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灯光器的设计_第1页
汽车智能灯光器的设计_第2页
汽车智能灯光器的设计_第3页
汽车智能灯光器的设计_第4页
汽车智能灯光器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任务书设计题目:汽车智能灯光器的设计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根据课题要求进行调查研究(2)拟定总体方案,确定主要的技术参数;(3)进行智能灯光器的原理方案设计;编制控制程序并进行相关零件设计及结构设计通过可变光源进行不同光强变换,分析光的性质,对光的信号,强弱进行判断比较,通过计算机CPU进行一系列运算和程序的运行,从而自动打开或关闭(延时关闭)电路,通过继电器再控制汽车车灯。从而实现灯光自动控制,提高行驶安全性。减轻司机劳动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安全性,降低经济损失。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一份;(2)智能灯光器工作原理图及其控制程序(3)智能灯光器主要零件图;(4)智能灯光器结构装配图;3.主要参考文献汽车灯光控制器,现代电子电路基础,论文及期刊等。4进度安排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1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014.02.152014.03.082了解掌握车辆灯光工作原理及工作步骤2014.03.92014.04.0123确定总体方案,完成原理方案设计2014.04.132014.04.224车辆灯光工作原理、结构简图,编制控制程序2014.04.232014.05.235撰写并编制论文、打印,准备毕业答辩资料2014.05.252014.06.5II汽车智能灯光器的设计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百万。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数十万起。由于驾驶员在夜间行驶过程中不正确使用汽车灯光,是夜间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汽车前大灯的使用,我国交通法规有机动车夜间会车“须距对面来车150m外互闭远光灯”的规定。但现实中相当部分驾驶员因为素质问题,或者是操作疏忽经常强行用远光与对方会车,造成对方驾驶员炫目而酿成交通事故。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已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ABS、电子导航系统等。所以汽车灯光智能化也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汽车智能灯光器是通过可变光源进行不同光强变换,分析光的性质,对光的信号强弱进行判断比较,通过计算机CPU进行一系列运算和程序运行,从而自动打开或关闭电路,通过继电器再控制汽车车灯。从而实现灯光自动控制,减轻司机劳动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关键词:智能车灯,控制系统,光强,电路IIIAutomotiveIntelligentLightingDesignSummary:Roadaccidentsareoneofthemajorissuesfacingtheworldtoday,thenumberofdeathsworldwideeachyearmorethanonemilliontrafficaccidents.Hundredsofthousandsoftrafficaccidentseveryyearsince.Duetoimproperuseofcarlightsdrivetravelingatnightduringthenightisanimportantcauseoftrafficaccidents.Useofcarheadlights,trafficlawsofthecarwillhaveanighttimevehicle“shall150mawayacrossthecaroutsidethebeamcross-closing”requirement.Butinreality,aconsiderablepartofthedriverbecauseofthequalityproblem,ornegligentoperationoftenforcedtousethecarwillbeamwitheachother,resultingindazzlingotherdriversandleadtoaccidents.Withthedevelopmentofthecomputer,thecomputerhasbeenwidelyusedinmotorvehiclessuchaselectronicfuelinjectionsystems,ABS,electronicnavigationsystems.Sotheintelligentcarlightsandalsotheinevitabletrendoftechnologicaldevelopment.Smartcarlightsarecarriedoutbydifferentvariablelightintensitytransformation,analysisofthenatureoflight,thelightofthejudgmentsignalstrengthcomparedtotheCPUviaacomputerprogramtorunaseriesofoperationandtoautomaticallyopenorcloseacircuitthroughtherelaythencontrolthecarheadlights.Inordertoachieveautomaticlightingcontrol,reducelaborintensityofdrivers,improvedrivingsafety,reducetrafficaccidents.Keyword:Intelligentlights,ControlSystems,Lightintensity,CircuitIV目录1前言.12汽车光源种类及研究.22.1汽车用光源的种类.22.1.1白炽灯和卤钨灯.22.1.2高强度气体放电灯.22.1.3半导体发光灯.32.2光纤照明的发展及应用.42.3课题所研究的内容.63LED的性能参数与选择.73.1LED结构与发光原理.73.2LED的技术参数.93.2.1LED的电学特征.93.2.2LED的光学特性.103.2.3LED的热学特征.113.3LED在车灯中的应用.123.3.1LED车灯的现状.133.3.2LED车灯的优势.133.3.3LED车灯所存在的问题.144LED车灯驱动电路.174.1常见的LED驱动方案.174.1.1电阻限流电路.174.1.2线性调节电路.18413开关调节电路.194.2LED集成驱动电路.244.2.1车内灯照明用驱动电路.244.2.2车尾灯照明驱动电路.254.2.3转向灯驱动电路.26V4.3LED驱动电路实验结果及分析.284.3.1实验电路与所用器件的选取.284.3.2实验数据对比与分析.315智能车灯控制系统的设计.336智能车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367智能车灯的实物设计及安装.388结论.40参考文献.41致谢.420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外资与技术的不断涌入,汽车产业这个十几年前在我国还相对薄弱的一个产业,经过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广阔的市场的支持,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很多知名的汽车公司与世界上知名的汽车品牌携手,如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广州本田等,合力生产出很多高性能的车型。并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种趋势会继续保持下去。尽管现在我国的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我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汽车工业技术最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汽车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有关的技术环节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12汽车光源种类及研究2.1汽车用光源的种类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照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最早使用电光源开始,汽车光源先后经历了白炽灯、卤钨灯、气体放电灯、以及半导体发光灯等几个阶段。2.1.1白炽灯和卤钨灯白炽灯和卤钨灯是目前主要的汽车光源,在汽车内外的照明和信号装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汽车灯中最先使用的电光源就是白炽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白炽灯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在白炽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卤钨灯。白炽灯和卤钨灯都属于热辐射光源,灯丝在通过电流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温度升高,变成白炽状态,从而发射可见光。白炽灯的功率一般较小,用与对照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S25(21W5W)和T20(21W5VO可用于刹车灯尾灯,$25(21W)和T20(21W)可用于转向灯和倒车灯,T10(SW)可用于尾灯和牌照灯,TIO(IOW)n-J用于车内灯和车门灯。这类光源的特点是驱动电路简单,价格便宜,发光体灯丝尺寸小且发光稳定,有利于灯具系统的光学设计。卤钨灯与白炽灯相比更具有体积小,功率大,光效高,灯丝紧凑等特点,是目前理想的汽车光源。例如最常见的碘钨灯,在灯泡的玻璃壳中充入碘和一些惰性气体,大大减少了钨丝的蒸发量,使其寿命提高至普通白炽灯的15倍,发光效率提高30,而相同功率情况下,体积却只有其百分之几。2.1.2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卤钨灯的光效较低,达到一定的光输出水平需要消耗较多的电力;其色表偏红偏黄,给驾车者的感觉不如白光舒服;寿命较短,平均在1500小时左右不仅有更换灯泡的麻烦,还可能在2驾驶时出现故障导致发生事故;辐射中红外线占的比例较高,产生的热效应会对制作灯具的高分子材料产生影响。