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程 设 计 报 告学生姓名:学 号:学 院:电气工程学院班 级:电自题 目: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陈厚合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2014年 1 月 10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 13-14 学年第 I 学期学 院:电气工程学院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 生 姓 名:学 号:课程设计题目: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起 迄 日 期: 2013年 12月30日 - 2014年1月10日课程设计地点:电气工程学院现代电气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室指 导 教 师:陈厚合 系主任:安军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年12月30日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1设计目的:本实验是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内容,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基本方法、基本过程的理解,并能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分析简单的工程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压的调整。5. 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分析潮流的分布。6. 利用PSAT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比较。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1) 课程设计工作量比较大,需要有前期准备工作,需要查找资料。(2)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中不仅要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完成基本内容,还要包含计算机计算潮流的程序源代码,及各种条件下潮流计算的数据及数据分析。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4主要参考文献:1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2 孟祥萍、王林川.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设计与计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6工作计划及进度: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月2日 查资料,原始资料分析,参数计算2014年1月3日-1月9日 计算潮流,进行电压调整,仿真分析,撰写报告2014年1月10日 答辩或成绩考核7、成绩组成及考核标准: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题目1.1.题目原始资料1.1.1.系统图:变电所4变电所3变电所2变电所110kV母线35kV母线10kV母线35kV母线一次侧电压220kV一次侧电压220kV线路长为80km线路长为70km线路长为80km线路长为90km线路长为90km线路长为100km母线2母线1。母线32*QFQ-50-22*TQN-100-2TQN-100-22*QFs-50-2电厂二电厂一1.1.2.发电厂资料: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300MW,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100MW,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40MW和20MW;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200MW。1.1.3.变电所资料:(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35KV 35KV 10KV(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9)40MW 30MW 50MW 60MW(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0.85;(四) 变电所1和变电所2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A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短路电压(%)=16.7;变电所3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63MVA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短路电压(%)=10.5;1.1.4.输电线路资料: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单位长度的电抗为,单位长度的电纳为。1.2.课程设计基本内容:7.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8.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9.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10.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要求调整范围在9.5-10.5之间;电压35KV要求调整范围在35-36之间)11. 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分析潮流的分布。12. 利用DDRTS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比较。13.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1.3.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1. 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2.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3.