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42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42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42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42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4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宕昌县沙湾中学赵郭录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运动 相对静止 规律的含义 理解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2 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 自觉按规律办事的能力 3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在学习 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重难点 重点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要求难点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判断正误1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 运动是相对有条件的 静止是绝对无条件的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思维运动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的变化 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一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 运动的概念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 原子 离子 生物运动 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 生产方式 精神运动 人的大脑 运动类型 承担者 载体 坛经 记载 时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幡动 议论不一 慧能进日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物质才是运动的承担着 唯心主义论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 典型的行而上学 反对两种倾向 1 离开物质谈运动 2 离开运动谈物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火车上的男孩相对于行驶的火车 他的位置有没有动 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 各器官有没有运动 1 静止的含义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暂时的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的两种情形 空间位置 保持不变 根本性质 基本不变 不显著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区别 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是绝对的 无条件 永恒的 静止是事物的空间位置 某一方面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暂时的 联系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议一议 赫拉克利特 克拉底鲁 正确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错误 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1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反对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哲学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 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要承认运动绝对性 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存在 制定政策既要不断推陈出新 又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1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 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 合作探究 探究 判断正误4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5 人们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范围 为人类谋福利 6 人们可以发现 认识和利用规律 也可以制定 修改 废除 创造 消灭和改变规律 太阳系模式图 大雁南飞北返 青蛙冬眠 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低 高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文字为识记材料 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 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 1小时后遗忘56 9小时后遗忘64 1天后遗忘66 2天后遗忘71 6天后遗忘75 31天后遗忘79 可用坐标曲线表示 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 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 必须趁热打铁 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 及时巩固 例如 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堂消化巩固一次 晚自习或做作业时再巩固消化一次 做到 今日事 今日毕 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 单元小结再巩固一次 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 这样多次重复 看似烦琐 实则高效 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探究二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 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涌现出 百老汇 好莱坞 等知名文化品牌 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 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 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 有人据此认为 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 当前 世界经济不景气 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 市 发展战略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也许是不可多得的 良机 问题 1 什么是规律 规律具有什么特性 2 运用相关哲学知识 对材料中 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 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1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2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 经济不景气时 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 必然 稳定的联系 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 但不同于规律 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 是不严谨的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1 规律的含义 二 运动是有规律的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 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2 新陈代谢3 价值规律4 慧星 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注意1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例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 火山爆发 不是外部强加 不是主观意识赋予的 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 规律是事物的固有联系 1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注意2 2 水往低处流 3 苹果落地 4 万有引力定律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 万有引力定律 价值规律 遗传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 守株待兔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注意3 规律不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偶然建立起来的联系 而是必然 稳定的联系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2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2 规律的特征 2 普遍性 1 客观性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不可违抗的 突出表现 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 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 人利用规律并不是改造或创造了规律 而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进而使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和形式产生了有利于人的变化 4 利用规律 造福人类 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 10 100克的最少 1 10克的稍多 0 1 1克以下的最多 尤其是 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著严整的倍数关系 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 1 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 1 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 1 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 1 於是 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於考古或天体研究 从而由已知文物 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 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如果花瓶碎了 怎麼办 丹麦科学家雅各布 博尔 把碎片扔掉 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小结 运动 物质 静止 主体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规律 普遍性 客观性 遵循规律 利用规律 反对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 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要承认运动绝对性同时 也肯定相对静止存在 制定政策既要不断推陈出新 又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1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 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 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1 规律定义 2 规律特征 规律是客观的 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不讲科学 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必须遵循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违背规律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 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方法论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 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 旋风 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 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能说 他错误在于 a 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 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c 课堂练习 一切存在物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 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 生活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d 任何运动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