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优三减”筑牢百年老矿安全基础_第1页
实施“一优三减”筑牢百年老矿安全基础_第2页
实施“一优三减”筑牢百年老矿安全基础_第3页
实施“一优三减”筑牢百年老矿安全基础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实施 一优三减一优三减 筑牢百年老矿安筑牢百年老矿安 全基础全基础 孙村煤矿位于新汶煤田中部 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 史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120 万吨 年 有 7 个可采煤层 6 个开 采水平 矿井系统复杂 人员多 且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逐步增 加 经济可采储量减少 高地温 高地压及冲击地压等灾害日 趋严重 制约着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为破解百年老矿开采过程 中的诸多难题 我们坚持推进矿井一优三减 即以系统优化为 出路 实现减系统 减头面 减人员 构建矿井 331 系统优 化模式 即生产布局三级优化 生产系统三大优化及核心技术 一项保障 对复杂系统进行颠覆式改造 逐步探索出了百年 老矿千米深井安全高效开采新模式 为矿井安全生产 持续发 展奠定了基础 一 实施生产布局三级优化 一是优化开拓布局 新建千米立井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 不断加大 深部储量日趋减少 新矿集团将邻近 2 个矿的深部 资源整合到孙村煤矿 扩大了矿井深部开采范围 在此基础上 我们按照新井建设模式 于 1984 年开工建设全国第一个千米立 井 1996 年正式投用 实现了第五水平与地面的直接连通 将 6 个开采水平优化为 2 个 矿井辅助运输环节多 进风线路长 人员运送困难等难题迎刃而解 矿井最深 1100 米水平采用立井 加一级斜井延深方式 水平垂高由以往的 200 米加大到 300 米 为千米深井开拓方式提供了借鉴 二是优化采区布置 针对分区式布置采区煤柱易产生集中 应力 导致煤柱损失等问题 我们将深部采区布置由分区式优 化为片盘式 增加采区走向长度 将 1100 水平一 二采区合并 使采区走向由原来的 500 00 米加大到目前的 1300 600 米 实 现了合理集中生产 减少准备巷道 2000 米 降低了万吨掘进率 三是优化工作面布置 孙村煤矿以开采薄及中厚煤层为主 我们坚持设备换人的理念 不断提高采掘装备水平 通过矿井 开拓布局的优化 解决了原有生产系统制约现代化采掘设备安 装的难题 为矿井淘汰落后的采掘工艺奠定了基础 按照建大 井 放大面的思路 增加工作面长度与储量 工作面个数明显 减少 采掘接续紧张局面得以缓解 目前 综采率达到 100 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 70 以上 二 开展生产系统三大优化 为解放浅部生产系统压覆的大量经济可采储量 孙村煤矿 未雨绸缪 超前谋划 紧紧抓住前几年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机 遇 2003 年至 2013 年累计投资 2 亿元 对矿井浅部生产系统 进行优化改造 报废原有二到五水平生产系统 在采空区保护 范围内重建生产系统 布置井巷工程 8000 米 解放了浅部井筒 保护煤柱 1500 万吨 实现了系统换煤 形成了深部与浅部同时 生产的格局 缓解了深部开采压力 一是优化提升运输系统 主运系统新建二到四水平 四到 五水平皮带井 使主运系统由原来的 9 个环节减少到目前的 4 个 总运输距离由 6950 米减少至 5200 米 提高了矿井主运系 统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年节约运行费用 500 余万元 辅助 运输系统通过新建两级轨道暗斜井 打通了浅部斜井和深部千 米立井的联络通道 减少了辅助运输环节 缩短运输距离 2700 米 人员下井时间减少 2 个小时 打造了老矿深井半小时运人 圈 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和劳动效率 二是优化通风系统 新建 800 千米回风立井 降低了通风 负压和通风阻力 2013 年停运浅部 400 风井 解放了风井保护 煤柱 372 万吨 累计封闭闲置巷道 45600 米 矿井在籍巷道由 原来的近 13 万米降至目前的 8 万米 矿井通风负压由原来的 3700 帕降至目前的 1500 帕 三是优化排水系统 新建 800 中央泵房 报废了原泵房 安装大功率 大流量 高扬程水泵 将原来五级斜排改造为一 级立排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千米立井矿井水直排至地面 减少了排水环节及排水费用 提高了矿井防洪抗灾能力 三 做实技术创新保障 为了保障系统优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安全高效开采深部资 源和浅部煤柱 我们组织开展了矿井核心技术的优化创新 有 34 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一是创新上行卸压开采技术 解决煤柱区域开采应力集中 及深部二层煤复合顶板开采难题 二是创新巷道穿老空区技术 实现改造系统与浅部煤柱高效连接 通过超前探查及注浆锚索 加固等综合措施 成功穿过采空区 解决了采空区附近巷道布 置及支护难题 三是创新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实现深部区域安 全生产 按照布局合理 措施到位的原则 上全各种监测及防 治系统 冲击地压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深部采区通过备用掘进 工作面 实现防冲与掘进工艺协调 合理组织生产 四是创新 高强支护技术 成功研制 500 及 600 高强度锚杆及注浆锚索 实现深部围岩控制 五是创新冰冷辐射降温技术 解决高温热 害治理难题 自主研发了冰冷低温辐射降温技术 可使采掘工 作面温度降低 5 7 六是创新煤矸石似膏体自流充填技术 解 决浅部开采地面塌陷及地面矸石污染问题 通过实施一优三减 孙村煤矿破解了制约百年老矿安全高 效开采的难题 2013 年完成对原有生产系统的优化改造后 目 前 开采水平已由原来的 6 个减少到 2 个 生产采区由 5 个减 少到 3 个 回采工作面由 5 个减少到 3 个 掘进工作面由 19 个 减少到 7 个 井下生产人员由 3753 人减少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