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 1 学会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大肠杆菌的纯化方法 一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 用文字和箭头写出制备流程 2 溶化环节中先加入 取出称量纸后再加入蛋白胨和 再加入琼脂 最后补加蒸馏水 3 对牛肉膏蛋白胨进行灭菌的方法是 计算 称量 溶化 灭菌 倒平板 牛肉膏 氯化钠 高压蒸汽灭菌法 4 倒平板是制备牛肉膏蛋白胨的重要环节 下图为倒平板的操作示意图 1 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正确的倒平板操作流程 2 甲 乙 丙中的灭菌方法是 3 丁中的操作需要等待才能进行 丙 乙 甲 丁 灼烧灭菌 平板冷却凝固 二 纯化大肠杆菌1 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和 2 下图中甲为平板划线法中最重要的环节 乙为操作的结果 每一次划线后要将接种环 除第一次划线外 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 最后一次划线不要和相连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 板法 灼烧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第一区域 3 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的表面进行培养 只要 就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梯度稀释 琼脂固体培养基 稀释度足够高 判断正误 1 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过程中 所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2 将培养基从干热灭菌箱内取出立即就可以倒平板 3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要在固体培养基上操作 答案 1 2 3 一 培养基的制备1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步骤如下 计算 依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比例计算配制100mL的培养基时 各种成分的用量 称量 牛肉膏比较黏稠 可用称量纸称取 牛肉膏和蛋白胨都易吸潮 称取时动作要迅速 称后要及时盖上瓶盖 2 注意事项 天平称量时 注意放等大的称量纸 防止牛肉膏粘在托盘上 在溶化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培养基灭菌后 需冷却至50 左右时才能倒平板 原因是琼脂在44 以下凝固 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 不要完全打开 整个操作过程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避免杂菌污染 平板冷凝后要倒置的原因 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 造成污染 若倒平板时 培养基溅在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部位 易滋生杂菌 这个平板应丢弃 1 请简述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过程中的几次灭菌 答案 1 对培养皿进行干热灭菌 2 对制备成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3 倒平板过程中的灼烧灭菌 酒精灯火焰进行操作 2 等平板冷却凝固后要将平板倒置 请简述倒置的原因 答案因为平板冷却后 皿盖上会有凝结的水滴 且培养基表面的湿度较高 平板倒置后 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的挥发 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滴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1 制备各种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关于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 待培养基冷却至40 左右时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 左手拔出棉塞 右手拿锥形瓶 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完全打开皿盖 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 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等待平板冷却5 10s 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使皿盖在下 皿底在上A B C D 问题导析 1 培养基灭菌后 需冷却至左右时才能倒平板 原因是琼脂在44 以下凝固 2 倒平板的过程要在附近进行 50 酒精灯火焰 解析琼脂是一种多糖 在98 以上可溶解于水 在44 以下凝固 倒平板时高于50 则会烫手 低于50 时若不能及时操作 琼脂会凝固 无菌操作应贯穿于操作的全过程 皿盖全打开则空气中的微生物会进入培养基 答案C 一题多变 倒平板的过程需要进行无菌操作 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 还有哪些环节需要进行无菌操作 答案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对培养皿进行干热灭菌 二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1 原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就是将待检测微生物样品通过划线或涂布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 样品中的每一个细胞或孢子都可以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 将单个菌落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 经培养后 即可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种 2 方法步骤微生物的分离包括样品稀释 划线或涂布及培养三个步骤 1 梯度稀释操作 如图1 图1微生物分离操作流程图 a 将分别盛有9mL水的6支试管灭菌 并按101 106的顺序编号 b 用移液管吸取1mL培养的菌液 注入101倍稀释的试管中 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 吹吸三次 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c 从101倍稀释的试管中吸取1mL稀释液 注入102倍稀释的试管中 重复第2步的操作 以此类推 直到完成最后一支试管的稀释 注意 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 操作时 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 2cm处 2 划线或涂布平板划线分离法 在近火焰处 左手拿皿底 右手拿接种环 挑取大肠杆菌培养液在平板上划线 常用的划线方法有平行划线和连续划线两种 平行划线时 每转一个角度烧一次接种环 划线完毕后 盖上培养皿盖 做好标记 图2划线示意图 涂布分离法 取3个平板 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 4 10 5和10 6三种稀释度 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相应稀释度的稀释液各0 1mL 放入已标记好的平板上 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 室温下静置5 10min 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图3 3 培养将划线或涂布接种的平板倒置于培养箱或温室中37 培养16 24h 即可长出单菌落 图4 图3涂布法示意图图4斜面接种法 4 结果分析 确认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为确认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 需设置对照实验 即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 恒温箱中 培养12h和24h 观察现象并记录 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 2d后无菌落生长 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 否则实验失败需要重新制备 接种操作成功的标准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 形状 大小基本一致 并符合该菌菌落的特点 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求的 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 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 实验失败 需要分析原因 再次制备 1 稀释涂布平板法要求菌液的稀释度要足够大 平板划线法要求连续多次划线 且除了第一次划线外 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两种操作方法虽然不同 但目的相同 该目的是什么 答案目的是将菌种充分地分散 保证菌落是由一个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 所获得的菌落中的菌种是单一的纯种 2 平板划线法中的接种环要进行多次灼烧 取菌液前的灼烧 每一次划线后的灼烧及划线结束后的灼烧 请简述每次灼烧的目的 答案取菌液前的灼烧的目的是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每一次划线后的灼烧的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使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 划线结束后的灼烧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 下图中甲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 乙是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果 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甲图中的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 冷却后才能取菌液B 对于浓度较高的菌液 如果甲中的稀释倍数仅为102 则所得的菌落不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C 乙中培养皿中所得的菌落都符合要求D 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问题导析 1 对菌液进行稀释时 如果菌液中的菌体的浓度越高 则稀释的倍数也要 菌体的浓度很低 则稀释的倍数不必 2 高温会杀死菌体 所以一些经过高温或灼烧灭菌的器材需要后才能接触菌种 3 平板划线法中的多次划线中 菌体的 即不同划线处的不同 所以形成的菌落并非全部是由单个菌体繁殖而成的 越高 太高 冷却 越来越少 菌体数目 解析灼烧后的接种环如果没有冷却就接触菌种 会将菌体杀死 A正确 稀释倍数过低 会导致多个菌体聚集在一起繁殖成菌落 B正确 平板划线法中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形成的菌落才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 这种菌落才符合要求 C错误 连续划线中 除了第一次划线外 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目的是使得菌体密度越来越小 保证最后划线末端处的菌落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 答案C 一题多变 1 两种接种方法中 如果操作均正确无误 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才适合对细菌进行计数而平板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