为了克服上诉这些不足之处,人们又开始研制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以下简称HID灯)来应用与汽车照明。HID灯的工作原理是灯管内的气体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离,形成低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激发态原子、分子、离子在向基态跃迁时将激发能转变为辐射能,从而发射可见光。HID灯如今主要有四个品种,D1S和D2S用于远光照明和投影式系统的近光照明,D1R和D2R用于反射式系统的近光照明。HID灯的发光亮度比卤钨灯高得多,大约在3倍左右,照射距离比其远约40,而功耗平均只有卤钨灯的60HI灯对制造技术要求较高,其使用的电路、灯具的设计也更为复杂。这种电路要求在12V的直流电源下工作,要能将灯瞬时点燃,灯关闭后要能够马上再启动,电路的辐射要低于一定的水平。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发射光谱成份复杂,有强烈的自吸收,发光体等离子体部份的尺寸也不像卤钨灯的灯丝那样容易确定,这些都给灯具的设计带来难度,再加上价格偏高等因素,目前HID灯在汽车照明中应用还是十分有限的。2.1.3半导体发光灯半导体发光灯,也就是指发光二极管LED。它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其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从而引起光子的发射,产生可见光。伴随着半导体物理研究快速的发展,LED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效从最初的01lmW,发展到现在的501mW有了质的提高,颜色也更加丰富、饱满。LED车灯的特点包括快速达到设定亮度,更高的效率,更长的使用寿命等。一般普通的大功率LED可以在lms内达到最大亮度,从而使汽车行驶更加安全;与白炽灯相比,LED灯的功耗可降低至它的80之低;而且LED一般具有几万小时的工作寿命,超过了汽车的使用年限,故又被人们称作“一生不用更换的光源”。由于LED光源的单色性,不需加滤色片便可以直接选用不同波长的LED元件设计具有不同功能的如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等,且不加滤色片也更使光的透过率增加(使用透明的聚酸酯或有机玻璃的滤光罩透光率达92一95),从而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但由于目前LED的发展程度,单颗LED还达不到最理想的光效,一般需要多颗LED组成一组车灯,这对光线的一致性、汽车灯具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3综上所述,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上,每一种不同的车灯都有各不同的特点也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而本文要讨论的汽车灯光集中控制系统的首要问题就是选取合适的光源作为研究对象。表2.1列出了在当今车灯的平均生产条件下,各种车灯的一些参数比较。表2.1各种车灯的参数对比在光效上,HID灯是目前最出色的光源,而LED目前也有很高的表现,而使用寿命这一点LED则是最为突出,色温也可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车灯所使用,而且按照世界上对LED车灯的重视程度来看,LED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光源的最佳的选择。故本文选取LED作为汽车灯光集中控制系统的光源,进行接下来的研究,而在后续的章节也会陆续的阐明LED光源在此系统中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2.2光纤照明的发展及应用光纤照明,这个近年来才新兴的照明方式还远不如LED那样频频出现在各种高档汽车上而为人们所熟识,但他的发展速度还是及其迅猛的。如果说LED照明是当今绿色环保光源的代言人,那么光纤照明就是该光源的绝对拥护者,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绿色照明方式。受光纤的生产技术所影响,用于光纤照明的光源有很特殊要求,如光源体积要小、发热量要低、发光角要窄等,因此LED是很好的选择,目前有一半光纤照明设备中都采用LED作为其光源。1841年DanielCollation通过实验观察到光线能沿着盛水的弯曲通道而传播7-9。41927年,英国的JCBaird首先提出了应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而制成石英纤维。1930年,德国的HLanm将直径为40um的石英纤维有规则的排列起来用于肠胃检查,但效果不理想。1951年,荷兰的ACSVanHeel和英国的HHHopkins以及NSKapany分别进行了光纤的研究工作,1953年,VanHeel将一种折射率为147的塑料涂敷在玻璃纤维上,制成了玻璃芯一塑料涂层的光纤,满足了全反射条件,但因塑料涂层不均匀使得传光效果不理想。1954年,美国的JSCourtneypratt提出用熔合法制造光纤面板用作电子束管的屏板。