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1)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2)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3)、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4)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5)我们用平臂叠拳法测量太阳高度2、太阳钟(1)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2)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举例说明不同形状的日晷(课本4页)(3)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3.昼夜交替(1)、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2)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24小时,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4)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美国(华盛顿)7:00、德国13:00、澳大利亚22:00收看实况直播。4、看月亮(1)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上半月左亏,下半月右亏。(2)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3)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4)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5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2)牵牛花凌晨4点开放,夜里闭合。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3)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4)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林奈的“钟”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钟”来布置花坛。(5)菊花是短日照花卉,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提前开放。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6)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是因为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减少光照时间,可以让菊花提前开放。(7)观察小动物的调查须知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2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 光的行进(1)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自然光:闪电太阳萤火人造光:灯泡蜡烛焰火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3)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5)小孔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会画图)。(6)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2、照镜子(1)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2)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3)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4)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5)两个镜子的夹角越小,所看到的物体越多。(6)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7)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学会画图)。()可以看见后脑勺的镜子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学会画图)。()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这样视野更开阔。车灯是凹面镜。3、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如:近视镜。(3)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4)具体比较如下:研究内容凸透镜凹透镜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观察物体有放大作用有缩小作用能否聚光可聚光使光发散成像特点可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不能(5)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曲,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6)、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4、七色光(1)、光是有颜色的。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赤 橙 黄 绿 蓝 靛 紫,这一现象是1666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彩虹由赤、橙、黄、绿、蓝、靛、紫组成(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当七色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3)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4)天空中的小水滴被阳光照射后发生色散,形成彩虹。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向空中喷水,可以制造彩虹。(5).滤光实验。用不同的颜色看白色的东西,看到的是原色,用红色的看绿色的东西,看到的是灰或黑色。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3第三单元:电和磁1、 简单电路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组成。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1)会画简单电路图。(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开关的作用: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3)红绿灯的做法。2、导体和绝缘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2)常见导体:钢尺、铁钉、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橡皮、布、纸等。(3)、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测定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4)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5)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6)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1)小电珠亮了通了(2)小电珠不亮不通(3)小电珠变暗通了,但是增加了用电器(4)小电珠变亮了增加了电池4、研究磁铁(1)磁铁的性质:(1)能吸铁(2)能指南北(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4)磁力有大有小,两极最大。(5)磁性可以传递。(2)常见的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3)、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North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South表示。(4)、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指南的一头称为南极(S),指北的一头称为北极(N)。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它被称为司南。(5)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6)、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得多的磁力大。(7)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门吸、带磁性的冰箱门、磁悬浮列车等。5、电磁铁(1)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而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也会改变。电磁铁两极变化和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2)、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南北,都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不同: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3).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电线匝数以及有无铁心有关:电流大,磁力大;匝数多,磁力大;有铁心,磁力大(4)电可以产生磁。把电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形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吸起大头针或回形针等。(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磁力大小还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也越大。(6).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电扇等。(7)了解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铁的作用,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在上海诞生。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4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1)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2)人一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与脉搏次数是一样的。