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态发展学分达标制 初中多元化考评方式的评价机制构建研究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初级中学 付永河( QQ 285479384 邮箱 ) 【摘要】为改变目前我国初中教育中“重智轻德”“重课堂轻实践”等不和谐教育现象,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特质,必须从本质上改革“唯分是从”的考评方式及人才录取的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动态发展学分达标制 ,构建初中多元化考评方式评价机制,以适应未来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本课题将前沿教育理论与我国初中教育实例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考评方式、多种考评等第和多元化学分达标制。将大量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初中教育实例规范化、表格化,详细论述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考评方式 考评等第 多元化 学分达标制 一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预期目标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素质教育在国家初中全面实施到目前2012年,已经超过二十年了。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二十多年来素质教育所应体现的内涵迟迟难以落实到位,在我国尤其是培养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生个性化素质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时至今日,为何我们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和实践技能素质迟迟难以达到令人乐观的效果?多年来什么变化最大?教育方式、体制等名称形式上的提法早就发生了巨变,即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提法发生了巨变。但从本质来说,目前各地各类初中素质教育课程考评方式、评价机制跟二十多年前的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大家公认的现行高考的考评方式及人才录取的教育评价机制“唯分是从”。试问国家有谁参与过能够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考评模式、考评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呢?在我国初中教育的考评方式与评价机制中重智轻德、重课堂轻实践等不和谐教育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一部分初中学校忽视思想教育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一部分教师畸形强压“知识型”人才等等不适应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现象愈演愈烈。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之一,总以为文化课考分越高的学生素质越高。批判理由如下:其一,任何人知识的多寡充其量仅仅能够表明他在文化素质方面的高低,就人的社会必要素质来说往往是立体综合的、复杂多变的,如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素质等等不胜枚举,而人的文化素质又仅仅是人的社会必要素质的一个方面而已。其二,考评分数的高低仅仅是某种教育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实为一种结果性的量化评价;尽管重要,但在相对时空内忽视了教育结构性方式和教育过程性评价在育人体系中的潜在内化意义。误区之二,总以为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对社会发展越有利。批判理由如下:其一,科学文化素质在社会实践运用中都同时存在有效率与和谐度的现实问题,而这一过程当然存在“素质能量”于社会活动发展“曲度”利用率的变化问题,即科学文化素质最终在社会实践中服务于社会人民的实际有效率的问题。其二,科学文化素质只是影响此有效率高低的一个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教育从全局战略高度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适应程度。我们常说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特质,而现实的初中教育往往事与愿违。首先,不同个性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几乎是没有什么自主选择权可言的,其兴趣爱好与特质品质的培养又怎么可能体现出“个性化”呢?再者,就是考评方式的笔试单一化和僵硬化的结果性唯一评价机制,缺少了多层面的考评方式及其相应达标机制,又如何能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相适应地评价出来呢?第三,在实际的教学与考评中又有多少学生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效知识、技能、素质被考量出来呢?