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 人口迁移级学考过关达标练1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观看足球赛。”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解析:选B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选项中甲、丙、丁分别去上海观看足球赛、出差、采购,居住地并没有长期或永久变更;而乙是去上海读大学,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且时间较长,应属于人口迁移。2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BC D解析:选D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随着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北大荒”的开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迁入大批人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34题。3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美洲到北美洲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A欧洲 B非洲C北美洲 D亚洲解析:3.C4.D由图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地区是亚洲。下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完成56题。5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6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解析:5.D6.A根据经纬网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境内,其中甲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丙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第5题,图示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比较落后的甲地向乙、丙两地迁移。第6题,图示人口迁移是由经济因素(收入差距)导致的人口迁移。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瓦莱丽阿莫斯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冲突导致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叙利亚邻国,已经大大超出了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预计的程度,迫使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必须大幅增加所需资金,以满足叙利亚难民日益增大的人道主义需求。据此回答78题。7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其邻国,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自然环境 B经济C气候 D政治8若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当前叙利亚的人口迁移属于()AB1到B2 BB2到C1CA1到D DC1到A1解析:7.D8.C第7题,当前,叙利亚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国内持续动荡,也就是战争导致的难民迁移,战争属于政治因素。第8题,涌入“叙利亚邻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图中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9下图示意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其中“”“”“0”分别表示居民改善生活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无关因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从人口迁移推拉力角度分析,图中“”号表示_,“”号表示_。(2)推测影响图示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下列因素:优越气候、优质水源、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婚姻家庭,对任何人都可能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有利因素是_,其中只能对部分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_。解析:第(1)题和第(2)题,对居民改善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因素分别是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读图可分析出,迁出地“”号因素之和大于迁入地“”号因素之和,而迁出地“”号因素之和又小于迁入地“”号因素之和,说明总体上迁出地更利于居民改善生活,更利于人口迁入,所以推测影响图示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是经济、气候等因素,可能是政策、婚姻、战争等因素。第(3)题,所列因素中,优越气候和优质水源是对任何人都可能引起人口迁移的有利因素;婚姻主要影响年轻人口迁移,家庭主要影响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迁移,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主要影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青年人群迁移。答案:(1)拉力推力(2)政策、婚姻、战争等因素。(3)优越气候、优质水源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婚姻家庭级素养提能强化练 读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图(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回答12题。1图中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的分别是()A BC D2曲线所代表人口迁移现象,在下列城市中已有所体现的是()A伦敦 B巴西利亚C新德里 D乌兰巴托解析:1.D2.A第1题,在区域发展初期,城镇化水平低,人口迁移以乡村之间为主;随着城乡差别的增大,人口迁移转变为以乡村到城市为主;到经济发展高水平阶段,人口迁移又转变为以城市之间为主,并且随逆城镇化进程,城市到乡村人口迁移数量增加较大。第2题,曲线代表城市到乡村人口迁移,是城镇化高水平(逆城镇化)阶段人口迁移特色。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34题。3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4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解析:3.C4.D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丹江口水库向四周迁移,即水利工程建设是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4题,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人口迁移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无关,所有的居民必须全部迁走;图中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从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亚洲人口迁往美国,美国人口迁往亚洲,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完成56题。5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A BC D6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A BC D解析:5.A6.B第5题,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第6题,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美国迁入人口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7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3)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和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孩子上学”属社会文化因素,“我们村挺富的,想转回去当农民”属经济因素。材料二反映了政治因素。第(2)题,我国当前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内地迁往沿海地区,由乡村迁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高中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山东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精麻处方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慢性咽炎课件
- 金融学基础考试大题及答案
- 情景再现法课件
- 青华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评估单考试题及答案
- 航空航天概论考试及答案
-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 安全教育:不私自离开幼儿园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旅游策划实务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第7章:方差分析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办公楼加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00页)
- 洁净厂房不锈钢地面施工方案
- 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