理论判断理论认为9,幸福感就是个体与某种标准比较而获得的体验。 当个体优于参照标准时,幸福感就高;反之,则低。 判断理论的关键是参照标准。 个体一般把周围他人作为参照标准,如果优于他人就觉得幸福。 与低于自己者相比,幸福感就高;与高于和低于自己者都比较,使个体常处于矛盾之中,感到不幸。 关注比自己差者较乐观;反之,则悲观。 参照标准的内容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实证研究发现10,幸福感与个人发展实现可能性的估计成正相关,与物质实现可能性的估计负相关。 1.3心流理论心流理论认为,幸福感就是当人们投人到一项与其能力相当难度的活动时,出现的一种“幸福流”体验11。 心流理论由Csikszentmihalyi提出,他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动机,有意义的活动使挑战和技能处于平衡状态并提供最佳的新奇性,因而产生愉悦情绪。 这种理论与俗话“幸福在于追求过程”的说法相似。 1.4特质理论特质论认为,人们有积极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即快乐的特性。 幸福就是以快乐方式反应的倾向。 有关记忆系统的研究发现12,人们具有对事件做出积极的记忆系统。 具有快乐特性的人积极记忆系统非常强,具有以快乐方式反应的习惯。 1.5动力平衡理论动力平衡理论认为13,个体拥有在稳定的个性特征基础上的协调生活事件和幸福感水平的体系。 任何事件对幸福感有提升、降低或保持三种作用。 当生活事件处于稳定水平时,幸福感不变;当偏离正常生活事件水平,幸福感将上升或降低。 但稳定的个性特征将调整这种偏离,使生活事件和幸福感重归平衡状态。 由以上理论模型可知,幸福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状态,是主观体验和客观现状间的平衡,它包含物质生活的满意度和快乐体验及个人潜能的实现两方面的内容。 西方哲学史上从快乐论(Hedonic)和实现论(Eudaimonic)两个角度理解幸福感。 快乐论认为幸福感源于对快乐的追求,实现论则认为幸福是人潜能的实现,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社会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两种模式或基础。 一种是以快乐论为基础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以Diener等为代表,主观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组成,其操作定义为具有较多的正向清绪,较少的负向清绪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重视个人的主观评价,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另一种是以实现论为基石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简称PWB)。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资料大量出现。 我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影响大学生SWB的因素有人格、自尊、归因倾向、价值取向、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等1314。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15,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16,社会支持通过心理控制源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17,身体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18,人格中的神经质、外向性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19,国内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注重个性心理方面。 2压力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现在比较公认的是Lazarus和Folkman (1984)的压力定义20压力是刺激一反应之间的作用。 同时强调刺激和反应,特别强调认知因素在压力反应中的作用。 国外有研究2122发现,大学生压力和心理不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消极的压力管理是健康危机的显著预测因素。 3社会支持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社会支持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来,其内涵未能达到统一23。 综合起来可以说,一方面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接受其他个体、团体物质上、情感上、信息上的帮助、指导和建议24,另一方面社会支持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交换。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大学毕业生即将从校园生活走向社会的特殊群体,这一阶段由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过渡期和转型期,面对生活环境的转变,内心世界也起着很大的变化。 然而,我国学者在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象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对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较少,目前对于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较欠缺,所以有必要对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就在于此。 在社会意义方面,由于大学毕业生性格还不完全成熟,对幸福的感受、理解和行为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面对现实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使其幸福感降低,持续时间缩短。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指数,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其提供一个好的内外环境,对学校及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当今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和压力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有助于为提高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1.1问卷法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通过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学生压力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所大学25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1.2文献法检索国内外与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的文献,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和。 1.3对比法根据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的因素,进行性别、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父母文化水平、生活费等组内对比。 2研究工具2.1自制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相关问题。 2.2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用于测查被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 此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问卷。 总体情感指数量表由8个题目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问卷仅有一题。 总体情感指数得分即前8题得分的平均分,而生活满意度得分即最后一题的得分。 计算总分时须将总体情感指数得分(权重为1)与生活满意度得分(权重为1.1)相加,其总分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 2.3学生压力量表清华大学李虹教授编写,大学生压力量表由30个题目组成,主要分成三个分量表个人烦扰、学习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 其中涉及个人烦扰共有16个问题,学习烦扰有10个,而消极生活事件只包括4个问题。 此量表采用4点分数(0=没有压力;1=轻度压力;2=中度压力;3=严重压力),其分数范围在090分,分数越高,即代表压力越大。 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有10道题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方面。 计算方法总分即10个条目得分之和,主观支持分即15题得分之和,客观支持分即 6、7题得分之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即810题得分之和。 3统计方法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三、结果(一)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本次研究调查了广州五所学校,共250名大学毕业生。 