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_第1页
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_第2页
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_第3页
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_第4页
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摘要APP(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缩写),即应用程序。作为APP营销的方式之一,品牌APP特指在“以APP名称或品牌标志或图标凸显某品牌身份的应用程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受众使用习惯的发展,各大品牌积极结合自身内容进行自有品牌APP开发、升级以及推广,试图在新的平台与受众达成沟通。然而,“只有不到1%品牌APP能够突破100万的下载量,下载次数未达1000次的更高达80%”,品牌APP面对下载门槛较高以及评分不高的问题。由此,笔者通过世界强势品牌APP的实际案例,对品牌营销成功要素进行总结分析。首先提出明晰品牌APP角色定位,并将具体六个角色方向进行列举;其次从传播角度提出建议,没有有力度的推广,品牌APP对于受众的影响只会是镜花水月;最后基于受众对于品牌APP的特质提出要求1)技术流畅性2)设计美观性3)娱乐功能性4)规则黏性。关键词:APP,移动终端,受众,品牌营销,成功要素IAnalysisontheKeyElementstoSuccessOftheMarketingbyBrandAPPABSTRACTAsonewayofAPPmarketing,brandAPPistheapplicationwithnameorlogooriconwhichespeciallyhighlightsbrandidentity.With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yandthechangeofconsumerhabits,majorbrandsintheworldlike“Theworldstop100Brand”activelydevelop,upgradeandpromotetheirownbrandAPPsdependingontheirbrandcontentsoastocommunicatewithconsumersbythisnewplatform.However,Lessthan1%brandAPPhasonemilliondownloadswiththefactthat80percentofbrandAPPisdownloadedlessthan1000times.BrandAPPsarefacingtheproblemofconsumersbeingnoteagertodownloadandthescoresbeingnothigh.Thus,thekeyelementstosuccessbyactualcasesofstrongbrandintheworldofbrandmarketingsuccessfactorsareanalyzedinthisessay.First,clearroleofBrandAPPshouldbeproposed,withthespecificrolesfromthesixdirectionsfollowingtheanalysis;ThentheauthorsuggestthatthebrandAPPimpactonconsumerswouldbeelusiveiftherearenoeffortstopromote;Finally,fivequalitiesofBrandAPPbasedonconsumerarerequestedasfollowed.1)technicalfluency2)designaesthetics3)entertainmentfunctionality4)stickyrules.Keywords:APP,themobileterminal,theageofthescene,marketing,successfulelements目录一、引言.1(一)品牌APP的基本定义.1(二)APP营销发展背景概述.11.技术背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与网络环境的优化.12.受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1二、正文主体.2(一)品牌APP发展概况.21.品牌APP现有发展情况.22.消费者在移动端使用习惯概况.3(二)品牌APP的优势与挑战.31.