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件.ppt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件.ppt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件.ppt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件.ppt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工业化 什么是城市化 知识回顾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自学理解 三个问题 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 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课本p74第1段 请欣赏 4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学习重点 1 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2 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 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3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课时3课时 阅读思考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有哪些 对外开放的前沿 阅读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第一课时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对外开放政策 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给予优惠政策 良好区位条件 最大的侨乡之一 与港澳同胞 海外侨胞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1970 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化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何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讨论思考 珠江三角洲的区位 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政策 区位 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 城市化条件 完成下表 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 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 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读图下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知识巩固 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丰沛 水网密布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地理位置优越 海陆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 劳动力丰富 政策优惠等 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一般从以下两大方面来加以分析 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 水源 资源 地理位置等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基础 交通条件 市场条件 劳动力条件 技术条件 历史条件 政策条件等 注 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 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 要抓住当地特色 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小结 材料一 长三角 是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 的简称 是指镇江以东 包括上海 无锡 苏州 常州 扬州 泰州 杭州 镇江 宁波 南京 舟山 南通 湖州 嘉兴 绍兴等15个城市 以约占全国面积的1 人口的6 生产出约占全国19 5 的生产总值 成为继纽约经济圈 北美五大湖经济圈 东京经济圈 巴黎经济圈 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的引擎 材料二 长三角 略图阅读上面的材料和图 回答下列问题 从地理角度分析 长三角 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课后拓展 谢谢专家 老师 同学们 再见 工业化与城市的推进 自主学习 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两个发展阶段 第二课时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 a 郊区城市化b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 涌现出大量卫星城答案 c 知识巩固 知识拓展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图4 24 比较我国几种典型模式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 苏南模式 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 结合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 图b所示的地区与a c两地相比较 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地处长三角 工业基础较好 邻近上海 有人才 资金 技术等优势 水陆交通方便 邻近港澳 依托香港 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地处侨乡 借助华侨和海外华人引进资金和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 苏南模式 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 结合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3 图c所示地域的企业区位 按投人的要素看多属于指向型工业 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重要位置 其主要的优势是什么 生产成本低 商品价格低 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第三课时 自学内容 问题与对策 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有哪些 有哪些对策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表现为哪些方面 有哪些对策 3 产生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有哪些对策 提纲 问题与对策1 问题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 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思考 城市规划 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 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 城市竞争力下降 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 引发了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城中村 的现象普遍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对策 构造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 加强分工合作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 交通 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导致 三废 排放量大 但是处理量小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 1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 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 缺水问题突出 3 噪声扰民 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 耕地锐减 土壤肥力下降 5 森林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 加强规划与管理 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 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 查处私招滥雇 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 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c 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 中小城市的发展 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答案 c 知识巩固 思考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 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 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 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 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区域图及a城市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变化图 回答下列间题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b d e2 a城市是 c城市是 回归祖国后在我国行政区划中属于3 从总体趋势看 a城市的比重逐渐下降 比重持续上升 4 图中三条曲线的变化反映了a城市工业由密集型向密集型转变的趋势 5 a城市工业占其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由1954年的24 3 迅速下降到1994年的9 2 主要原因有 双选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b 工业转移到深圳等地c 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d 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知识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新世纪以来 谋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合作共赢的热潮越来越高涨 区际间的经济合作已成为一大趋势 顺应时代潮流 广东省提出从 珠三角 至 大珠三角 再到 泛珠三角 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实施 泛珠三角 区域经济发展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