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把学生瘾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北校 杨丽平当学生是一种幸福,特别是能为特级教师做学生,更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周末,有幸在绿洲小学参加了名师面对面系列会的学习,当天下午我有幸就撞上了这个缘。在与大师零距离的接触中,让我过了把学生瘾,体验到一种特别的幸福。这位大师姓刘名德武,全国享有盛名的特级教师,时年六十有二,很早我就读过他撰写的书籍,也曾在网上看到许多称赞先生的文字,诸如:刘德武老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探索出“易中求深、易中求活”的教学方法,提出“教学就是人学”,并逐步形成了“导入新、挖掘深、训练活”的教学特色。擅长捕捉学生极熟悉的生活现象与教学知识间的某些共同因素编写例题,并用幽默、风趣的语音揭示问题的实质,轻松自如地打开学生思维大门,使课堂教学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是教坛上很有鉴定的智者。然百闻不如一见,这次亲眼目睹了先生的风采,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虽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这一次他到深圳来传经送宝,带来了两节课和一节讲座,前一节课是小数乘法与学习策略,深深吸引了我,感觉是“实”与“活”的统一。“实”指扎实、朴实、真实,是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灵活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但第二节课,因为特殊情况,没能集中到学生。为能献课,在现场采取了新颖办法:现场上台30名教师当学生,这种情况我还是首次碰到。只见老师们纷纷上台,受好奇心地驱使,我也成为了志愿者。来到台上,我默默地坐到了前排。只见灯光四射,无数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们,好像我们真的就成了学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让我忐忑不安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摸摸额头,微微有点汗意,可能是紧张,又可能是兴奋吧!原来当一次学生也这么激动。与我们平时上课的程序一样,刘老师与学生简单亲切谈话后,并将我们自然的分为四人小组。开始上课了,“上课,同学们好!”“刘老师好!”一切都那么亲切自然。课题是两道士论圆周,这是一节学过圆的周长后的拓展运用的课,刘老师根据教材自行设计的思维性兼实践型的课。内容很新颖,但知识点并不陌生。当刘老师娓娓道来小道士论圆周的故事时,所有的大学生们马上进入角色,出神倾听老师的讲述,俨然一群真正的小学生,丝毫没觉是在扮演。故事中争论的问题一:让我们辩论阴阳太极图中间的S路近还是两边的路近。我们多数同学凭直觉回答,有人说中间,有人说两边。这时刘老师说:猜想是一种直觉,直觉也是一种思维,但停留在这里是不行的。你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在黑板上板书:直觉。给我们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并用期待的眼神关注着我们每一个学生。几分钟后,老师从勇跃举手的同学中请了两位同学,这两位同学运用公式证明三条路一样长。刘老师笑眯眯地给予肯定赞许并板书了我们的想法,这是我们大人容易想到的方法。板书:推理。“还有别的想法吗?”一位男同学表达假设的方法,刘老师给予鼓励和赞扬,因为这是小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板书:假设。这一环节,刘老师似乎不太在乎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而重视的是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让我们经历猜测、推理等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在解决白鱼在上还是黑鱼在上的问题和石料前进多少的问题时,仍然让我们先猜测,我们还是有不同的猜测,刘老师笑着说:“我们再一次回到直觉思维上了。”再一次给我们时间,给我们学具实际操作验证究竟结果如何。刘老师新自参入到我们四人小组讨论学习,如此的亲近自然。当怀着兴奋地心情通过操作验证后,很自然就会思考为什么对和错,我们小组积极的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刘老师给每一个小组汇报展示交流的机会,每一个发表观点的学生无论是否正确,都会给予恰当的评价,让我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如沐春风。在找直径环节中,刘老师把圆撕成一大部分和一小部分,小部分的圆如何找到其直径?当我们积极思维想到一种方法时,鼓励我们进一步思考,寻求多种答案时,老师说:“人的弱点往往容易浅尝辄止,故步自封。当我们说了一种“凑”的方法,刘老师马上说道:孩子们,多俗的一种方法,多有效的一种方法!”这样语言听起来是那样的温暖却又发人深省。整节课师生间和谐自然,在交流互动中,将课一步一步推向了一个个高潮,丝毫不着痕迹,行云流水般。原本喧闹的会场却变得如此地安静,很显然听课者始终被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而且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因为有一次次的掌声为证。当然,作为特殊学生的我,亲身体验了当刘老师学生的感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喜不自禁等等词语不能尽述心中的万千感受。特别更深刻体验了:刘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朴实精辟,在他灵动的思维中,无不感叹到他的人格魅力与知识地渊博,是一位不平凡的智者。回味整个课堂,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没有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场面,有的是我们静静的思考,有的是我们不同思维的交锋,有的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凝思与探求。凝神思索:是什么激发我们的思维?是刘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刘老师真诚信任我们,给我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和不同思想平等交流的机会;是刘老师教给了我们思考的方法总之,是刘老师让我们享受到了思维的成功与快乐,是刘老师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了我们思考的热情!刘老师一开口就抓住学生我的心,抓住我们全体听课老师的心,也许这是许多老师花大力气想做而常常做不到的事。刘老师凭什么就“轻易”做到了呢?是他平和的态度、和蔼的面孔、亲切的语言?还是他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那份气定神闲?拟或是他的那头银发?我想这些都是,也都不是,抓住我们心的更重要的是:刘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注、尊重、信任与期待,是刘老师对孩子、对课堂、对教育的诚挚的热爱。是什么促使大师总能在不经意之间散发出惊人的魅力?我想最能触动心灵无疑是他的教学素养。他的教学语言能时时发出淡淡的数学味,逻辑严谨,启迪心灵,引发思考;教学设计处处体现探究,蕴含想象,诱导创新。站在讲台,他就是数学,既激活了自己,又激活了学生。数学是科学的、严谨的、抽象的,同时数学又是生活的、具体的、人文的。教师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素养,教师能走多远决定着学生能走多远。正如: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一位听课教师问他:“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请问,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不过,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大约15分钟。” 这段对话引发了我对终身学习的无限想象,对于教育理论,我们够用吗?对于数学的本体性知识,我们充实了吗?对于教学基本功,我们扎实了吗?对于教学的风格,我们形成了吗?对于名师,我们真正学习了吗,研究了吗?以名师为师,系统学习,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