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4.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参数变化。5. 打印利用DDRTS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概述2.1总概述本文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潮流计算,对给定题目进行分析计算,在应用DDRTS软件,构建系统图进行仿真,最终进行合理的系统潮流。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支路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潮流计算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求解的方法有很多种,当系统相对简单,节点数相对较少时,我们可以通过手算获得各参数,但当系统网络较复杂时,想要通过手算各参数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为计算机算法的出现提出了要求。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是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一般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解算方法,制订计算流程,利用MATLAB编制计算程序。最后,应用DDRTS软件,构建系统图,对给定负荷重新进行分析,潮流计算后的结果也能满足相应的参数要求。常规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一般具有三种类型的节点:PQ、PV及平衡节点。一个节点有四个变量,即注入有功功率、注入无功功率,电压大小及相角。常规的潮流计算一般给定其中的二个变量:PQ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电压的大小),平衡节点(电压的大小及相角)。2.1.1.变量的分类: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母线或节点的电压大小和相位、 、在这十二个变量中,负荷消耗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无法控制,因它们取决于用户,它们就称为不可控变量或是扰动变量。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是可以控制的自变量,因此它们就称为控制变量。母线或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是受控制变量控制的因变量。其中, 、主要受、的控制, 、主要受、的控制。这四个变量就是简单系统的状态变量。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以下的约束条件:对控制变量 对没有电源的节点则为对状态变量的约束条件则是 对某些状态变量还有如下的约束条件 2.1.2.节点的分类: 第一类称PQ节点。等值负荷功率、和等值电源功率、是给定的,从而注入功率、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属于这类节点的有按给定有功、无功率发电的发电厂母线和没有其他电源的变电所母线。 第二类称PV节点。等值负荷和等值电源的有功功率、是给定的,从而注入有功功率是给定的。等值负荷的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的大小 也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等值电源的无功功率,从而注入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有一定无功功率储备的发电厂和有一定无功功率电源的变电所母线都可以作为PV节点; 第三类平衡节点。潮流计算时一般只设一个平衡节点。等值负荷功率、是给定的,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也是给定的。担负调整系统频率任务的发电厂母线往往被选作为平衡节点。关键词:牛顿-拉夫逊法 潮流计算 MATLAB DDRTS 变压器及非标准变比 无功调节 2.2牛顿拉夫逊法概要2.2.1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一简单的说明已知一个变量X函数为: 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出发,根据:反复进行计算,当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的误差为时,则:把在附近对用泰勒级数展开上式省略去以后部分的误差可以近似由上式计算出来。比较两式,可以看出牛顿拉夫逊法的休整量和的误差的一次项相等。用同样的方法考虑,给出个变量的个方程:对其近似解得修正量可以通过解下边的方程来确定:式中等号右边的矩阵都是对于的值。这一矩阵称为雅可比(JACOBI)矩阵。按上述得到的修正向量后,得到如下关系这比更接近真实值。这一步在收敛到希望的值以前重复进行,一般要反复计算满足为预先规定的小正数,是第n次迭代的近似值2.2.2用牛顿法计算潮流时,有以下的步骤:输入线路,电气元件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 给这各节点电压初始值 。 将以上电压初始值代入式(438a)式(438c)或式(445c)、(445a),求出修正方程式中的不平衡量 。将各节点电压的初值代入式(4-41a)、式(4-41b)或式(4-49a)式(4-49d),求修正方程式的系数矩阵雅克比矩阵的各个元素。解修正方程式,求各节点电压的变化量,即修正量。 计算各节点电压的新值,即修正后值运用各节点电压的新值自第三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和线路功率。其中,平衡节点功率为 线路功率为 从而,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 2.2.3程序框图如下:输入原始数据形成导纳矩Y阵给定电压初值,对于PQ结点,按式计算P(r),Q(r)对于PV结点,按式计算,启动是否|P(r),Q(r)| ?计算雅克比矩阵各元素解修正方程式,求e(r),f(r)用e(r+1)=e(r) e(r), f (r+1)=f(r) f (r)修正结点电压以e(r+1)e(r), f (r+1)f (r)以(r+1)r按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及线路功率输出2.3 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DDRTS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DDRTS(Digital Dynamic Real Time Simulator)是基于微机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和自主开发的全中文图形化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用于模拟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过程以及对装置进行实时闭环测试。