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公司安全评价(评估)方案二O一三年七月十七日XX公司安全评价(评估)方案XX公司地处ZY市新城区乐民路,占地14784平方米,其中业务经营用房占地面积1690.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505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五层框架结构,南北坐向;一层高度为5.0米、五层高度为4.8米,二至四层为3.6米,建筑高度21.35米。一层正立面凸出部分(200平方米左右)外墙干挂花岗岩,一层其它部分、以及二至五层为外墙乳胶漆。工程等级三级,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标准设防类(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级。项目总投资1990万元,建设费用由公司自筹。项目于2012年3月15日经总公司批复立项,2012年3月由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1工程处完成勘察。2012年4月9日通过公开招标,由市设计研究院实施工程设计。2012年11月29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施工单位、市设计研究院为监理单位,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为工程质量检测单位。ZY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工程质量实施全程监督。项目于2013年3月27日开工建设,2013年 6月4日通过基础工程验收,2013年 8月30日通过主体结构工程验收,2013年10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前初验,2013年11月相继通过规划、建筑节能、消防、特检等单项验收,2013年12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本项目作出安全评价或安全评价(评估)。一、 评价(评估)的目的安全评价(评估)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本次安全评价(评估)是对XX公司遵守国家有关生产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危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情况;遵守设计文件及劳动安全卫生专篇,是否根据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内容,对生产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装置等进行施工,应对“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项目的安全健康、人机功效管理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项目的安全健康条件评审论证和评价要求、项目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要求,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申报等内容执行情况;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和装置的采购、安装和施工等全过程的监控,建立相应的记录,相关的档案资料和资质证明;监理单位监督对施工方的“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企业对施工方及监理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情况;在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三同时”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涉及建筑物用途改变、场地变更、新工艺、人机功效变更等带来新的风险等内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建设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安全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调试试运行情况,劳动条件监测、危害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劳动安全卫生设备运行情况、措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记录等有无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投入使用后的现状、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内容进行企业内部安全评价(评估),主要目的是:(一)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预测和分析工作、生产设施、设备和装置的安全性如何,保证生产装置在安全生产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二) 系统发现项目工程存在的缺陷,发掘存在于工作、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预测可能产生的事故状况及造成的危害。对分析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提供能消除、预防或降低危险性的方法。指导使用单位在安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事故/灾难的预防和危险源监控措施,提出具有针对性及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三) 对该项目工作、生产过程中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和科学分析,对其控制手段进行评价(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或降低生产过程中危险性的防范措施和控制对策,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四) 通过开展安全评价(评估),全面掌握本项目安全防范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规范企业安全防范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达标要求。(五) 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通过对企业的安全评价(评估),为使用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投入提供参考,为主管部门实施有效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企业实现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二、 指导原则安全评价(评估)就是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查清风险因素,合理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理和监控措施,按照风险等级实行差别化管理,将有限的精力、财力投入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减少或降低突出的安全风险,探寻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从业人员的心身健康、控制投资、提高效益。以健全完善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为载体,积极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网络,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根据评估结果编制操作性、有效性较强的预防方案,从而全面提高系统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安全评价(评估)将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一)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原则。强化红线意识,始终树立“零隐患、零容忍、零事故”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安全监管,按要求开展安全评估,持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为建设平安和谐张掖烟草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经过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总结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原因、经验教训,通过科学探索得出的结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只有预防,依法进行安全评审(评价、评估)就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安全评审(评价、评估)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在预防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巨大效益。也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安全性的把关和深化,是实施监督的一个重要程序,是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 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标准、促进提高”的原则。 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定,充分发挥安全专家的作用,扎实开展项目安全生产评审(评价、评估)。通过评审(评价、评估)全面掌握项目的安全生产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四) 标准性原则。依据和方法要合理、科学、先进。依据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开展评审工作。除了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外,还要参考一些没有成为国际和国内标准,但是已经成为业界事实上标准的一些规范和约定。选派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参加本项目的评价(评估)工作。为了保证工作能够按照工程进度实施,评估小组人员进行评估之前举行预备会议,予以讨论,形成文字材料。(五) 全面性原则。本次评价(评估)是对项目完成及投入运行情况的全面评价;评价(评估)小组按照确定的评估范围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范围上满足项目实施的网络、系统和应用,过程要严格、严谨、严肃,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人工分析要覆盖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相互间的业务相关性和数据共享;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建议要结合企业长期的安全经验和相关的国际经验。(六) 重点性原则。从企业的业务期望出发,采用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方式对重点部位、关键性系统进行重点评估。评价(评估)报告要客观、真实、有效;整改建议要可行可操作。