品牌APP的优势.32.品牌APP面对的挑战.4(三)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51.明晰品牌APP角色以及定位.5(1)品牌内容呈现.5(2)移动销售/服务.6(3)客户管理.6(4)移动化产品体验.6(5)品牌沟通.7(6)产品组合.72.有力的推广力度与渠道.9(1)通过直接相关渠道进行推广.9(2)品牌相关公关营销活动.93.优秀的品牌APP体验.10(1)技术流畅性.10(2)设计美观性.10(3)娱乐功能性.11(4)规则黏性.13三、结论.13参考文献.14谢辞.15共15页第0页一、引言(一)品牌APP的基本定义英文单词APPLICATION,缩写APP,即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来源发生了转变,APP营销逐渐兴盛,品牌尝试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邀请用户体验,展开营销活动。其中,作为APP营销的方式之一,品牌APP则特指“由品牌方进行指导开发,带有明显品牌身份的应用程序,例如APP名称、标志以及图标带有品牌特征”。(二)APP营销发展背景概述1.技术背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与网络环境的优化近年来,智能手机价格走低,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率逐年提高,其他移动终端的普及势头也同样不容小觑。国内独立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TalkingData发布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0.6亿,不仅较2013年增长231.7%,整体速度也远超同时间段的全球市场。与此同时,受众的上网环境也在逐步改善。截止至2014年第四季度,我国使用WiFi上网的用户比例达到57.2%,4G用户从年初的0.36%上升至4.86%,涨幅显著,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移动智能终端被越来越多人所使用接受。(图1-1-12012-2014年中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2.受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在大众传播时代,受众获得信息的来源主要是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互联网时代,网络帮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程连接,不必受到时间、地点的局限,为信息的发布提供了新平台,逐渐改变人们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习惯。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对受众生活的冲击则更为猛烈。首先,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拥有相对于PC端更为小巧的体积,而在网络环境下,其功能并不逊色任何其他媒介,由此能够更大程度、更为深入地融入受众的生活场景之中,使得受众接收信息时受到的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进一步变小。当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忠诚度下降,转向信息更为广泛的网络世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把关人”以及“议程设置”受到了弱化。其次,社交网络的崛起让过去的“受者”在“自媒体”的时代能够成为“传者”,“受者”也不再是被动获取信息的角色,一个普通人通过信息的分享也同样能够成为意见领袖获得信任。最后,现代受众,尤其年轻受众而言,对于信息的选择更有主观性,呈现分众化、碎片化、个共15页第1页性化的趋势。当他们在选择品牌进行了解以及购买时,除了产品的功能特性以外,其背后的品牌文化背景以及身份象征也同样被他们所看重。对于众多国际品牌而言,当受众将目光转向移动屏幕时,他们也将营销投入放入移动营销之中。2014年10月14日,巴黎欧莱雅在上海召开发布会,宣布其旗下首款美妆应用程序“千妆魔镜”正式在中国上线,全球首发其安卓版APP,并通过户外广告、商场柜台等渠道进行该款APP的推广。此次营销活动,正是巴黎欧莱雅积极结合自身品牌内容,进行自有品牌APP开发、升级以及推广,试图在新的平台与受众达成沟通。