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考题(B)_第1页
混凝土考题(B)_第2页
混凝土考题(B)_第3页
混凝土考题(B)_第4页
混凝土考题(B)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 混凝土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 混凝土 B 卷卷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在给定的选项中 选出正确者填入括号内 每题 1 分 1 普通硅酸盐水泥三氧化硫含量控制指标为 A 2 5 B 3 0 C 3 5 D 4 0 2 S95 级矿渣粉的活性指数应不小于 A 75 B 85 C 95 D 105 3 混凝土棱柱体试验法检测骨料碱活性 养护环境温度为 A 20 2 B 38 2 C 60 2 D 80 2 4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技术要求包括细度 凝结时间 安定性和 等 A 烧失量 B 强度 C 碱含量 D 三氧化硫含量 5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时 若单个试件强度值超出平均值的 则剔除 A 5 B 10 C 15 D 20 6 掺和料等量取代水泥 不能降低胶凝材料水化热的掺和料为 A 粉煤灰 B 硅粉 C 矿渣粉 D 磷渣粉 7 引气剂的减水率为 A 6 B 8 C 12 D 15 8 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拌制混凝土时 水泥砂浆 28d 抗压强度不得低于 A 85 B 90 C 95 D 100 9 泵送混凝土压力泌水率低 要求 10s 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宜超过 A 40 B 50 C 60 D 70 10 膨胀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在于前者必须掺加适宜的 A 减水剂 B 引气剂 C 膨胀剂 D 早强剂 11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合格品指标为 水泥砂浆 28d 抗压强度比 A 60 B 65 C 70 D 75 12 铜止水片冷弯 180 不出现裂缝 在 0 60 范围内连续张闭 次不出现裂缝 A 20 B 50 C 80 D 100 13 合格铜止水片延伸率不低于 A 20 B 25 C 30 D 35 14 热轧带肋钢筋 HRB335 的牌号中 335 表示 A 钢筋屈服点最小值 B 钢筋抗拉强度 C 钢筋公称直径 D 钢筋伸长率 15 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的试样数为 根 A 1 B 2 C 3 D 4 16 碾压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保证率为 A 75 B 80 C 90 D 95 17 坍落度为坍落后的试样顶部 与坍落度筒高度之差 A 最高点 B 中心点 C 最低点 D 平均高度点 18 常态混凝土含气量测试中 用振动台振实时 关于振动时间的叙述符合 水工混凝土 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的规定的是 A 振动时间宜为 15s 30s B 宜振动至表面泛浆为止 C 振动时间宜至表面开始冒出气泡为止 D 振动时间宜根据拌和物的坍落度大小确定 19 采用标准尺寸试件 测定强度等级为 C20 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 应选用量程为 的压力机 A 100 kN B 300 kN C 500 kN D 1000 kN 20 测定混凝土的静弹性模量时 至少应成型 个 150 300mm 的试件 A 2 B 3 C 4 D 6 21 混凝土轴向拉伸试件成型时 应筛除粒径 的骨料 A 试模截面尺寸 1 3 B 40 mm C 30 mm D 20 mm 22 混凝土干缩试件成型后 送入养护室养护 后拆模并编号 A 按照实际施工潮湿养护时间养护 B 24h C 48h D 72h 23 下列热学性能参数中 的含义是单位质量的混凝土温度降低 1 或升高 1 所放出 或吸收的热量 A 导热系数 B 导温系数 C 比热 D 线膨胀系数 24 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时 一组三个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 0 5 0 3 0 7 则 该组试件的质量损失率测定值为 A 0 3 B 0 4 C 0 5 D 0 6 25 抗冲磨强度的量纲是 A h kg m2 B kg h m2 C h kg m2 D kg h 26 评价输水渠道衬砌混凝土抗裂性时 以下参数中应重点考察的是 A 干缩 B 绝热温升 C 自生体积变形 D 抗压强度 27 砂浆粘结强度测试以 个试件为一组 A 6 B 4 C 3 D 2 28 当波束穿过砼缺陷区时 反映为波幅 A 提高 B 降低 C 中断 D 不变 29 钻孔取芯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 以下 种操作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的要求 A 截取长径比为 3 的试样测定轴心抗压强度 B 芯样在切割成符合要求的长度后 端面不需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 C 试样在试验前需放置在标准养护室养护一周 D 只能根据长径比为 1 的试件的抗压强度 换算成 150mm 150mm 150mm 立方体 的抗压强度 30 根据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 T 5144 2001 混凝土拌和生产过程中 砂子 小石 的含水量每 检测 1 次 A 4h B 8h C 台班 D 天 2 多多项选择题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少答选对者每项 1 分 1 在混凝土中掺加少量化学外加剂 其作用包括 A 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 