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_第1页
豫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_第2页
豫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_第3页
豫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_第4页
豫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豫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 . 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 . 而不求偿:报偿D . 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2. (15分)阅读理解。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1)这篇短文主要讲_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_。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 _,“其织”的“其”是指 _。 3. (14分)阅读理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 , 共工与颛顼(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1)解释文中下划线的词。 昔者:_ 争:_触:_ 折:_(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_。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5.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6. (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解释下面划线词。 将援弓射之_竟斗而讼於社伯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_;弟弟的意见是_;社伯的意见是_。(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7. (12分)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注释:发鸠(ji)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柘(zh)木:柘树。文首:头上有花纹。其鸣自 :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少女:小女儿。(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语。 白喙:_以堙于东海:_(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 (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8. (13分)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找出文中的三对反义词,写下来。 _ _ _(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9. (10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融七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_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_,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注】值:遇,遇到。盈:满。置:放置,摆放。遂:于是,就。故:缘故,原因。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道:道理。(1)把古文中的词语和意思用线连起来。 尊老敬长_ A每个人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宾客盈门_ B唯独自己的是最小的。唯己独小_ C尊敬老人和比自己年长的人。各得其所_ D宾客挤满门庭。(2)猜一猜,依次将所选的答案填在文中的横线处。 孔融会按什么方法分梨?_A远近亲疏 B长幼次序 C高矮胖瘦孔融回答了什么让父“大喜”?_A先来后到,不偏不倚B树有高低,人有老幼C梨有大小,人有亲疏(3)短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 A . 母亲让孔融分梨,孔融主动把小梨留给自己的事。B . 孔融的祖父过生日的事。(4)孔融_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 A . 孝敬父母B . 谦恭敬让C . 自强不息10.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引号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_乃四“顾”胆落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 11. (6分)课内阅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与日逐走_弃其杖_(2)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12.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与群儿戏于庭_众皆弃去_光持石击瓮破之_(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园中有金有父子二人,居小村,营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謂子日:“园中有金。”言讫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帐然。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皆大丰收。子始悟父言之理。【注】营:经营,管理。谓:告诉,说。讫:完结,终了。属:类,类别。(1)翻译句子。 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子始悟父言之理。(2)园中真有儿子想找的金子吗?父亲为什么对儿子说“园中有金”? 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 .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 . 故草木不生D . 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 . 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 . 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 . 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16. (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ou):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唱歌穷:尽,完,这里指学完。谓:认为,以为。之:代词,指代秦青高超的唱歌技巧。遂辞归:于是就(向秦青)告辞准备回家遂(sui),于是。辞,告辞弗(fu)止:没有劝阻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用酒食送行。衢(q),大路抚节:打着节拍。遏(e):阻止。谢:认错,道歉。反:通“返”,返回(1)对“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说自己什么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B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自己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2)秦青为薛谭饯行,高歌一曲之后,薛谭是怎么做的?写出相关的句子。 (3)秦青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说明理由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