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ppt_第1页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ppt_第2页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ppt_第3页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ppt_第4页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2020 4 8 胃镜介绍 它借助一条纤细 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 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 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 尤其对微小的病变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 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 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2020 4 8 2 胃 2020 4 8 3 2020 4 8 4 胃镜注意事项 2020 4 8 5 1 检查前一天晚饭后不应再吃东西 检查当天早晨不应再喝水2 检查后8小时内不得驾驶机动车辆 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 以防意外3 检查后8小时内最好不要做需要精算和逻辑分析的工作4 检查后3小时内需有人陪护5 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6 检查前一天避免吸烟 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 2020 4 8 6 胃镜禁忌症 2020 4 8 7 1 严重心肺疾患 无法耐受内镜检查 2 怀疑有休克或消化道穿孔等危重患者 3 患有精神疾病 不能配合内镜检查者 4 消化道急性炎症 尤其是腐蚀性炎症患者 5 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 6 脑卒中患者 2020 4 8 8 肠镜简介 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 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仪器 直径大约1厘米 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 直到大肠 可让医生观察到结肠和大肠的内部情况 原始肠镜多用于检疫 较现代肠镜相比简陋 现代肠镜多带摄像头 且尺寸长 从而可以至更深处检查病变等 2020 4 8 9 2020 4 8 10 肠道准备 目前我科室采用的是复方聚乙二醇口服溶液 要求患者于检查当日6点开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口服溶液 1包加3000ml温开水搅匀 尽快在2h内服完 直到排出清水为止 2020 4 8 11 肠镜禁忌症 2020 4 8 12 1 肛管直肠狭窄 内窥镜无法插入时 不宜做内窥镜检查 2 有腹膜刺激症状的患者 如肠穿孔 腹膜炎等 禁忌做此项检查 3 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或有疼痛性病灶 如肛裂 肛周脓肿等 避免做肠镜检查 4 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 妊娠期应慎做 5 年老体衰 严重高血压 贫血 冠心病 心肺功能不全者 不宜做内窥镜检查 6 腹腔 盆腔手术后早期 怀疑有穿孔 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者 禁忌做此检查 2020 4 8 13 胃肠息肉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息肉大者会导致出血或者发生癌变 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困扰 现在临床上已经达成共识的治疗方法是切除手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 电子胃肠镜诊疗已经成为胃肠息肉治疗的主要方法 2020 4 8 14 患者在就诊时出现腹痛 腹胀 便秘 腹泻或者便血等症状 经过电子胃肠镜检查发现息肉 取活检经病理切片检查均未发生癌变的患者 再次行电子胃肠镜检察在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手术 2020 4 8 15 2020 4 8 16 2020 4 8 17 胃肠息肉的病因 胃肠息肉是由于人体先天遗传易感病态因素 在后天的情绪 饮食 炎症 感染 免疫能力下降等因素刺激 诱发下而形成 由此容易导致复发 再生 癌变 2020 4 8 18 胃肠息肉病理分四类型 腺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 炎性息肉 错构瘤 其中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结肠息肉 并且以乙状结肠息肉最为常见 以绒毛状腺瘤最易癌变 癌变率高达60 70 需要尽早切除治疗 2020 4 8 19 在其恶变前将其切除是肠道癌症发生的重要的预防措施临床常用治疗方法1 高频电凝电切术2 氩离子凝固术 2020 4 8 20 高频电切除息肉的技术 主要是用电的热效应产生局部高热 组织水分气化 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被切除 并且切割 止血同时进行 且具有快捷 安全 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020 4 8 21 氩离子凝固术 APC 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方法 其能量经电离的氩气传导至靶组织 使该组织产生凝固效应 从而起到破坏病变组织和止血的作用 内镜下APC最大的优点是凝固深度的自限性 一般不超过3mm 不会出现穿孔 2020 4 8 22 内镜下息肉摘除的禁忌症 1 体质差 有严重心肺疾病 无法耐受检查 治疗者 2 有严重腹痛 腹胀 恶心等腹部症状 3 有出血性疾病未经治愈4 装有心脏起搏器 5 广基肉或占据一半以上肠腔的较大息肉6 息肉恶变已经浸润到蒂部者 7 服用阿司匹林 抗凝药物的患者以及孕妇等 2020 4 8 23 心理护理 因为大多数患者对于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缺乏了解 所以很多患者存在着恐惧和焦虑心理 护理人员在实施手术之前 