第四,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各自不同的主观能动性并非一成不变,试问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又能多大程度上将分阶段分层次用定性兼定量分析法考查变化中的学生素质呢?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各行各业中的不同岗位实际所需的专业人才不是统一型号的,更不是同一内容的。而且从实际育人效果来看,学生中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所谓同型号标准化“全才”也是极其罕见的。因此我们的初中教材课程为何要固定在唯一的标准化教材下“齐步走”呢?又为何只使用单一化笔试方式来“择优录取”本来就与未来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阶段过程特质的学生呢?这就导致了目前各类卓越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和普通型人才相对过剩的双重社会不和谐现象越来越严重。基于以上种种问题而产生一系列新问题,即初中生该学什么,如何学,考什么,如何考,考后怎样达标,学业成效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适应程度怎样等等问题。而这所有问题实际矛盾焦点都集中于现阶段落后的初中考试制度与日益发展变化所需的多元化考评方式评价机制不适应的矛盾。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初中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它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灵魂。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前瞻性和忧患意识,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中的一切事物及其内在联系。总之,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构建多元化考评方式、评价机制,解放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思想与行为,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最大限度地使学生都能人尽其才地适应未来社会之发展。二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综述在国内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尚属于“空白区”,2011年10月本人自费到浙江省和上海市两地的省级图书馆查找、检索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资料,基本找不到值得研究参考的资料。而欧美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等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初期。本人就本课题曾多次请教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但花费大半年时间也仅仅了解到相关的单一化的静态学分达标制情况如下。在初中如何考评、考查方面,比较分析中国与英国的基本状况:所在地域如何考评、考查中国中国教育部建立“闭卷形式下的单一笔试择优评价系统” (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stablished “A form of single written examination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closed-book exams”.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采用招标方式委托澳大利亚教育研究所(ACER)和澳大利亚考试中心(EAA)等机构分别承担的“澳大利亚的教育进展评价(NAP)”(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used means of public bidding to commission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CER) , the Australian Test Centre (EAA) and other institutions to assume the “Australian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 (NAP)”. )美国美国教育部建立“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系统”(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stablished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 )英国英国教育科学部建立“中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The Brit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established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GCSE)” )国际社会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发起建立“国际学生质量评价项目体系”(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was launched to establish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三 本课题的教育基本理念 教育的四项基本任务:不仅在于教会学生学到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教育学生如何会学科学文化知识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不仅在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更在于教育学生怎样掌握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求变技能的行为方式与方法。 