B 提高混凝土强度 C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D 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 2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措施包括 A 采用非碱活性骨料 B 控制混凝土中总碱含量 采用低碱水泥 低碱外加剂 C 掺加优质粉煤灰等活性掺和料部分取代水泥 D 降低混凝土孔隙液 pH 值 3 岩相法检测骨料碱活性时 下列矿物中 具有碱 硅酸反应活性 A 隐晶 微晶石英 B 蛋白石 C 玉髓 D 白云质灰岩 4 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A C3A 含量 B C2S 含量 C 石膏形态和掺量 D 水泥碱含量 5 混凝土中掺加硅粉 可获得以下效果中的 A 混凝土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明显提高 B 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提高 C 混凝土抗冲磨和抗气蚀性能提高 D 混凝土耐腐蚀性能提高 6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有以下效应中的 A 形态效应 B 火山灰活性效应 C 微填料效应 D 静电排斥效应 7 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 细骨料品质的改善措施包括 A 宜采用在细度模数 2 4 2 8 范围的中粗砂 B 降低砂的含泥量 C 采用高密度砂 D 采用高吸水率砂 8 混凝土膨胀剂的类型包括 膨胀剂 A 硫铝酸钙类 B 松香热聚物类 C 氧化钙类 D 轻烧氧化镁 9 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不宜掺加 A 减水剂 B 引气剂 C 速凝剂 D 早强剂 10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包括 A 需掺加混凝土速凝剂 B 胶凝材料用量比普通混凝土多 C 砂率比普通混凝土大 D 骨料粒径比普通混凝土大 1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包括 A 需掺加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剂 B 胶凝材料用量多 C 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 D 骨料粒径不宜大于 20mm 12 为改善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 可掺加下列掺和料中的 A 石棉 B 橡胶 C 树脂 D 石蜡 13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 T 5144 2001 中的紫铜片品质指标包括 A 抗拉强度 B 延伸率 C 冷弯 D 弹性模量 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温度 沉降变形缝对止水填料的性能要求包括 A 具有一定的密度 B 具有低温流变性能 C 具有高温粘性 D 填料的拉伸强度小于填料与混凝土粘结强度 15 热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检测结果包括 A 屈服点 B 抗拉强度 C 弹性模量 D 断后伸长率 16 对于海水环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以下说法中不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规定的是 A 有条件时 宜采用高抗硫酸盐水泥 B 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掺加磨细矿渣粉时 其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质量 的 50 C 南方浪溅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的混凝土试件测试龄期应为 28d 包括掺 加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粉的混凝土 D 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 浪溅区最小 大气区居中 水下区最大 17 为保持结构的耐久性 在设计砼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 A 最大水灰比 B 最小水泥用量 C 最大水泥用量 D 最小水灰比 18 拌和物扩散度试验量取扩散后直径的时间为 A 当拌和物扩散很慢 B 当拌和物不再扩散 C 扩散时间已达到 30s D 扩散时间已达到 60s 19 以下关于常态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测试 不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规定的是 A 试验应在 20 3 的环境中进行 B 试验环境的相对湿度应该大于 95 C 从混凝土拌和加水完毕时起 每隔 1h 测试一次 D 以测针承压面积从大到小的次序更换测针 20 混凝土静弹性模量测试时 以下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规定的操作 是 A 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后 应先自然晾干 再进行测试 B 试件应反复预压 直至相邻两次变形值相差不超过 1 为止 C 预压的最大应力为试件破坏强度的 40 0 4fc D 试验结果取舍方法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相同 21 关于混凝土轴向拉伸测试 不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要求的是 A 试件在测试前应晾干 以便粘贴应变片 B 正式测试前 应进行 2 次预拉 C 拉伸时的加载速度控制在 0 04 MPa s 0 