1958年,Kapany提出了拉制复合光纤的新工艺,并在纤维丝上增加吸收套层以减少杂散光影响,使得光纤面板得到了实用,随着光纤理论的发展、工艺的改进,光纤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纤维光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现改名南京春辉有限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事非通信光纤研究,已经形成多组玻璃光纤、石英光纤、塑料光纤、等生产线,建立了国家工程中心非通信光纤及其制品开发基地。几十年来我国的光纤研究和制造从无到有、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发展很快,在取得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汽车仪表盘照明是最早采用光纤照明的应用,选用的是杜邦牌号为Crofon和日本三菱RAYON公司牌号ESKA的塑料光纤,该光纤可编织成带状,便于对光纤的保护和布线,也使仪表盘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Visteon公司为SSS轿车研制出高光强放电式车头灯,它包括小巧的灯光发生器、标准光缆和聚光灯。光缆把光发生器发出的光传递给聚光灯,这种聚光灯是用一种聚丙烯酸酯光波导通过折射使光束成形。类似的光纤技术还用于过汽车的尾灯、高位刹车灯、内部照明等等。美国GE公司在20世纪末提出“汽车光引擎的概刽,如图2.2所示,汽车内部多个灯具可共用一个光源,通过光纤把光源发出的光功率传导至车身相应的位置。该光源可放置于便于维修的位置上,光纤可简化车身复杂的电子线路,灯具的设计更加新颖,光照的范围也更加灵活。5图2.2汽车光引擎示意图2.3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本文以LED车灯和光纤照明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一款新颖的汽车灯光集中控制系统,并在实验中讨论系统的可行性与实际效果。首先对LED,尤其是用于汽车照明的LED光源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该光源的特点与实用参数。因为LED是恒流器件,必须使用精确的电源控制其工作,所以接下来选取合适的LED光源并设计出该光源的驱动电路。然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不同是敏度的光敏传感器,其中一个只要接收到大于某一光照强度就输出控制信号,另一个则需接收到大于某一光照强度才输出控制信号,这就需要对LED车灯做相关研究。还要设计相应的控制电路。63LED的性能参数与选择从1907年HenryJosephRound第一次在一块碳化硅罩观察到电致发光现象,到2008年12月美国LED巨头Cree公司宣布开发出光效达1611mW的白光LED这段时间,LED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章主要针对LED的发光原理、光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在汽车照明中使用最多的大功率LED(又称HBLED)进行研究,目的于选取性能最合适的LED作为汽车灯光系统的光源。3.1LED结构与发光原理LED是英文LightEmit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如图3.1所示,分别为普通LED和大功率LED的结构剖面图。5毫米LED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核:大功率LED则一般由半导体芯片、金线、散热基板、和塑料透镜构成,芯片采用新式的半导体倒装焊,与热沉紧密相连,结构封闭性好,寿命更长。7图3.15mmLED(左)和大功率LED(右)的结构图LED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一般为GaAS(石申化镓1、GaP(磷化镓)、GaAsP(磷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如图32所示,当PN结加正向电压时,外加电场将削弱内建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窄,结区势垒降低,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加强。由于电子迁移率总是远大于空穴的迁移率,因此电子由N区扩散到P区是载流子扩散运动的主体。由半导体的能带理论可知,当导带中的电子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时,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电子将多余的能量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电致发光现象。8图3.2LED发光原理示意图3.2LED的技术参数光电参数及热学性能是选择一个LED必须要考虑的因素,1深入对LED参数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开展。3.2.1LED的电学特征由LED的发光原理可知,其电学特性主要就是伏安特性。LED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3所示,分为4种不同的工作区。(1)正向截止区:(图oa或oa段)a点对于Vo为开启电压,当V0时,VVF的正向工作区JF随珞指数上升。(3)反向截止区:V0.1Lux时,IC3输入端有高电平,输出低电平T7截止,继电器J释放,远光灯灭,近光灯亮。