学生求学做人的根本目标:学会并会学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而且革新自然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思维方式和素质技能。 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追求未来能够融入自然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动态适应性的社会综合效能最大化。初中素质教育追求的理想育人模式:以“传授学生学会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指导学生会学应变素质之道”为主的现代教育模式。本课题教育的至高境界:按需施教与未来和谐社会互动辩证发展的有机统一。四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一般哲学方法论即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意味着本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从初中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对象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发现其一般运动的特点与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相对动态社会发展意义上的方法论,它所蕴含的两条基本原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构成了本课题研究所理应遵循的基本方法论原则。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世间万物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变化中的事物,尤其是关乎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教育理所当然要找到一条适应未来社会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五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就必然要先考虑人才素质导向与社会(包括国内与国际)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问题。考评方式要一改往日单一化笔试为包括笔试在内的多种考评方式。譬如演讲、情景对话、质疑创新、合作等考评方式应适时采用灵活变通的考评方式,但也不可随意变通和盲目变通。知识学习的结果是重要的,但比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创造性的过程。在考评方式问题上,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综合因素,不同个性学生可选择多种考评方式。当然各地教委在执行中可根据当地实情逐步采取相应的考评方式。执行中注意各种考评方式的分阶段按步骤的渐进性,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冷静沉稳地解决问题是可能取得阶段性教育成果的关键。在考评达标制问题上,采用五级达标制,即特优、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不论考评结果怎样,一律将整个考评过程及结果都记录在该生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年级课程性质课程门类考评方式考评等第达标制备注七八九考评课程德育笔试特优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五级学分达标制英语笔试中含听力。体育与健康中的“运动”视具体的体育项目而进行相应考评运动方式。等到教育条件成熟时,建议德育课程开设“演讲、民主评议”,数学开设“题设、辩论”等考评方式。本课题不赘述。语文笔试、演讲数学笔试自然科学笔试、实验操作英语笔试、朗读与情景对话体育与健康 笔试、运动史地、自然与社会笔试、题设考查课程综合实践题设、操作音乐认知、表演、赏析美术认知、表演、赏析信息科技认知、操作 从试点到推广,当然这一全新考评方式评价机制的实施同时也需要教育内外软硬件环境下相应配套的体系、机制等逐步建立健全。其革新过程肯定是困难重重的艰辛摸索过程。多元化考评方式的侧重素质教育点详见下表:考评方式各素质教育考评方式的侧重点笔试笔试是一种与面试对应的测试,通过书面(含计算机)表达形式,考查学生对某科学文化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理性解读程度。是绝大多数考评中必要的方式之一。根据不同课程适时社会适应性采取闭卷、开卷和半开卷形式的书面考评方式,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有利于培养“素质型”人才。