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盗牛原文:有盗牛而被羁者,熟识者过而问曰:“女何事?”答云:“晦气撞出来的。向在街上闲走,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拾得之耳。”问曰:“然则罪何以至此?”复对云:“绳头还有一小小牛儿。”旁观者曰;“是盗牛者也,咎由自取,何强辩为?”译文:有一个偷牛的犯人被抓了,认识他的人路过看到了就问道:“你发生了什么事?”他答道:“倒霉催的。我在街上闲逛,看见地上有一根草绳,觉得有用,就拾起来了。”认识的人问:“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罪过到这种地步呢?”他回答说:“绳的那头还有一头小牛。”旁观的人说:“这是偷牛的人,罪过是自己找来的,为什么要强辩呢?”字词解释拘:拘留,这里指抓。女:同“汝”,你 晦气:倒霉的运气 向:刚才闲:随意 耳:罢了 复:又 适:刚刚惊愕:惊讶的样子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译文:有一个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过就问:“因什么事被抓?”他回答说:“倒霉撞到我了!”熟人问:“晦气是怎么来的?”他说:“刚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就捡了起来。”熟人问:“既然这样,那么罪过为什么到了这个程度?”他又回答说:“绳那头还有一头小牛啊。”听到的人不禁十分惊讶。14.孙叔敖杀两头蛇孙叔敖杀两头蛇,讲述了楚国的令尹孙叔敖小时候遇见两头蛇的故事,赞颂了孙叔敖能为别人着想,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作品名称 孙叔敖杀两头蛇 创作年代 西汉 作品出处 新序 文学体裁 文言文 作 者 刘向导读:孙叔敖是春秋时代的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县)人,出身贫寒,凭借自己的努力,官至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1 。本文讲述了孙叔敖少年时期的一则故事,其中体现了孙叔敖善良正直的优秀品质。注:今天的淮滨县的期思古城西南有埋蛇岭系孙叔敖埋蛇处,也叫埋蛇冢,史志作敦蛇丘。因期思为古寝丘地,嘉靖固始志把 寝野歧蛇 列为八景之一。原文: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文言文启蒙读本版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译文: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暗中做好事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文言文启蒙读本版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了好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注释:1、尝:曾经。 2、为:是。 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 5、泣:流泪。 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 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助词,的。 10、恐:害怕。 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 13、安在:在哪儿? 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先秦其他一些诸侯国则将国家主管行政的长官称为“相”,如齐相,赵相。17、对:回答。 18、故:缘故,原因。 19、毋:(w)不要。20、治:治理。 21、闻:听说,听见。 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24、誉:赞美,称赞。启发与借鉴:孙叔敖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情况下,仍然冷静,理智地反应,为民除害。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5.水滴石穿原文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 翻译: 张乖崖担任崇阳县令,一个官吏从钱库出来,张乖崖看见他头发旁的头巾下有一枚铜钱,就盘问他,他说是钱库中的。张乖崖就下令用棒打他。那个官吏愤怒地说:“一枚铜钱有什么值得说的,你竟然棒打我。你(虽然)能打我,可你不能杀我!”张乖崖又提笔写下判语,说道:“一天一枚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铜钱;用绳子来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断;水滴石头,(时间长了)石头会被水滴穿。”说完,亲自拿着剑,走下台阶,斩下他的首级.去申台府自首.崇阳县的人至今仍流传.注释: 1、 为:担任 2、 令:县官 3、诘:盘问 4、 库:钱库 5、 巾:头巾 6、 乃:是 7、 勃然:发怒的样子 8、 足:值得 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用绳来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断;水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石头会被水滴穿 10、 堦(ji):通“阶”,台阶 11、 斩:斩杀 12、 援:拿起 13、劾(h):揭发罪状 14、自:从 启发与借鉴那吏是否该杀,张乖崖是否判得过重,这问题姑且不论,但张乖崖说的日积月累、小事能变大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却是事实,发人深省。 做事要有毅力与恒心。 典故宋朝时,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物失窃的事件。张乖崖决心好好刹一刹这股歪风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这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看到一个管理县行钱库的小吏慌慌张张地从钱库中走出来,张乖崖急忙把库吏喊住:“你这么慌慌张张干什么?” “没什么。”那库吏回答说。张乖崖联想到钱库经常失窃,判断库吏可能监守自盗。便让随从对库吏进行搜查。结果,在库吏的头巾里搜到一枚铜钱。 张乖崖把库吏押回大堂审讯,问他一共从钱库偷了多少钱,库吏不承认另外偷过钱,张乖崖便下令拷打。库吏不服,怒冲冲地道:“偷了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你竟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我?” 张乖崖看到库吏竟敢这样顶撞自己,不由得十分愤怒,他拿起朱笔,宣判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一天偷盗一枚铜钱,一千天就偷了一千枚铜钱。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判决完毕,张乖崖吩咐衙役把库吏押到刑场,斩首示众从此以后,崇阳县的偷盗风被刹住,社会风气也大大地好转。 后来,“水滴石穿”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坚持不懈,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很大的功劳。 