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问题”教学之点滴_第1页
感受“大问题”教学之点滴_第2页
感受“大问题”教学之点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受“大问题”教学之点滴沈兰(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走进枫桥实验小学,走近黄爱华老师及其“大问题”教学工作室,整整两天,耳濡目染,也感同身受着大家对“大问题”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无限感佩在心头,遂记下点滴思绪。一、“大问题”教学需要问题意识教师对问题的精准把握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老师,真是闻所未闻。为弥补自己的孤陋寡闻,我到黄爱华老师的网上家园进行了一番学习,感觉似懂非懂,有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之感。实实在在浸润在了黄老师的课堂,感受着“大问题”教学的模式,感慨着黄老师课堂教学的大气与沉稳,感叹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表现,感悟着“大问题”教学的魅力之所在。除了惊异,赞叹,还有疑惑。“大问题”教学怎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曾经有一度,我们语文课堂也流行着这样一种模式:课前揭示课时学习目标,而后展开教学,最后回归目标以示检测目标的达成。这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大概在九十年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培养质疑问难能力的意识也尚没形成。课前揭示目标以一种时尚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自然,也如一阵风似的很快吹过去了。在黄老师的课上,他始终关注学生发展的“大问题”,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学科本源出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有千千万,起点一个问。” 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是思考的基础,是数学的心脏。这,毋庸置疑。目前,课堂提问含金量不高,问题细小琐碎繁杂,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何谓“大问题”呢?是否是我们所理解的问题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呢?纵观黄老师的课,基本上每课都有三四个问题导入学习。垂直一课预设问题为:何为垂直?垂线?垂足?圆一课以“为什么圆形的井盖不容易掉下去”引出圆的三个概念:圆心、半径、直径。百分数一课研究的是它的“好处”“意义”“异同”。问题在精,不在多。这在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带着思考含量的,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举一反三的问题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是不是就是“大问题”教学呢?看黄老师带领学生质疑的那些问题,无不是围绕着知识点铺陈开来,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学习探究的。直到置身在高老师的方程一课中,我才有所顿悟,觉得“大问题”问题之“大”更在于它能够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在此问题上着力,它能够四两拨千斤,教学重难点会如同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而这样的“大问题”一般是学生学习的困惑点,是知识的连接点,是思想的聚焦点,是我们钻研教材的着力点。二、“大问题”教学需要适切的土壤学生已有认知与能力在高老师的方程一课中,她以“穿越回一年级”的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借助天平直观地理解天平平衡表示的含义,而后展开自主学习表达自己的理解。数个学生到黑板上的反馈从文字表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看情形基本理解了“方程”的主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随后,高老师希望如金字塔理论倡导的那样通过运用来深化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她采用“回一回”的方式创设情境请学生表述方程的概念,但学生显然没有透彻理解,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觉得当学生把“四只虾的质量等于一只 200克蟹的质量”的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用“4x=200”这个方程来表示时并没有真正透彻地理解“x”究竟指什么。这一核心问题没有把握住,真就出了大问题,学生不会找出黑板上几个方程的共通之处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但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的比较判断便无法展开,以至于师傅黄老师都忍不住当场使出了“中医的推拿术”参与进来点拨学生了。我想,如果这样的课在有着“大问题”教学经验的班级里开展,这课堂会呈现现在的模样吗?答案不言而喻。事实上,高老师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经过了他们工作室的反复打磨,问题直指“方程”内涵,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从天平迁移到方程概念的形成。