其他强势品牌如耐克、优衣库也在应用市场中推出几个不同特性功能的品牌APP以满足不同需求。然而,在机遇的背后往往面临着挑战,如何让品牌APP真正登陆到受众的移动屏幕并进行使用,而不成为应用程序市场中的陪衬,达到品牌的目的成为在品牌APP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正是旨在以一定实际案例进行佐证,通过对整体大环境以及现有品牌APP市场的分析,挖掘品牌APP在营销中达到目标的成功要素,帮助品牌在“鱼龙混杂”的应用程序市场中寻找到方向。共15页第2页二、正文主体(一)品牌APP发展概况1.品牌APP现有发展情况帮助移动智能终端实现通讯以外强大功能的关键点,是在智能手机桌面上的APP(应用程序),涵盖了通讯、娱乐、阅读、音乐、教育、社交等各个功能,受众能够通过自我需求进行下载使用。根据DISTIMO2013年10月发布的品牌移动应用报告,在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排名的前100的品牌中有92个品牌在AppleAPPStore中上架了品牌应用,75个品牌在GooglePlay中上架了品牌应用。研究公司预计,APP的下载量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同时,大多品牌发布的应用数量不止一个,索尼、迪斯尼、大众、三星、雀巢等品牌在APPStore中发布的移动应用数量达到3位数。由此可见,品牌,尤其是强势品牌,对于品牌APP的开发总是青眼有加。(图2-1-1品牌APP数量统计以及排名)2.消费者在移动端使用习惯概况根据PortioResearch发布数据,2013年的APP下载量是820亿,这个数值将在2017年超过2000亿,是2013年的2.5倍。实际上,我国每人平均每天打开的应用就达到了20款。市场研究公司Nielsen在2011-2013年间的研究数据表明,用户进行网络浏览上消耗的时间已经下降到13%,使用移动设备使用APP的时间占比已经从73%上升至87%。在2013年针对7000多名用户易传媒所做的调研显示,愿意通过品牌App去了解品牌的用户已超过30.5%,而在智能手机用户中下载过品牌App的比例也已经高达80%。吸引用户下载品牌App的最大原因分别是:有趣的小游戏,占到43.8%;有帮助的小工具,占37.2%。其中,用户对餐饮/美食、数码/电器以及服饰/美容类的品牌APP最感兴趣,主要希望获取产品信息和优惠信息。由此可见,受众对于APP使用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渐上升,并在日常使用上受到了极大青睐。其中对于品牌APP而言,原有的品牌声誉以及资产起到一定导流作用,标明品牌自身对于受众具有吸引力。对于受众而言,生活中非弹性消费领域的品牌APP更为受到关注,品牌APP本身的特性以及体验也成为重要的吸引点之一。共15页第3页(图2-1-22011-2013APP与网页浏览时间比例对比)(二)品牌APP的优势与挑战1.品牌APP的优势实际上,当受众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手机屏幕上,品牌便已经开始尝试向这一新渠道靠拢,不仅尝试借助外在APP平台建立自媒体平台,进行品牌内容“推送”,以及采用在移动终端进行广告投放以及广告植入等营销活动。外在APP平台的品牌形象以及产品特性能够抓取到一批固有用户,有效帮助品牌寻找到具有高匹配度的目标人群,形成有效沟通。然而,在借助外在平台之时,品牌推广实际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微信公众号在2014年之际被限制发布每天只能一条。并且,在外在APP平台上,受众接触品牌信息的同时,也被推送了其他感兴趣的信息,品牌信息容易淹没于其中。品牌APP则具有与众不用的优势,是品牌提升认知、赢得受众参与、促进销售转化和忠诚度维护的重要渠道。首先,品牌APP能够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抓取”到受众的目光,提升品牌形象。其次,品牌APP能够通过创新的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扭转对品牌的态度;再次,品牌APP能够针对已有受众进行维护,增加受众忠诚度,培养品牌的“忠实粉丝”;最后,通过品牌APP传达的产品信息,能够一站式帮助品牌达到线上销售的目的。与此同时,品牌APP在营销行为中受到的第三方限制较少,在自有技术范围内,品牌更具有主动性进行营销活动。通过受众在自有APP平台上的数据,品牌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到受众的个人数据以及生活习惯,以供品牌进行分析进行下一步的营销活动。