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即将成形.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即将成形.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即将成形.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即将成形.doc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即将成形.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中、西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概况,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及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eppatocirrhosis Ascites Research General Situation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heppatocirrhosis ascites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ba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heppatocirrhosis ascites, General Situation of clinical stu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heppatocirrhosis ascites,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and analyzes the deficiency of.Key Words: heppatocirrhosis ascites;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review肝硬化腹水(heppatocirrhosis ascites,HCA)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病属中医“鼓胀”范畴,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为临床常见难治病症,是中医“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如人意,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效果较好,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综述治疗HCA的临床概况。1 中、西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1.1 中医病因病机 喻嘉言医门法律胀病论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滞、血瘀。”本病根据病因和病机有“气鼓”、“血鼓”、“水鼓”、“虫鼓”之称刘海振 HCA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山西中医 2009 12月25卷62-641,但气、血、水三者,仅有主次之分,而非单独为病,每互相牵连为患。鼓胀因肝脾肾相互失调, 致使气滞,血瘀,水停腹中。病发于肝,根本在脾,涉及于肾。正如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脏腑虚者愈虚,气、血、水壅结腹中,水湿不化,实者愈实,故本虚标实,虚实交错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肖冰2等认为HCA的病机是由于三焦决读无权肖冰, 赵长鹰. HCA从三焦论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6(4):6-9,气化失司,继而影响气、 血、水的正常运行,致使气、血、水相互搏结,停聚腹中。三焦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与肝硬化腹水的产生有密切关系。谢旭善3等认为对于气滞孙琳琳, 丁广智, 毕祥春, 等. 谢旭善治疗HCA经验=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6,25 ( 3 ) : 205、血痕、水停、毒存是肝硬化腹水的基本病因,是病情进展之关键在于湿热疫毒不清,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张文忠4认为本病与瘀血密切相关张文忠HCA从瘀论治江西中医药2007 年9 月第9 期 20-21, 肝硬化腹水中瘀血形成的原因在于气滞血瘀、水瘀互患、毒瘀相生、痰瘀相关、因虚致瘀、久病则瘀等方面。朱金发5等认为本病多由情志抑郁或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或肝病失治,以致损伤肝脾,气虚气滞,血瘀水停而成;其主要病理在于脾虚、水( 湿)阻、血瘀三方面,尤以脾气虚弱为其关键。1.2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HCA是肝硬化晚期(失代偿期)的标志,以其肝功能损害及门静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形成机制主要是门静脉压增高陆再英 钟南山7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448、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失衡、肾脏及内分泌因素导致的钠水潴留等6,此期病人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形成腹膜炎,多脏器受累引起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治疗措施主要有应用利尿剂、输注白蛋白、行腹腔穿刺放腹水、腹水浓缩回输、腹腔静脉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移植等。尽管如此,HCA的治疗仍存在很多问题,如10%20%患者对限制水钠摄入及应用利尿剂治疗不理想,形成顽固性腹水。并且利尿剂的应用常引起电解质紊乱,并易导致肝性脑病和(或)肝肾综合征的发生。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7就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王妮娜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2009年4月 51-53,结合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加以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HCA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30 例张海斌第27 卷第4 期2011 年7 月湖南中医杂志74-758,优点如下:中医重视整体,强调辨证,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与西药同用标本兼治;中医利尿消水有益气、健脾、补肾、疏肝、行气、渗湿诸法,利水作用温和,疗效持久,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疗效较巩固,复发率小祝峻峰 蒋卫民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诊治进展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12月第20卷第6期637=6409。近年来立足现代医学病理知识,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能明显改善肝肾功能,消减腹水,提高生活质量。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2.1西药加自拟中药方治疗肝硬化腹水多数医家均采用在辨证基础上,以基本方为主随症化裁加减10。郭小苓中西医结合治疗HCA58 例疗效分析郭小苓(吉林医学2012 年3 月第33 卷第7 期 1389-1390奚 骏 杜秀萍 陈建杰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年第19卷第4期254-25611以中医鼓胀病出发认为脾失健运,湿邪中阻,肝气郁结,气血凝聚为发病主因,予以利水行气化瘀之中药汤剂茯苓、陈皮、猪苓、泽泻、桂枝、白术、黄芪、当归、柴胡),联合醛固酮,对照组以醛固酮为基础的利尿药物治疗。