(3)运动后人的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都会加快。休息后会慢慢趋于平静,直到恢复到和运动前一样。(4)我们的呼吸是每分钟25次左右。心跳是每分钟80次左右。2、肺和呼吸(1)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认识并知道他们的作用,课本50页)(2)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4)我们吸入体内的氧气比呼出得多,吸进的二氧化碳比呼出的少。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6)肺活量大就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强,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充裕。(7)体育锻炼能增加人的肺活量,使心脏更有力。肺活量由呼吸肌的力量、弹性决定的。(8)保护呼吸器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心脏和血液循环(1)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心脏的大小和自己紧握的拳头差不多。(2)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3)我们可以通过摸颈动脉或者桡动脉来测量一分钟我们的心跳和脉搏次数。(4)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人进行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脏和血管,通过血液流动,可以把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并能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5)、心脏是人体的“泵”,心脏不断跳动的目的是推动血液循环,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6)、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7)人在运动时,因为需要的能量增多,所以就要加快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要血液加快循环,以便更快地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人在运动时,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同时加快。(8)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办法。另外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利于心脏健康。每天还要喝6-8杯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5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1)解释:解释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日心说,板块说。 (2) 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3)彩色水点的解释:红黄蓝是所有颜色的三原色。紫色是红蓝的中间色,绿色是黄蓝的中间色,黑色是多种颜色的混合色。(4)一种颜色在水中扩散的快慢与颜色无关,与水温有关。(5)、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他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6)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各种解释。(课本58页)。2、建立模型:(1)科学家常建立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2)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的联系。(3)举例说明我们常见的模型及它们所揭示的内容。三球仪-物理模型,它将巨大的无法直接观察的天体以及天体的运动关系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植物细胞模型-图示模型,它将微小的无法直接观察的生命物质展现出来。圆的周长-同时展现图与数学公式,共同表现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三者的关系。水的循环模型-图示的现象模型,不仅明示了水的循环方式,还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另外,图形、公式也是模型。还有:桃花模型、手臂活动模型、红绿灯模型、地球上水的总量的图示模型、纸的生产过程的物理模型、表层土壤中的动物的物理模型等(4)用模型做出解释-黑盒子模型。用模型验证解释-纸筒模型。(会画两种纸筒模型图示)。 小学科学(江苏版)五年级(上)实验一览表课 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仪器周次太阳和影子太阳运动与影子的变化演示手电筒、竹篾、小标杆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原因演示手电筒、地球仪3看月亮观察月相观察观察月亮在家完成光的行进光的直线传播演示小孔板、手电筒激光灯、水槽、水5小孔成像分组小孔成像装置5照镜子光的反射分组每人一面镜子6曲面镜成像不锈钢勺子研究透镜光的折射分组玻璃杯、吸管、铅笔7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七色光制造彩虹分组手电筒、平面镜、水盆、七色转盘8简单电路认识电路分组电池、导线、灯泡、9简单的电路控制两个不同颜色的电珠、厚纸板、金属图钉三枚、电池、导线若干、回形针一枚导体和绝缘体辨别导体和绝缘体分组电池、导线、开关、小电珠、不同的导体和绝缘体10液体的导电性检验电路、盐水、自来水、探测暗盒电路分组接好电路的暗盒、导线若干、电池、小电珠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组装模拟装置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2.探究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3.实验总结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1.讨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3、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由西向东2.模拟昼夜变化1、在地球仪上某一个国家插上人物模型;2、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与投影的距离不能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3、缓慢转动地球仪,边转动边观测;3.实验总结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介绍月相盒1.小电筒代表太阳;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2.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3.观察总结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 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 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1.预测: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2.提供实验器材:3张小孔板、手电筒(手电筒不可用激光笔代替)3.设计实验方案:用手电筒横向照射小孔,从第三个小孔看手电筒的光来判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在较暗的光线下效果较好)5.交流实验现象,小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2.做一个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1.介绍制作材料: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胶水、钉子(大头针)。2、演示并指导制作方法: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在纸盒的另一头用透明纸蒙住;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大头针)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3.学生分组制作。4.指导学生观察: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前后移动纸盒,直至能在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5、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3.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提供实验材料提供实验器材及辅助材料:平面镜(每位同学一块)、辅助材料橡皮、画有一颗五角星的记录纸、印有一段文字的记录纸。2.交流实验方法1.讨论:你准备怎样来玩镜子?2.交流实验方法、教师适时重点引导;闭起一只眼睛照镜子观察现象;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镜子之间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借助镜子读文字;3.实验研究1.学生分组“玩”镜子;2.学生边“玩”镜子边记录实验现象3.实验总结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镜子成像的特点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观察不同透镜的特点1.提供两种不同的透镜。2.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透镜的特点。2.研究不同透镜的作用1.用不同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较观察现象;2、让阳光穿过不同透镜,尽量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地面的距离,然后比较观察现象;3、观察两种不同透镜的成像特点:把透镜对着窗户,调节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仔细观察白纸上所看到的现象;3.实验总结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准确描述透镜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 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 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巧造彩虹1.提供实验器材: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2.教师边演示边指导实验方法:将平面镜倾斜着放入水槽,并设法将镜子固定;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直到看清彩虹为止。