可为什么偏偏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她所任教的班级并没有“大问题”教学的适切土壤。这样的想法来自于坐在课堂里听到的担忧声,以及活动结束后留下来请教的老师的探讨声:太多时间探究,双基怎么落实?这样的课堂教学范式,是否有点不实惠?是否会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调控?我们无法预设到如此多种方法怎么办?等等。我们的教学无疑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的,否则,新理念新方法的运用将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而学生的认知经验,除了已有的知识体系,还应该包括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以及面对新知的自动化反应能力。活动结束后,我也滥竽充数跟工作室成员姜巍巍老师聊了聊。她说,刚开始的探索,步子应该迈得小一些,在设计预案的时候尽可能地把一个个环节预设到位。起先,我们可以就某一个点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展开教学。根据她介绍的经验我也知道了,在课堂教学之外,她有着非常完善的评价体制,最大化地发挥着积极性评价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点燃着学生的热情与激情。当听到我们说担心学生表现不尽人意时,她提到了实验最初阶段,她就手把手地教某一小组像演戏般一边边地排练,今天这一组,明天另一组,将灵活、开放、多种方法齐头并进的理想课堂呈现给全体学生看,然后重点渲染激发学生的兴致,煽动学生投身到“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变革中来。如今,她的学生个个能说会道,课堂参与率以及方法的多元化再也不是她需要担心的了。姜老师的话验证了我的猜测,“大问题”教学的变革需要适切的土壤,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与能力。三、“大问题”教学需要适度的阳光教师的点燃与点拨引导“大问题”教学更考验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在黄老师的课堂上,他那么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他的风格,让我们感受着他的大气而又幽默,沉稳而又激情,夸张而又睿智。无论是课堂语言的渲染,还是体态语言的助阵,都在传情达意,引领着学生以及我们深入课堂尝试、体验、实践与探索。观特级教师的课,我们总情不自禁赞叹,为他们独特先进的教学理念,平等互动的教学风格,匠心独具的教学结构,行云流水的教学艺术在垂直这堂课,率先让我折服的是黄老师的导入:“拿出文具,打开本子,可记得上课老师的名字?请写下我的名字,然后在我的名字旁边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在这两个名字之间画条线,在上面写个词语,写什么好呢?”在学生说是师生关系后,又引导出朋友关系。开课伊始,黄老师创设这样平等、尊重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这样的对话不是故作姿态的尊重,而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暗示、激励与唤醒;不是随心所欲的天马行空式的交流,而是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在这个环节,黄老师耐心地引领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清晰地表达甲和乙之间的朋友关系:甲是乙的朋友,乙是甲的朋友,甲和乙互相成为朋友。为即将进行的新授架设桥梁,为理解“相互”作铺垫。书空“垂”字,再三表述关系,直至完整,这不是我们语文课惯用的手法吗?恍惚间,我都有种错觉,觉得即将开始的是语文课程之旅。第二天百分比的同课异构,更让我耳目一新,赞叹不已。他随时渲染,点燃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在学生板演对百分数的理解后,他如此评价:“这哪里是学数学啊,分明是在做研究呀,写的都是研究的结论,是思考,是见解啊!太厉害了!太厉害了!”隆重表彰这三个孩子之后,更多的孩子希望上台板演。“这么多,这么能写哇!我们还没有学,写了这么多啊!你也想写啊?由衷地想写啊!写!你看看,多厉害!你看看,多厉害!我们写完就下课,好吗?” 他不停地夸张地赞叹着。谢老师的课呢?则如张文质老师评价的一样“太良家妇女了”。作为主场优势的她,即便同样是接班上课,照道理应该更容易融入课堂教学,但我们始终感觉到了她状态的游离。陈文芳老师说她的导入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我也有同感。但陈老师说的是知识性的,而我说的则是非知识性的。纵观黄老师这两天的课,没有一堂课前的聊天是闲聊。谢老师则很随意,太“家常”,真是有什么说什么,一会儿说到圣诞节在这里上课,一会儿夸他们在“好声音”上的出色表现,一会儿是“小兵和将士”的口令游戏。课上的评价也太随意,太家常。在学生看了自己带的百分数之后,说:“谁来说一下?没有关系的,待会还要开party呢!”在第一位学生上实物展示台介绍自己的百分数之后,她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上台展示,说道:“今天大家有点紧张啊,拿出那天好声音的气势来。”孰不知,教师这样的言语实际上已经起到了暗示性的消极评价的作用。几次三番渲染,增强的是它的负面性,缺少正能量,充满了无力感。而黄老师呢?语音、语调、语速与语气丰富多变,充满了舞台感,“比赵本山还厉害,不断自然生成”。至于他和学生合作表演父子俩理解酒精度,由他演新同学,请学生说穿校服的百分数,更是将课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