应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内镜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优越性 并对治疗过程 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 更好地调节患者状态 减轻其心理压力 消除患者内心顾及 使其能够情绪平稳地积极接受治疗 2020 4 8 24 术前护理 2020 4 8 25 1 术前应详细了解病情 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史 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 年龄大于60岁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 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2020 4 8 26 2 按常规做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 禁食禁饮8 12h 胃息肉治疗者 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 行肠息肉治疗者 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 术前1天进流质 术日晨口服聚乙二醇口服溶液 肠道排泄无粪渣黄水 直至排清水 方可使镜中视野清晰 利于操作的成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0 4 8 27 3 进行腹部检查 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 消除顾虑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020 4 8 28 4 仔细查看患者上次检查报告 根据息肉类型 具体情况做好仪器及附件的准备 选用合适的胃 肠 镜 高频电发生器 微波手术器 圈套器及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等 术前妥善连接各导线 测试性能完好 2020 4 8 29 5 术前用药 胃息肉者 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ML 肠息肉者 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 654 2注射液10mg 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术前针的应用可使胃肠蠕动减慢 咽部充分麻醉 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2020 4 8 30 术中护理 2020 4 8 31 1 术中配合要默契 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 用力均匀 切忌用力过猛 速度过快而引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除与息肉的大小 形态 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 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020 4 8 32 2 按常规行内镜检查 发现息肉后 根据息肉的形态 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 有蒂 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套器电凝电切 在合适的时机 部位放圈 收圈 和医生密切配合 在收圈过程中要逐步收紧 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 同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2020 4 8 33 3 息肉摘除后 对残蒂观察数分钟 若出血 找准出血点 从血管侧面以肽夹夹住阻断血管以彻底止血 宽蒂的息肉宜采取微波灼除 将微波探头先行预热 再接触到息肉组织 通电使表层组织发生凝固坏死 创面观察直到无出血为止 对于广基无蒂 直径小于1 5cm者 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氩离子凝固器导管 使导管头端距离病灶上方0 3 0 5cm 启动脚踏开关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 每次1 3s 效果较好 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若息肉数量多 可分次进行治疗 必要时可开放静脉通道补液支持 2020 4 8 34 术后护理 2020 4 8 35 1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有无呕血 便血 腹痛等症状 对于一般情况好 创伤小的患者平稳后方可离开 必要时留院观察1 3天 术后有少数患者发生腹部胀痛 肠胀气 多因手术中注入气体过多所致 可采用针灸补虚泻实的方法 针刺足三里 中皖 可缓解腹部胀痛 迅速减轻肠胀气 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 如有发生 应进行对症处理 2020 4 8 36 2 胃肠道息肉套切后 患者术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年老体弱及创伤较大者 卧床休息时间应保持2天 3天 一月内避免长时间用力下蹲或做屏气动作 不做重体力劳动 2020 4 8 37 3 饮食与休息 术后合理的饮食与休息是预防迟发出血的关键 息肉切除后一般先禁食24小时 其后24小时内给予温凉流质 随后根据大便情况逐渐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 肠息肉套切后无渣饮食1周 以后过渡到普食 少量多餐 3周内患者饮食仍以清淡 易消化食物为主 同时 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用缓泻剂 并避免剧烈活动 2020 4 8 38 4 防感染 术后注意保持肛门和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020 4 8 39 5 健康指导 教会患者及家属相关基本知识 特别要讲明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尽量不要饮酒 不进食刺激性事物 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食物 肉蛋 生冷 油腻 高脂肪高能量食物 增加水果 蔬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