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主题新解 植树的牧羊人主题新解吴湘依|阅读鉴赏|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入选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位于课本第四单元阅读部分,讲述了一个离群索居的孤独老人,凭一己之力花费三十五年时间坚持不懈地植树,终于将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 本单元学习主题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诠释,对人物美好品相的礼赞以及对人生体验的总结与思考。 笔者对文章进行主题解读时,结合单元导读的提示,依据文本双层结构的叙事特点,深入剖析其所表达的对人伟大创造力的肯定与称赞。 按照文学理论的角度,叙述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之间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即表层结构;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为深层结构。 在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表层结构即为“我”与老人的三次见面及所见到的荒漠变化;深层结构即在战争背景下,老人行为背后的三次抉择及为社会所带来的变化。 双层结构共同作用,表现出人的创造性的伟大这一共同主题。 一、三次见面,见证奇迹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故事的讲述,由“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将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通过“我”的视角观察牧羊人品质的高贵、行为的无私及给荒漠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显著改善,表达牧羊人创造力的伟大。 首先,“我”与牧羊人的第一次见面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揭示了牧羊人植树的原因。 从一开始,当“我”在狂风呼啸、寸草不生的荒漠遭遇生存危机时,牧羊人的出现就给了绝望中的我以渴求的水,“在我眼中,他就像是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牧羊人是生命与希望般的存在;接着在观察了牧羊人整洁的石屋和认真的生活态度后,“我”感受到牧羊人所传达出的安静、忠厚与平和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紧接着在观察牧羊人认真挑选橡子,即使种植十万颗种子只有一万成活率时,也会因为这一荒漠没有生命而选择不求回报地植树,“我”再次被其无私与坚守所震撼。 其次,“我”与牧羊人的第二次见面开始见证牧羊人创造行为给荒漠带来的变化。 当战争结束后,“我”第一反应是来找这片曾经的荒漠呼吸新鲜空气。 因为“我”坚信牧羊人的植树一定会给当地带来变化,而其变化之大足以“让我吃惊地说不出话来”。 牧羊人在植树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灵活调整种植计划,为当地带来除橡树之外的山毛榉、白桦树等。 终于给寸草不生的荒漠带来了一片树林,为干涸的土地带来溪水,这一切都是牧羊人创造出来的奇迹。 最后,“我”与牧羊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收获了牧羊人植树的成果。 牧羊人坚持植树三十五年,终于将这片毫无生命的荒漠改造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牧羊人以自己的不惧艰险,不怕孤独的植树,终于创造出荒漠奇迹般的“复活”。 “我”与牧羊人的三次相见,一步步见证了牧羊人选择植树的无私,以及在一直以来的坚守终于为绿洲创造出生命的伟大。 其表层结构所揭示的正是牧羊人植树这一行为为荒漠创造出绿洲的伟大,作者不加任何掩饰地向读者呈现出荒漠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其直观的感受歌颂牧羊人创造力下所带来的奇迹。 二、三次抉择,创造伟大文章的深层结构则是在战争背景之下,老人的个体行为为给当时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其伟大不仅仅体现在对荒漠的改造之上,更是体现在其难得的品质对社会风气的改善,深化了作者对人伟大创造力的肯定与称赞这一主题。 牧羊人选择植树及坚持植树并非是一种毫无阻碍、无关选择、顺理成章的行为,相反其是一个苦难重重、充满选择与挑战的过程。 正是在牧羊人一次次的舍弃与选择,在非常规的行为030万方数据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刊2019年09月|阅读鉴赏|之下,才得以实现最初的目的,为荒漠带来生命。 在这一过程中,牧羊人一共面临三次抉择,进行了三次创造性的选择。 第一次抉择是选择来到荒漠居住,坚定为荒漠植树的信念,舍弃原有的安稳生活环境。 牧羊人本是住在山脚下,有自己的农场。 作为一位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人,他原本可以在安稳的农舍度过自己的晚年。 但是当生活发生了变故,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离世后,他需要精神上的支撑,需要感受到与自己切实相关的生命的存在。 于是,他选择了植树,“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朴素的愿望在牧羊人心底坚定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开始了这一从未有人做过的公益事业,这是老人的一次创造性选择;牧羊人面临的第二次抉择是在植树的过程中,因为养的羊群吃了种下的种子,威胁到橡树的生长,于是牧羊人放弃了最为本职的牧羊工作,不再养羊,专心植树。 