06 MPa s D 单个测值与平均值的允许差值为 15 超过时应将该测值剔除 22 绝热温升试验记录中 应包括以下参数中的 A 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始温度 B 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C 混凝土平均比热 D 绝热量热器的总热容量 23 对于水工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测试 下列热学性能参数中 是不需要的 A 导热系数 B 导温系数 C 比热 D 线膨胀系数 24 混凝土抗渗试验的下列操作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的是 A 试件拆模后 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的水泥浆膜 B 用加压器将试件压入预热过的试模中 使试件与试模底平齐 立即解除压力 C 试验时 水压从 0 1MPa 开始 以后每隔 8h 增加 0 1MPa 水压 D 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 表明密封不好 应重新密封 25 下列关于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性试验的叙述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的规定是 A 电量法不适用于评价亚硝酸钙类阻锈剂的效果 B 电量法的测试结果应精确到 10 库仑 C 采用现场芯样测试时 其中一个测试面应为成型顶面 D RCM 法可为氯离子侵蚀环境中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评估与预测提供基本参数 26 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A 通温度尽量低的冷却水 B 减小内外温差 C 采用早强型水泥 D 降低水泥水化热 27 关于碾压混凝土现场相对压实度检测 以下操作符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的是 A 适用于层厚不大于 50cm 的碾压混凝土层 B 测试应在碾压完毕后 1 小时内进行 C 每班正式测试前 应进行标准技术测量 D 每个测孔以不同深度测 3 点 取其平均值 28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主要有 A 钻孔或剔凿等局部破损法 B 超声波法 C 电磁感应法 D 雷达法 29 关于混凝土抗冻检验的取样地点 以下做法中不符合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 T 5144 2001 的是 A 以机口或者仓面取样为主 B 以仓面取样为主 C 以机口取样为主 D 以机口取样为主 以仓面取样作为对比 30 以下方法中 是有关水工标准规范中采纳的骨料碱活性检验方法 A 砂浆棒长度法 B 化学法 C 混凝土棱柱体法 D 60 混凝土棱柱体法 3 判断判断题题 每题 1 分 对者在括号内划 错者划 1 为提高水泥品质 要求水泥颗粒越细越好 2 采用粗砂配制混凝土用水量大 水泥用量多 混凝土易开裂 3 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大于 105 4 粗骨料吸水率大 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低 并对混凝土抗渗性 抗冻性化学稳定性和 抗磨性均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5 砂浆棒长度法检测骨料碱活性 砂浆或石料半年膨胀率超过 0 10 或 3 个月膨胀率 超过 0 05 时 即评为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活性骨料 6 掺矿渣粉混凝土具有独特的抗氯离子侵蚀的效果 7 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磷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加 8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大气环境成型与标准养护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9 聚合物混凝土特有的原材料是聚合物乳液 10 沥青混凝土中掺加少量橡胶 可改善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和提高其高温稳定性 11 铜止水片带接头抗拉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的 75 12 铜止水片的现场接长宜用搭接焊接 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2cm 且应双面焊接 13 填料的拉伸强度应大于填料与混凝土粘结强度 14 钢筋拉伸检测 如有 1 个试样不合格 则另取三倍试样 进行第二次试验 如有 2 个 试样不合格 则该批钢筋即为不合格 15 钢筋弯曲试验时 支辊的半径小于钢筋的直径 16 细骨料可以有条件地采用海砂 17 碾压混凝土 VC 值试验适用于 VC 值为 1s 25s 的碾压混凝土拌和物 18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中 数据的处理有如下规定 在 3 个试件测值中 如任一个测值 与平均值的差值超过平均值的 15 则取余下两个测值的平均值 19 混凝土静弹性模量测试时的加荷速度为 0 3 MPa s 0 5 MPa s 20 混凝土徐变试验应在恒温恒湿试验室进行 21 自生体积变形测试时 不论环境温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均应修正温度对混凝土变形 的影响 22 对于三 四级配混凝土 根据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 2006 除绝热温升外 其它热学性能参数均采用湿筛混凝土进行测试 23 进行混凝土抗冲磨试验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