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教案_第1页
《诗五首》教案_第2页
《诗五首》教案_第3页
《诗五首》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诗 五 首河南新乡 霍德华幻灯片1:题目(等待上课时用)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品味诗意。2. 体会诗情,背诵诗篇。3. 感悟名句,领会意韵。活动形式查找资料、知识竞赛、讨论、改写诗句等。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幻灯片2)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巅峰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积淀。她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她们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今天,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二、展示学习目标(幻灯片3)1. 诵读诗歌,品味诗意。2. 体会诗情,背诵诗篇。3. 感悟名句,领会意韵。三、各显其能猜作者请大家根据幻灯片上的图象和提示语猜出本文五首诗歌的作者。(幻灯片4幻灯片9)1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称赞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他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诗风豪迈,后人称之为“小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是他的诗清明的句子。3他是晚唐时期另一位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所做无题诗最为后人喜爱。4他是北宋初期著名宰相、词人,一生富贵悠闲,笔调闲娩,词语雅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他的名句。 5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四、七嘴八舌话背景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说出五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幻灯片10幻灯片14)1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2秦淮河一带是当时南京城里最有名的声色犬马之地,诗人夜泊秦淮,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七言绝句泊秦淮。3这首无题诗写作年代不明,有说作于开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就内容而言,吴、冯、张、汪诸家皆以为寓意令狐氏之作。或谓进士方及第后,调弘农尉时,寓意君王之作。然皆属猜度而无实证。从明显描写的内容看,似是一首爱情诗。4苏轼作此词时40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他既对朝廷政局深切关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复杂,时逢中秋,弟弟子由则在济南,两人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所以一饮而醉,醒后感慨弥深,遂作此水调歌头。五、抑扬顿挫读诗文(幻灯片16-23)1.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读音、停顿、重音等方面,达到通畅流利。2.配乐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含义。使至塞上写出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情感。泊秦淮抒发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无题表现了女主人公悲伤痛苦之中坚忍执着的精神。浣溪沙抒发了诗人怀旧之感、伤今之情、惜时之意。水调歌头借月抒怀,写出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乐观旷达的情绪。六、和景融理析使至塞上(幻灯片24-幻灯片34)1. 诵读诗歌,品味诗意。学生听录音后,根据课下注解了解诗歌的含义。在讨论中解决疑难。(1) 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诗的内容。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 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地醒目,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沓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2222222.推敲词句,把握写法和情感。(1)诗中的“征蓬”和“雁”怎样理解?“单”、“孤”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透露出作者当时“孤寂”、“荒凉”、“消沉”等(2)体味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重在体味诗句的画面感。不强求惟一,鼓励发散思维。(3)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借景写出了自己孤寂的感情;3全班齐诵全诗。4小结: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七、总结方法求规律(幻灯片35) 1.反复诵读,通晓诗意。2.推敲词句,把握写法。3.披情入文,体会情感。4.品味佳句,感悟哲理。八、自主合作勤探究(幻灯片36幻灯片59)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探究成果1. 泊秦淮中“后庭花”指什么?“不知”和“犹”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后庭花” 指不祥的亡国之音,“不知”和“犹”表达诗人感慨之深,忧愤之切。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是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相同吗?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本义:“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这两句,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和现在用法不同。3.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慨?末句中的“独”字又突出诗人的什么感受?一是惋惜新花落去,二是庆幸燕子归来,深切委婉地表达对时光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恋。“独”字又突出诗人凄清寂寞之感。4. 水调歌头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上阕:望月思归(写景)下阕:责月怀人。(抒情)九、拓展延伸:(幻灯片6061)诵读李商隐的另两首无题,品味感情。十、学以致用(课堂练习)(幻灯片6263)1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_,_。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3. 泊秦淮中最能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的诗句_,_。4. 无题中用比喻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