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涪陵第十六中学校 蒋福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安塞腰鼓的特点2、认真阅读课文,读出感情,理清文章情节。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由陕北的老人谈到陕北的腰鼓。出示课题。投影片1、22介绍安塞腰鼓。(投影片3)安塞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 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 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 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 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 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 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黄土高原,它以其粗犷奔放的形象传遍全国。3图片展示安塞腰鼓的风姿。(投影片49)二、作者简介及安塞腰鼓的起源(投影片11、12)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以其独特的风格、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气势磅礴、队形多变的特点闻名于天下。据传,秦汉时代戍边的战士装备了一种鼓,操练军卒,以鼓为号;遭遇敌袭,打鼓报警;两军对垒,擂鼓助阵;战斗胜利,击鼓欢庆。这就是后来的安塞腰鼓。腰鼓作为一种娱乐,逐渐成为民间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党在延安时期,安塞腰鼓作为“新秧歌运动”的一种形式,曾广为流行,并随全国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被誉为“胜利之鼓”传向全国各地。三、文本感知1、 自读课文2、 听课文朗读(暂时不看视频资料)四、语文基础及预习检测(投影片13)五、文本初研1、速读课文探讨(投影片14)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2朗读感情把握(投影片15)气息饱满,声音高昂,节奏明快。要读出安塞腰鼓铿锵的节奏、恢弘的气势、撼人的力量。找重点段落或学生喜欢的段落尝试朗读。六、文章结构(投影片16、17、)1、你能快速理清文章的结构吗?文章的结构:表演前(1-4)安静的腰鼓表演中(5-27)激昂的腰鼓表演后(28-30)寂静的腰鼓七、主旨初研(投影片18)主题: 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八、观看电视散文安塞腰鼓的视频九、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一、基础知识检测二、课文朗读(可抽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三、文本探讨(投影片1622)1、黄土高原人的性格是怎样的?(朴实、粗犷、开朗。)2、安塞腰鼓的舞姿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语概括。(壮阔、豪放、火热。)3、哪段用的反义词最多?找出来,并谈谈它们的作用。(第八段 冰冷燥热 恬静飞溅 困倦亢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安塞腰鼓奇伟磅礴,雷霆万钧的能量。)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安塞腰鼓的?宏伟的场面(513)雄壮的响声(1417)击鼓的后生(1822)奇丽的舞姿(2327)三、总结性的仿句练习(投影片23)1.请用“好,好在”这一句式点评。(可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说得越多越好。)2.思考: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了什么?作者仅仅是在歌颂安塞腰鼓吗? 四、合作探究、第一部分“安静的腰鼓”和最后一部分“寂静的腰鼓”中的“静”是否一样?(第一个“静”看似静,却是生命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第二个“静”是安静。)、在“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那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这是用环境和观众的感受来烘托鼓声,使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更能表现腰鼓的震慑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放出那么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得那么强大的力量?(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搀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为什么说“只有你(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对比,突出黄土高原造就的安塞腰鼓的阳刚之气,好比是一孔武有力的汉子;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江南则像一位温柔秀美的女子,柔情似水,含蓄灵秀,令人陶醉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腰鼓则是给人鼓舞和震撼。)、文章最后“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作用?(当鼓声停止时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来反衬寂静。)五、品读欣赏请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 六、写作技巧分析从用词方面说:叠词、反义词的运用从句式上说:铿锵的短句、独词句从修辞上说:比喻、排比、反复 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从写法上说:以静衬动,动静结合七、小结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的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虽然现在的大西北依然经济落后,但是我们从那些茂生生的后生身上,从那隆隆的安塞腰鼓声中听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