Bellman(2011)通过8个主流品牌手机APP的研究显示,品牌APP能够对受众的购买意愿起到一定正面影响,尤其当品牌手机APP与受众的关联度越高时,其对受众的影响也就越大。2.品牌APP面对的挑战台湾动脑杂志在436期提到:“只有不到1%品牌APP能够突破100万的下载量,下载次数未达1000次的更高达80%”,指出了纵然品牌积极在品牌APP上进行投入,目前整体并不那么理想。首先,受众面临的是极为庞大的APP市场,苹果APP市场中便有超过65万的应用程共15页第4页序,数量更是持续上升的趋势。其次,带有明显品牌特点的品牌APP在一定程度上相较其他APP有硬性成分,有些品牌本身与消费者生活相关较少,容易淹没在应用市场之中。如若没有全面的思考以及规划,盲目追随潮流反而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2009年,法国龙头化妆品品牌兰蔻曾推出自己的品牌APP,陈列最近产品咨询、美妆教学、妆感范例等功能,并能够让使用者体验到最新一季的产品,在模特儿涂抹尝试,体验各种色彩组合的效果,却被福布斯选为“十大最烂品牌APP”,其原因正是缺少使用内容,更新速度慢,让尝试的人下载了便后悔。而品牌在APP上线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便不再进行进一步推广,使得受众对于品牌形象产生了负面印象。其次,前龙之媒书店创始人徐智明针对层出不穷的APP创业指出:“让人下载一个APP是很难的,下载了常打开更难,换手机的时候还想着重新下载更是难上加难。关键是解决了顾客的问题。”虽然没有针对品牌APP来讨论,却犀利指出了对于现有中国市场的受众,下载APP的门槛对于他们而言相对较高,如何对受众进行引导成为一大问题所在,同时下载后的使用率问题同样受到了质疑。并且,参考用户对APP的认可程度的重要表现,即在软件平台上的评分。2013年11月华扬数字营销研究院品牌营销APP发展状况研究对世界品牌26强在ios平台上的品牌APP进行调查发现,在世界级的强势品牌APP评分中可以看到:65%没有评分、10%在3星及以下,3星以上的APP数量只占24%,证明对于现有已经使用品牌APP的受众而言,他们的认同度依旧值得商榷。同时根据2013年针对受众调查数据显示,新装应用很大比例会在当天激活,当天卸载,当日激活率为25.39%,当日卸载率为39.58%,如何正确认识以及看待这些数据成为品牌应当注意的问题。(图2-2-1华扬数字营销研究院选择研究的世界品牌26强)共15页第5页(图2-2-2世界品牌26强IOS平台APP用户评分)(三)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分析1.明晰品牌APP角色以及定位经过笔者对某德国外企品牌APP负责人咨询,她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品牌APP的开发以及后台数据支持的更新,而由于该企业身处制造业的背景,其目光并没有放在更为广泛的受众中,而是针对该企业的员工,希望其APP接入企业的人事以及财务系统,有效帮助简化其员工办公程序提供工作效率,并由此整体塑造创新的品牌形象。对于品牌而言,品牌APP并不应当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考量,而是被纳入到自身品牌营销系统,进行全盘性考量。当品牌APP是为短期广告战役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博得受众的眼球和互动,在受众中达到品牌声量,将特定产品或理念传达给受众;而当品牌APP作为长期的品牌接触点,品牌APP可以是产品与品牌的展示平台和销售终端,着重于品牌相关文化的推广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平台。根据不同需求,品牌APP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也会不同,寻找并明晰其APP扮演的角色定位是品牌APP营销成功的首先要素。(1)品牌内容呈现品牌APP的受众不仅仅在于最大范围的受众,品牌公司内部员工,以及原本固有的客户群同样占据一定比例,通过品牌APP将全面、更新的信息进行移动化的呈现,能够培养巩固这一目标人群的“忠诚度”。“雀巢(Nestl)”的手机APP帮助受众以在线或离线方式获取雀巢最新的新闻和演示资料,以及背景资讯和出版物,而其针对人群实际上是其投资者。(2)移动销售/服务在星巴克美国区,受众持“星巴克卡”绑定银行卡进行充值,然后购买时扫描星巴克门店提供的二维码便能够完成支付,星巴克用户还能通过品牌App进行追踪查询,咖啡做好后,能够接收到推送信息。由此,不仅提升了星巴克用户的忠诚度,也同时解决了其实体门店内在高峰时期排队等待时间长的问题。2014年3月,星巴克三月份公布数据表明,通过星巴克App来进行支付的受众占到总交易量的14%。