三、 人员计划与职责(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本次安全评价(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局(公司)成立“XX公司”安全评价(评估)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成 员: 主要职责:全面组织本项目的安全评价(评估)工作的管理,组织、协调、指挥评价工作的开展,决定有关重大事项及阶段工作重点。具体有:(1)负责实施方案的审定;(2)负责评价(评估)工作各阶段的组织、协调;(3)负责对评价(评估)工作实施过程的指导和评价;(4)负责对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提出考核意见;(5)负责安全性评价各专业查评总结的审定;(6)负责安全评价(评估)报告的草拟和上报。四、 实施计划及工作安排本项目安全评价(评估)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从2013年8月初开始,10月底结束,市局(公司)评价(评估)小组成员对本项目分阶段、分区域、分专业重点全面进行评价(评估)。 第一个阶段:筹划准备(2013年8月上旬) 市局(公司)评价(评估)小组对本项目的安全评价(评估)工作进行认真谋划;召开相关会议,深入思想动员、认真研究讨论、广泛听取意见;依据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和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 384-2011)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成立评价(评估)小组,确定评价(评估)方案,编制检查、评价、评价(评估)表等。 第二个阶段:(2013年8月中旬至10月底)按照批准的评价(评估)方案结合项目实际,开展安全生产评价(评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填写安全生产评价表、检查表、统计表及岗位危险源调查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清单等各项表格,在汇总的基础上做好综合评价,总结评估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并针对事故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及改善安全状态水平的建议。项目单位对照安全评价(评估)报告及生产状况的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责任和整改期限,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五、 实施步骤和评价(评估)程序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监总局AQ8001-2007)、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国家安监总局AQ/T9006-2010)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的要求,结合安全评价(评估)工作的一般程序,本项目安全评价(评估)实施步骤为:第一步,准备;第二步,进行实体的安全性评价(评估)、危险辨识;第三步,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估);第四步,对实际运行(应用)情况的安全性、风险控制情况进行评价(评估);第五步,对评价(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对部分项目进行手动检测,消除漏报情况,得出评价(评估)报告、结论。本项目安全评价(评估)程序如下图: 准备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辨识重点/重要危险源辨识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事故机制现状结论安全对策措施应急预案作出评价(评估)结论事故危险源辨识结论单元划分定性、定量分析安全性评价(评估)安全评价(评估)风险(控制)评价(评估)方法的选择、确定图3-1: 安全评价(评估)工作程序图六、 时间安排从2013年8月初开始,10月底结束。 2013年8月3日,召开本项目评价(评估)工作小组全体人员会议,布置任务,进行分工,做好准备工作。2013年8月4日至20日,进行实体的安全性评价(评估)(危险辨识);2013年8月21日至30日,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估);2013年9月1日至10日,对实际应用情况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估)及(风险)控制;2013年9月11日至15日,对评价(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对部分项目进行手动检测,消除漏报情况,得出总体结论,提出评价(评估)报告。2013年9月15日至10月底,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责任,进行全面整改治理。 七、 评价(评估)范围本项目的评价(评估)范围:XX公司界区内的生产条件、工作环节、危险源管理、安全标识管理、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职业危害和劳动防护管理、作业环境、职业健康及劳动卫生、劳动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安全评价。职业健康及劳动卫生主要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编制、工时制度、个体防护等。劳动安全主要包括:防火防爆和动火管理,特种作业,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志,厂内道路运输等。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准备和响应,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事件、事故管理,岗位操作规程等。八、 评价(评估)实施方法安全评价(评估)方法是指对本项目系统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评估)的工具。每种评价(评估)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的评价(评估)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考虑到行业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将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确定重点/重要危险源,并对风险进行分级量化,以确保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和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根据不同环节和单元,分别拟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模糊评价(评估)法、安全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进行评价(评估)。安全评价(评估)方法简介和选择说明见附件1。九、 评价(评估)依据(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主席令第4号 (19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第22号(1989)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44号 (2002)6.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2004)7.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 (2003)8.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劳部发140号(199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国家主席令第199923号10.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国务院令2010第570号11.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国家气象局令20058号12. 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公告2008第3号1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家安监总局令2003第393号14.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15. 甘肃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甘安监协调2008134号16. 甘肃省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令2013第106号17.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2002第61号18.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监总局令2012第47号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20.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 21. 甘肃省消防条例甘肃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0 22.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23.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24.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0第30号2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监总局令2011第140号2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549号27.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监总局令2000第13号28.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二)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16-872.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3.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997年版) GB140-9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50057-94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定GB4387-948. 工业管道的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7231-20039.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卫法监发200263号10. 安全评价通则 国家安监总局AQ8001-200711. 安全预评价导则 国家安监总局AQ8002-200712.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国家安监总局AQ8003-200713.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国家安监总局AQ/T9006-201014. 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安监总管四201184号15.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GB 2894-200816. 