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本次研究调查的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情况项目分类人数百分比项目分类人数百分比专业类别文科类10542.0%生源城镇17369.2%理科类8032.0%农村6927.6%工科类5923.6%港澳62.4%其他62.4%其他20.8%学生干部是13252.8%独生子女是11144.4%否11847.2%否13955.6%父亲性格严肃6124.4%母亲性格严肃2710.8%开朗7530.0%开朗10943.6%温和7429.6%温和10843.2%粗暴187.2%粗暴20.8%沉默寡言228.8%沉默寡言41.6%父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120.4%母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413.6%中专或高中10542.0%中专或高中9437.6%初中6024.0%初中7128.4%小学及以下3413.6%小学及以下5120.4%家庭教养溺爱124.8%对外表不满意218.4%方式民主18172.4%的满意度一般17570.0%专制197.6%满意5421.6%放任3815.2%家庭经济情况低于平均水平5020.0%每月生活费400元166.4%平均水平16566.0%401800元12851.2%高于平均水平3514.0%801元10642.4%(二)不同大学毕业生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1)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经统计,本次调查研究中,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的得分为10.721.98分,总体情感指数的得分为5.081.02分,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为5.131.08分。 其中,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得分在中间值10.88分及以下的有132人(52.8%),得分在中间值以上的有118人(47.2%);总体情感指数得分在中间值5.00分及以下的有129人(51.6%),得分在中间值以上的有121人(48.4%);生活满意度得分在中间值5.00分及以下的有154人(61.6%),得分在中间值以上的有96人(38.4%)。 (2)不同大学毕业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比较1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表2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平均数标准差)项目男(n128)女(n122)t P幸福感指数10.471.8910.982.04-2.070.040*总体情感指数4.951.035.211.00-2.020.044*生活满意度5.020.965.251.19-1.680.093注*表示0.05,*表示0.01,下同。 从表2中的t检验结果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得分和总体情感指数得分均高于男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得分和总体情感指数得分,且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表3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项目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t P(n111)(n139)幸福感指数10.631.9110.802.03-0.680.500总体情感指数4.980.925.161.10-1.420.157生活满意度5.141.045.121.110.090.926从表3中的t检验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是否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表4是否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项目学生干部(n132)非学生干部(n118)t P幸福感指数11.102.0010.301.863.250.001*总体情感指数5.221.124.930.882.210.028*生活满意度5.351.014.881.103.490.001*从表4中的t检验结果显示,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且三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不同生源所在地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表5不同生源所在地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项目大陆城镇(n173)大陆农村(n69)港澳台及其他(n8)F P幸福感指数10.801.9910.541.9910.591.630.460.630总体情感指数5.110.975.041.174.810.690.420.660生活满意度5.171.155.000.915.250.890.690.503从表5中的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源所在地的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表6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项目大专及以上(n51)中专或高中(n105)初中(n60)小学及以下(n34)F P幸福感指数11.251.7710.842.0110.342.1910.241.572.820.040*总体情感指数5.420.815.080.974.861.304.960.793.090.028*生活满意度5.291.065.241.094.980.984.791.172.250.084从表6中的F检验结果显示,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重比较显示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情感指数得分高于父亲初中文化程度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情感指数,其余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7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项目大专及以上(n34)中专或高中(n94)初中(n71)小学及以下(n51)F P幸福感指数12.021.3010.401.5210.812.3210.332.236.920.000*总体情感指数5.680.754.860.745.051.365.130.955.710.001*生活满意度5.760.705.030.945.241.064.731.337.330.000*从表7的F检验结果显示,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幸福感指数方面,通过多重比较显示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得分高于母亲其余三个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其余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总体情感指数方面,通过多重比较显示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得分高于母亲中专或高中和初中两个文化程度大学毕业生,其余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生活满意度方面,通过多重比较显示母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得分高于母亲中专或高中和小学及以下两个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母亲初中文化程度大学毕业生得分高于母亲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学毕业生,其余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6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表8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比较项目溺爱(n12)民主(n181)专制(n19)放任(n38)F P幸福感指数9.442.2610.921.9710.071.9310.531.773.140.026*总体情感指数5.040.755.141.034.631.045.031.021.490.217生活满意度4.001.915.251.024.950.915.000.875.790.001*从表8的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幸福感指数方面,通过多重比较,民主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的得分高于溺爱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其余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生活满意度方面,民主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的得分高于溺爱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放任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的得分高于溺爱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其余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总体情感指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比较表9不同家庭经济水平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比较项目低于平均水平(n50)相当于平均水平(n163)高于平均水平(n35)F P幸福感指数9.821.9610.842.0311.431.248.140.000*总体情感感指数4.611.045.131.005.520.839.280.000*生活满意度4.740.945.191.165.370.694.560.011*从表9的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通过多重比较显示,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中,除经济相当与平均水平和高于平均水平得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8不同月生活费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比较表10不同月生活费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比较项目400元(n=16)401800元(n128)800元(n106)F P幸福感指数11.962.1110.461.9610.851.914.540.012*总体情感感指数5.561.214.901.035.230.955.210.006*生活满意度5.810.985.061.115.101.033.550.030*从表10的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月生活费的大学毕业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幸福感指数方面,通过两两比较,除月生活费401800元的大学毕业生与月生活费400元和800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总体情感指数方面,通过两两比较,除400元和800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生活满意度方面,除月生活费401800元与800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三)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关系表11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压力的相关分析表个人困扰学习困扰消极生活事件幸福感指数Person相关性-0.407*-0.316*-0.327*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总体情感指数Person相关性-0.391*-0.301*-0.297*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生活满意度Person相关性-0.342*-0.266*-0.288*显著性(双侧)0.0000.0000.000*在0.01(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 根据表11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压力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了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与个人困扰、学习困扰和消极生活事件在0.01的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均存在负相关。 