DDRTS 系统包含了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和调速器、PSS、电动机、变压器、输电线、断路器、电抗器、CT、PT、CVT、负荷和各种无源元件,还有包括饱和电抗器等非线性元件,是一套基于高速PC全数字化的动态模拟实验及测试系统。(三)题目求解3.1给定网络各元件参数的计算以及各变电所调压范围3.1.1.节点设置及分类 根据系统图可知此系统为两端供电网路,将母线1和2设为节点1和2将变电所1、2、3、4的高低压侧分别设为节点7、8、9、10。并且,将节点1设为平衡节点,将节点2设为PV节点,其余节点设为PQ节点。3.1.2.给定网络各元件参数的计算设定基准值,所以 根据题目原始资料,计算发电厂、变压器及线路的参数。(1)运用下列公式计算变压器参数: (2) 计算线路参数将参数整理,见下表:首端号末端号阻抗标幺值电纳标幺值130.01756+0.04153i0.26912i140.03161+0.07475i0.1211i150.03161+0.07474i0.1211i250.01230+0.02907i0.18838i260.01405+0.03322i0.21528i370.00368+0.11133i0450.02810+0.06645i0.10764i480.00368+0.11133i0590.00309+0.08333i06100.00309+0.08333i0(3)变电所负荷标幺值分别为:由题可知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70MW 40MW 55MW 60MW,且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0.85,所以变电所的功率标幺值如下:变电所1 S=0.4+0.24790i变电所2 S=0.3+0.18592i 变电所3 S=0.5+0.30987i变电所4 S=0.6+0.37185i(4)计算变压器分接头变比变压器有5个抽头,电压调节范围为2*2.5%, 对应的分接头开始时设变压器高压侧接主接头,降压变压器5个分接头时的非标准变比以备调压时选用对变电所低压母线为35KV时,非标准变比与10KV时相同。3.1.3.各变电所调压范围 由于各节点电压不应超过各自的允许范围,由题目要求知变电所1、2、3和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35KV 35KV 10KV,而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要求调整范围在9.5-10.5之间;电压35KV要求调整范围在35-36之间,所以各变电所调压范围如下表:节点78910电压下限0.95110.95电压上限1.051.02861.02861.05同时保证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要大于变电所有功功率,并且两者差值越小表明线路有功功率损耗越小,越满足实际要求。3.2. 等值电路根据以上所求的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如下:图1 给定变电所负荷下未调整前的潮流3.3给定变电所负荷下的潮流计算分析3.3.1.变电所负荷为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求解 1、线路参数:支路首端号支路末端号线路阻抗 对地电纳130.01756+0.04153i0.26912i140.03161+0.07475i0.1211i150.03161+0.07474i0.1211i250.01230+0.02907i0.18838i260.01405+0.03322i0.21528i370.00368+0.11133i0450.02810+0.06645i0.10764i480.00368+0.11133i0590.00309+0.08333i06100.00309+0.08333i02、形成B1、B2矩阵: 根据所求参数以及B1矩阵的含义,列写B1矩阵如下:B1=1 3 0.01756+0.04153i 0.26912i 1 0; 1 4 0.03161+0.07475i 0.12110i 1 0; 1 5 0.03161+0.07475i 0.12110i 1 0; 2 5 0.01230+0.02907i 0.18838i 1 0; 2 6 0.01405+0.03322i 0.21528i 1 0; 3 7 0.00368+0.11133i 0 0.909 1; 4 5 0.02810+0.06645i 0.10764i 1 0; 4 8 0.00368+0.11133i 0 0.909 1; 5 9 0.00309+0.08333i 0 0.909 1; 6 10 0.00309+0.08333i 0 0.909 1 根据发电厂、变电所的容量及B2矩阵的含义,列写B2矩阵:B2=0 0 1.05 1.05 0 1; 1 0 1.05 1.05 0 3;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4+0.24790i 1 0 0 2; 0 0.3+0.18592i 1 0 0 2; 0 0.5+0.30987i 1 0 0 2; 0 0.6+0.37185i 1 0 0 23、变压器低压侧电压标幺值的变化范围 四个变电所对应的节点号依次是7、8、9、10 变电所号1234节点号78910电压下限0.95111电压上限1.051.02861.02861.054、利用MATLAB程序运行的结果未调整时各节点的标幺值如下节点12345678910电压1.05001.05001.03821.03921.04251.03231.11541.12341.12191.1051图2 给定变电所负荷下未调整前的潮流由调压范围可知变电所1、2、3、4均不满足情况。 调节方法:调节电压有三种方式:调节发电机机端电压、调节变压器变比、借补偿设备调压。在各种调压方式中,应首先考虑调节发电机机端电压,这种措施不用附加设备,从而不附加投资。当发电厂机电压调至1时还未满足要求时,应调节相应变电站变压器的变比。当前两种调压方式都未满足要求时应借助补偿设备调压。