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武汉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法学院研究生会调研实践中心于2005年3月针对本校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从问卷设计到问卷发放、填答直至最后问卷录入、统计分析都是严格按照的科学的程序来操作的。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了1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7份,采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旨在分析法学院研究生在现阶段的甚或基本状况,摸清研究生的生活消费来源和支出等情况,问卷分为基本情况、生活来源、生活支出、生活评价四个部分,共有21个问题,详细分析结果见下述分析。一、样本的基本情况在147名被调查者中,男生为86名,女生为61名,其中公费生为52名,自费生90名,委培生5名。入学前有工作经历的(工作年限一年以上)占36.1%。此外,还对被调查同学的专业进行了统计。具体见表一:表一:您的专业 FrequencyPercent法律硕士5839.5法理学和法律史32.0刑法3020.4民商法21.4诉讼法42.7经济法21.4国际法2718.4环境法1.7社会学1912.9人类学和民俗学1.7Total147100.0由于受时间、各个专业的人数等客观条件限制,各专业在问卷的发放及回收的数量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被调查者的专业集中在法律硕士、刑法、国际法、社会学四个专业。而法理学和法律史、民商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法、人类学和民俗学专业的同学则只有廖廖几人,并且没有回收到宪法和行政法专业的问卷。但问卷总量已达到统计推论要求,所以某些专业的被调查人数较少并不影响整体统计分析。二、生活收支情况(一)、现阶段的生活来源表二: 现阶段生活来源现阶段生活经费来源之一现阶段生活经费来源之二家庭打工积蓄学校生活补助其他家庭0001050亲友10070打工12070奖学金10000积蓄00450学校生活补助000100其他000123241352表三:最主要生活来源人数百分比家庭8155.1亲友64.1打工96.1奖学金1.7积蓄96.1学校生活补助3825.9其他21.4总计14699.3从以上两个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47名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现阶段除4名具有三种以上的生活费来源,18名同学具备一种生活费来源,绝大多数同学如图所示具备两种生活费来源。这些生活来源包括家庭、亲友、打工、奖学金、积蓄、学校生活补助等,其中有105名同学的生活费来源集中于家庭和学校生活补助这两项。而在所得生活费构成中,家庭被认为是提供生活费用的主要支柱的人占有55.1%居于首位,学校生活补助位居其二在总人数(包括委培生)中有25.9%。 (二)、伙食费支出情况在同学们的日常饮食消费方面,我们考虑了现阶段物件上涨这一实际因素,分别对物价上涨前和物价上涨后的伙食费用进行了统计。在147份问卷中,有131名同学回答了学校食堂是其伙食消费的主要地点,看来食堂现阶段食品价格上涨在同学中带来普遍影响。对物件上涨前后的同学们的平均日伙食支出的比较中(见图1、图2),我们可以看出,物价上涨前,同学们的日平均伙食支出集中在7-8元和9-10元这两个范围内;物价上涨后,同学们的日平均伙食支出由先前的两大集中范围变成了一个范围,即10-12元,而且这一峰值表现的尤为明显。通过比较,我们得出了由于物价上涨因素,同学们的或是消费日均增多2.5元。 图1 图2(三)现阶段每月生活支出情况分析(除伙食费)表四:现阶段平均每月主要支出情况分析(伙食费另作分析) 月平均被调查人数费用最低额费用最高额费用集中区间集中区间人数最多人数选择档总体平均水平生活总支出146300元以内800元以上350800元119400600元(58人)400元左右日常生活用品的支出(除服装类)147无150元以上20150元107100150元(35人)55元左右学习资料的支出147无200元以上20150元11450100元(59人)55元左右娱乐休闲支出146无200元以上0100元1072050元(38人)23元左右通讯(固定电话、手机、网络)支出14750元以内200元以上0100元12250100元(73人)50元左右交通(公汽的士)支出14720元以内200元以上050元120020元(75人)18元左右电费支出1405元以内40元以上520元961520元(41人)14元左右现阶段法学院研究生中每人每月平均生活开支在400元左右,相当于武汉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单项支出(伙食费除外) 均属正常开销范围且各项中未出现高消费群体。被调查者中其生活开支低于400元的占总人数32.8% ,3.4%的同学生活费用少于300元。也就表明我发学院研究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徘徊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经济线附近,少数同学的生活费用已极为紧张。可容纳支出增加的负载能力非常薄弱。被调查的同学中月平均生活支出超过400元的有63名主要来源于家庭的支持,并且被认为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的生活水平的400600元这个区间家庭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学生个人创收方面占有份额甚微。表五:参数比较月平均支出入学前有无工作经历 以上最主要来源性别 有无家庭学校生活补助打工男女300以内053115300-350元3742373350-400元1419111502112400-600元1741351723424600-800元111518331115800元以上77100077总计5294813898561在生活支出费用的高低与性别以及有无工作经历方面无较大的联系,主要是受制于费用来源。(四)、个人创收情况个人创收包括了两大方面:一个为在外打工;一个为协助老师做科研。调查表明,有13.6%的同学本学期已经在外打工了,男生打工人数多于女生整整12个百分点(见表)。在对打工同学进一步问及其打工的首要动机时,回答情况见图2,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生活所迫”,占回答总数的61.1%。为“增长才干”的为位居第二,占27.8%;再次为“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占11.1%。 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男生相对于女生其生活独立性较强一些,有18.6%的男生选择了打工。表六 图3在协助老师进行科研方面,仅有15%的同学在帮助老师做科研。不知道是由于入学第一年在进行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的缘故还是由于学生科研主动性差、能力不强的缘故,绝大多数同学在本应进行科研的研究生阶段却徘徊在门外。问卷中还对同学们协助老师做科研的情况下其所获奖励进行了统计,如表 所示,回答数为25,其中选择无奖励方式的占32%;奖励方式为会餐的占40%;奖励方式为娱乐的占12%;奖励方式为奖金形式的占16%。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奖励学生协助其做科研的为最普遍的方式是“会餐”,即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请吃饭”。与此同时,无任何奖励方式的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可见不同老师间的处事方式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可能是由于专业、所做科研项目等客观原因造成的。Group $奖励 协助老师做科研所获的奖励 Pct of Pct ofCategory label Code Count Responses Cases无 1 8 32.0 40.0会餐 2 10 40.0 50.0娱乐 3 3 12.0 15.0奖金 5 4 16.0 20.0 - - - Total responses 25 100.0 125.0127 missing cases; 20 valid cases三、生活状况和评价在问卷的最后,我们问及了同学们对自身的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如表 及图5所示,67.8%的同学认为自己处于温饱阶段,有13.7%的同学认为处于贫困阶段,有12.3%的同学认为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有6.2%的同学认为处于小康阶段,而没有同学选择最高级的一个阶段富裕阶段。图4在主观生活满意度方面(见表七及图五),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最多的为“一般”,占43.5%;其次为不太满意的,占34%;再次为比较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占12.9%和8.2%;很满意的仅占1.4%。这一结果和上一问题中同学们对自身客观生活质量的评价是一致的,可见,同学们的主客观生活质量都不太理想,有待于改善和提高。表七图5四、通讯和学习资料的支出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用于通讯方面的费用在其生活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半数的同学在50100元之间。已经可以和用于学习资料的支出相当,且在学习资源中也不乏网络资源。通讯支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支出的主体之一。虽然市场上移动通讯以及网络价格呈下降趋势,但是就高校学生而言该项费用在近年来异军突起,大多数学生该项支出急剧上升。一方面是就个人成长而言,由于社会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