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设是第一要素_第1页
安全文化建设是第一要素_第2页
安全文化建设是第一要素_第3页
安全文化建设是第一要素_第4页
安全文化建设是第一要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文化建设是第一要素 本刊编辑部 如果说国家安监总局的成立表明我国政府对安全工作更加重视,那么总局局长李毅中对安全生产五要素的简明阐述及其排序,就是在回答怎样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李毅中说:“加强安全生产要重视五个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其中“安全文化”是五要之首。这是既谋远又虑近的治本良策,是真知灼见,也是对无数安全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经验的高度概括。以这样的认识来对待安全生产,可以预见,一个真正与长效机制相吻合的完善的体制即将形成。回顾建国以来的五次事故高峰,教训就在于我们一直把安全生产当成一项由少数人从事的职业,或某个部门的阶段性工作来抓,没有持之以恒地把它作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文化事业和企业基础条件来建设,甚至以封闭式的行业构想和高不可攀的专业门槛来弱化全民的参与。就因为安全生产只是一项工作,才长期受到体制改革、机构调整、职能转换、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将其视为一项关系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事业来建设,举国上下受其熏陶,人人都养成尊重他人生命、珍惜自己生命的习惯,并使之上升为备受推崇的道德规范,成为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习俗,那么即使对行政机构做怎样的调整,对管理职能做怎样的转换,对经济发展做怎样的提速,也不会冲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是政府安全工作的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重在预防,而从文化上预防最可靠。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要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来展开,要面向未来,以人为本。这样个人可以提高安全素质,企业便有了利于公众安全的保障。总之,全民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以安全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安全管理和安全科技为手段,以公众安全参与和员工安全自律为保证,这样就能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理念就能变成现实。声音:为啥总是工人的错? 赵铸新 网上有人问:为啥事故原因总是“工人违规操作”?我也有同感:一查事故责任,总是大家推。大官推小官,小官推小兵,小兵推伤兵,伤兵推死人。最后责任落实到死者,人人都安心了。其实,只要深入调查,就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是企业头头瞎指挥、违章指挥的恶果。管理要靠人,特别是企业带头人。不少企业中恰恰是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出现巨大断层。一些企业头头、中层干部业务素质低,实践经验少,甚至完全不懂行。例如一个靠房地产发了财的老板,只要他肯出钱,就能承包个化工厂“玩玩”。他们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企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新上来的年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大都靠文凭、靠职称。他们中有的人不愿主动下车间了解情况、处理问题;过分热衷于文凭考试,职称晋升。这就造就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马谡”将军,平时理论还有一套,真刀实枪上战场,往往“失街亭”。成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不能光靠文凭职称,而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实践磨练。国内绝不是缺人才,而是用人、养人的制度有问题。 事故分析要“说透” 郑敬东 近闻一则顺口溜:“事故分析莫说透,咱们能做好朋友;事故分析要说透,咱们缘份就到头。”奉行“事故分析莫说透”的人,可能明明知道事故经过,也能分析清楚原因,谁应该承担多少责任,也心中有数,但奉行“明哲保身,少说为佳”的处世哲学。事故调查时,本该实事求是“说透”,可偏要拐弯抹角或说一半藏一半。尤其是牵涉人的责任时尽量回避,或千方百计往客观因素上“引导”。这样一来,“四不放过”就成了空谈。我国生产事故大量重复发生,原因之一就是许多事故没“说透”、没充分公开,从而影响了借鉴与预防;或采取不切实际的“防范措施”,甚至搞出南辕北辙的“防范措施”。对事故“说透”不“说透”,反映了有关人员人品官德和人生态度。“说透”难免要“唱黑脸”,得罪人,有时还会遭到误解和非议。但是只有能“说透”的人才是真心待人和帮人的“人”,是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如何对矿难说“不”? 周 义 孙家湾矿难发生后,在处理上有两点与以往明显不同:一是时间快,从矿难发生到公布初步处理结果不到10天;二是被问责的官员级别高,是主管工业和安全的副省长。这表明中央政府的决心。但我们也应看到,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具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只有12亿吨,事故隐患相当大。有专家预测,2005年全国煤炭需求量将为20.4亿吨,这就意味着2005年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将更加严峻。由于超能力生产,一些本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也未必安全。因为超能力生产的背后是在利益的驱动,尽管其后果是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孙家湾矿难后的“高官问责”,是一种可取的作法,但煤矿及与煤炭生产有关的客观现实摆在那里,岂是一个“高官问责”可以解决的! 安全不好,“乌纱”难保 罗杰 玉月 过去,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一些不负责任的官员总说,我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我负领导责任”,一时成了一句流行很广的官话。“领导责任”不仅不负任何责任,反而成了开脱责任的挡箭牌。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当官的,在任内保一方平安,是自己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太平官”可做,更不是终身可做。安全不好,“乌纱”难保,用这种直接威胁官帽的办法来抓安全工作,无疑是给“头头”们戴了一道“紧箍咒”。在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今天,就该让“头头”们时刻绷紧安全弦! 应理性看待“天价赔偿” 王正民 看了贵刊今年第二期声音栏目中“天价赔偿”体现对生命的敬畏?一文,对文中论点不敢苟同。文章说,安全生产,不死伤一个人,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和尊重。