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四单元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840年 英国为了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的产地 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据此 中国的领土主权 商业贸易权 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了破坏 一 动荡中近代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 随之西方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也传入我国 并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社会生产 社会生活 与此同时 中国以抵抗派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 通过鸦片战争认识中国的落后 提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和主张 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在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 先后向西方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 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文化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进一步传入我国 我国社会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从我国的东南沿海开始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 上海 1 从 衣 的方面来说 人们的衣着 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近代化的程度 鸦片战争以后 首先 是中国通商口岸的城市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 一些为外国人办事的买办穿起西装 成为中国最早的摩登一族 2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服饰上的变化是在长衫 马褂的同时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 被称为 学生装 穿着这种服装 能给人以庄重 儒雅之感 孙中山先生当年即颇喜欢穿着这种服装 并对此稍作改制 后流传开来 被尊称为 中山装 很快出现了男子穿中山装 女子改穿旗袍的局面 百姓也开始穿上洋衣洋袜 清布旗袍 粉碎四人帮以后 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 逐渐与国际接轨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 列宁装 国防装迅速取代西装和旗袍 成为新中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 这类服装是一种追求进步 保持革命激情的醒目标志 通过服装的同一性 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 对革命的热爱 2 从 住 的方面来说 鸦片战争以后 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 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 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 盖起了 洋楼 城市住宅中 有电灯和自来水 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但是 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 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和西式的花园洋房 四合院 四合院 由正房 一般是北房 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 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 有游廊将四面房子连接 可避风雨 整体建筑青砖灰瓦 砖木结合 适合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上海滩老洋房 现代中国居民住房 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从80年代开始 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和康居工程政策 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 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3 饮食 1 中国四大菜系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 明清发展迅速 20世纪随着对外通商 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 粤菜也推向世界 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 粤菜是以广州 潮州 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 菜的原料较广 花色繁多 形态新颖 善于变化 讲究鲜 嫩 爽 滑 一般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醇 调味有所谓五滋 香 松 臭 肥 浓 六味 酸 甜 苦 咸 辣 鲜 之别 其烹调擅长煎 炸 烩 炖 煸等 菜肴色彩浓重 滑而不腻 尤以烹制蛇 狸 猫 狗 猴 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 著名的菜肴品种有 三蛇龙虎凤大会 五蛇羹 盐火局鸡 蚝油牛肉 烤乳猪 干煎大虾碌 和 冬瓜盅 等 宋以后鲁菜就成为 北食 的代表 明 清两代 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 对京 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 现今鲁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 鲜嫩 味纯而著名 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清汤色清而鲜 奶汤色白而醇 济南菜擅长爆 烧 炸 炒 其著名品种有 糖醋黄河鲤鱼 九转大肠 汤爆双脆 烧海螺 烧蛎蝗 烤大虾 清汤燕窝 等 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 口味以鲜为主 偏重清淡 其著名品种有 干蒸加吉鱼 油爆海螺 等 建国后 创新名菜的品种有 扒原壳鲍鱼 奶汤核桃肉 白汁瓤鱼 麻粉肘子 等 川菜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 唐宋时发展迅速 明清已富有名气 现今川菜馆遍布世界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 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重视选料 讲究规格 分色配菜主次分明 鲜艳协调 其特点是酸 甜 麻 辣香 油重 味浓 注重调味 离不开三椒 即辣椒 胡椒 花椒 和鲜姜 以辣 酸 麻脍炙人口 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 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 享有 一菜一味 百菜百味 的美誉 烹调方法擅长于烤 烧 干煸 蒸 川菜善于综合用味 收汁较浓 在咸 甜 麻 辣 酸五味基础上 加上各种调料 相互配合 形成各种复合味 如家常味 咸鲜味 鱼香味 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种 代表菜肴的品种有 大煮干丝 黄焖鳗 怪味鸡块 麻婆豆腐 等 西餐的传入 中西餐的不同 4 习俗风尚的变革 1 婚姻风俗的变迁古代 封建婚姻制度普遍存在 青年男女结婚时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是结婚的前提 门当户对 婚姻论财是结婚的必要条件 强迫包办 买卖婚姻和早婚是结婚的主要形式近代以后 反对包办婚姻 主张婚姻自由 在这之中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 自由恋爱 婚姻自主 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2 丧葬礼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西旧式新式并存 旧式趋于简化 民间多为旧式 新中国成立后 土葬多改为火葬 那还是在1956年 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中央领导默默地传阅着一份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火葬的 倡仪书 当时 在这份 倡仪书 后面签名的有 毛泽东 朱德 彭德怀 康生 刘少奇 周恩来 彭真 董必武 邓小平 3 其他社会风俗留美幼童不仅穿起西装 而且剪掉辫子 揭开了 断发易服 的序幕 其次 辛亥革命前 有不少仁人志士 青年学生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 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 辛亥革命后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 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倡导 断发易服 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又倡导妇女 废止缠足 缠足的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历时一千余年 蔓延极广 妇女缠过的畸形小脚被美化为 三寸金莲 受到人们的广泛赞美 缠足能够沿习千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婚姻 婚姻的好坏取决于脚的大小 实际上女人一生的意义都在这双脚上 这样的一种风俗曾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早在1883年 维新派的代表康有为就在老家广州南海 联合一些开明乡绅 创立不缠足会 他也以身作则 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不缠足 维新时期又成立了不缠足会 推行放足运动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 申明禁止妇女缠足 清末民初 中国两亿男性同胞在很短的几年内全部剪掉了长辫子 将延续268年的清代发式 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中村改造合同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二章说课稿 新人教版
- 桥梁路面纵坡施工方案
- 2025年教育大数据助力学校决策精准实施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忠诚度深度调研与品牌提升策略分析报告
- 新能源行业2025协同创新与电动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
-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 个人形象风格咨询方案
- 大气污染的防治说课稿中职专业课-环境学基础-分析检验技术-生物与化工大类
- 深基坑水土保持与排水方案
- 省级人文社科课题申报书
- 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指导方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大全-附答案
- 2024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伟星PPR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高段课标解读
- 艺术展演活动策划公司简介范文
- 财产申报表-被执行人用
- 万能式断路器课件
- 《小篮球规则》知识培训
- 江苏扬州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