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_第1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_第2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_第3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_第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鄂教版鄂教版 20202020 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 2 分 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池沼 zh o 嶙峋 x n 砌砖 q e 着眼 zhu B 琢磨 zhu 丘壑 hv 镂空 l u 蔷薇 qi ng C 轩榭 xu n 庸俗 y ng 模样 m 松柏 b i D 斟酌 zh n 一幅画 f 对称 ch ng 阑干 l n 2 2 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 阴暗 暗然失色 交换 变幻莫测 B 干燥 焦燥不安 毕竟 锋芒必露 C 申请 伸张正义 破烂 陈词滥调 D 抵挡 独挡一面 加倍 关怀倍至 3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究竟会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 或者兼而有之 这个问题尚无定论 B 失败并不可怕 但应分析原因 吸取教训 把它当作借鉴 以免重蹈覆辙 C 神州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 气吞斗牛 直上云天 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D 初中三年就要结束了 在这弥留之际 让我们互道一声珍重吧 4 2 分 下列各组词性归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可以 外出 战术 恐惧 B 坚强 高雅 道德 严肃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先生 思想 颜色 东北 D 什么 他们 哪里 鲁迅 5 2 分 2016 长沙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 赏菊吟诗 遍插茱萸 B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 弟弟比她小 2 岁 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 她选 择了一直可爱的机器狗 C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 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 令堂贵姓 D 老师提问 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 小玲回答 惊蛰和春分 6 2 分 2016 随州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是一年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随州日报 社的记者 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产生了儒 释 道 等各家学说 C 快乐固然兴奋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 是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 来造成一个 美丽的黄昏 D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 冬天要是不刮风 便觉得是奇迹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7 2 分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学习委员猜测 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 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二 二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8 8 分 2012 济南 名著阅读 问 曰 此是何意 大笑曰 周瑜死日近矣 这等计策 小儿也瞒不过 又问如何 曰 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虚名牧川 实取荆州 等主公出城劳军 乘势拿下 杀入城来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也 第 3 页 共 12 页 曰 如之奈何 曰 主公宽心 只顾准备窝弓以擒猛虎 安排香饵以钓鳌鱼 等周瑜到来 他便不 死 也九分无气 1 上段文字选自 三国演义 中的精彩情节 人物 是 人物 是 2 结合选段内容 简要分析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 三 默写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9 8 分 把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谁怕 苏轼 定风波 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 商山早行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 月夜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 浣溪沙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 满江红 薄雾浓云愁永 昼 李清照 醉花阴 诸葛亮 出师表 中表达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四 四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0 10 分 班内决定开展以 诚信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的两个环节 1 请写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名字 并简单概述 2 据报载 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 已逃逸 撞伤的老人时 先让老人写下证明 证明不是 自己撞的老人 然后才救助老人 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 60 字以内 要求观点鲜明 说理透 彻 五 五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1 10 分 古诗赏析 题 春 晚 宋 周敦颐 第 4 页 共 12 页 花落柴门拾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 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 点 而不用 只 说说你的理解 六 六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727 分分 12 17 分 2012 山东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小题 五柳先生传 晋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 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 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簟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 失 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 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好读书 不求甚解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 以 和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中的 以 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B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C 历历在目 以亿万计 山市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 5 页 共 12 页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4 五柳先生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他的 志 是什么 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3 10 分 阅读下面文段 完成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 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 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故不为苟得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是亦不可以已乎 2 翻译划线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3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 提出了他的主张 当二者不能两全时 应舍生取义 B 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 6 页 共 12 页 C 纵使路途再漫长 屈原也要上下求索 终遭奸臣毁谤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 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 舍生取义 这一主张 D 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 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七 七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14 20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 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 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 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 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 如在画图中 的 实感 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游览者来到这里 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 口头说着 如在画图中 的 我国的建筑 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 般住房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 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 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 我想 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 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 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峰 或者是几 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 市 只觉得身在山闻 至于池沼 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 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 其他景物配合 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 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 那就一座一个样 绝不雷同 池沼或 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几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 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 鱼戏莲叶问 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 树相间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 审美观点看 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 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 宝气 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可是没法说出来 1 简要说明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 7 页 共 12 页 2 第 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 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 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 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4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15 22 分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下列小题 大师治学 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 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 林语 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 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 学 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 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 果然深不可测 不料 林语堂上了讲台 把包倒过来 往讲台上一倒 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 抓起一把花生 分给前面的学生 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 吃花生 必吃带壳的 一切味道与风趣 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 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 接着说道 花生米又叫 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 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 以后我上课不点名 愿诸君吃了长生果 更有长 性子 不要逃学 则幸甚幸甚 三生有幸 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 请吃 请吃 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 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此后林语堂讲课 果然没有学生缺课 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更绝的是 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 竟然从不举行考试 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 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 上 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 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 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 细细把这 个学生打量一番 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 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 相面打分 的故事堪称 教育界的一大奇闻 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 他说 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 一班 56 个学 生 多半见面而不知名 少半连面都认不得 到了学期终叫我出 10 个考题给他们考 而凭这 10 个考题 定他们 及格不及格 打死我我也不肯 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 煮鹤 说 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 可惜 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第 8 页 共 12 页 令人称奇的是 那些被林语堂 相面打分 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 没有一个人上校长 那投诉 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 其公正程度 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 其实 林语堂 记忆力超群 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 通过提问 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 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 及其随意 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 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 公平 1 第 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本文第 段描写林语堂 有神态描写 还有 3 林语堂 相面打分 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4 文中第 段画线句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 极富感染力 请简要分析是如何表达的 5 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 结合本文内容 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名言一 让我和草木为友 和封相亲 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 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 人生不过如此 且行且珍惜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 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八 八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共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