LT2的光电流经T2放大在飞上产生压降U经D1入T;,当Lf0.1Lux时,如果左转向灯开关K断开,则T3输出高电平,IC1输出低电平,IC2闭锁。如果K阿合,由于T4输出高电平,T3输出低电平,IC1输出高电平,IC2振荡,振荡电压经D6R16输入T7,使T7间歇导通,产生远近光交替变化,应当特别说明,当K闭合。Vcc经R13,D4加至IC3的输入端强迫IC3,复位输出低电平,由于D5的隔离作用,使T7间歇导通得以实现.当0.1LuxLf3.0Lux时,Uw2仍为低电平,在K闭合情况下,T4亦输出低电平,因此,T3截止,IC2闭锁。J处于释放获态,近光亮当Lf3Lux时,Uw2使T3导通,IC2振荡,T7间歇导通,产生远近光交替变换。IC4及其外围电路构成一个单稳电路,只有当K闭合,按纽AN瞬时闭合随即复位,IC4输出高电平经R19、D8加至T3基极,使T3导通,IC2振荡,产生远近交替变换,延时20s后,恢复为低电平,IC2闭锁,远近光停止闪烁,恢复近光灯亮。设置这个电路是使驾驶员在0.1LuxLf3.0Lux环境下,相当于市内道路照明良好条件下,超车时使用。上述拉制电路产生的效果如下,夜间汽车行驶时,汽车前方光照度Lf0.1L,汽车用远光灯照明。前方有迎面开未的汽车,相距100-150m时,Lf0.1Lux,远光灯变换力近尤灯,进入会车状态。如果对方不把远光灯变换为近光灯,当两车相距60米左右时,Lf大于3.0Lux远近光自动交替,产生闪烁,迫使对方变换为近光,即所谓“灯光对抗”。一旦对方变为近光,立即停止闪烁,自动变换为近光。会车结束,自动恢复为远光照明。在前方没有来车,有同向行驶的汽车,需要超车时,按交通法规闭合左转向灯开关K,这时不仅左转向灯闪烁,而且前车灯远近光交替变换,向前方同向行驶的汽车发出超车信号。如果前方有迎面来车闭合左转向灯开关K,远近光不会交替变化,不发超车信号,提醒驾驶员此时不允许超车。夜间在城市内行驶,道路照度良好的条件下,Lf0.1Lux汽车以近光灯照明,避免对车辆、行人产生眩目。由于R10、C6的延时作用,刮水器摆动或短暂阴影地段不会使近光瞬间变远光,产生不必要的闪烁。在左转弯时,路口照明条件好,亦不会生产远近尤替变化。在市内夜间行驶如需要超车,闭合左转向灯开关后,按动一下光敏探头上的按纽,就会产生延时20s的34超车信号。图5.1,见下页。35图5.16智能车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为了可靠、准确地检测和判别对面行驶来的汽车,滤除那些一闪而过的、不必要的干扰光源和干扰抖动信号,软件采用不同的探测灵敏度扫描检测信号。若检测到信号,则通过延时程序滤掉抖动和干扰信息,以增加抗干扰性能。若连续检测到信号后,可以判别为对面行驶而来的汽车。具体过程如下:(1)以2倍和3倍的放大倍率循环扫描信号,若有信号,则进行延时判断。(2)继续检测信号。若无信号,则为干扰信号,重复步骤(1),若有信号,则判别为对面行驶而来的汽车。(3)P1.1输出高电平,继电器翻转,远光变为近光。(4)以4倍和5倍的放大倍率循环扫描信号,若有信号,说明正在回车,重复扫描;若无信号则进行延时判断。(5)继续检测信号。若有信号,则为干扰信号,重复步骤(4),若无信号,则判别回车结束。(6)P1.1输出低电平,继电器翻转,近光变为远光。36(7)重新从(1)开始。程序列如下:INEQUP1.5;检测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平OUTEQUP1.1;电平输出控制继电器的状态AAEQUP1.6;CD4051输入ABBEQUP1.7;CD4051输入BORG0000HMAIN:SETBINCLROUT;开远光灯,继电器常闭触点闭合SETBAA;B、A编码为01CLRBB;放大倍数为3WAIT0:JNBIN,WAIT0;查询是否输入高电平,若为低,等待LCALLYS0;若为高,延时CLRAA;B、A编码为00,放大倍数为2JNBIN,WAIT0;继续查询LCALLYS0;延时JNBIN,WAIT0;继续查询SETBOUT;输出高电平,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转换为近光灯LCALLYS1;延时SETBBB;B、A编码为10,放大倍数为4WAIT1:JBWAIT1;查询,若为低,等待LCALLYS0;延时SETBAA;B、A编码为11,放大倍数为5JBIN,WAIT1;继续查询LCALLYS0;延时等待JBIN,WAIT1;继续查询JMPMAIN;重复执行YS1:MOVR7,#50H;延时程序YS10:LCALLYS0DJNZR7,YS1.1RETYS0:MOVR6,#20HYS01:MOVR5,#0FFHYS02:NOPDJNZR5,YS0.2DJNZR6,YS0.1RET377智能车灯的实物设计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光敏探总成如图7.1所示,由支承平板1、支承弯臂2,可转动定位的光敏探头3组成,这些部件均采用塑料注塑成形。支承平板平面一侧均匀涂布一层粘接剂4,并覆有一层保护薄膜5.安装光敏探头总成时,首先确定其在驾驶室内侧档风玻璃上粘贴的最佳位置(一般在左下方),撕去保护膜就可把光敏探头总成粘贴在档风玻璃上然后转动光敏探头使其轴线为水平方向,再用定位销和螺检将探头和支承弯臂固定,探头与控制盒之间用带状电缆或多芯电线接插联接,光敏探头总成安装完毕。本实用新型的粘贴在挡风玻璃上的光敏探头适用于任何型号的汽车,不改动汽车原有机件,不影响视野和美观一,具有固定倾角粘贴面的光敏探头总成适用于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定型汽车(图3所示)。它也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