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处处有心处处情-十三岁的际遇解读与设计河南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 王春波 20140821【我解读】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母校情节,田晓菲的这篇十三岁的际遇是她写给母校北大90年校庆的献礼。正是因为田晓菲对北大浓的化不开的深情,才使得这篇诗意盎然、情感饱满的歌颂母校的抒情散文一经发表就被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此时的田晓菲还只是个16岁的就读于北大的大三学生。她的文章被安排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者无疑是想给刚入初中的十二三岁的少年学生们一味知识加思想的心灵鸡汤。十三岁的际遇一文以浓情为线索,文章因情而显清晰的脉络,因情而现诗话的语言,又因情而传动人的情怀。精巧的构思显示情感之脉络本文书写对北大的感情有回忆过去,有驻足现实,有展望未来,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来写自己与北大的相识,相知和离别。“我”对北大的情始终贯穿全文。7岁时照片上初始北大,对北大充满渴望。10岁时路过北大,自信中含有一种执着。不满14岁来到北大,仍是一个满脑子浪漫念头,凡事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的小姑娘。然而两年里,北大已经改变了自己。从入学站在北大图书馆面前的那一天起,“我”强烈的感到了自己因无知而产生的紧迫感,于是谨慎的收起了神童的光环,在“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誓言激励下,畅游于北大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在北大老师的谆谆教导下,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北大重新让“我”认识了自己和世界,更激活了“我”心中的梦想,“我”做为“不系之舟”想去开辟新天地,去创造生活,去为北大争光。作者对北大的感情脉络是:相识之向往热爱相知之赞美热爱渴望离开之眷恋感激,这条线索十分之明晰。诗化的语言承载情感之份量在这篇诗意盎然,文采斐然的文章里,作者那些多变而灵动的语言表达,成功的承载了作者的敏感与多情,使文章情感厚重而饱满。教学时品语言,悟情感是重要一环。1、句式多变。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比如:“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骈句与散句交替使用,比如:“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这些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用词讲究,使得感情跌宕起伏。2、运用修辞。a.使用排比,形成情感的气势。比如:“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不再是不再是不再是而是”写出了自己对北大的深入认识,感情逐层加深。b.运用比喻,形成情感的动人表达。比如:“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把图书馆比作“仙宫”,把自己比做“童话里的女孩”,生动地表达了即将打开知识宝库的兴奋与激动之情。又如:“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把自己比喻为“不系之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依偎北大、热爱北大,又必然要离开北大、有所创造的心情。再如将北大比喻成“生命饱满的河流”,将学生比喻成“船客”,老师比喻成“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学校、学生、老师三者的关系概括的形象又深刻。c.运用拟人,含蓄而强烈表达情感。比如:“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絮语和呼唤”不正表现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吗? d.运用反复,达成一咏三叹的抒情效果。比如:“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我”对北大哺育之恩的深深谢意溢于言表。十三岁的际遇以其丰富灵动的诗化语言,展示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真实情感,令人赏心悦目,读之美不胜收,品之口留余香。誓言的践行传递情感之动人田晓菲的成长成才经历,是很好的励志教材。她是一个从小就有人生目标并不懈为之追求的成功范例。作者在文中说到入学之初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从赭城扉页对田晓菲的介绍里,可以看到她离开北大之后的奋斗历程及骄人成绩。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对北大立下的情真意切的诺言。她的确如不系之舟,驾着一副空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的飞翔。 她的绝非方仲永式的神童经历会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影响。教学时可利用相关资料的补充,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情感内化教育。本篇课文是一篇散文,重在抒写一种心境和情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北大的深情。在学习本文时,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关键语句来体味文中作者蕴含的深情。 十三岁的际遇诗化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对多数初一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把握的。教学本抒情散文,适宜通过抓“情”字来梳理结构,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在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中达成读懂、读透的教学目标。 【我设计】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 赏析本文富于变化的诗化的语言,体会深厚的情感。3、 感悟作者在对北大深情的赞美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感受关键语句来体味文中作者对北大的深情,深入体会并学习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诗化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理清感情变化的轨迹,体会小作者对北大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准备师准备课件。生预习课文,自主完成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2.查工具书,掌握生字词;3、利用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4、跳读课文,说说际遇是什么意思 作者十三岁的际遇有哪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母校情节。 母校,一个温馨的字眼,一种深厚的感情,母校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永远的家!作者田晓菲对她的母校北大又有着怎样的情结呢?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2、 检测课前预习 出示课件,检测字词、作者、背景、题目含义、文章感情基调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基本知识。一生演板,其他学生写堂清本上,师明确一生的演板后,全体学生互改。3、 梳理精巧的构思,理清情感之脉络 生跳读课文,寻找关键句,完成下列任务。 出示课件1、7岁时照片上初始北大,对北大充满渴望。10岁时路过北大,自信中含有一种执着。不满14岁来到北大,仍是一个满脑子浪漫念头,凡事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的小姑娘。然而两年里,北大已经改变了自己。