“天价赔偿”会催生矿主的赌徒心理,也孕育了矿工的赌博心理和增加冒险作业的系数。但笔者认为,人的生命之所以宝贵,不仅体现在失而不得上,还体现在这个生命所承载的社会、家庭等诸多责任上。用金钱来补偿,对于死者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于生者(死者家属)却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紧迫性。黑心矿主不是连加减乘除也不会的笨蛋。当一条生命值头牛时,他肯定潇洒自如;当一条生命等值于一辆不错的小轿车时,他多少有点肝疼。也就是说,生命廉价,矿主就可以随意赌博,稳赚不赔;生命“高价”,矿主就该算计算计了,或不敢赌博,或心惊肉跳地赌博。故而,说“天价赔偿”催生赌徒心理,理由并不充分。少数矿工特别是家境贫穷的务工农民对安全比较轻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缺乏意识和技能;二是生命低廉的现实处境让他们漠视了生命存留的价值。也许,“天价赔偿”让个别矿工在生与死的博弈中,产生一种“死了也值”的心理,但绝大多数矿工反而会体验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更加注重安全生产。 纸上画马不能骑 吴 玲 笔者曾随各种安全检查组到企业检查安全,发现企业都有一个通病,即企业安全规章制度面面俱到,非常周全,各项安全措施非常有力,但就是无人抓落实。俗话说:“纸上画马不能骑”。遗憾的是,如今一些企业抓安全的好办法、好措施、好规章制度,常常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正如顺口溜所云:“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安全生产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现象”:轰轰烈烈的多,扎扎实实的少;做表面文章的多,深入实际的少;“三违”行为多,检查纠正的少;事故隐患多,及时整改的少;发生事故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多,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的少。“纸上画藤不结瓜,芦花虽白难纺纱,安全少说漂亮话,要做一个实干家。”惟有少说多做,真抓实干,让好措施从墙上“走”下来,安全工作才有保证。 真正担忧井下安危的,只有矿工 野 山 煤炭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中没有突出矿工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没有矿工维护自身权利的制度保障。这种忽视,其实与某种偏见有关,即认为矿工没有维护安全生产的能力,自然没有必要赋予矿工维护安全生产的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偏见,矿工没有发言权,矿工的话没人重视。很显然,安全生产最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是矿工,因为安全生产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然而,矿工对于保护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任何权利。矿工的生命安危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来承担的。事实上,只有矿工才会真正担忧自身的安危,煤矿安全生产怎能忽视矿工的声音呢! 依法行政是评判标准 章 鸣 目前,安全监管部门人员编制数量相对较少,处于疲于应付的局面;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评判一个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固然要看很多方面,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看其能否依法行政,把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有人凭“经验主义”和个人好恶抓工作;有人忙于设计一些“造势”活动,把“动作”当工作,以表面上的声势代替抓工作的力度;有的喜欢琢磨一些“花花点子”,贴上所谓“改革创新”的标签;有的热衷于抓“马上见效的”、“上级注意的”。纠正这些现象,就要把能否坚持依法开展工作作为检验每个安全生产监管干部能力的标准。 小心“虚假安全” 孙志民 二战结束后,英皇家空军统计战争中的飞机失事原因。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的撤退时,而是在战斗机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即将着陆的几分钟里。心理学家对这个统计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节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在返航途中的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不能“一报了之” 尹玉萍 一直以来,“事故通报”几乎等同于废纸一张。上面将一纸“通报”印发下来,企业例行公事地层层下达、层层“传递”,三级安全生产责任人分别在不同层面的会议上“严肃”地通报,这种“通报”说得准确一点,就是照本宣科。宣读完了,就等于通报完了,也就等于学习完了。事故通报“一报了之”,省时又省力,何乐而不为?殊不知,这种浮浅的“一报了之”,带来的学习效果微乎其微,几分钟的“通报”一结束,也就意味着“学习”结束。事故照常发生,甚至发生的事故同“学习”过的通报如出一辙,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以下“声音”由安全文化网提供 “214”事故死了214人,数字是多么的滑稽!从此我们知道2月14日不仅仅是情人节!neulk 前几天,国内有大媒体把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发生的几起特大矿难的罪魁祸首锁定在“超产”身上,推到了“煤炭市场好得一塌糊涂”身上,读后让人绝望:浮躁的媒体是否又要用“超产”、“市场”之类云山雾罩的“结论”去糊弄社会?“超产”是谁?“市场”是谁?凭什么让它们去承担214条人命的关天大罪? 快车168 安全基础教育应针对薄弱点,因实际情况而定,不能随便找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强迫员工接受教育,否则只会产生抵触、厌倦的情绪,就更谈不上提高安全意识了。大力水手 不管是换人、升格,还是机构调整、增编、发文,都不如两个字:落实。经济增长,煤炭价格飞涨,为了放开的价格和政绩不顾一切增加产量,工人都成了挣钱机器,除了睡觉就是在井下透支体力,你就是再增加治理资金都是白搭功夫,只是供管理者们中饱私囊。除非把国企或私企领导们都提拔成总理,(他们)才能忧国忧民。地方官们谁把你的生命真的当回事,重视安全只是为了保乌纱,为了政绩。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只有安全管理机构两面受气。一句话,最苦的是基层,包括安全监察员和矿工。cy4980 安全员都在做什么? 什么都做,万金油!tangxiande 就是预备队,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但是发红包时你肯定不在场青莲居 督察员、“救火”员、受惩罚对象。wjlu 工人见到我的时候,一般都会说:“你真闲啊!每天逛来逛去。”我一般这么回答:“我要是忙得焦头烂额的话,那公司就麻烦了。”阿文 安全工作很广泛的,看你具体是做什么工作。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要求得很具体。我知道总理应该在安全工作中做什么,也知道一名岗位工人应该在安全工作中怎么做。至于专门从事安全管理或安全监察的人,要做的就更为广泛和重要。体制要求人们有各自的作为。但目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