为了十分之一成活率的橡树健康成长,牧羊人牺牲了自己稳定的物质生活,这一行为是创造也是挑战。 而这一时期,法国正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依托着高科技给环境所带来了破坏与毁灭,给人类带来了伤害与恐惧。 这时的老人却凭借着自己徒手的劳动,为恶劣荒漠带来了生命。 老人的创造与战争的毁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揭示了作者对人伟大创造力的歌颂。 牧羊人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抉择,就是在植树终于获得最后成功之时。 三十五年时间所撒下的数不尽的种子,已经成长为一片树林,当年的狂风呼啸已经变成飘着香气的微风,当年干涸的土地涌现出源源不断的泉水,荒无人烟的沙漠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搬走的居民再次回归,带来了青春与活力,整个村舍充满了和谐与欢乐。 牧羊人终于以自己的力量,为这片土地带来了除去树木之外的鲜活的生命,而他在哪里?他是选择和村民一起享受欢乐,还是回到山脚下过自己的生活。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隐去了牧羊人,我们不知道牧羊人是否还硬朗地活着,但可以肯定,热闹与他无关。 这里的居民与老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荒漠环境最为恶劣之时,村民间充斥着暴力、发疯与自杀,并继而选择抛弃这片土地。 而牧羊人则选择在这时来到这里,并决心为此地带来生命。 当荒漠环境得到改善之时,当时的居民再次回归,享受牧羊人所创造的成果之时,牧羊人选择了默默离开。 牧羊人的成功之处更在于,当村民再次回归之时,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这里变得和谐。 因此,老人创造性的伟大,更在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 以个人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牧羊人的三次抉择正是在战争的残酷与人性自私的对比之下,更显示其品质的高尚与创造性的伟大。 三、互为表里,升华主题植树的牧羊人其叙事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互为表里,共同为其主题表达服务。 表层结构以“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引出有制牧羊人植树的原因,见证牧羊人植树过程的艰辛,收获牧羊人植树成果,以显著可见的方式直观呈现出牧羊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表达出“我”对牧羊人伟大创造力的称赞与肯定。 而深层结构之下,则让读者窥探到牧羊人行为背后的舍弃与抉择,正是在不合常规的选择之下,在忍受常人难以接受的孤独与艰难之下,牧羊人才得以实现其最初的理想,为荒漠带来生命。 而最为重要的是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时代与人文背景,作者将牧羊人植树的故事放置于战争的背景之下,正是由战争的破坏衬托出牧羊人创造的伟大。 同时将牧羊人的无私选择与村舍人的自私行为进行对比,更显示出牧羊人精神品质的可贵。 村舍人前后生活状态的对比,则从更大的社会人文背景之下突显出牧羊人创造力的伟大,他带来的不仅是绿洲生态环境的变化,更是社会风气的改善。 将个人放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下,更显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房物业保管协议书
- 文化总监聘用协议书
-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下动态鱼体尺寸精准测量技术研究
- 2025年油气管道保护工初级题库+参考答案解析
- 南京市秦淮区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真题2025
- 网约车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绿色能源发展趋势探讨试题及答案
- 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西省公司笔试试题2025
- 2025年津市市公益性岗位招聘真题
- 2026-2031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深度评估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原甲酸三甲酯、1000吨-年DL-泛解酸内酯、200吨-年S-氰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2023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11.1)-2.10分布的其他特征
- 网约车巡游出租车专题培训课件
- 微笑的力量课件
- 2023年西南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件
- 江苏省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系统-操作手册
- CNC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 GB∕T 4423-2020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 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