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郑州市第77中学 景婧倩【教材分析】端午的鸭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涉及的文章生动丰富,趣味盎然。包括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萧乾的吆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这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端午的鸭蛋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学习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3、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2、 以题目入题,询问学生通过题目想知道些什么?带着大家共同的疑问和好奇走进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二、 初读七嘴八舌话端午。1、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的家乡在端午节有些什么习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画王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3、 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分享关于端午的习俗。三、析读细嚼慢咽尝鸭蛋。1、朗读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注意表现咸鸭蛋特点的句子并勾画出来。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为句式说一段话。示例:这是质细油多的鸭蛋,因为“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2、总结鸭蛋的特点。声名远播;与众不同;令人惊喜;历史悠久;吃法多样;质细油多。四、 品读含英咀华品语言。1、 在小组内轻声朗读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2、 指导并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咸鸭蛋的用意。进而体会本文的写作手法:借物抒情。3、 在四、五段当中找出与“鸭蛋”有关的动词。挑鸭蛋 装鸭蛋 挂鸭蛋 吃鸭蛋 玩鸭蛋五、 你能理清本文的结构吗?端午的习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你能感知作者的感情吗?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趣事的怀念。六、 扩读畅所欲言说民俗。1、 课件出示各个民俗节日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顾是否有与各民俗节日相关的古诗词。2、 这么多种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一个呢?七、 教师寄语民族是我们的根,民俗是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