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罢郡归洛阳寄友人刘禹锡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注此诗为作者被免职而重归故地洛阳后所作。蜘蛛集:古人认为蜘蛛聚集,寓示着喜事临门。谷:指谷风,即东风。濩落:沦落失意的样子。商歌:春秋时宁戚高唱商歌,以引起路过的齐桓公注意,后得到赏识并成就大业。(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以“远谪”对“初归”,远谪时的年轻人,归来时已变成了鬓发苍苍的老人,反映了诗人这些年来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悲辛。B第三、四句,描写了故吏离去、门庭冷落与内室宁静、邀约老僧两个情景,反映了诗人因世情冷漠而心灰意冷,便借学禅问佛来寻求寄托。C第五句以“不见”写出诗人一直难遇好事的失意,第六句以“欺”字写出诗人身形佝偻、行动不便的窘况,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落魄、衰老。D第七句反用毛遂自荐的典故,说自己才学疏浅、未能“脱颖而出”,有怀才不遇之感;第八句用难以吹走的严寒,暗示内心的悲凉。(2)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_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小题。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注】天宝十四年(755)深春,李白游桃花潭后沿舒溪上行去陵阳山,游龙门路过此处写下了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1)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苏轼曾言“太白诗飘逸绝尘”,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的“飘逸”表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九日登梓州城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1)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郡斋即事范仲淹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注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已48岁。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即事”点明了诗歌的题材,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了体现。B首联次句拿“禅师”来正面衬托自己,突出了诗人的“潇洒”;同时,该句又领起下文,中间两联是对“潇洒”的具体描述。C颔联“近疏歌酒缘多病”一句与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前者是直陈其事写自己因病疏远了歌舞美酒,心态淡然,后者是想借酒消愁,却因病断酒,更见愁苦。D颈联写诗人赏菊、对月。“健”“迟”两字用得极为精妙,“健”字写出诗人在雨中赏菊时兴致之高,“迟”字写出诗人观赏江月的流连忘返。 (2)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珌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注士雅与刘琨:均为东晋爱国将领。顽石:指当年诸葛亮堆成八阵图的石子。(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起头两句以问句开头,点明“中原一恨”的原因是南北分裂,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B“却似”三句是说长江本如水晶盆那样完美,却因两点孤山而白璧有瑕。暗指金瓯有缺。C“看来”两句是说天意不让我们拥有士雅和刘琨这样的将领,表达了对收复大业的悲观。D词人借拊顽石,想象与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酌酒细论,其对统一大计的关切溢于言表。(2)“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答: 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送郑侍御谪闽中高 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注释】无恨:不要怨恨。旧过:以前去过。大都:大概。(1)颔联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劝君“无恨”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 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完成(1)(2)题。【中吕】普天乐旅况王仲元树杈桠,藤缠挂。冲烟塞雁,接翅昏鸦。展江乡水墨图,列湖口潇湘画。过浦穿溪沿江汊,问孤航夜泊谁家?无聊倦客,伤心逆旅,恨满天涯。【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顾德润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一笺,回两字寄平安。注青蚨:钱币。檐马:屋檐间的风铃。(1)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王曲前四句动静结合,展现旅途倦客所见,以乐景写哀情,抒发旅人愁思。B王曲开头三组对偶句,字数递增,描写的景物不同,画面显得丰富多彩。C王曲结尾三个并列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呼应开头三组对偶句,整饬而工稳。D顾曲“破清思”三句以动衬静,表现客居他乡的游子夜深人静难以入眠、客梦被惊醒的状态。E顾曲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远近、虚实结合,整首曲子笼罩着游子的羁旅愁思。(2)两首元曲都刻画了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两首元曲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哪些相同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 _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注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亡后拒绝仕元。(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好问“诗似杜甫”,其诗歌风格沉郁苍凉。全诗将批判意识与悲怆情怀相融合,使诗作增加了历史深度。B颔联中“衣冠今日是何年”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此句意蕴丰富,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相似的意境。C颈联中“枯槐聚蚁”使用了典故,借南柯梦中的槐安国蚁民影射现实百姓“无多地”用以安身立命的情况。D尾联“何处青山”指的是人向往的生活的地方,其特点是“隔尘土”,即远离尘世纷扰;“华颠”是说头发白了,指年老。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恨 别杜 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1)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入清溪行山中唐李白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无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注】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桡(ro):桨。