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4.交流实验现象。(此实验也可直接用三棱镜代替,更具可操作性。1、在室外阳光下平稳放置三棱镜;2、轻轻转动三棱镜,使光线投射到室内或暗处的走廊墙壁上;3、观察光的颜色。)2.合成彩色光实验1.指导学生在圆纸片上用水彩笔画出等份的七种颜色。2.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制成一个陀螺。3.转动陀螺,学生观察记录。3.滤光实验1. 演示:将红颜色的玻璃纸罩在手电筒上,然后罩在白纸上,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2.将黄色、蓝色的玻璃纸分别罩在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3.让光投射在白纸上,仔细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制作检测电路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2.把小电珠装入灯座,注意装小电珠时不要太用力。3.用导线把电池盒、小灯座、开关连接起来,并留出检测线,注意所用导线两头的绝缘层一定要事先剥去。4.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2.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1.预测:哪些物体能导电?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物品分别接入检测电路,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物品的导电性能。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4.交流实验结果。3.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1.预测:哪些液体能导电?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电路留出的两根检测线都放入液体中,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液体的导电性能。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4.交流实验结果。4、检测人体的导电性1.介绍验电球。2.用验电球检测人体的导电性: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验电球的两个触点来判断人体的导电性能。3.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准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4.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回形针、铁钉、盐水、人体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磁铁的性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研究磁铁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大头针、水槽、泡沫片、细线、环行磁铁、塑料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提出实验内容提供实验材料,利用材料探究磁铁的性质。2.探究磁铁的性质1.交流实验方法:磁性的传递:把大头针的一头靠近磁铁吸住,用另一头靠近另一个大头针,依次操作,看看磁铁能连续吸起几个大头针。磁铁能指示方向:方法一:悬挂法。用线系在条形磁铁的中间,注意线不能太粗,细棉线较好,然后把磁铁吊起来,使磁铁尽量呈水平状态,最后轻轻转动磁铁,观察磁铁静止时两端的指向;方法二:水浮法。将条形磁铁放在泡沫板的中心,然后将泡沫板放入水槽,使泡沫板浮于水中,最后轻轻转泡沫板,观察静止时磁铁两端的指向;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将两块环行磁铁套入塑料棒实验,分别观察两块环行磁铁的同极和已极相互靠近时发生的现象;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比较:先在条形磁铁上取5个点,然后在点上一个接一个挂大头针,然后通过比较大头针的个数来判断磁力的大小(实验中的条形磁铁用大的效果较明显);2.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3.实验总结交流观察结果,认识磁铁的性质,分享探究的快乐。4.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实验结论:磁铁的性质有:磁铁的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叫磁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指南的一端是南极;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电磁铁实验器材:电池2节、粗细不同的导线2根、粗细不同的铁钉2根、回形针一盒、培养皿(可用小盒子代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明确研究的问题1.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电池节数有关;2.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铁钉粗细有关;3.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导线粗细有关;4.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绕线圈数有关;2.设计对比实验1.选择一个研究因素(以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电池节数有关为例),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2.边交流实验方法边演示:保持不变的因素:铁钉一样、导线一样、线圈圈数一样、改变的因素:电池的节数3.选择其它因素设计实验方法,交流指点。3.对比实验1.建议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因素研究;2.建议每个因素研究三次,取中间数(或平均数),这样的数据更有说服力。3.边实验边记录数据。4.实验总结汇总实验数据,发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5.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圈数有关。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测量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测量呼吸和心跳实验器材:听诊器、秒表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1.教师演示听诊器测量心跳,重点示范确定心脏的位置很重要(心脏位于人的胸腔的偏左)。2.指导秒表的正确使用。3.学生分组用听诊器、秒表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心跳,建议同学之间相互测定较好。4.提醒测量呼吸次数的注意点:吸一口气呼一口气算一次呼吸。5.学生分组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呼吸。6.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2.测量运动结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1. 运动2分钟即可。2.2分钟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1分钟心跳和呼吸。3.学生分组测量,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3.实验总结汇总实验数据,发现静止状态与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不同。4.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分钟的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用澄清石灰水比较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肺和呼吸实验器材:澄清石灰水1瓶、保鲜袋2个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 作 要 点1.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1.用两个保鲜袋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在收集呼出的气体时,将保鲜袋对准嘴巴多次呼气即可,另外,注意两个保鲜袋中搜集的气体要差不多。2、收集空气、收集呼出气体的两个保鲜袋不要混淆,要分辨清楚,否则观察的实验现象会有偏差。2.比较实验1.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保险袋中实验比较,在实验中要注意,两个保鲜袋中倒入的澄清石灰水的量不宜过多,而且倒入两个保鲜袋中的石灰水要差不多,当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保鲜袋以后及时将袋口扎上,防止石灰水流出来。2.如果没有澄清石灰水,可到化学试剂药店购买氢氧化钙溶液。3.摇晃保鲜袋后,观察比较。4.边实验边记录实验发现。3.实验总结交流实验结果,比较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整理器材将实验保鲜袋放进垃圾袋,其余实验材料整理好。实验结论: 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测肺活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持续1000平方公里光伏发电智慧能源综合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持续1000亩生态农业生态种植绿色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持续1000吨日水循环利用生态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绿色环保100吨日废塑料环保降解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绿色节能1000吨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跨境电商园艺花卉冷链运输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赋能共享住宿行业研究报告
- 车贷公司开业活动方案
- 郑州公交车便民活动方案
- 车位销售国庆活动方案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面设计要点课件
- 生产计划与调度操作手册
- 食品防欺诈培训课件
- 室内墙体拆除合同全文
- 2025年中国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学习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3篇(截至2024年)
- 体育行业反兴奋剂管理制度
- 护理管理的发展史
- 《以产地命名中药》课件
- 广西恒镒矿业贸易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古木口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有限元模拟与磨损寿命预测结合-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