两组对有效、显效、无效例数进行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得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曾星华12等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健脾调肝补肾方药(黄芪、炒白术、茯苓、炒谷麦芽、炒枳实、砂仁、白芍、茵陈、郁金、猪苓、泽泻、泽兰、大腹皮、丹参、醋制鳖甲、生甘草)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HCA34 例临床观察曾星华陈晓丽刘飞跃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 年1 月第12 卷第1 期HCA。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肝补肾方药,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为70.59%;两组患者腹围、体重、24 h 尿量、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腹部B 超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CA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张广蕾浅谈HC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张广蕾当代医学2011年9月第17卷第26期总第253期 144-1451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CA,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利尿剂螺内酯,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郁金、甘草、枸杞子、白术、砂仁、山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或鳖丹饮(鳖甲、白术、猪苓、丹参、郁金、黄芪、柴胡、云苓、车前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红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HCA36例临床观察谢军,赵红艳,纪逸平中医药导报2011 年5 月第17卷第5期 37-3914等采用西医药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消腹水汤(黄芪、太子参、当归、鳖甲、益母草、茯苓、猪苓、枳实、大腹皮、白芥子、白茅根、丹参、黑牵牛、白牵牛、厚朴10)治疗本病。对照组采用调整饮食、护肝、利尿、白蛋白与抗感染等西医综合方法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1%,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宋传亮15霍秀杰中西医结合治疗HCA56 例宋传亮霍秀杰光明中医2011 年2 月第26 卷第2 期 326-327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己五苓汤(黄芪、防己、茯苓、猪苓、桂枝、生白术、泽泻、当归、车前子、泽兰)辩证加减,气虚者加党参、太子参、怀山药等;阴虚者加生熟地、元参、沙参、石斛、山萸肉等;臌胀甚者加厚朴、枳实、大腹皮等;血瘀者加丹参、三棱、莪术等;黄疸加茵陈、虎杖、山栀子、金钱草等;肝区胀痛则加川楝子、延胡索、柴胡、郁金、枳壳等;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保肝利尿等对症处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4%,对照组为83. 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1),结论芪己五苓汤为主方配合西药治疗HCA疗效满意,腹水消退迅速,且远期疗效尚可。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B 超检查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宋春霞16等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柔肝散结汤(丹参、黄芪、地鳖虫、水蛭、白术、白芍药、桃仁)治疗乙肝肝硬化宋春霞,张伯鹏,阎志欣 恩替卡韦联合柔肝散结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0, 32( 8) : 1171 1173,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结果显示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III) 降低明显,TBiL复常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恩替卡韦联合柔肝散结汤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能协同改善肝功能及预后。宋原敏宋原敏, 祝 勇, 黄新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HCA64例总结第26卷第3期2010年5月湖南中医杂志 21-2217等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肝汤:柴胡、丹参、车前子、泽泻、枳实、鸡内金、生大黄、茯苓、白术、薏苡仁、白芍、鳖甲、穿山甲)联合西药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而对照组仅为73.43%,两组比较,P 0.05);治疗组腹水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对腹水的消退疗效显著。彭金平彭金平. 真武汤合多巴胺、速尿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腹水浅析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 22 ( 2 ):29.19在一般常规保肝、防治感染以及传统的补充人血白蛋白、限钠、限水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0. 9% NaCl 10mL+多巴胺20 mg+ 速尿40mg腹腔内注射,治疗组予真武汤加减(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等)以温阳利水,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 0. 01)。从而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HCA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 小结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标志,腹水的形成和持续时间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单纯西药或者中药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有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突显其明显优势。目前来说中西医结合还处于各抒己见,治法纷纭,方药各异,分散局限的状态。需要明白的是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与西医的简单相加许剑基于临床的中西医肝病研究之探讨中西医结合研究年月第卷第期266-26820,而是要更深入地探索和发现两者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反复印证,才能有效的治疗本病。但中医与西医怎样有效的结合、如何凸显中医特色、,以及肝硬化腹水的微观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型分类的相关性,中医的量化辨证分型标准还都待进一步探讨。构建中西医结合肝病转化医学学科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临床研究的迫切需要。参考文献1 刘海振.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山西中医,2009,25(12):62-642 肖冰,赵长鹰.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