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稿(2011[1].1.16).doc_第1页
新闻通稿(2011[1].1.16).doc_第2页
新闻通稿(2011[1].1.16).doc_第3页
新闻通稿(2011[1].1.16).doc_第4页
新闻通稿(2011[1].1.1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宁县“返乡农民工水晶加工产业创业园”开园仪式暨春节慰问返乡农民工演出 政府引导、银政合作 水晶加工产业落户镇宁发展2011年1月18日,镇宁县“返乡农民工水晶加工产业创业园”开园仪式暨春节慰问返乡农民工演出在镇宁县人民广场隆重举行,标志了水晶加工产业正式落户镇宁发展。水晶产业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得到较快发展,是不少地方的支柱产业。在我国水晶基地“水晶之都”东海,水晶产业的收入占整个财政的80%;被誉为“中国水晶玻璃之都”的浙江省浦江县,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大小加工户40000余家,仅2009年产销量就达27.8亿元,并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水晶玻璃博览会”;2009年,世界灯都中山古镇更是创造了166亿产值的神话,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该产业发展兴旺的重要因素。“返乡农民工水晶加工产业创业园”是镇宁县首个工业园中的“园中园”,也是该县“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水晶加工产业是成本投入低、经济效益明显、规模化发展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行业,对我县实现产业集聚、带动创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政府引导,共促发展2010年11月,为了吸引水晶产业加工户入驻,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在我县特色轻工产业园(原五三厂家属区)划出6000定位为“镇宁返乡农民工水晶加工产业创业园”,并组织城关镇、县工业和经济贸易局、交通局、住建局、安监局、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我县特色轻工产业园(原五三厂家属区)进行房屋治理、道路平整、硬化及生产生活房屋清理、水电设施安装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的推进工作。目前,县级财政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申请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500万元,努力形成10000标准生产、生活厂房,为500余户水晶加工户入驻、创业基地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基础条件的建设规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工业和经济贸易局、住建局、安监局、县信用联社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元月18日,镇宁县“返乡农民工水晶加工产业创业园”正式开园,标志着水晶加工产业正式落户镇宁。缘起江南之行,意动一念之间2010年2月,时逢春节,由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主办、安顺办事处承办的“温暖农民工万里行”活动拉开了序幕。参与人员冒着严寒,克服凝冻,不管奔波劳累,前往浙江、福建等地慰问出门在外的农民工兄弟,给他们送去精彩纷呈的节目和家乡亲人的问候。随行的镇宁联社理事长伍朝芬在浙江省浦江县考察时,了解到当地的水晶加工产业异常发达,是目前国内各种水晶制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一般的产品,只需几百元的机器设备就能生产,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在当地从事水晶产业加工的安顺籍农民工就达15000余人,不少人还熟练掌握了各种水晶制品的研磨、制作技术。于是萌生了借助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将水晶产业引回镇宁发展的念头。牵线搭桥,甘为“红娘” 2010年3月以来,外派到浦江农民工金融服务点的杨永江同志对该县的水晶加工产业进行深入调查走访。2010年8月,杨永江同志向伍朝芬理事长提交了近1万字的水晶产业引回贵州发展的可行性报告。报告对水晶产业的背景和发展概况、产品技术要求、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引回发展的基本条件等做了深入说明和分析,并给予了有效建议。2010年9月,伍朝芬理事长再次南行,深入到水晶加工户中进行调研,借助浦江举办第五届“中国水晶玻璃博览会”的契机,参观了琳琅满目的各种水晶制品,亲眼目睹了水晶产业的繁荣,愈加坚定了她把水晶产业引回家乡发展的决心。2010年10月,伍朝芬理事长带着水晶产业引回贵州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向镇宁县委、县政府踏上了漫漫“红娘”路。为了能将水晶产业引回镇宁发展,伍朝芬理事长分别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水晶产业引回贵州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县委、县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了镇宁联社作为 “引晶入宁”的牵头者。为使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伍朝芬理事长明确了分管部门和专人负责,拟定了分批引回的计划。并协助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返乡创业人员座谈会,以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和各职能部门对“引晶入宁”工作的重视,力争各项准备工作早日完成。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经过2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引晶入宁”的各项准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解决了厂房和硬件配套设施问题。为让外出创业的农民工及时知道家乡的优惠政策,远在浦江的杨永江多次组织当地安顺籍的水晶加工户召开座谈会,向其介绍回乡办厂的各种优势,与大家一起分析了成本投入和发展前景,鼓励大家积极返乡创业,并积极着手信息采集、返乡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恰逢受到浦江限电措施的影响,大部分的加工户由于生产用电得不到保障,无法承接订单,已陆续停工、停产,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面对如此局面,经过反复权衡回乡发展的利弊后,张祥洪、王佳国等22户加工户成为首批响应回乡返乡创业人员。2010年11月5日,张立学等一行10余人,作为首批回乡创业人员代表从浦江赶往镇宁,对厂址选址进行了实地考察。2010年12月20日,经过“红娘”农村信用社的牵线搭桥,首批返乡创业人员携带着价值825万的机器设备,顺利回到家乡,正式入住“创业园”。“创业园”的首位外来投资商浙商黄伟增和他价值400万的机器设备一同随行。为使大家携带来的机器设备和各类物资得到安全存放,入园后尽快搭建好厂房,镇宁联社为返乡人员联系了场地,杨永江同志几乎每天都会亲自前往园区查看进度,了解大家的困难,并及时予以协调解决。2011年1月14日,在镇宁农村信用社的组织下,首批入园的农民工与县工经局正式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从政府手中接过了为他们分配的厂房,放放心心地投入到了开工的准备工作中去。同时,镇宁联社还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发放返乡创业贷款,解决大家返乡发展的资金顾虑。仅2010年就发放返乡创业贷款284笔,金额600余万元。仪式上,县委书记刘庆首先做了开园致辞,省联社安顺办事处主任胡良品就水晶产业引回情况作了介绍。柏兴友作为首批返乡“吃螃蟹”的获益者之一,代表农民工做了发言。下午三点,在一阵欢闹的鼓乐声中,中共安顺市委组织部管部长和省联社领导共同为“创业园”授牌。在当天的仪式上,团省委还授以镇宁县“返乡农民工水晶加工产业创业园”为“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本次活动由中共镇宁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镇宁县农村信用社承办。中共镇宁县委宣传部、工会、工经局、贵州省安顺办事处协办、省委组织部、共青团省委、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省联社安顺办事处、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政府、安顺市委组织部、中共镇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副县长徐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