其中,个人困扰对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四)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表12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表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幸福感指数Person相关性0.360*0.0650.274*显著性(双侧)0.0000.3030.000总体情感指数Person相关性0.334*0.0470.248*显著性(双侧)0.0000.4640.000生活满意度Person相关性0.311*0.0690.242*显著性(双侧)0.0000.2780.000根据表12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与主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在0.01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均存在正相关;客观支持分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无统计学意义。 其中主观支持分对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 四、讨论(一)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大学毕业生还是能体验到幸福感的,但是不太明显。 分析其原因,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大学人数迅速增加,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让大学毕业生在感受幸福感方面相对较低。 另外,虽然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大学毕业生对生活满意程度并不高,体现出仍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感觉不够幸福,对生活状况不太满意。 (1)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比较本研究中显示,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的得分均高于男性大学毕业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得分之所以高于男性大学毕业生,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表达情绪,而情绪的适当表达有利于减轻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压力,避免了消极情绪积压在心中无法排解。 另外,男性一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生活压力,而社会、家庭对女性的期望值低于男性,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女性会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国内有些研究25认为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是肯定的,认为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国外也有研究26认为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 但国内外也有另一些研究27发现性别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影响。 国内学者认为近几十年来,大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已经广泛地接受了各种观念,原有的各种性别差异也因此逐渐缩小,再者现今家长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淡化,无论男女都能体会到重视和关爱,均可以体验到家庭与社会的尊重与满足,因此快乐体验差异不大。 (2)是否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根据研究结果,曾任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得分均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曾任学生干部的关系,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在处理问题、调节情绪和人际交往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因此比非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方面更具优势,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能调节好自我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验到幸福感。 (3)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根据研究结果,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通过多重比较显示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情感指数得分高于父亲初中文化程度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情感指数。 而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在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中,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得分高于母亲其余三个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 从父母不同文化程度对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来看,父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之所以能较高地感受和体验到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可能由于其父母能比其他文化程度的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更懂得如何教养孩子,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感受较深。 (4)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名民族、放任、专制、溺爱。 民主教养方式的大学毕业生在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中得分最高,因此可以看出民主的教养方式更能使大学毕业生感受到温暖和幸福感。 (5)不同家庭经济水平和月生活费的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幸福感、总体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得分越高。 一些研究表明,收入和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及权力、地位等,富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满足自身的愿望,具有穷人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且此结论具有普遍性与稳定性28。 家庭经济水平较高,大学毕业生获得的物质资源相对较多,成长环境和社会资源较丰富,从而更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能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月生活费越多,意味大学毕业生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就越低,越容易体验到幸福感,但是从研究结果来看,月生活费400元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高于另外两个组别。 月生活费的差异只能表明父母提供的物质条件而已,而由于大学毕业生在实习和工作上都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应付平时日常的开销,所以相对来说,月生活费多少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明显,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日常的生活,从而获得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主观幸福感与压力间的关系从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压力各维度个人困扰、学习困扰和消极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呈现负相关。 