安全色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GB 2893-200817.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GB/T 12801-200818. 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劳安字19921号1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国家经贸委公告2001年第30号20. 电力安全作业规程 GB26859-2011 21.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22.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国家技术监督局GB11651-198923.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监总局令2012第47号24.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GB17945-201025. 消防安全标志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国家公安部GA480.1-200426.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国家公安部GA588-20122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国家质监总局、建设部GB 50222-19952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国家质监总局、建设部GB 50140-200529.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国家建设部GB 50444-2008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5630-199531.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公安部GA58720053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建设部、质监总局GB503102002(三)其它依据1.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专项安全评价实施方案(安全20139号)2. 甘肃省防雷减灾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3年度防雷减灾安全工作的通知(甘雷发20142号)3. XX公司为编制本“安全评价(评估)报告”所提供的其它资料。十、 评价(评估)的对象和内容具体评价(评估)对象和内容包括:(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岗位和部位从物的方面、人的方面进行统计汇总)。(2) 特种设备、特种作业的辨识。(3) 重点/重要危险源的辨识。(4) 厂址及环境条件的安全性评价。厂址的工程地址、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5) 院区平面布局的安全性评价总图:功能分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流程布置;建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安全标识、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线路:厂内道路交通运输状况。(6) 建(构)筑物的安全性评价。建筑物的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等。(7) 生产设备、装置的安全性评价。已安装运行的设备设施、装置,电气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8) 卫生设施(卫生间设备设施及通风条件、上下水通道的隔离及设置等)及辅助设备设施(供热、供水)的安全性评价。(9) 安防设施(消防、监控、防范设施、防雷、防静电、安全工器具等)的安全性评价。(十) 安全管理现状评价。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岗位操作规程,及其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十一、 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安全评价(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评价(评估)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全面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有利于调动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此次评价(评估)活动既是通过量化指标,全面、客观评价建设项目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全面的落实,加快安防设施建设的推手,通过开展安全评价(评估)活动,及时发现工程建设的各类安全隐患,促进企业安全稳健发展。 (二)强化责任,确保评价(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本次评价(评估)工作是公司组织的第一次内部安全评审,无经验可借鉴,难度大、任务重。同时,评价(评估)结论也将直接影响到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现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因此评价(评估)小组成员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本着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态度,对现有的安全防护设施尤其是新安装的技防设施进行排查,看是否符合安全防护要求,看是否先进,可靠,有效。确保对安全评价结论的客观准确。使用单位要大力支持评价(评估)小组的工作,主动配合评价(评估)小组的检查,充分尊重评价(评估)小组的意见,确保评价(评估) 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安全评价(评估)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评价(评估),充分发挥安全专家的作用,是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没有成功、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要深入调查,结合实际,大胆尝试,在实际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路子,不断完善提高。(四)严格认真,不走过场,确保评价(评估)取得实效。评价(评估)人员和项目使用单位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严格按照方案,逐条逐项进行评价(评估),根据标准进行评价(评估)打分,确保评价(评估)工作取得实效。(五)充分运用评价(评估)结果,促进安保工作的落实。对评价(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使用部门要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登记问题明细,积极采取整改措施,限期整改。要以此次评价(评估)工作为契机,切实为今后的安全防范工作发挥摸底调查、定量指导的作用,并为制定和实施安防设施达标提供基础依据2013年7月17日附件1安全评价(评估)方法简介和选择说明一.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评估)方法。为了系统地识别工厂或装置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中的不安全因素,由一些对工艺流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用不同的检查表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是”“否”表示,对该项目进行定性安全评价(评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编制了安全检查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得出评价(评估)结论。安全检查表具有下列优点:(1)能根据预定的目的要求进行检查,突出重点、避免遗漏,便于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及隐患(2)可针对不同 编制各种安全检查表,使安全检查和事故分析标准化、规范化;(3)可作为安全检查人员履行职责的凭据,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安全人员提高现场安全检查水平;(4)安全检查表关系到每位工人的切身利益,它能将安全工作推向群众,做到人人关系安全生产、个个参加安全管理,达到“群查群治”的目的安全检查表的主要缺点是不能进行定量评价(评估)。二.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辩识是重大工业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重大危险源辩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规定的临界量,就构成重大危险源。单元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是根据处理物质的种类多少,分为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以下公式计算,若满足以下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 q2 qn + + + 1 Q1 Q2 Qn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物实际存在量t; Q1、Q2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三模糊评价(评估)法 (1)建立综合因素评价(评估)集V (2)各因素权重分配 (3)建立评价(评估)距阵Ri (4)求各因素评价(评估)距阵 (5)归一化处理 (6)建立总评价(评估)距阵B (7)求系统评价(评估)距阵C (8)求系统总得分 (9)结合下表,给出评定结果。分数9580654530安全级别好较好中较差差四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本办法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地产项目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报告
- 2025年绿色建材研发中心项目环保合规性分析报告
- 2025年纺织服装智能化生产环境监测与安全报告
- 现场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 现场临电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6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及解析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押题试卷 深度剖析版
- 星巴克广告策划案(定稿)
- 民法典护理课件
- 沪教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
- 《口腔材料学》教材笔记(12章全)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项目二-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 环境监测与污染源在线监控考核试卷
- 油罐安装施工方案
- GB/T 44102-2024跳绳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多糖铁胶囊的吸收和代谢途径研究
- 艾梅乙检测结果解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