(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2)诗的颔联在写景上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孤山寺遇雨白居易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诗首联中的“拂波”一词把乌云低压水面的情景写得极富动感,为后面写雨做了铺垫。B白诗颈联从空间着笔,“北岸”“东轩”二词写出了风雨飘飞,一片迷茫,交代了拟宿的原因。C苏诗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但却遮不住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D苏诗第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2)这两首诗所写的雨各有什么特点?“风荷一向翻”和“白雨跳珠乱入船”向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 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白帝城: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句,又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C颈联“青枫江上”紧扣王少府贬长沙,“白帝城边”紧扣李少府贬峡中,“秋天远”“古木疏”意境高远雄浑。D尾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诗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答: _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1)下面对两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卢诗首联写送别环境,郊外衰草,四野苍茫,一片凄凉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友人,倍增离情别绪。B卢诗颈联感叹朋友身世不幸,又在乱离中四处漂泊,表达了对友人此去前途未卜的深切担忧。C李诗首联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十年后乱离中相逢,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干脆利落。D李诗的颈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叙谈的入神和激动心情。 (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但尾联的写法却各有特色,请试做分析。答: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B项,诗人虽然心境有所变化,但并未“心灰意冷”,从后文夜深高唱“商歌”的情景也可以推知。(2) 答案被贬后的失意(结合“濩落”一词注释简析)。失意却初心不改的坚持(结合“濩落唯心在”简析)。有知己的安慰(结合“平生有己知”简析)。对施展才华的渴望(结合“商歌夜深后”简析)。无人赏识的惆怅、遗憾和忧愤之情(结合“听者竟为谁”简析)。(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参考答案】(1)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向往隐逸生活;与郑少府志同道合、感情深厚。(2)从写景看,本诗描述白鹭四散飞去,散落青山,好像下到青山上的几点雪,十分轻盈飘逸;从写人看,“我”不辞路途遥远寻访友人,不想没有见到友人,就又回到陵阳钓鱼,行踪飘逸,性情洒脱;从语言风格看,以“我”入诗,率真自然,毫不隐晦自己的性情,清新飘逸。【参考答案】(1)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以及思乡之情。第一联“客心”“宾雁”言游子远行,第二联“共赏重阳节”则写与家人(朋友)登高望远之情,表达诗人游子思乡之情。第四联则直抒胸臆、借典表达诗人“聊祛南国忧”的忧国忧民的情感。答案为:(1)A解析:A“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错,即事诗常是借某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了体现”错,本诗中“半雨黄花”“一江明月”均为描写,尾联既是抒情,同时也是议论。(2)第一问:前一句直抒胸臆,后一句借典抒情,使用塞翁失马的典故,以塞翁自比。第二问:共同抒发了诗人不以荣辱沉浮萦怀的旷达胸襟和虽遭贬谪却乐享山水并陶醉其中的愉悦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情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情感表达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即事抒情、用典抒情等)。“世间荣辱何须道”,直接表达情感,“何须道”显示诗人不把荣辱名利放在心上的豁达胸襟;“塞上衰翁也自知”,“塞上衰翁”运用塞翁失马的典故显示自己不把贬谪放在心上的旷达。白话诗歌在我鬓发如丝的时候,第三次外放出任郡守,我却在自己的书斋中潇洒生活胜过禅师。虽然近来因为身体多病慢慢疏远了歌舞美酒,但还有诗词不负这云山大好美景。我兴致高昂地在雨中赏菊,在月下秋江边流连忘返。这世间的荣辱有什么值得言说的呢?这个道理,连塞翁都知道,我岂会把进退放在心上?【参考答案】(1)C(2)该句意思是说,初夏正需一场及时雨,以清洗从北方刮来的尘土。用了比喻的手法。“雨”比喻宋军,“北尘”比喻金人的统治。形象地写出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心情。解析(1)C项,天意是天意向宋,就缺优秀的爱国将领,也没有悲观的情绪。(2)要求赏析“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注意主要从比喻的手法的角度赏析,句中“雨”比喻宋军,“北尘”比喻金人的统治。形象地写出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心情。【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错,诗中并无此意,“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说明他很有才华。(2)答案: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的才能;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表达了同情;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鼓励:尾联鼓励他要不辞辛劳,建功立业。(任答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诗是一首赠别诗,抓住诗歌的类别有助于我们分析作者的情感。赠别诗常见的情感: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朋友间的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积极奋发的勉励,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对前途艰险的担忧等。本诗首联“文章达”“羽翼高”是对友人才能的赞美;颔联“白首”“尚青袍”是对友人年华逝去却不得重用的同情,“青袍”在古代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颈联“须藏器”“莫告劳”是对友人的劝诫忠告;尾联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友人能施展才华。【参考答案】(1)用“秋雁少”写出了闽中的偏远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写出了闽中夜晚的凄清、环境的恶劣。(2)比喻。“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风波”比喻朋友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3) “无恨”是劝勉友人不要怨恨,“闽中我旧过”, 因为闽中我以前也曾到访过,过来之人,了解情况。“南天瘴疠和”,往南虽然又湿又热,但是瘴气与瘟疫还算温和。“自当逢雨露”,相信你是冤屈的,肯定会得到赦免,回到京都。