其中,个人困扰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影响最大,说明压力中,个人困扰是影响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个人困扰主要包括情感、人际、环境、家庭、生活等方面,大学毕业生在大四这一阶段,由于即将毕业和投入工作的关系,在情感、人际、环境、生活各方面都会有所转变,需要从校园生活进入社会生活,从处理同学的关系到同事的关系,从简单的校园生活到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各样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受到一定的压力,在某程度上阻碍幸福感的体验。 范翠英的研究29发现压力指标与消极情感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幸福感指数、积极情感得分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 由此看来,生活压力越大,则主观幸福感指数越低、总体情感指数越低、生活满意度越低。 (2)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从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呈现正相关。 其中,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影响最大,说明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是影响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在研究中发现,主观支持比社会支持的其他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更密切,大学毕业生如果感受到被支持时,对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就会有更积极的评价。 而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在研究中发现,对支持利用度越高的大学毕业生,其幸福感指数越高,总体情感指数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压力、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研究,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由于人手的关系,本研究在样本的选择上存在限制,只是按照不同性质并且能保证回收率和应答质量的学校。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会造成一些数据填写不真实。 (3)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而本次研究只选择了其中的两个因素做研究,未能做到更全面地研究主观幸福感,在深度方面有待发掘。 (4)本研究对主观幸福感与压力、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只做了初步的相关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经济意义。 五、结论通过以上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上存在性别、是否学生干部、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月生活费等差异,女生在幸福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高于男生;学生干部的在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上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家庭经济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高于低于和相当于平均水平的;父母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家庭教养以民主为主在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高于其他的家庭教养方式;月生活费为400元和800元的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高于401800元的。 不同的压力对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同,个人压力对大学毕业的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 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压力间呈负相关。 不同的社会支持对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同,主观支持对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 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间成正相关。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面对生活环境的不同,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提高大学毕业生幸福感,现提出提高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进入社会,大学毕业生面对的不仅是机会,还有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个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素质和能力。 通过积极的锻炼,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环境,时时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调整自己的心态应对各种问题,从而使自身更有自信。 确立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不仅需要加强他们的正确认识,还要付诸于行动。 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幸福感也会相应地提高。 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让大学毕业生感受到生活充实,还能给予他们释放压力的环境,帮助他们调整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提高主观的幸福感。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培养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主观意识,利用社会支持的优势帮助个人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系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32冯俊科.西方幸福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3郑莉君,韩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xx,11 (39):7872-78754张羽,邢占军.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J.青少年研究,xx, (4):7-95徐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J.法制与社会,xx,7:620-6216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M.长春出版社,xx7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CoreyL.M.,Keyes.etal.Optimizing well-being:the empiricalencounter oftwo traditionsJ.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2O02,2:1007-10229Ryan,R.M.,Deci,E.L.on Happinessand humanpotentials:A reviewof researchon hedonicand eudaimonicwell-beingJ.Annual Reviewof Psyehology,xx,52:141-16610Kristen W.Springer,Robert M.Hauser.An assessmentof theconstruct validityof Ryffs Scalesof PsychologicalWell-Being:Method,mode,and measurementeffectsJ.Social SeienceResearch,xx,35:1080-110211Diener E.,Oishi S.,Lucas RE.personality,culture,and subjectivewell-being:emotional andcognitive evaluationsof lifeJ.Annual Reviewof Psycholology,xx12Swanson,RobertD.Members ofnew fundamentalistreligious group:religious fundamentalism,rig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更名协议合同范本
- 减肥合同协议书
-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专项应急演练方案
- 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合肥市人民医院疼痛介入治疗医师资格认证
- 淄博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病历书写质量考核
- 镇江市人民医院用血合理性评价考核
- 苏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骨科专病诊疗考核
- 宁德市人民医院疼痛患者摆位考核
- 赣州市中医院透析设备消毒考核
- 金色的鱼钩课本剧红色经典长征英语剧本
- 设计进度计划安排
- 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
- 肩袖损伤基本康复治疗
- 机电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1
- 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表汇总全带音标(一年级起点)
- (完整版)针灸室晕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塔吊附着整改措施
- FZ/T 64078-2019熔喷法非织造布
- 中式面点师(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43-T 1954-2020生姜姜瘟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