一钱斩吏一钱斩吏是出自北宋罗大经编著的鹤林玉露。原文: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张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据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盖自五代以来,军卒凌将帅,胥吏凌长官,余风至此时犹未除尽。乖崖此举,非为一钱而设,其意深矣,其事伟矣。翻译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有一个库工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查出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惩罚。那个库工狡辩,说:“一文钱,小事情,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不能杀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他就自己走下台阶,用剑就将那个库工斩了。 然后到府中详细说明经过揭发自己的罪行。崇阳人至今还在赞扬这件事。大概从五代以来,这里的士兵侵犯将领主帅,这里的小吏欺压长官,残余的不良风气到现在还没有除尽。张乖崖这个举动,不只是为了一钱,它的意义很深远啊,这件事很伟大啊。注释巾:头巾。诘:质问。援:拿着。仗:持。申:详细说明。劾:揭发罪行。凌:侵犯、欺压。一钱斩吏阅读答案一钱斩吏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判毕,下阶仗剑自斩之。1请找出短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写在下面。_2张乖崖“仗剑自斩之”,你认为小吏该不该斩?_参考答案: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2答该或不该都可以,能够自圆其说即可。16. 芒山盗临刑宋宣和年间,芒山有盗临刑,母来与之诀。盗谓母曰:“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怜之,与之乳。不意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毒耶?”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译文:在荣宣和年间,芒山有个小偷将要服刑,母亲前来与他诀别。小偷对他母亲说:“我想要像小时侯一样允吸母亲的乳汁,我死而无憾。”母亲有些怜悯他,就让他允吸。不料小偷咬断了乳头,血流得满地都是,母亲死了。施刑的人说:“你为什么这么狠毒?”小偷告诉施刑的人说:“我小时侯,偷了一颗菜一根柴,我母亲见了十分开心,从不检点,有了今天,所以十分怨恨就杀了她。”哎!俗话说:“教育孩子要从幼儿就开始。”这真不假啊!【注释】1宋宣和:宋徽宗的年号。2芒山:今河南境内。3盗:小偷。4吮:吸。5且:将。6乳:奶头。7毒:狠毒。8检:检点。古文少年志存高远17.尔辈亦鹰犬全文: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我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译文:从前有一个少年,家里十分贫困,靠砍柴养活自己,晚上就照着月光读书。邻村有一位富人,穿锦缎做的衣服,吃肉,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拿着弓箭,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后面,途中与少年相遇。富人当着一群人侮辱他说:“你像这样贫困,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呢。”少年不回答他。富人又说:“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他!”少年改变了脸色,说:“我家里虽然只有四面墙壁,然而志向很高很远大,不是你们这些鼠辈可以比的!”左右随从想要打他,少年睁大眼睛斥责他们:“你们这些人也是(别人的)老鹰和猎犬!”(少年)头也不回就离开了。注释1、薪:柴草。 2、炫:夸耀、炫耀。 3、若等:你或你们。4、罗后:跟随在后面。5、作色:改变了脸色。 6、顾:回头看。7、去:离开。 8、恒:常常。 9、昔:从前。10、览:看。11、应:回答。12、逐:追赶。13、殴:驱赶。14、瞋目:瞪大眼睛。15、斥:斥责。16、则:就。17、家徒壁立: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家境十分贫穷。18、衣:穿。19、锦:好的衣服。启示:人没有志向,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养身心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是要修养身心,就必需先树立志向。志存高远,则心自然就纯洁。家徒壁立家徒壁立,成语,基本含义是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也常常说成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穷。点评:尽管贫穷,但是要修养身心,就必需先树立志向。志存高远,则心自然就纯洁。18.刮骨疗毒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也有意志坚强的意思。在正史三国志有记载关羽刮骨疗毒之事,但医生并非华佗。华佗为曹操所杀。三国志原文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译文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启示写出了关羽豪迈的大丈夫的帅气、光彩风度,勇敢无畏,同时也说明了三国时期医术高明。演义原文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记载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前文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名声大震,在攻打樊城时被曹仁弓弩手所伤,右臂中箭,翻身落马。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州调理。”于是与众将入帐见关公。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众对曰:“某等因见君侯右臂损伤,恐临敌致怒,冲突不便。众议可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公怒曰:“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平等默然而退。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小校引见关平。平视其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平曰:“莫非昔日医东吴周泰者乎?”佗曰:“然。”平大喜,即与众将同引华佗入帐见关公。时关公本是臂疼,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马良弈棋;闻有医者至,即召入。礼毕,赐坐。茶罢,佗请臂视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视。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佗曰:“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关公箭疮既愈,设席款谢华佗。