根据2014年7月PayPal“全球受众网购行为及偏好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1/5的受众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其中,中国受众每周平均花在网购方面的时间达387分钟,仅有10%的中国受众表示自己不会用移动设备进行网上交易。通过品牌APP,品牌能够将原有销售和服务环节与移动环境对接,从而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标准化数据收集等目的。目前,肯德基中国市场品牌APP正是扮演这样的角色,对于受众而言,满足了足不出户便能完成购买的需求,而不同于电话预定的方式,品牌APP更帮助受众享受到查询及时更新的物共15页第6页流信息等。品牌APP提供基本的产品信息,帮助受众进行更为便利地进行线上交易以及销售,对于线下实体经济而言,品牌APP也能够提供移动服务,帮助他们实现O2O的全方位连接。例如,上海大悦城作为线下商城,针对其受众积极进行APP开发,提供停车场以及商城信息等服务。(3)客户管理面向已经存在的会员以及受众,背靠数据库的大数据,品牌APP能够担任客户关系管理的角色。在品牌原本会员制等有效的管理框架下,APP提供的是很多相关功能与便利。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区的品牌APP,着重于提供查询星享卡现有级别以及对应的优惠情况,受众亦可以通过GPS导航查询到附近的星巴克门店。(图2-3-1-1星巴克中国品牌APP界面)(4)移动化产品体验在品牌具有一定知晓度的情况下,受众对于产品拥有一定好奇,但并不一定能够亲自去往线下进行尝试。而扮演产品体验角色的品牌APP,帮助受众直接了解到产品的用法,传播相关的知识和资讯,并将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设计直观呈现。在正文最初提到的2014年10月巴黎欧莱雅在中国上线的品牌APP“千妆魔镜”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千妆魔镜”采用增强现实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捕捉受众的面部特征,从而让受众如同照镜子一般,使用巴黎欧莱雅的产品轻松试妆,看到最终效果,同时能够将妆容分享的社交功能,以及在线自己满意的产品。(图2-3-1-2巴黎欧莱雅“千妆魔镜”APP)共15页第7页(5)品牌沟通在美国梦龙(Magnum)举办的一次产品推广活动中,以产品“梦龙”为主角,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构建了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搜寻虚拟巧克力糖果的竞赛游戏。参加者需要在iPhone上运行这个朦胧APP,9条街道上的各个位置被设置了150颗虚拟巧克力糖,把手机摄像头对准眼前的街道,边走边看,到达每个巧克力糖所在地点时,点击屏幕得到显示的虚拟巧克力糖。收集虚拟巧克力糖最多的获胜者,可以赢得一趟纽约之旅。(图2-31-3梦龙产品推广APP)在特定的推广活动中,品牌或产品利用APP这种移动化工具,通过结合受众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点,以更为创新的、流行的方式进行互动,由此与关注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让他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品牌,有助于形成越来越深的认同。(6)产品组合Nike+RunningAPP,可以监测和记录受众的跑步信息,并与朋友进行互动,相互比较路跑结果。通过朋友间跑步信息的交流分享,激励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这项运动。作为运动助手类的软件,Nike+RunningAPP可以提醒跑步时间、播放音乐,还可以捕捉跑步路线、距离、时间与速度。NIKE+TrainingClub则是为受众建立个人运动档案,针对受众的不同健身需求,提供100多项大师级教练的课程供选择,帮助受众实现在家健身的目标。(图2-3-1-4NIKE+RunningAPP)共15页第8页(图2-3-1-5NIKE+TrainingClubAPP)同时,耐克推出Nike+FuelBandAPP,绑定推出耐克Fuel手环产品,由此可以帮助受众测量自己每天的运动量是否达到目标,配合的使用,更可以随时查看和掌握各种细节情况。并且,耐克为那些使用微软的Xbox360家用游戏机的用户推出Nike+KinectTrainingAPP,按照那些提供给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为用户在家里量身定制训练方案。