(如果抓住“只是夜猿多”合理阐释也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1)D 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光。(2)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的作用,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踌躇。 【参考答案】(1)AE(2)形象:两首曲子都刻画了一位客居他乡、孤独寂寞、内心悲苦、归期难定而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游子形象。手法:景物烘托,两首曲子都通过描写具体的环境来烘托主人公的情感。王曲,前六句写秋天悲凉的景色,七、八句用“孤航”烘托主人公漂泊的孤寂;顾曲,一、二句写江水连天,蕴含着绵绵的乡思,三、四句写游子无聊地看着云林烘托主人公无聊、烦闷的心境。心理描写,王曲中的“无聊倦客,伤心逆旅,恨满天涯”和顾曲的“归去难”直接抒发主人公思乡的悲凉之情。解析(1)A项,“以乐景写哀情”错误,“杈桠”表现树木枝条盘曲的样子,以“缠挂”表现枯藤在树干上的攀附缠绕,以“接翅”表现昏鸦成群的景象,全无乐景。E项,“虚实结合”错误,整首曲子通过视觉、听觉描写的景物以及对钱少难度日和写信寄回家的叙述都是实写。(2)题目分为两个问题:一是两首曲子都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特征,一是塑造人物形象时使用的相同的手法。第一个问题,可以根据曲子描写的具体内容和直抒胸臆的句子等,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第二个问题,要先从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和景物描写(烘托作用)来分析两首曲子在刻画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找出相同点。王曲,描写了枝藤缠绕的树、飞在高空的塞雁、傍晚归家的乌鸦等景物,结尾三句抒发作者的无限苦闷等,可以知道主人公的身份、心情等;顾曲,先写主人公乘舟,然后写主人公长夜难眠和写信寄回家的情景等。由此可以知道,两首元曲的主人公都是客居他乡、孤独寂寞、归期难定的游子形象,手法上运用了景物烘托、心理描写。答案为:(1)B解析:B“衣冠今日是何年”是言国破家亡,改朝换代,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表现人们与世隔绝、不知时间流逝的意思完全不同。(2)“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写时事纷然,诗人寒夜不眠,进而想到骨肉分离,追问“衣冠今日是何年”表达了亡国之痛。“枯槐聚蚁无多地”写百姓流离失所,无立身之地,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悲悯。“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写诗人以“秋水鸣蛙”自比,只愿自守一片天地,想要寻找与世隔绝的青山,度过余生,表达了归隐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全诗,不要有所遗漏。从首联的“事纷然”“夜不眠”想到骨肉分离,又有追问“今日是何年”,抒发了亡国之痛。“无多地”及“枯槐聚蚁”的典故,则写出了百姓的苦难和作者的深度同情。最后几句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及归隐之心。白话诗歌眼中看到的都是金、元兴替过程中的纷乱的时事,搂着被子望着窗外寒冷的夜空难以成眠。因战祸一家骨肉分离各在他乡异县,穿衣戴帽混日子也弄不清今天是什么年头?百姓流离失所,无立身之地。庄子秋水里的井底之蛙自得其乐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哪里的青山与世隔绝,远离尘世纷扰?我愿在那里修一个小草棚,度过我的余生。【参考答案】(1)四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2)通过细节(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深切思念家人的诗人形象。诗中以“步月”“看云”描写诗人内心的不宁静,以“清宵立”“白日眠”写诗人思念之久、之倦。【参考答案】(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首联写舟之“轻”“疾”,表现出诗人“入山中”的畅快与惊喜;中间两联,诗人置身山水,与鱼鸟为伴,心情愉悦而恬淡;尾联,诗人被山间幽美夕景所吸引,“停桡”驻足,沉醉其中。(2)俯仰结合(远近结合)。诗人“起坐”舟中,俯视溪底,鱼儿往来;抬望四周及上空,鸟儿翩飞。一俯一仰,景物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动静结合。诗人行舟观景,青山倒映在水中,随溪水荡漾。景象逼真,巧妙地融山水于一体,寓静于动,蕴含生机,别有情趣。【参考答案】(1)C(2)白诗所写的雨:细密。苏诗所写的雨:急骤。“风荷一向翻”生动准确地写出了风吹荷叶,荷叶朝同一方向翻去的情景,“翻”字写出了荷叶在风雨中的特别的动态和美感。“白雨跳珠乱入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飞溅的雨点比作“跳珠”,“跳”和“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和急。“白雨”与前面的“黑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写出了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雨显得白而透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解析(1)C项,“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错误,苏诗第一句是用乌云翻涌的气势来渲染暴风骤雨即将来临的气氛。(2)第一问,考生需要在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白诗,从“洒”“雨声繁”说明了雨的细密。苏诗,“跳”“乱”写出了骤雨落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掉落,突出了雨的急骤。第二问,考查炼句,考生可从用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来考虑。【参考答案】(1)B(2)惜别关切之情。首联中“嗟”“意何如”“问谪居”等可以看出诗人对二人遭遇的同情与惋惜之情。颔联设想两位友人到达贬所后的生活听猿声而落泪,睹归雁而思人思乡,是表达关切之情。宽慰勉励之情。颈联以想象风景名胜之美来表达对二人的安慰之情:秋高气爽一洗烦恼,古木参天、枝叶扶疏使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审定版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节能降耗中的建筑能耗管理平台构建报告
- 2025年环境监测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分析报告
- 2023年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平行班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完美版附答案详解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经典例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3年湖南自考本科税收筹划复习资料
- 45G互操作及信令流程
- 友善主题班会课件
- 自动喷灌设计说明及安装大样
- 杭州市“教坛新秀”理论考试简答题汇总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二级医养结合机构)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丨苏教版 (共34张PPT)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基础操作
- 建筑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 2022年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