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李凭箜篌引 南园十三首 其六 李贺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赏析 慨叹读书无用 怀才见弃 是这首绝句的命意所在 这首诗比较含蓄深沉 在表现方法上也显得灵活多变 首句叙事兼言情 满腹牢骚通过一个 老 字倾吐出来 炼字的功夫极深 次句写景 亦即叙事 言情 它与首句照应 活画出诗人勤奋的书斋生活和苦闷的内心世界 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 不言事而事自明 颇具含蓄之致 三 四两句若即若离 似断实续 结构非常精巧 诗人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诗文沦落的社会根源 从而深化了主题 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作者介绍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 811 至元和八年 813 当时 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梨园弟子 因善弹箜篌 名噪一时 他的精湛技艺 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 设色瑰丽 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 琵琶行 韩愈的 听颖师弹琴 相提并论 推许为 摹写声音至文 背景解读 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 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知识链接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 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 属于当时的 国讳 或 公讳 二是讳长官 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三是避圣贤 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 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 有的还避周公之名 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 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 是全家的 家讳 或 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 否则极为失礼 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 晋 与 进 同音 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tu k ngh u w y 演奏 即国中 国都长安之中 天皇 这里兼指皇帝 引 阅读李贺的 李凭箜篌引 和白居易的 琵琶行 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答案 1 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 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 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 只有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两句 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 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 为直接描写的手法 江州司马青衫湿 为侧面烘托 2 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 纯为描摹音乐 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 风格凄寒冷艳 浪漫瑰丽 琵琶行 是一首叙事诗 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 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 其风格平易感伤 1 结构图示 2 主旨归纳这首诗想象奇特 形象鲜明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 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 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 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 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描绘 然而纵观全篇 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 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 构成可以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 1 诗歌开头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有何作用 对应考点 考查诗歌的内容及开头诗句的作用 提示 结合诗歌开头四句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作答 答案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 吴丝蜀桐 写箜篌制作得精美 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高秋 一词 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 还含有 秋高气爽 的意思 二 三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 难以捉摸的主体 箜篌声 从客体 空山凝云 之类 落笔 以实写虚 亦真亦幻 极富表现力 空山 句移情于物 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的事物 和下面的 江娥 句互相补充 极力烘托箜篌声的神奇美妙 具有 惊天地 泣鬼神 的魅力 第四句 点出演奏者的姓名 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前四句 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 时间 地点的一般写法 另作精心安排 先写琴 写声 然后写人 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 穿插其中 这样 突出了乐声 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2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 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对应考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示 结合通感及诗句对音乐的表述作答 答案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 两句诗都是 以声类声 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 昆山玉碎 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 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 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 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 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 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 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 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 3 怎样理解 老鱼跳波瘦蛟舞 中的 老 瘦 对应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 提示 结合 老 瘦 在诗句中的作用和诗句内容作答 答案 用 老 和 瘦 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 龙 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 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老鱼 和 瘦蛟 本来羸弱乏力 行动艰难 却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 这样的形象描写使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4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 箜篌 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对应考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示 结合全诗内容分条概括作答 答案 1 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 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 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 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驰骋自由的想象力 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高考对古代诗歌阅读中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辨认修辞格 二是说明修辞的表达效果 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双关 顶真 设问 反问等 高考试题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 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 不能泛泛而谈 考点透视 鉴赏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属于表达技巧范畴 近年来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对此多有涉及 有时会直接考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放在表达技巧提问中进行考查的 设题时 一般不会侧重对诗歌的全部进行考查 而是要求考生从句子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生答题时要结合句子内容或句子所体现的情感加以分析 考查趋势 第一步 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 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如对形象塑造 意境营造 情感主旨表达的作用 方法归纳 阅读下面的元曲 回答问题 水仙子 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 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 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典型例题 答案 比拟 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用 争先 鏖战 把 诗豪 风 和 雪 拟人化 诗和雪缴缠 用 缴缠 将 诗 拟物 把抽象的 诗 具象化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 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 构成排比句 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 渲染了气氛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