听力启动学生听觉器官,培养学生接受语音信息的一种能力。对促进学生情景对话技能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情景对话让学生用所学某一英语知识在特定情节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平等互动的对话,对培养并提升学生某一英语的情感、语感、阅读能力、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长远的实践意义。是一种能够达到相对某一英语知识融会贯通的最佳高效的语言学习方式。操作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领进行自主动手操纵的一种技能活动,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实际应用的综合素质。运动可促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一般运动方式考查的共性是锻炼学生智慧、心理、技能、体能等综合素质,当然不同运动项目的具体运动方式又有各自侧重点。实验操作主要针对自然科学课程,考查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论在付诸实际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性操作技能。表演考查学生将所学所悟知识、技能通过有声、有形等方式外化活动的综合素质。演讲培养并训练学生对某一话题逻辑思维下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并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水平有深远意义。题设根据某特定材料话题发现并提出相关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系列逻辑思维过程。在所给定的特定材料内容背景下,不但考查学生对内容理解与整合的能力,更考查学生问题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对所设计问题的解题逻辑思维水平。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考评方式还会产生新的变化。诸如认知、民主评议、辩论、赏析、创作等,简表如下:(对此,本课题不做赘述)考评方式各素质教育考评方式的侧重点认知学生通过相关视听资料进行以口语为主的表达,教育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性理解。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筛选、记忆、判断、想象和理解程度。民主评议学生个体在群体和社会中品德状况的过程性评价,考查的是学生于某个阶段具体学习时期德育收效的过程性反馈情况。辩论学生将所学所悟知识和观点内化形成的某种能力对抗过程,考查对抗性言辩双方探究、树论、吸纳、转化相互德育和智育的思维应变综合素质。赏析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相应文学、艺术等作品的欣赏分析能力。创作培养和提高学生于某方面素质形成某一杰作过程与结果兼备的创新能力。六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程序根据各学科的特性及其在社会实际运用中的价值和意义,将初中开设的课程分为两大类,即考评课程、考查课程。现以九年级为例,课程分类如下表:考评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自然科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考查课程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科技 随着学校教育开设课程的变化,具体的课程分类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对于考评课程,语文、英语、自然科学、历史与社会等课程采用笔试加相关考评方式进行。确定为特优、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并记录到该生的学生成长手册中。对于考查课程,由各学科任课教师在学期结束前的两周内采用传统的教学考试法,确定为特优、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并记录到该生的学生成长手册中。因考查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考试法,大家都熟悉的,对此本课题不再赘述。以笔试方式进行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等都采用传统的教学考试法, 因大家都很熟悉,对此本课题也不再赘述。(一)、建立考评课程非笔试考试各种方式的标准化题库分年段分学科分学期,分别按照课程考题的“音序”依次编排题号,如“九年级语文话题演讲第一学期第268号考题”。非笔试考试的各种方式要想最大限度地做到公正、公平,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标准化题库。(具体内容见附件)(二)、建立考评课程非笔试考试各种方式的评分标准 中学语文话题演讲考评方式评分操作标准考评规则1、演讲时间为三到五分钟。演讲到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时,语音自动提示各一次;演讲到五分钟半时,语音自动提示叫停;时间不足三分钟或超过五分半钟的,都扣5分2、一律使用普通话。3、以抽签方式决定话题演讲顺序,以抽签方式决定话题演讲的考题。