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2)_第1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2)_第2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2)_第3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2)_第4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一、说教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期第八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第八单元以“危急时刻”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题课文,两篇拓展阅读,编者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人格魅力的同时,让学生能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这篇课文法国作家雨果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讲的是照例行驶在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船线上的“诺曼底”号的轮船突遭玛丽号轮船撞击而遇难的故事。在这面临船沉人亡的危急时刻,“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的表现和事迹,震撼人心,令人钦佩。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作者运用大量的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的深入品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读出自己不同的语气,从而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感受人物形象。二、说教法: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六次先学后教,精心设计当堂训练题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教学目标。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完成三次先学后教(比识字、比读书、比分段),第二课时将进行(比说话、比写话、比积累)三次先学后教。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标中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学习目标确立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沉着、坚毅、果敢、干练的英雄品质。2、继续练习画情节曲线。3、练习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理解人物思想品质,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课文是如何有详有略地记叙的。4、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词语,理解“大雾弥漫、惊恐万状、势不可挡、吼喝、猝然而至、威严、井然有序、悲壮、舍己救人、巍然屹立、镇定自若、纹丝不动”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5、独立识字学词练句。认字8个,写字11个。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认字8个,写字11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3、理解“惊恐万状、势不可挡、猝然而至、井然有序、舍己救人、镇定自若、纹丝不动”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继续练习画情节曲线。2、练习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理解人物思想品质,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课文是如何有详有略地记叙的。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直接揭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诺曼底”号遇难记2、齐读题目,思考: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3、介绍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一生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4、简单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认字8个,写字11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3、理解“惊恐万状、势不可挡、猝然而至、井然有序、舍己救人、镇定自若、纹丝不动”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识字)1、出示自学提示:朗读课文,回顾预习课文的收获: 读准生字的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将画出的好词好句,同桌互读互听。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当堂训练一:相信自己,一定能读准。弥漫 愈来愈浓 安普敦 船桅 勉强 剖开汹涌湍急 猝然而至 酣睡 蓦地 肇事屹立 须臾、写一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对。小心( )( ) 惊恐( )( ) ( )魂( )魄舍( )救( )( )慌( )措 镇定( )( ).将填写出的词语合适地填在下列句子中。A、 面对船上( )的人们,船长( ),指挥他们逃生。B、我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 ),( )地捡起地上的碎片。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读书)1、出示自学提示二:速读课文,理解大意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注意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当堂训练二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价。讨论交流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分段)1、出示自学提示三:浏览课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划分段落。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当堂训练三:填空练习。课文的( )自然段讲了事情的起因;课文的( )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经过;课文的( )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结果。六、作业:认真书写: 完成写字书,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六、教学反思上完“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读的重点是将课文读熟。这篇课文较长,所以,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在本节课,我先后让学生三次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回顾预习的收获,第二次速读,第三次浏览,每次读带着问题去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提高读的质量。从当堂检测来看,大部分学生读的目的明确,也达到了读的要求。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执教本课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平台,即当堂训练。教学中通过三次当堂训练题目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节课上表现也非常出色,特别是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各抒己见,用词用句都有独到之处。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以学生一整节课热情较高涨,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本节课教学,我在当堂训练的题目设计上抓住了重点,其中,填好词语,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一题,虽然只有两个句子,但是,可以选择多个词语填空,在课堂上,学生表现也非常活跃,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词语,即完成了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遣词用句的能力。四、教师的评价及时到位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啊,请不要吝啬你表扬的话语。”在本节课中,对学生的每一次表现,无论是好的,还是一般的,我都及时地予以了肯定,特别是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表达,充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