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第二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第二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第二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编写者:广西来宾市第七中学 李春贵【学习目标】1、善于发现美,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学习重难点】1、善于发现美,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教学过程】1、 导入课程回顾上节课内容,朗读导入新课。2、 理解文意(一)自主探究1 作者为自己的房子起名陋室,什么是陋室?2 为什么取名为陋室?3 作者的眼中,他的房子“陋”还是“不陋”?4 他认为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的不陋?2、文章的语言很美,美在哪里?(音韵、修辞)3、结尾为何写诸葛庐、子云亭?4、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结?(三)拓展延伸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恪守的“惟吾德馨”的情操?三、课时作业(1)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 谈笑有鸿儒(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2)翻译下列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作者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4) 作者自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然而孔子却说“不耻下问”。你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