评分细则(满分100分)中学语文话题演讲评分表班级: 编号: 考号: 学生 总得分:项目具体项目具体项目标准具体分值得分演讲内容(40分)内容满足主题、情感、创意的要求(20分)内容紧扣主题,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16分20分)内容基本符合主题,较充实生动,较有真情实感,有一定的创意(10分15分)内容不太符合或不符合主题,不充实生动,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创意(9分以下)内容具有启发性、感染力和号召力的程度(20分)富有启发性,有感染力和号召力(16分20分)有一定的启发性,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号召力(10分15分)没有启发性,没有感染力和号召力(9分及以下)演讲技巧(30分)发音标准,口齿清晰,普通话流利程度(15分)发音很标准,口齿很清晰,普通话很流利(分1215分)发音基本标准,口齿较清晰,普通话基本流利(7分11分)发音不标准,口齿很不清晰,普通话不流利(6分及以下)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现场感染力的程度(15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现场感染力强(12分15分)语言基本准确生动、形象,现场感染力一般(7分11分)语言很不准确生动、形象,基本无现场感染力(6分及以下)演讲效果(30分)仪表形象,台风(10分)仪表形象,台风很好(8分10分)仪表形象,台风一般(5分7分)仪表形象,台风不好(4分及以下)鼓舞性、激励性、说服力、感召力程度(10分)鼓舞性、激励性很强,说服力、感召力很大(8分10分) 鼓舞性、激励性一般,说服力、感召力一般(5分7分) 鼓舞性、激励性不强,说服力、感召力很弱(4分及以下) 精神状态、感情处理的好坏,演讲精彩程度(10分)精神状态饱满,感情处理得当,演讲很精彩(8分10分)精神状态一般,感情处理基本得当,演讲比较精彩(5分7分)精神状态很差,感情处理不当,演讲不精彩(4分及以下)评分规则 满分为100分,(中考、高考时,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中学英语朗读与情景对话考评方式评分操作标准考评规则1、中学英语朗读与情景对话考试时间为五分钟内。到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时,语音自动提示各一次;到五分钟半时,语音自动提示叫停;时间不足三分钟或超过五分半钟的,都不扣分2、一律使用英语朗读与情景对话。3、以抽签方式决定中学英语朗读与情景对话考试顺序,以抽签方式决定中学英语朗读与情景对话考试的考题。评分细则(满分100分)中学英语朗读与情景对话评分表班级: 编号: 考号: 学生 总得分:项目具体项目具体项目标准具体分值得分英语朗读(45分)节奏优美,英语流利的程度(15分)节奏优美、英语很流利(12分15分)节奏基本适合、英语基本流利(7分11分)节奏不合适、英语很不流利(6分及以下) 发音标准,口齿清晰程度(15分)发音很标准,口齿很清晰 (分1215分)发音基本标准,口齿较清晰 (7分11分)发音不标准,口齿很不清晰 (6分及以下)语速恰当、声音洪亮,感情处理的程度(15分)语速恰当、声音洪亮、感情处理得当(12分15分)语速基本合适、声音不太洪亮、感情处理基本得当(7分11分)语速很不恰当、声音很轻微、感情处理不当(6分及以下)情景对话(55分)正确程度(15分)正确回答问题,正确使用词汇和句型,正确使用语法 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使用词汇和句型,基本正确使用语法不能正确回答问题,不能正确使用词汇和句型,不能正确使用语法语音语调(10分)发音标准、清晰,语调正确、自然发音基本标准、清晰,语调基本正确发音很不标准、清晰,语调少有正确流利程度(15分)表达流利,语句连贯,无语流中断现象表达基本流利,语句基本连贯,稍有语流中断现象表达不流利,语句不连贯,多有语流中断现象交际能力(15分)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语意表达恰当基本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语意表达基本得当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语意表达含糊不清备注“英语朗读”与“情景对话”在“具体项目”及其评分标准中难免出现评委主观能力和水平差异而影响考生分数,但总体发展趋势上不影响教改考试导向。评分规则:满分为100分,(中考、高考时,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中学历史与社会题设考评方式评分操作标准考评规则1、中学历史与社会题设考试时间为五分钟内。到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时,语音自动提示各一次;到五分钟半时,语音自动提示叫停;时间不足三分钟或超过五分半钟的,都不扣分 2、一律使用普通话,仪态自然大方。3、以抽签方式决定中学历史与社会题设考试顺序,以抽签方式决定中学历史与社会题设考试的考题。评分细则(满分100分)中学历史与社会题设评分表班级: 编号: 考号: 学生 总得分:项目具体项目具体项目标准具体分值得分提出问题(40分)问题质量(20分)能发现并明确提出材料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或及其他问题), 而且问题的指向性明确(16分20分)能发现并基本提出材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及其他问题), 而且问题的指向性确定(10分15分)能发现并提出材料中存在的次要问题(或及其他问题), 