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学校名称:城关中学 课程名称: 语文内容主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师姓名:常俊芳教 龄: 15授课年级八年级(2)学科语文主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任课教师常俊芳课型综合问题解决课课时2上课日期2010 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教学方法1“六字”读书法。 2自主探究法。3.小组合作讨论法与老师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准备: 1 利用“六字”读书法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充分预习课文。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恐龙无处不在程 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导入主题3创设语言情境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 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用心倾听,激发学生检查预习5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检查问题导读评价单,解决疑难。1、 学生能够认真仔细检查订正问题导读评价单。2、 学科长并能准确评价。小组讨论,合作解决12创设组内合作交流情境 1出示问题生成评价单,组织朗读。2组织讨论习题,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并提出指导性意见。1、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将答案要点写在问题生成评价单上。展示交流,朗读体会15创设展示、交流、质疑的情境1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展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展示见解。2进行真实性、激励性、赏识性评价。3 组织朗读体会。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读问题。2、在同学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3、在汇报完毕后,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总结概括,提升意义1创设总结情境总结课文 教师寄语 学生认真倾听,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外拓展4出示问题训练评价单,见课外拓展。板书设计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 大陆漂移学说考古学 生物学 地质学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程 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导入主题3创设语言情境旧课导入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 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 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 遍这篇短文。 用心倾听,激发学生检查预习5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检查问题导读评价单,解决疑难。 学生能够认真仔细检查,并评价。小组讨论,合作解决10创设组内合作交流情境 1出示问题,组织朗读。2组织讨论习题,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并提出指导性意见。1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将答案要点写在问题生成评价单上。展示交流,朗读体会15创设展示、交流、质疑的情境1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展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展示见解。2进行真实性、激励性、赏识性评价。3 组织朗读体会。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读问题。2在同学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3在汇报完毕后,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总结概括,提升意义1创设总结情境总结课文 教师寄语 学生认真倾听,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外拓展4出示问题训练评价单,见课外拓展。板书设计被压扁的沙子压扁的沙子-斯石英 - 恐龙灭绝原因-撞击说 化学 地理学 天文学 生物学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教学反思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问题导读评价单姓名: 班级: 座号: 设计者:常俊芳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一、反复朗读课文,了结课文内容。二、自学课文 完成任务1、给加粗字注音。褶皱( ) 潮汐( ) 遗骸( ) 臀( )劫难( ) 陨石( ) 追溯( ) 驮( )2、多音字辨析。 ( ) ( ) ( ) ( )壳 压 ( ) ( ) (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流逝:天衣无缝:劫难:追溯: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我的收获:我的问题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问题生成评价单1姓名: 班级: 座号: 设计者:常俊芳 朗读课文,探究问题 1、恐龙无处不在的说明对象是不是有关恐龙的知识?为什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具体分析一下。3、这篇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也具体分析一下。4、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举例说明。 5、如何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它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6、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分析一下吗? 谈收获 学习完本文之后你有什么启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问题生成评价单2姓名: 班级: 座号: 设计者:常俊芳朗读课文,探究问题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根据又是什么?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4、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说说。5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6、对比阅读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问题训练评价单姓名: 班级: 座号: 设计者:常俊芳一、积累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鸟臀 (2)褶皱 (3)潮汐(4)劫难 (5)追溯 (6)遗骸2解释词语。(1)遗骸: (2)追溯:(3)劫难: (4)致密:(5)天衣无缝:3(1)两篇短文选自_国_作家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地名)。4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_5你还知道多少“恐龙”的情况?请说一说。_二、能力提高文章的作者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其实我们中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请你从自己的体会入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不少于200字)三、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1)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赤潮”的记载。(2)直到显微镜发明以后,人们才逐步揭开了赤潮的神秘面纱。原来是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从而引起水色异常,形成赤潮。造成赤潮的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是微型或小型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现在已知的有40多属、120多种,其中以夜光藻、骨条藻和原生物中的溢虫等较为常见。它们主要分布在离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表面。(3)赤潮的颜色,主要由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颜色决定,如以夜光藻为主形成的赤潮,主要呈红色;而以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则为绿色。因此,赤潮实际上是各种有色潮的总称。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常带有粘性和腥臭味,所以又被称为“臭水”、“厄水”。(4)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出现与日益加剧的海洋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类长期向海洋倾倒垃圾,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和农业肥料大量流入海洋,给海洋生物增加了过量的食物,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和聚集,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这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5)此外,海区内的水文气象条件,也与赤潮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强烈的日照、水温的升高、海水的停滞以及海面上空气流稳定等因素,均有利于赤潮生物的集结。因此,这也是赤潮形成的自然条件。(6)密集的赤潮生物不仅堵塞鱼类的鳃,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水极度缺氧,而且还能够形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生存,导致其大量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这种生物毒素不仅能够引起鱼类及贝类中毒或死亡,人若食用了含有这种毒素的海产品,也有可能发生中毒或致死事件。(7)人类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20亿年前就已经活跃在地球上的藻类,今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敲响警钟。这是海洋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它告诉我们,海洋绝不是人类的“垃圾站”和“污水桶”。保护海洋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选自化石,有删改)1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赤”是红的意思,但“赤潮”时海水并不一定都呈红色。B“赤潮”对海洋鱼类、贝类甚至人类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C造成“赤潮”的生物种类不少,它们都是微型或小型的原生动物,都生活在离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表面,所以才引起了水色的改变。D“赤潮”发生时,海水常常会变粘并伴有腥臭味。2第(7)节画线句子中“这样的方式”是指_。“向我们敲响警钟”中的“警钟”是指_。3第(2)节中加粗词语“一些”能否去掉?为什么?答:_4从建国初到60年代以前,我国沿海仅发生过4次赤潮,70年代达15次,80年代以来达到了260次。请运用选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我国赤潮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答:_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1)tn(2)zh(3)x(4)ji(5)s(6)hi2(1)遗体、遗骨 (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3)灾难、灾祸 (4)细致精密 (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审计报表分析自动化处理工具会计科目全面覆盖版
- 跨部门协同办公及项目管理模板
- 学会分享的议论文13篇
- 租房子合同模板高清(3篇)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智能设备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狸花猫脾气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体育产业体育品牌营销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信行业5G网络和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想象作文5篇
- 上海低压电工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山西太原市面向劳务派遣人员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地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规范
- 关于“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 2025年汽车后市场初步法律法规政策解读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草甘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高空平台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加油站操作员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冬季八防安全培训课件
- 诊断学腹部体格检查课件
- T-CRACM 0003-2025 中医体质药食同源膏方标准
- NCCN肾癌指南精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