佗曰:“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平复如旧矣。”关公以金百两酬之。佗曰:“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 1 白话版本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废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缚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至见骨,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惧怕。”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是世间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缚在柱上;并让人先送上食物,说:“先生远道而来,请先用酒菜!”关公陪着华佗吃了一会,便伸出了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华佗也不再说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的臂下放上一个盆子,看准了位置,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关公吃喝如常,华佗气定神闲说:“我用刀把君侯骨头上的毒给刮走,这就好了!”华佗的手法娴熟,话刚说完,手上的刀子已经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还发出悉悉的声音,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将士见到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独关公仍继续下棋吃喝,面不改容。不久,华佗把毒刮尽,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舒如故,一点也不痛。先生真是神医!” 华佗说道:“我为医一生,从未见到过你这样的人。君侯真天神也!君侯箭疮虽治,但必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就会平复如旧。” 关公箭疮既愈,拿出黄金百两酬谢,并设席款待华佗。华佗婉拒说:“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没有希望要回报!”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创作背景罗贯中之所以将医生写成是华佗,大概因为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且擅长外科手术,治箭伤理更不成问题。如此“有根有据”,加之作者的生花妙笔,把故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何人不信“刮骨疗毒”的真实性呢?其实,古代有“刮骨”经历的勇将远非关羽一人。据北史载:长孙子彦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肉锯骨,流血数升,言戏自若,人以为“逾于关羽”。宋史记载:赵匡胤在北周时攻入寿春,“城中发连弩射之,矢大如椽,牙将张琼以身蔽之,矢中琼髀,镞甲着骨不出。琼饮酒一大厄,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南宋名将韩世忠也曾有“中毒矢入骨,亦用强弩括之”的经历。至明代,这样的例子也屡屡见载于史书中,不胜枚举。不过,后人还是最佩服关羽,一则是关羽所处的时代较早;二则“大刀关公”这个勇猛无比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加之三国志中的“伸臂令劈之,时方与诸将饮,臂血流于盘器,而公言笑自若”的生动描述,也令人觉得更真实可信。三国演义刮骨疗毒的故事,既夸张了关羽虎将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又赞颂了华佗神医的高明医道,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至今还脍炙人口。当然,华佗为关羽刮骨,只是一个演义故事。在史书三国志的关羽传里并没有说明为关羽治病的医者是谁,华佗传里也没有记载他为关羽治过病。何况,华佗发明了麻醉剂,也不必让病人去经受不麻醉就刮骨的痛楚。但是,华佗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生,却是实情。在史学家陈寿写的三国志和范晔写的后汉书里都有他的传记,留下了这位杰出医学家一生的光辉业绩,但都写到对华佗的死感到惋惜。 2 相关人物华佗三国演义第75回,名医华佗为关羽行“刮骨疗毒”一节,料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刮骨疗毒刮骨疗毒疫流行,他立志行医,为病人解除痛苦。为了为人治好病,他攀山越岭,采集草药,行走四方。他的足迹遍及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部分地区。在治病采药的过程中,他的医学知识日益渊博,临床经验不断丰富。他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后世奉他为外科的鼻祖。他曾创的“麻沸散”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南天星1钱,共6味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说课稿:4.1.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 1.1.5多项式的乘法(2) 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 2025低空经济无人机网络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 港口区块链交易安全-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普通焊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安全监管「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与风险防控报告
- 2024年安康杯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2025年中国鞋匠摇床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1 认识有理数 第3课时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 国家能源安庆市2025秋招能源与动力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房屋安全性鉴定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知识产权普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 大学日语四级讲解课件
- 2025年档案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仓库内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巡线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原卷
- 酒店出纳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