从入学站在北大图书馆面前:“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强烈的感到了自己因无知而产生的紧迫感,于是谨慎的收起了少年大学生的光环,在“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誓言激励下,畅游于北大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在北大老师的谆谆教导下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北大重新让“我”认识了自己和世界,更激活了我心中的梦想,我想做为“不系之舟”去开辟新天地,去创造生活,去为北大争光。2、作者对北大的感情脉络是:相识之向往热爱北大相知之赞美热爱北大渴望离开之眷恋感激北大,这条线索十分之明晰。提问后,师明确:本文书写对北大的感情有回忆过去,有驻足现实,有展望未来,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来写自己与北大的相识,相知和离别。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感激和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真挚情意。四、 赏析诗化的语言,体会情感之份量1、生再次品读课文,关注文章精美的语言表达。思考同样的意思我会怎样去表达,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作者用了怎样的写法,使得语言饱蘸情感?同时画出表达有特色的句子,试着赏析,准备交流。2、组内交流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全班交流。交流时,先有感情朗诵所选句子,再尝试从写法到内容到情感的思路去赏析。3、出示经典语句共同欣赏。(1)“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渐渐地”(明确:使用长短句,突出了读书的过程及所受到的影响。)(2)“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明确:使用骈句,句式两两相对,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用词讲究,写出了北大老师的不同个性,洋溢着对老师们的喜爱之情。) (3)“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明确:“不再是不再是不再是而是”恰当使用排比句,造就语言情感的气势。写出了对北大的深入认识,突出面对自己人生的另一个开始时的坚定信心。)(4)“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明确:把图书馆比作“仙宫”,把自己比做“童话里的女孩”,生动地表达了即将打开知识宝库的兴奋与激动之情。 (5)“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明确:把自己比喻为“不系之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依偎北大、热爱北大,又必然要离开北大、有所创造的激动心情。) (6)“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的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明确:将北大比喻成“生命饱满的河流”,将学生比喻成“船客”,老师比喻成“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学校、学生、老师三者的关系概括的形象又深刻,表达出对母校对老师的热情礼赞。)(7)“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明确:运用拟人,表达出“我”对书籍的喜爱,对知识的强烈渴求。)(8)“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明确:运用反复,表达了“我”对北大哺育之恩的深深谢意。)(9)“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明确:这里用常见的视觉“雪团般四处迸溅”来表现听觉“清脆笑声”,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小女孩的活泼可爱。)(10)“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明确:运用回环语句,语势连贯,表明“我”与北大的关系无法分割,完全交融。说明北大精神为“我”所吸收,已成为“我”生命的组成部分。)五、问题探究,体会作者践行誓言时传递出的动人情感。出示课件,阅读资料后思考所给问题。资料一:在天津文联大院里,田晓菲瞪着黑溜溜的眼珠,看着周围都是舞文弄墨的人,也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她开始习诗。父母都是做文字工作的,看到孩子喜欢写诗,就及时引导。5岁时,田晓菲在天津日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诗。9岁那年,她以一首露蜚声诗坛。13岁时,她已经出了5本诗集,从初中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大三时,她发表了著名的十三岁的际遇,此作品后来被选入教材,田晓菲成为当时唯一一个作品被收入教材的在校学生。资料二:9岁那年,她以一首露蜚声诗坛: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邝日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 资料三: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习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她13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堂论金瓶梅(2002),赭城(2006);学术著作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2005;中译本2007),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2009),烽火与流星:萧梁时代的文学与文化(2007;中译本2010)。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2003 )。问题思考: 1、田晓菲13岁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人们无不惊羡,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田晓菲的成功绝非偶然,在机遇光临她之前她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你能思考一下,田晓菲能成功走进北大的因素有哪些吗? 2、作者说“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插画风儿童教案
- 湖南省益阳市六中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2025-2026学年)
- 企业新产品研发预算管理规范
-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解读
- 一年级拼音识字测评试卷设计
- 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计划模板
- 工程监理信息资料数字化管理方案
- 土方工程安全施工技术培训资料
- 项目进度控制与风险管理指南
- 重大手术病例讨论记录与总结报告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2025杭州西湖云创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农户代耕代种协议书
- 2025内蒙古蒙智资本运营研究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迈瑞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
- 2025广西华盛集团北海裕泰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截止至11月15日)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华为ICT大赛考试题库(附答案)
- 天一大联考海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一)生物(含答案)
- 全国一等奖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公开课精讲课件
- 2025年无线电广播接收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