而且问题的指向性模糊(9分及以下)问题梯度(12分)能按要求从同一角度提出足够数量的不同深度层次的系列问题,新颖独到(10分12分)基本能按要求从同一角度提出一定数量的不同深度层次的系列问题,(6分9分)不能按要求从同一角度提出不同深度层次的问题,可以提出同类型的零碎性问题(5分及以下)问题难度(8分)能按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出足够数量的不同类问题,新颖独到(6分8分)基本能按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出一定数量的不同类问题 (4分7分)不能按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类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类的零碎性问题 (3分及以下)分析问题(30分)分析程度(15分)观点科学明确,能分析出材料中存在问题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12分15分)观点正确,基本能分析出材料中存在问题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7分11分)观点基本正确,可以简略分析出材料中问题的部分矛盾(6分及以下)逻辑思维(15分)语言表达准确、思维敏捷(12分15分) 语言表达正确、 思维一般(7分11分)语言表达不清、 思维凌乱(6分及以下)解决问题(30分)解决思路(10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8分10分) 思路基本清楚、条理一般(5分7分)思路不明、条理混乱(4分及以下)解决方案(10分)方案(含答案)科学合理、说服力很强(8分10分) 方案(含答案)正确、说服力一般(5分7分) 方案(含答案)基本正确、说服力不够(4分及以下) 解决效果(10分)多种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强(9分10分)多种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一般(7分8分)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强(5分6分)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一般(4分及以下)评分规则:满分为100分,(中考、高考时,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中学自然科学实验考评方式评分操作标准考评规则1、中学自然科学实验考试时间为十五分钟内。每个考评组的考生为5人,一组完成就接着下一组进行实验操作。2、按照不同的实验类型进行相应的规范操作。3、以抽签方式决定中学自然科学实验考试顺序,以抽签方式决定中学自然科学实验考试的考题。评分细则(满分100分)因中学自然科学实验类型、内容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评分标准,所以对具体的实验要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具体以“2012年萧山区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六)”为例,详见附录(根据需要分值可从10分调整为100分)。)(三)、具体操作程序的实施方案 考评课程非笔试考试各方式的考组安排以某校九年级12个班级,(其中9个班级,每班约40人;3个班级,每班约39人,共约477人)将每30位考生编为一个考组,可编为16个考组,安排16个试场,由16个考评小组同时工作为例,详细操作方案如下: 试场和考评方式时间安排 01试场02试场03试场04试场05试场06试场07试场08试场语文演讲语文演讲语文演讲语文演讲历史与社会题设历史与社会题设历史与社会题设历史与社会题设考试第一天上午考组一编号90019030考组二编号90319060考组三编号90619090考组四编号90919120考组五编号91219150考组六编号91519180考组七编号91819210考组八编号92119240下午考组五编号91219150考组六编号91519180考组七编号91819210考组八编号92119240考组一编号90019030考组二编号90319060考组三编号90619090考组四编号90919120考试第二天上午考组九编号92419270考组十编号92719300考组十一编号93019330考组十二编号93319360考组十三编号93619390考组十四编号93919420考组十五编号94219450考组十六编号94519477下午考组十三编号93619390考组十四编号93919420考组十五编号94219450考组十六编号94519477考组九编号92419270考组十编号92719300考组十一编号93019330考组十二编号93319360 试场和考评方式时间安排09试场10试场11试场12试场13试场14试场15试场16试场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考试第一天上午考组九编号92419270考组十编号92719300考组十一编号93019330考组十二编号93319360考组十三编号93619390考组十四编号93919420考组十五编号94219450考组十六编号94519477下午考组十三编号93619390考组十四编号93919420考组十五编号94219450考组十六编号94519477考组九编号92419270考组十编号92719300考组十一编号93019330考组十二编号93319360考试第二天上午考组一编号90019030考组二编号90319060考组三编号90619090考组四编号90919120考组五编号91219150考组六编号91519180考组七编号91819210考组八编号92119240下午考组五编号91219150考组六编号91519180考组七编号91819210考组八编号92119240考组一编号90019030考组二编号90319060考组三编号90619090考组四编号90919120 操作流程现以九年级各考试课程非笔试考评方式(如话题演讲)为例,对被考试人数为30位的一个考组的操作程序的简易图表做如下流程:待考区 预考区 考试区 详细图表流程如下:未轮到开考的 