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去年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在冬天来临不得不分离时,它们约定来年再相会。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鸟儿和大叔的真挚情谊。全文共有四次对话,这四次采用白描写法的对话,构成了文章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本课时教学就以这四次对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人物对话前添加表示心理、动作、表情等提示语,以及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慢慢地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领会到本文白描写法的高明之处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学情分析】:首先,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读过不少童话故事,对童话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本文语言朴实简单,通过朗读学生不难感受到大树和鸟儿的情谊。另外,四年级学生也具备人物提示语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添加人物对话前的提示语入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人物的感受和心情,并在对比中了解这篇童话的写作特点。【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生字“伐”,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到添加表示心理、动作、表情等人物提示语,可以让人物形象更生动具体。3、体会这篇童话的特点:用白描的写法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添加提示语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大树、鸟儿、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不同感受。难点:帮助学生体会这篇童话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喜欢读童话吗?读过哪些?(请2-3名学生说一说,师小结:童话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个神奇有趣的世界)2播放媒体课件:今天让我们再来读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3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去年的树。(生齐读一遍)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初读要求:自由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如果有学生齐读,师应及时纠正)2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读:声音响亮,不添字不丢字。听:认真倾听,读完才能评价。(指名4位同学,分别朗读1-4段、5-8段、9-12、13-17段,只正音,轮读要快)在朗读完5-8段时,师提出本课生字“伐”,请小老师带读“伐,伐伐伐”;师:这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请大家观察下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易说出“伐”与“代”的区别)师生共同书写“伐”。三、精读课文,把握童话特点1理清故事脉络:师:读到这里,你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吗?生:小鸟(师板书)师:它和谁是一对好朋友?生:大树(师板书:大树 小鸟 )2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情深”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易找到第一段,再请学生读一读,假如学生没有重读“天天”,师相机朗读第一段)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强调“天天”),比较老师读得有什么不一样?猜猜为什么?(学生易说出:老师重读了“天天”。师继续追问: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预设生:读出了好朋友之间的感情。师注意引导)指名学生说“天天”。师:天天,就是每天、每时每刻,比如说学生可能答:清晨、傍晚、春天、秋天等。(课件出示: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每一位学生回答完,师相机引读:阳光明媚的清晨,鸟儿站在树枝上生: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生:天天听着鸟儿唱。师引读:落霞满天的傍晚,鸟儿站在树枝上生: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生:天天听着鸟儿唱。师引读:百花盛开的春天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生:天天听着鸟儿唱。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呢?课件出示:大树和鸟儿是一对( )好朋友。(学生填词,可能有“形影不离、感情很好”等,学生说出好的词语,让学生把词语板书于“大树 小鸟”的横线下)师:多么要好的一对好朋友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生齐读)3可冬天就要来临,这对好朋友不得不分离,在即将要分开的时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对话一: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1)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对话一,指名一组同桌朗读。(师根据学生的朗读相机评价,比如:我听出了“大树的难过、小鸟的依依不舍”)师:你能把“难过、依依不舍”放到空白处,再读一读吗?(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可以把“难过、伤心、依依不舍”这些词语加在人物对话的前面)出示有空白的对话一:树对鸟儿( )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2)交流:空白处还能添加哪些词语?可以表达出分别在即的好朋友的心情呢?(3)给学生1分钟时间自由添加词语,然后带着词语读“树对鸟儿( )说、鸟儿( )说”,不读完整的对话,节约时间。(师注意多鼓励学生,让学生自由说、大胆说,言之有理即可)师:刚才大家在人物的对话前添加了一些“伤心”“难过”等表示人物心理的词语,那么,加了词语读和不加词语读一样吗?(不一样)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加词语之后人物更生动更形象)4师:大树和小鸟相约来年再相会,可是,当小鸟回来找大树的时候,却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它开始了一段艰难的追寻。你知道小鸟分别向哪些人物询问了大树的下落吗?生:树根、大门、小女孩。(师板书)师:当鸟儿满心欢喜去找大树时,却发现大树不见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树根,它和树根开始了又一次对话。出示第二次对话:“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树根( )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1)拿出练习纸,在空白的地方加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2分钟)(2)全班交流(先指名1位学生带上词语完整地读第二次对话,然后指名3-4位学生带上词语只读“鸟儿怎么问树根、树根怎么回答”。师注意鼓励,评价到位)(3)小结:刚才大家添加的词语很精彩!那么,除了可以加表示心理的词语以外(师板书:心理),还可以加上其他词语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学过的狮子与鹿中的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指名学生读这个句子,其他同学猜一猜横线部分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学生容易猜出“撅起了嘴”表示动作,“皱起了眉头”相对较难,师可以边做动作边引导“这是脸上的”,生:表情。师相机板书:动作 表情)(4)师:是的,在人物对话前还可以添加表示动作和表情的词语,现在请你们从动作、表情、心理等角度来思考,在空白处填词。(在头脑中思考即可,不需要把词语写出来。学生大概会填表示小鸟着急时的动作、表情)然后指名1-2位学生读一读填好的句子。(5)带着各自的感受齐读第二次对话。5听了树根的回答,鸟儿更揪心了,但它没有放弃对大树的追寻,它飞越了山谷,飞越了村庄,和门先生、小姑娘又展开了两次对话。出示后两次对话: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师:这两次追寻,小鸟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动作或表情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去读一读,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来演一演。(1)指名读。(师可以先问:谁想带上人物的动作、表情来读一读?如果没有,师要引导学生平常非常焦急、非常急切时你会有哪些动作,让学生去体会小鸟的感受)(2)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或表演读做激励性评价。(语言要简洁)(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两次对话。(男生读大门和小女孩,女生读鸟儿,老师读旁白)(4)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课件出示四次对话)师:是啊,我们被小鸟对大树的执着追寻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再一次来朗读四次对话吧!(推荐一名学生读小鸟,四组学生分别读其余的人物,老师读旁白)(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物的对话前添加一些表示心理、动作、表情的提示语,能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但是,请再仔细看一看课文中的这几次对话,作者有没有写这些呢?(没有,师擦去“心理、动作、表情”板书)是作者不会写吗?6介绍作者,强调成就新美南吉(19131943) 日本鼎鼎大名的童话作家,14岁起就开始创作童谣和童话,多篇作品被选进中小学课本。代表作有狐狸被派去买东西、小狐狸买手套等。他的作品非常强调故事性,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短短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他也被誉为“日本安徒生”。7设疑:作者为什么不把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写清楚呢?生:可能会说“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可以加深我们对课文的了解”等。四、总结加上动作等提示语的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