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部分与古诗文相关联的知识分析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与古诗文相关联的知识分析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与古诗文相关联的知识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引用古诗文知识分析 刘建峰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苏北中学 515829)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多处出现引用古诗文联系生物学问题,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表达的多元性,为相关知识的理解拓展了时空。下面对其分别从内容、出处、课本引用位置、原诗(文)意、生物学蕴意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1. 古诗文内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处:唐杜牧秋夕。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一88页问题探讨。原诗意:描绘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生物学蕴意:流萤,飞来飞去的萤火虫通过体内的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化荧光素而发光。涉及到ATP的水解、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变化。2. 古诗文内容:“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出处: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龙生九子。原文为“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一句俗语。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二第23页。原文意:传说中龙生有九子,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品质,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都不像龙,各有所好。生物学蕴意:体现了减数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造成基因重组,使配子遗传物质组成具有多样性。3. 古诗文内容:“牝鸡司晨。”出处: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二第40页思维拓展。原文意:母鸡不会在早晨打鸣。如果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生物学蕴意: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母鸡打鸣,是因为雄性激素分泌增加造成母鸡出现公鸡的性征。但是性反转只是性别的变化,其性染色体的组成仍然为ZW型。4. 古诗文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最早应该出自于严复先生所译的天演论。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二第112页思考与讨论。原文意: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生物学蕴意:同原文意,用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5.古诗文内容:“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用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出处:南宋吴怿(或名吴欑)种艺必用。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52页。原文意:一般低矮花木作空中压条生根时,可以用好的黄泥晒干,用细筛筛过后,用人尿浸泡后晒干,再反复多次筛、浸十多次。用这样的黄泥包封树枝部分.就可以长出根了。生物学蕴意:人尿中含有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1934年,荷兰的郭葛(F.Kogl)等人从人尿、根霉、麦芽中分离和纯化了一种刺激生长的物质,经鉴定为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C10H9O2N,分子量为175.19。)6.古诗文内容:“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出处: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53页。原文意:如果红柿采摘下来还未成熟,可以在每个篮子里放几个木瓜,红柿得到木瓜释放的气味就被催熟了,丝毫没有涩味。生物学蕴意:木瓜可以释放乙烯,催熟柿子。7.古诗文内容:“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出处:诗经小雅小苑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77页。原文意:蜾蠃不能产子,于是捕螟蛉回来当义子喂养。这是古人的对蜾蠃的一种误解。生物学蕴意: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而蜾蠃是寄生蜂,它常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清程瑶田所撰的螟蛉蜾蠃异闻记中记载了实地考察果蜾蠃捕螟蛉喂子的全过程。8.古诗文内容:“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出处:唐白居易 赋得荒原草离别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81页思考与讨论。原诗意: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生物学蕴意: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古道上荒城发生了次生演替。9.古诗文内容:“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处:庄子齐物论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117页。原文意:天地与我一样都在活着,万物与我都是一个东西,没有两样的。生物学蕴意: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10.古诗文内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出处:韩非子五蠹。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122页。原文意:现在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不算多,每个儿子又有五个儿子,这样祖父没死就有了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民多而财物缺少,干体力活干得很劳累,可是给养还是很少。生物学蕴意:人口增长与资源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只有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减少资源的大量消耗,才能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睦共处。11. 古诗文内容:“天涯若比邻”出处: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123页。原诗意: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生物学蕴意: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12. 古诗文内容:“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处:老子道德经上篇第二十五章课本引用位置:必修三第128页。原文意:所以说道大、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