可以用它追踪自己的训练进展状况、查看训练计划,并且可以与朋友互通,一起庆祝训练成果,为后续的训练阶段进行准备等。耐克将自己的品牌APP延伸为“产品”,为受众构建移动智能化的运动健身环境,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将品牌形象深度植入他们的印象以及生活之中,将品牌与运动健身产品形成了极强的关联性。从自身产品领域出发,利用APP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延展。品牌从解决受众的一个实际性问题,转化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生活解决方案,从而品牌完成受众更为深层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并形成了整合其他产品或开辟新领域的可能性。运动品牌NIKE作为这一角色的典型代表,拥有多个品牌APP,每个品牌APP在内容上拥有不同侧重,不仅仅是运动相关的服饰鞋子,将把自己的产品、别人的产品以及用户的移动设备组合起来。2.有力的推广力度与渠道根据行业估计,一款APP从设计、开发加测试大约需要6到12周,开发费用6-15万,当系统难度较大、复杂程度较高时,开发时间和费用会更高,尤其是游戏类的成本和时间都几倍于简单的APP。广告主约翰沃纳梅克曾提出:“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当品牌花费预算进行品牌APP的开发时,如果没有进行足够的推广宣传,那么品牌APP的开发只是意味着费用的浪费。品牌需要有效利用品牌APP的定位与角色,在整体营销系统中与其他品牌接触点及媒介渠道相结合,增加用户对APP的使用,并达到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效果。(1)通过直接相关渠道进行推广APP的使用离不开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中直接植入品牌APP,尤其对于长期功能性的品牌APP,能够降低了受众的使用门槛,增加受众使用几率。例如,在APPLE手机的系统设置中,可以在APP部分看到Nike+选项,一旦开启,Nike+APP则自动出现于手机桌面。共15页第9页(图2-3-2-1IOS系统设置界面)(2)品牌相关公关营销活动直接性植入需要跨品牌的交流,如果处理不当也同样会引起受众的负面情绪,品牌亦可以通过公关手段借助第三方媒体发布其APP上线信息引发关注,或作为品牌整体营销部分进行推广,针对受众兴趣点提升品牌APP的使用。2015年5月,在MUJIpassportAPP(中文版)上线前,由微博资讯类媒体账号发布其APP上线信息,包括介绍其具体功能以及特点,例如通过签到或是消费来攒积分、换购MUJI礼物,提前引发目标消费人群的关注。(图2-3-2-2理想生活实验室发布MUJI相关微博)2014年12月,肯德基上线其一款手游APP,配合短期营销活动,即在韩国组合EXO成为肯德基中国区代言人情况下的“超能玩出味”市场活动。在线下,肯德基推出相关星能系列产品,门店展开赠送玩偶活动;而品牌手游APP,则肯德基是针对年轻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积极线上互动,从而打通线上线下,发酵活动热度,增加代言人价值并提升受众参与度。(图2-3-2-3“超能玩出味”活动页面)共15页第10页3.优秀的品牌APP体验通过明晰的品牌APP角色,能够寻找到品牌APP在营销系统中的定位,确保受众在使用APP中被传达到对应的信息。而足够的推广力度能够帮助品牌触及目标受众,让受众在知晓品牌APP的存在并进行使用。品牌APP不仅仅是一种媒介,而更是一款产品,在受众使用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APP体验产生对品牌的印象,品牌APP体验中技术流畅性、设计美观性、娱乐功能性、互动性、规则黏性同样是品牌APP营销不可分割的成功要素。(1)技术流畅性在前文中提到的肯德基手游APP,纵然邀请明星组合EXO进行推广,在该品牌APP的消费者评价中,同样提到了流畅性不足、消费者体验不佳的问题。由此,对于品牌APP而言,必定是需要强大的程序后台编程作为靠背,在受众的体验过程中,包括滑动/点击切换/页面跳转等手机的流畅性都需要进行考量。对于以移动销售作为定位的品牌APP而言,流畅的跳转,如果切换到购买以及支付页面速度有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在线购买几率。同时在品牌APP中,增加GPS定位、社交分享、扩增实景等移动智能端的功能,帮助受众拥有更为智慧型的使用体验。