考生在预考区 考生在考试区 考生到把考试头盔归还考生在待考区等待 做相关准备 进行相关方式的考试 给预考区的监考老师 考号k01 08:0008:19 08:2108:26 08:2808:30考号k02 08:0608:25 08:2708:32 08:3408:36 考号k03 08:1208:31 08:3308:38 08:4008:42考号k04 08:1808:37 08:3908:44 08:4608:48 考号k05 08:2408:43 08:4508:50 08:5208:54考号k06 08:3008:49 08:5108:56 08:5809:00 考号k07 08:3608:55 08:5709:02 09:0409:06考号k08 08:4209:01 09:0309:08 09:1009:12考号k09 08:4809:07 09:0909:14 09:1609:18考号k10 08:5409:13 09:1509:20 09:2209:24考号k11 09:0009:19 09:2109:26 09:2809:30 考号k30 10:5411:13 11:1511:20 11:2211:24 九年级考试课程非笔试考试各方式的考务人员安排试场和考评方式考务人员01试场02试场03试场04试场05试场06试场07试场08试场09试场10试场11试场12试场13试场14试场15试场16试场语文演讲语文演讲语文演讲语文演讲历史与社会题设历史与社会题设历史与社会题设历史与社会题设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预考区监考老师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普通教师1位考试区评委老师语文教师3位语文教师3位语文教师3位语文教师3位历史与社会教师2位历史与社会教师2位历史与社会教师2位历史与社会教师2位自然科学教师3位自然科学教师3位自然科学教师3位自然科学教师3位英语教师3位英语教师3位英语教师3位英语教师3位小计人数4444333344444444合计人数60 九年级考试课程非笔试考试各方式的试场状况考试课程试场要求备注语文话题演讲4个试场,每个试场需用教室2间,小计教室8间在自然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试区的实验室可从中间用活动屏风以“十”字隔开,从而使1间实验室成为4间相对独立的实验室。四门考试课程合计需用教室数量28间,实验室4间。历史与社会题设4个试场,每个试场需用教室2间,小计教室8间英语朗读和情景对话4个试场,每个试场需用教室2间,小计教室8间自然科学实验4个试场,每个试场需用教室和实验室各1间,小计教室和实验室各4间考试三天前,由校方考务领导在电脑上用几分钟时间即可完成这样的操作:先将整个九年级12个班级的477位考生以电脑随机方式打乱班级顺序,随机编排出学生进入各考组的的编号。从编号9001到9477,将其按每30人编成一个考组,可分为16个考组(个别考组的考生人数不足30人的,也可编为一组;或者个别考组的考生人数多一人的,也可编为一组)。考试当天,各考组监考老师在电脑上用几秒钟时间即可完成这样的操作: 以电脑随机方式确定每考组的30位考生的考试先后顺序号,即考号。 各考组考生按照考试号的先后顺序在监考老师负责下进行相关课程的非笔试考试活动,所有考生在待考区、预考区和考试区都应严格遵守考试纪律(此纪律与传统的笔试考评方式雷同,唯一的区别就是相关考生的语言和操作须按监考老师、评委老师的指令进行,没有接到指令的考生必须遵守相同于传统的笔试考试纪律)。因非笔试考试的过程需要相当数量的教室和教师,所以初中七八九这三个年段的非笔试考试需要错时进行(比如仿照中考或高考的做法,利用三个双休日分别完成)。这16个考评小组以各自的考评方式同时进行。各门课程非笔试考试,在各试场内,预考区放九个考试头盔(其中三个备用),预考区配备五台电脑(其中一台备用),考试区配备一台。考生身着统一校服,头部戴上非笔试考试专用头盔,进行相关的非笔试方式的考试。这对各位考生来说,都是相对公平、公正、平等的。各位考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相关环节的语言表达和操作活动,提前的考生无法在电脑软件上操作,迟到的考生不予补时。关于各考试课程非笔试考评方式补考的规定:按照中考、高考常规的考试惯例,没有参加考试的或开考后十五分钟未到考场的,都没有该门课程考试资格了,也没有补考机会了。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这一规定是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所以各考试课程非笔试考评方式的补考理应按照中考、高考的常规考试惯例执行。例如九年级语文话题演讲,每个考评小组的考生有30人,每个考生在待考区、预考区、考试区各有规定的用时。考生在预考区、考试区规定用时分别是19分钟、5分钟内(每个考生外加1分钟机动时间)。所以上午每个考评小组考试时间约为630=180分钟,第一个考生考前的准备活动时间为19分钟,考后考生到预考区归还考试头盔的时间为2分钟。(第二、第三、第四等等考生的考前和考后所有活动时间依次晚于前一位考生约6分钟,并且处于同时进行状态中);下午考试的,也是这样。上午和下午考试过程中各预留15分钟机动时间,一天考试的机动时间为30分钟,中午休息约一个半小时。每个考组,上午、下午合计60人的一天考试全部用时约为(15+19+630+2+15)2= 462 分钟,即7.7小时内完成。例如九年级语文话题演讲,身着校服的考生k01上午8:00之前的一分钟时间内由待考区到预考区,8:008:19在预考区的非笔试考试专用电脑软件上操作:抽签,从题库中随机选出要演讲话题的题号;电脑根据该题号显示相应的演讲备用素材;考生可以在已经配发好的空白纸上独立自主地准备需要演讲的相关事项,诸如写演讲草稿或提纲等;戴上非笔试考试专用头盔的考生k01于8:218:26在考试区演讲,演讲为5分钟内,到4分钟时电脑语音提示一次,到5分钟时电脑语音再次提示一次,到5分半钟时电脑语音叫停该次演讲;考生08:2808:30到预考区把头盔归还给监考老师(强调一点,为尽可能地将人为考试情感因素降到最低,考生到预考区后才能摘下考试头盔,下同处略)。