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风气候显著 一 季风气候显著 1 季风 因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西伯利亚 蒙古一带 太平洋 印度洋热带洋面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偏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偏南风 东南风 西南风 我国广大地区 成因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影响我国的冬 夏季风 除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海南 台湾等外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东南季风 太平洋 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西南季风 印度洋 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非季风区 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 岭 山 山 山 山为界 大兴安 阴 贺兰 巴颜喀拉 冈底斯 2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古人说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指这里 a 不受夏季风影响b 夏季风来的迟c 年降水量稀少d 雨季来的迟 a 呼和浩特 兰州 拉萨 大兴安岭 6558mm 5 9mm 思考我国东南与西北地区降水的差异与原因 给点提示 从海陆位置 季风 地形方面考虑 东南地区 距离海洋近 受夏季风影响大 西北地区 距离海洋远 高大地形阻挡 受夏季风影响小 3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受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使我国回归线附近成为世界著名的 鱼米之乡 而世界同纬度地区大多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 如1956年我国黑龙江省呼玛县利用当地夏温较高的有利条件 辅以水利等措施 试种水稻成功 成为目前世界上水稻分布的最北界限 天然橡胶在北纬20度的海南岛生长良好 而世界其他地区的种植界限不超过北纬19度 雨热同期 对农作物 牧草和森林生长有利 夏热使我国喜温作物 棉花 水稻 玉米等 种植的界限 要比世界其它地区纬度偏高得多 4 我国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气温的年变化 年较差 和日变化 日较差 大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我国冬季是世界同纬度最冷的国家 夏季是 除沙漠地区外 最热的地方 分析下表 回答 1月份 齐齐哈尔比巴黎低 7月份 齐齐哈尔比巴黎高 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比巴黎大 说明我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特点 大陆性 22 7 3 6 26 3 表现 1 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 气温的年较差偏大b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c 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d 7月一般为气温最高月2 下列界线中 属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a 一月0 c等温线b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c 大兴安岭 张家口 兰州 拉萨 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d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3 下列省会或首府城市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乌鲁木齐 兰州 哈尔滨 西安a b c d 都不是 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冬 夏季风异常会带来什么灾害 abd a d 资料2 我国从1950 1988年的38年间 每年都出现旱涝和台风等多种气象灾害 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 5次 水灾5 8次 登陆的热带气旋6 9个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资料1 同一种灾害常常连年连季出现 如1951年 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次 资料3 1972年4月15 22日从辽宁到广东共16个省 自治区先后出现冰雹 大风 雷雨等灾害 资料4 台风每年在我国登陆平均8个 台风深入内陆可造成华北等地的暴雨 暴雨山洪还会引发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元 光铁道部门每年用于整治险阻工程费用多达10亿元 1 寒潮 2 台风 3 水旱灾害 4 沙尘暴 二 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每年秋末 冬季 初春 从西伯利亚 蒙古一带入侵我国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48小时内降温10 以上 最低气温在4 以下 且陆地上伴有5 7级大风 海上6 8级大风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 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春旱 北方广大地区 华南沿海 西南地区 其中尤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伏旱 秦岭 淮河以南 长江中下游平原最突出 秋旱 湘 鄂 赣 皖冬旱 华南地区 1 关于我国水旱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b 北方地区只有旱灾没有水灾c 伏旱成灾是我国北方各地最严重的灾害d 每年厄尔尼诺发生时全国发生旱灾2 关于台风的正确叙述是 a 台风多源于我国南海b 世界各国中 只有我国受台风影响c 我国境内台 琼 粤 闽受台风影响最大d 台风因源于台湾岛附近而得名3 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年秋末开始寒潮就可能影响我国b 南方沿海地区不受寒潮影响c 寒潮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d 寒潮对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无影响4 下列灾害中目前尚无有效防御方法的是 a 干旱b 沙尘暴c 寒潮d 洪涝5 我国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有 a 台湾岛b 海南岛c 滇南谷地d 雅鲁藏布江谷地 a c a c cd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东部为季风气候 自南而北 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的 西南部青藏高原区为独特的 三 我国气候类型 复杂多样 请将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与其相应的四城市分别连线 说出它们分别代表了我国四大地区中的哪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季常冬 气候湿润 终年皆夏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干燥 冬冷夏热 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有那些有利方面 讨论 为什么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东西差异大及山地的阻挡作用即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起伏等的影响 我国共有植物2 4万种 居世界第三位 动物种类也很丰富 仅脊椎动物就有4400种 其中 鸟类和兽类均占世界同类种数的10 以上 见课本p43活动题2 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 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国土广大b 平原面积辽阔c 地形复杂多样d 气候复杂多样 d 1 我国气候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b 气候复杂多样c 雨热同期d 地形复杂多样2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标志是 a 季风气候显著b 大陆性强c 垂直变化明显d 温度带和湿地区多种多样3 下列有关我国气候与农业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季风气候广 为世界水稻种植最多的国家b 世界绝大多数动植物可以在我国生长 但雨热同期不利于农作物 森林 牧草的生长c 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在季风区内的最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d 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十分严重 abc d b 读右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大兴安岭东侧的地形区是 西侧的地形区是 2 按干湿状况 甲地属于地区 乙地属于地区 按温度带两地均属于带 3 位于同一纬度带的甲 乙两地 夏季气温较高的是地 其主要原因是 4 甲 乙两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地 两地降水量不同的原因是 5 甲 乙两地中受寒潮影响较强烈的是地 原因主要是 6 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请具体列举其四个方面的分界内容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半干旱 半湿润 乙 甲地地势较乙地要高许多 中温 乙 乙地距海近 受海洋影响较大 甲地处非季风区和海洋气流的背风坡 甲 靠近寒潮的源地 且当地地表起伏较小 地势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秦岭 淮河一线 1 冬季0 经过的一线 2 温度带中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 等降水量线800mm经过的一线 4 干湿地区中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条地理界线的对比 寒潮入侵我国路线图 据统计 1980 1990年的近十年间 我国 台湾省除外 平均每年遭受台风危害的面积达313 33万公顷 死亡人数超过500人 直接经济损失在31亿元以上 读右图 比较侵入我国的寒潮与台风的下列情况 源地 活动季节 主要影响地区 危害 有利影响 西伯利亚 蒙古一带 西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跨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
- 兄弟姐妹养老母亲的合同9篇
- 荀子简介课件
- 迅维培训课件
-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创新与政策环境报告
- 生态修复工程2025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修复产业风险预警报告
- 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的行业比较研究
- 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不断进步
- 血吸虫培训课件
- 宠物教育培训市场细分需求预测报告:2025年创新产品课程设计
- 2025至2030中国草莓果酱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标准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驾照科目四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土地增值税清算培训课件
- 2025年稳定币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医院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 PDCA循环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限时强化练答案解析
- 2025年人资部长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