观察到节点7,8,9,10的电压都较正常范围偏高,调节发电机端电压和变压器变比,此系统共进行二次调整,最终得到合理结果,各次调整和结果如下: 调节方法电厂1电压电厂2电压分接头1分接头2分接头3分接头4未调整1.051.050.9090.9090.9090.909第一次110.9090.9090.9090.909第二次110.9320.9550.9550.909 调整后的B1矩阵B1=1 3 0.01756+0.04153i 0.26912i 1 0; 1 4 0.03161+0.07475i 0.12110i 1 0; 1 5 0.03161+0.07475i 0.12110i 1 0; 2 5 0.01230+0.02907i 0.18838i 1 0; 2 6 0.01405+0.03322i 0.21528i 1 0; 3 7 0.00368+0.11133i 0 0.932 1; 4 5 0.02810+0.06645i 0.10764i 1 0; 4 8 0.00368+0.11133i 0 0.955 1; 5 9 0.00309+0.08333i 0 0.955 1; 6 10 0.00309+0.08333i 0 0.909 1调整后B2矩阵B2=0 0 1 1 0 1; 1.2 0 1 1 0 3;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4+0.24790i 1 0 0 2; 0 0.3+0.18592i 1 0 0 2; 0 0.5+0.30987i 1 0 0 2; 0 0.6+0.37185i 1 0 0 2调整后各节点的标幺值如下节点12345678910电压1.00001.00000.98690.98780.99140.98091.02981.0121.01031.0467图像如下:图3 给定变电所负荷下的调整后的潮流 各支路的功率损耗如下表:功率损耗未调整一次调整后二次调整后 (1,3) 支路0.286023-28.6631i0.324283-25.7954i0.324985-25.7924i (1,4) 支路0.0993299-12.9797i0.115989-11.6895i0.116707-11.6868i (1,5) 支路0.0274219-13.1911i0.0347789-11.9254i0.0353096-11.9233i (2,5) 支路0.392842-19.6922i0.433638-17.6539i0.433903-17.652i (2,6) 支路0.58835-21.9476i0.665067-19.548i0.665067-19.548i (3,7) 支路0.065501+1.9816i0.072881+2.2048i0.076847+2.3248i (4,5) 支路0.0468828-11.5502i0.0513978-10.4215i0.0513843-10.42i (4,8) 支路0.03632+1.0988i0.04035+1.2207i0.044736+1.3534i (5,9) 支路0.084952+2.2909i0.094375+2.5451i0.10475+2.8249i (6,10)支路0.12607+3.3999i0.14053+3.7899i0.14053+3.7899i总有功损耗1.62762261.97328971.9942189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变压器分接头的调高有功损耗逐渐增大,符合实际情况,而最终调节使得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时,有功损耗增加了0.3665963MW,相对与实际损耗1.9942189MW小很多,可以认为是合理的。 各节点的功率S为(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0.6199 + 0.0795i 1.2000 + 0.1687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4000 - 0.2479i -0.3000 - 0.1859i -0.5000 - 0.3099i -0.6000 - 0.3718i二次调整后的具体潮流分布 各条支路的首端功率Si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SjS(1,3)= 40.4018+1.32248iS(3,1)= -40.0768-27.1148iS(1,4)= 16.8065+3.25894iS(4,1)= -16.6898-14.9458iS(1,5)= 4.7859+3.3683iS(5,1)= -4.75057-15.2917iS(2,5)= 59.1944-4.55211iS(5,2)= -58.7605-13.0999iS(2,6)= 60.8056+21.4269iS(6,2)= -60.1405-40.9749iS(3,7)= 40.0768+27.1148iS(7,3)= -40-24.79iS(4,5)= -13.3549-4.99959iS(5,4)= 13.4063-5.42038iS(4,8)= 30.0447+19.9454iS(8,4)= -30-18.592iS(5,9)= 50.1048+33.8119iS(9,5)= -50-30.987iS(6,10)= 60.1405+40.9749iS(10,6)= -60-37.185i下图为经软件仿真得到的潮流分布图4 DDRT仿真给定变电所负荷下的调整后的潮流结果分析:节点电压12345678910MATLAB1.00001.00000.98690.98780.99140.98091.02981.0121.01031.0467DDRTS1.00001.00000.98671.00741.00570.98061.02341.01211.01611.0395有上述比较可观察到:应用DDRTS仿真和MATLAB计算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可以认为此潮流计算是正确的。3.3.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1、各变电所变化后功率的标幺值:变电所1: 0.408+0.25286i变电所2: 0.306+0.18964i变电所3: 0.51+0.31607i变电所4: 0.612+0.37929i 2、B1矩阵不变,B2矩阵变为:B2=0 0 1.05 1.05 0 1; 1.2 0 1.05 1.05 0 3;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408+0.25286i 1 0 0 2; 0 0.306+0.18964i 1 0 0 2; 0 0.51+0.31607i 1 0 0 2; 0 0.612+0.37929i 1 0 0 23、利用MATLAB程序运行的结果未调整时各节点的标幺值如下节点12345678910电压1.051.051.03781.03881.04221.03191.11441.12261.12111.1039图5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下未调整前的潮流由调压范围可知变电所1、2、3、4均不满足情况。 调节方法:调节电压有三种方式:调节发电机机端电压、调节变压器变比、借补偿设备调压。在各种调压方式中,应首先考虑调节发电机机端电压,这种措施不用附加设备,从而不附加投资。当发电厂机电压调至1时还未满足要求时,应调节相应变电站变压器的变比。当前两种调压方式都未满足要求时应借助补偿设备调压。