错开时间同步进行,第二位考生k02上午8:06之前的一分钟时间内由待考区到预考区,8:068:25在预考区的非笔试考试专用电脑软件上进行同理k01考生的相关考试准备过程, 8:278:32进行同理k01考生的相关考试过程,考生08:3408:36到预考区把头盔归还给监考老师。k03、k04等所有考生依次同理进行。第五位考生k05于08:2408:43正坐在预考区原先考生k01所在电脑前进行着相关考试活动,第六位考生k06于08:3008:49正坐在预考区原先考生k02所在电脑前进行着相关考试活动;同理,其他考生依次进行直到本考组考生的最后一位结束,略。例如九年级语文话题演讲,每个试场都有待考区、预考区和考试区。同一试场中,待考区和预考区合用1间教室,前者占3/4,后者占1/4,中间用活动屏风隔开;考试区单独用一间教室。在监考老师负责下,30位考生由电脑随机确定考试顺序号(即本次考试的考号)。考生按考号k01至k04依次就坐于预考区配置好的电脑1号至4号前(电脑5号备用)。待考区放置26套桌凳,由外(后门口)向内以“5、5、6、5、5”方式摆放,考生按考号k05至k30依次就坐。整个考试过程中,教室后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中,只开前门。同一试场中,考试区分别给每位评委配置一台电脑。不同年级自然科学实验操作,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关的实验仪器、器材等等。校方考务室和所有试场的电脑处于同一局域网之中,当条件成熟时,每台电脑上都安装“初中教育各种非笔试考评方式的操作软件”。其他考评课程具体考评方式的操作流程同理,本论不必赘述。若是针对某市或某区几十所甚至百余所初中的中考,应由当地教委统一安排好异校监考老师和评委老师,并统一安排好相应的考点及其试场等,这在实践中都是有效可行的,不再赘述。 各考评方式所占该课程总分比的动态发展表本节列举了各年级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许多课程门类、考评方式的各种动态发展状况,(但无法枚举穷尽)。并且某课程各种动态发展状况所提供的是一种趋势性的未来教育方式前瞻性可能,变化情况繁多而微妙,也不可能一一列举每种状况。这些状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呈现出一定规律的趋势发展。从理论上说,各阶段上某课程各考评方式之和所占该课程总分比的值域范围一律为100%,这是为了在实践教育考试中将某课程所有考评方式的总分比值更有弹性地调整到100%而做的必要准备。(一般情况下,不同省区的某课程采取哪些考评方式及其分值比应由所在地的省级教育厅根据国家教委宏观教育政策结合本省社会发展实况而定。)动态发展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历史与社会笔试演讲笔试话题演讲笔试题设笔试朗读与情景对话笔试实验操作笔试题设第一阶段100%/70-80%20-30%100%/70-80%20-30%70-80%20-30%70-80%20-30%第二阶段80-90%10-20%60-70%30-40%70-80%20-30%60-70%30-40%60-70%30-40%60-70%30-40%第三阶段70-80%20-30%50-60%40-60%50-60%40-60%50-60%40-60%50-60%40-60%50-60%40-60%德育是所有课程中最特殊的一门课,不能没有笔试,但仅采用笔试来检测学生的思想观点、观念和品质行为等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指导人的言行,言行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必然存在于他某个时空范围内(如该生一个学期内在校,在家,在社区等)的一系列活动中。所以对一个学生德育教育的检测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张试卷上,更应该关注这个学生一学期来将德育理论与知识运用到学校、家庭、社区生活等一系列实际活动中的表现状况,班主任还要采取家校联系方式实实在在把该生当时相关表现记录到学生成长手册中。尤其是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上,德育检测应采用笔试加日常言行表现的方式进行,德育的日常言行表现由班主任根据具体学生的具体实际表现确定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蓄电池的性能指标
- 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 2025年殡葬改革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 北师大版
- 2025年2月消毒科专科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 蒸汽小火车水彩水墨画课件
- 2025如何制定房产买卖合同
- 小班入园活动题目及答案
- 消费类题目及答案
- 2025车身广告投放合同范本
-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
- 大众Polo 2014款说明书
- 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新媒体运营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DB65T 3993-2017旱寒区冬油菜复播油葵栽培技术规程
- 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
- 出境竹木草制品自检自控计划书(2021年报海关)
- 汽车风窗刮水器机构设计
- 重庆某广场高边坡喷锚支护施工方案(脚手架设计)
- 压力容器材料
- 用友ERP沙盘大赛推演工具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