(2)设计美观性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WideFundForNature)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也是最相信科技传播力的世界级公益组织之一。WWFTogetherAPP获得了苹果WWDC2013设计奖,是WWF少见的动物保护类科普应用。WWFTogether介绍了熊猫、美洲虎、犀牛等15种珍稀动物,每种动物都有简单的文字、图片以及各种新奇的交互,让大家了解到它们的习性、分布以及濒危原因等信息。整体视觉风格贯穿了折纸概念,包括导航、内页阅读交互方式以及图标等视觉元素。(图2-3-3-1WWFTogetherAPP页面)在这款APP中,不仅用优秀的视觉和新奇的交互体验,针对每个动物专题,这款APP都有各自独特的体验形式,例如大熊猫,便是增加了竹子的元素,给予了消费者最为直观性的体验。共15页第11页(图2-3-3-3WWFTogetherAPP页面)美观流畅性包含了品牌APP在品牌内容基础上的整体页面设计风格以及页面切换,当品牌APP扮演内容呈现角色时,优秀的美观设计能够增加受众拥有继续使用欲望,也同样是品牌在科技技术以及审美上的体现。(3)娱乐功能性日本服装品牌UNIQLO的品牌哲学就是:LifeWear(服适人生),Clothesforabetterlife,foreveryone,everyday,结合其品牌哲学,品牌发表概念各种数字化生活工具“UNIQLOLIFETOOLS”,即UNIQLOWAKEUP、UNIQLOCALENDAR和UNIQLORECIPE。作为工具型应用,UNIQLOWAKEUP它集天气、音乐、社交功能为一体,把起床和天气联系起来。UNIQLOCALENDAR则提供了查看天气、日历、月历(可导入googlecalendar)及时间等服务。“UNIQLORECIPE”则是一款以“美食、时尚与音乐的奇妙融合”为理念的iPad烹饪类APP。APP收录了6位美国新锐厨师以UNIQLO“LifeWear”理念创作的24道原创美食,选用日常食材,以大众烹饪技巧来烹饪。(图2-3-3-4UNIQLORECIPEAPP页面)而在其适用于日本地区的另一款一款应用UTime!中,用户能够利用照片、文字或者简单的图案自行DIY设计自己的T恤(其中,不允许用户使用有版权的照片、艺术家的名字,甚至名人名言),并号召受众简单地“Shake”,制造出渲染、马赛克等不同效果,并购买到自己设计的最终T恤成品,增加促进在线销售。根据调研分析,吸引用户下载品牌App的最大原因中,有趣的小游戏、有帮助的小工具占比较高,证明单纯的产品信息与普遍的受众关联度较低,吸引力降低,而具有功能性的设计,尤其对于品牌沟通为角色的品牌APP,更能吸引受众的下载以及使用。优衣库的三款数字工具化共15页第12页应用都通过创新以及受众感兴趣的角度吸引目光,而在UNIQLORECIP中软性地展示与食材颜色统一的UNIQLO秋冬服饰,达到与产品呈现的目的,而UTime!则增加了消费者在整个购买行为中的趣味性与参与感。通过多款不同定位品牌APP,优衣库塑造强化了其品牌形象,成为走在数字营销前沿的品牌。(图2-3-3-5UTime!活动介绍页面)(4)规则黏性为了增加受众对于品牌APP的黏性,在他们下载后培养使用习惯,而不成为手机桌面上的摆设。除了在内容上进行持续性更新,不断推广扩大受众面外,笔者建议品牌给予品牌APP平台制定一定规则,例如限定奖励以及积分等措施增加粉丝黏性。在笔者针对消费者品牌APP使用的定性调研中,其中一位女性表示自己是某鞋类品牌的忠实会员,代替了门店,现在她主要通过品牌APP进行直接购买,一来更为便利,二来品牌APP的特有福利成为她选择品牌APP进行购买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对于作为长期接触点的品牌APP而言,例如简单的每日签到转换积分、或优惠券的兑换等简单机制,激发受众的活性,培养潜在购买可能。共15页第13页三、结论通过当今技术背景宏观性概览,以及品牌APP现有情况的调查信息的分析总结,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将品牌APP营销成功要素进行分析解释,从品牌方的营销目的出发,明晰品牌APP的角色定位;从传播角度出发,建议有力的推广力度以及渠道;从受众角度,对品牌APP的技术性质、内容特质进行总结。首先,品牌APP并非单独存在,而是根据品牌实际需求进行全面性的规划、各部门之间例如程序技术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人事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等进行协调产生,并与品牌营销系统相辅相成,作为其品牌整体形象的部分。其次,任何的技术进步以及营销都需要与受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