观察到节点7,8,9,10的电压都较正常范围偏高,调节发电机端电压和变压器变比,此系统共进行二次调整,最终得到合理结果,各次调整和结果如下: 调节方法电厂1电压电厂2电压分接头1分接头2分接头3分接头4未调整1.051.050.9090.9090.9090.909第一次110.9090.9090.9090.909第二次110.9320.9550.9550.909调整后的B1矩阵B1=1 3 0.01756+0.04153i 0.26912i 1 0; 1 4 0.03161+0.07475i 0.12110i 1 0; 1 5 0.03161+0.07475i 0.12110i 1 0; 2 5 0.01230+0.02907i 0.18838i 1 0; 2 6 0.01405+0.03322i 0.21528i 1 0; 3 7 0.00368+0.11133i 0 0.932 1; 4 5 0.02810+0.06645i 0.10764i 1 0; 4 8 0.00368+0.11133i 0 0.955 1; 5 9 0.00309+0.08333i 0 0.955 1; 6 10 0.00309+0.08333i 0 0.909 1调整后B2矩阵B2=0 0 1 1 0 1; 1.2 0 1 1 0 3;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0 2; 0 0.408+0.25286i 1 0 0 2; 0 0.306+0.18964i 1 0 0 2; 0 0.51+0.31607i 1 0 0 2; 0 0.612+0.37929i 1 0 0 2调整后各节点的标幺值如下:节点12345678910调整后1.00001.00000.98650.98740.99120.98041.02871.01141.00941.0454各支路的功率损耗如下表:功率损耗未调整一次调整后二次调整后(1,3) 支路0.299242-28.6213i0.339353-25.749i0.340117-25.7458i(1,4) 支路0.11112-12.9471i0.129127-11.6537i0.129886-11.6509i(1,5) 支路0.0310696-13.1792i0.0387759-11.9126i0.0393212-11.9105i(2,5) 支路0.377756-19.7227i0.417732-17.6863i0.418093-17.6841i(2,6) 支路0.615216-21.8737i0.695493-19.4656i0.695493-19.4656i(3,7) 支路0.068269+2.0653i0.075978+2.2985i0.080119+2.4238i(4,5) 支路0.0430389-11.5522i0.0472359-10.4242i0.0472286-10.4225i(4,8) 支路0.037843+1.1449i0.04205+1.2721i0.046625+1.4105i(5,9) 支路0.088513+2.387i0.098349+2.6522i0.10918+2.9443i(6,10)支路0.13145+3.5448i0.14656+3.9525i0.14656+3.9525i总有功损耗1.80351751.95467582.0526228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变压器分接头的调高有功损耗逐渐增大,符合实际情况,而最终调节使得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时,有功损耗增加了0.2491053MW,相对与实际损耗1.8035175MW小很多,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各节点的功率S为(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0.6565 + 0.0832i 1.2000 + 0.1932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4080 - 0.2529i -0.3060 - 0.1896i -0.5100 - 0.3161i -0.6120 - 0.3793i调整后的具体潮流分布各条支路的首端功率Si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SjS(1,3)= 41.2202+1.96403iS(3,1)= -40.8801-27.7098iS(1,4)= 17.977+3.31134iS(4,1)= -17.8471-14.9622iS(1,5)= 6.4554+3.0402iS(5,1)= -6.41608-14.9507iS(2,5)= 57.9579-3.09374iS(5,2)= -57.5399-14.5904iS(2,6)= 62.0421+22.4159iS(6,2)= -61.3466-41.8815iS(3,7)= 40.8801+27.7098iS(7,3)= -40.8-25.286iS(4,5)= -12.7995-5.4123iS(5,4)= 12.8467-5.01023iS(4,8)= 30.6466+20.3745iS(8,4)= -30.6-18.964iS(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吉林大学招聘教师5人(1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福建三明清流县金星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消防员2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市禄劝县人民法院司法协警招录(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智汇水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西抚州市崇仁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员工有关事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汇承中学招聘教师(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合肥经济学院人才招聘7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漳州辖区分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东菀市社卫中心招聘纳入岗位管理编制外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10.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1课时加速)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 2025至203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居住物业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采购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英语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疑难病历讨论
- SF6设备带压封堵技术规范2023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冶金产业的应用-洞察阐释
- 三年级信息科技第28课《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及课后习题
- 监理工程师借调合同协议书范本三方版5篇
- 培养“最好的我”新时代品质少年-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