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docx_第1页
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docx_第2页
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docx_第3页
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docx_第4页
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天意数字快印】上回跟大家谈到如何选择配方的技巧,在最后的连载中,笔者会示范整个配色的过程及投资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并作一总结。电脑配色加人工调墨 从上期测量的一个绿色作为演示,从电脑运算得出的配方(图一),所选择的配方其E为0.28、MI为0.73、CFI为1.67。因为是试验关系,笔者只调配20g油墨(表一)。利用电子天秤,抽取所需分量(图二),注意分量的比重,因为分量少,所以要准确至小数点后3个位。若分量超过10kg,可把误差值退至个位数。把油墨彻底调匀,完成后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印制色样(图三),从目视在三种不同的光源下判定专色复制的重现性,以及是否有同色异谱的情况发生。(图四)於5000K的光源下(图五)於6500K的光源下(图六)於A光源下表一油墨 百分比 20kg分量维力油 0 0四色蓝 59.4229% 11.885g四色黄 37.7173% 7.543g四色黑 2.8598% 0.572g 对客人及印刷厂而言,在三个不同的光源下判定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因为考虑同色异谱的问题,能减低色彩於不同色温环境的差异,减低日后争辩的机会,这是传统配色方法不及的好处。等待色样乾燥至7成左右,我们便可把色样测量,输入实际调色资料到电脑,然后比对最初由电脑计算出来的配方,从颜色容差E观察双方颜色的不同(图七)。 (图一) (图二) (图三)(图四) (图五) (图六)更改颜色(图七) 电脑得出的结果是否合格,当然要视乎我们原来设定的色差范围。一般而言,我们建议合格的色差范围为E1.5-2.0之间。合格的话,固然不用再顾虑其他事情。但是,利用人工调墨及秤墨,始终给予我们某程度上的误差,如秤重的方法和调墨技巧等等,作一次微调是十分正常的。倘若从第一次完成的结果於E=2.2以内已算是很理想,那么真有差异的话,我们要怎么办呢? 这时候电脑已知道色样的资料,然后比较电脑原来配方的资料,透过配方改正功能(Formula Correction),输入所剩的分量,便自动计算我们还需加入什么分量才能达到我们要求的专色。而该加入多少,则视乎刚完成的色样与标准的误差。据经验所得,若E与合格相差0.5以内,只需加百分之三至五左右分量的油墨,便可到达合格范围。同时各位要注意此功能的真正含意,并不只是改变由电脑所得出的配方,而是把旧有油墨循环再用。旧墨重生 相信各位厂内必库存大量弃之可惜的旧墨,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想法子把它们处理掉,要如何应用也是一大难题。究竟透过配色系统又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安置这些旧存货呢? 上文提到系统中的配方更改功能,其实处理方式很简易,先把专色样办资料测量,再把旧墨经由油墨打样机制作色样,再测量旧墨色样的资料及所剩分量进入电脑,此时电脑便把这库存已久的油墨与专色样办比较及分析双方的光谱数据,然后电脑便会在我们的油墨资料库内找寻相应油墨,并计算出该加入什么种类、什么分量的油墨才能达到专色样办的色彩。这方法的好处是可减少新油墨的应用,减低生产成本,更可减少储存旧墨的空间。从此,大家便不用再把它们拿去调黑调灰。不过当大家利用旧墨配色时,要留意一点,尽可能把近似色相的油墨作调配之用,即是说以蓝配蓝,以红配红,不能以绿色旧墨去配黄墨,这样便可减少更多油墨的浪费。预测油墨浓度 其实於传统配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忽略了油墨浓度的重要性。例如,在传统配色作出色彩检查时,多是利用人手先取少量油墨,放在纸张上,透过纸与纸之间的平面加压作为打样。这种检查配色的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往往忽略了油墨浓度,缺乏稳定性。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准确知道,在真正生产时所需的油墨浓度是多少。利用电脑计算的配方,就可清楚掌握这些数据。 在实际印刷生产中,浓度是影响印色深浅的重要一环,在利用电脑配色的同时,可先输入最低的墨层厚薄要求,一般建议1.0m、1.2m.等等,此时在墨层厚度的限制之下,电脑未必能计算出所需的配方,因此我们要尝试不同厚度,以求找出最适合之墨厚,根据墨层厚度与印刷浓度的关系,我们便可知道生产所要之印色浓度。当然,墨层愈厚,代表印刷中所用之油墨分量便愈多,利用最低浓度生产出最近似的色彩,是最理想的。不过有时候,因为纸张的底色影响,我们便需增加浓度,增加油墨的遮盖度,若然效果仍不理想,更可要求电脑加白墨或黑墨,再重新计算配方。理想与不理想 笔者不断在文中提及电脑配色的好处,其实作为印刷厂老板、技术部或采购部的您们,应否引入这种系统呢?我们给你们一些参考意见。订单百分比订单中用墨量生产时间 首先是考虑专色订单的百分比,占厂内的工作量多少。另一方面,就是订单中专色用墨的分量,假若是10kg左右,以人手调墨再配合电脑配色,在时间及成本上是可有大幅下降的,因为在油墨种类方面可自由控制,可以每次先用四色,再考虑加入其他较贵的油墨。另外,就是不用再花大量时间给师父去试验,电脑出来的配方,其实已是一捷径,已把所用油墨的大概带出。还有,就是不用再花时间把色样送到墨厂,再等待墨厂的回覆及价钱。最后,就是能准确控制墨量,因为配方给10kg的分量就是10kg,不同以往以人手配色时,由3kg货量,出来是8kg等等,所剩的5kg亦变成损耗。然而,以个人看法,一般印10kg以下专色的厂家,选择以人手调墨再配合电脑配色,最能发挥最理想的功效。 在笔者心目中,一个理想的配色系统,其实不是电脑加人手的配合,因为最快最准确的方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