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doc_第1页
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doc_第2页
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doc_第3页
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doc_第4页
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瘦削削足适履 挺括概括大意 寒颤颤颤巍巍 B蹊跷独辟蹊径 积攒万头攒动 囤聚囤积居奇 C稽首无稽之谈 折耗百折不挠 摩天摩肩接踵 D褪色和颜悦色 呜咽狼吞虎咽 恫吓杀鸡吓猴D。shis;yyn;hxi。A.xu;guku;zhnchn。B.qx;zncun;tn。C. qj;shzh;m。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动员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B这个企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时时刻刻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出的质量承诺从来都是一言九鼎,决不允许有任何糊弄甚至坑害消费者的事情发生。C“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李坚的话每个字都掷地有声,震撼了与会者的心灵。D目前整个房地产行业正扮演一个巨大的吸金“黑洞”角色,引起“两会”代表的热议,大家见仁见智,一致认为必须用断腕的手段,才能遏制住高房价。C。掷地有声:义形于色:形:表现;色:面容。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掷地有声:掷:投、扔。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义同“掷地金声”。 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与后文“一致认为”矛盾。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不超过35个字)2月下旬,商务部、工信部已联合展开针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测试。3月下旬财政部或将派出调研组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及上海市进行范围更广的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以期掌握不同贸易类型行业、不同贸易企业在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压力差异。如此频繁的压力测试背后,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激烈交锋。美国国会130名议员致信财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要求奥巴马政府在4月份发布有关汇率操纵的定期报告时,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之一。答:美(议员)欲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我国多部门展开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4元宵灯会上,不少对联没人能对上。有人说,现在谁还会对对联啊;也有人说,是因为上联拟得不好。请细读右面这幅题为“请对下联”的漫画,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1)从不同角度说说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3分) 答:懂对联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某些)对联缺少特有的文化味(弱化为标语口号)。(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3分)(2)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2分) 答: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或:不能让对联这块文化瑰宝失传)(2分) 请对下联 (选自2010年3月17日文汇报)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何敬容,字国礼,庐江人也。天监初,为秘书郎,迁扬州治中。出为建安内史,清公有美绩,民吏称之。还除黄门郎,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顷之,守吏部尚 书,铨序明审,号为称职。出为招远将军、吴郡太守,为政勤恤民隐,辨讼如神,视事四年,治为天下第一。吏民诣阙请树碑,诏许之。敬容身长八尺,白皙美须眉。性矜庄,衣冠尤事鲜丽,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三年,迁尚书右仆射,时仆射徐勉参掌机密,以疾陈解,因举敬容自代,故有此授焉。敬容久处台阁,详悉旧事,且聪明识治,勤于簿领,诘朝理事,日旰不休。自 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为世所嗤鄙。时萧琛子巡者,颇有轻薄才,因制卦名离合等诗以嘲之,敬容处之如初,亦不屑也。十一年,坐妾弟费慧明为导仓丞,夜盗官米,为禁司所执,送领军府。时河东王誉为领军将军,敬容以书解慧明,誉即封书以奏。高祖大怒,付南司推劾。御史中丞张绾奏敬容挟私罔上,合弃市刑,诏特免职。 世奉佛法,并建立塔寺;至敬容又舍宅东为伽蓝,趋势者因助财造构,敬容并不拒,故此寺堂宇校饰,颇为宏丽。时轻薄者因呼为“众造寺”焉。及敬容免职出宅,止有常用器物及囊衣而已,竟无余财货,时亦以此称之。 太清二年,侯景袭京师,敬容自府移家台内。初,景于涡阳退败,未得审实,传者乃云其将暴显反,景身与众并没,朝廷以为忧。敬容寻见东宫,太宗谓曰:“淮北 始更有信,侯景定得身免,不如所传。”敬容对曰:“得景遂死,深是朝廷之福。”太宗失色,问其故。敬容曰:“景翻覆叛臣,终当乱国。”俄而侯景难作,其言 有征也。三年正月,敬容卒于围内,诏赠仁威将军。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一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聪明识治 识:懂得 B白皙美须眉,性矜庄 矜:拘谨 C奏敬容挟私罔上 罔:欺骗D趋势者因助财造构 因:趁着B。矜,端庄,庄重。6下列句子中,表现何敬容“清公”“称职”的一组是 (3分) 守吏部尚书,铨序明审 勤恤民隐,辨讼如神 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 敬容处之如初,亦不屑也止有常用器物及囊衣而已 诘朝理事,日旰不休A B C DC。敬容勤于日常政务,与他相不同;敬容不为别人嘲弄所扰;敬容不贪财。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何敬容担任招远将军、吴郡太守期间,处理政事颇有佳绩,被称为天下第一,于是朝廷答应了当地官民的请求,为之树碑。B仆射徐勉因为生病请求解除职务,并推举敬容接替自己之职,敬容才得以担任尚书右仆射,由此可见敬容深受同僚的信任。C暴显反叛,朝廷为侯景生死担忧,敬容却认为,侯景若死反倒是朝廷之大福,太宗大惊,后侯景袭京师,其判断得到应验。 D当佛法盛行之际,敬容也舍宅东建寺,并收受趋势者资助的钱物,借机敛财,最后落得个“免职出宅”的结局,令人叹息。D。“借机敛财”不对;“最后落得个免职出宅的结局”不是建寺带来的结果。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3分)译文:每当在朝堂站进官员行列,敬容是仪容举止总是超出一般人。(2)坐妾弟费慧明为导仓丞,夜盗官米,为禁司所执。(4分)译文:由于敬容妾弟费慧明担任导仓丞职务,在夜间偷盗官仓里的米,被监管部门捉住。(3)敬容以书解慧明,誉即封书以奏。(3分)译文:敬容用书信的方式为慧明辩解,河东王(萧)誉当即将信封好上奏朝廷。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雨中诵潘邠老诗韩淲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答:一是妙合眼前之景,交代登山时的情境,并点明题意;二是点出登山时间,重阳在即;三是情随景生;引发情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2)全诗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是处秋光合断肠”中“断肠”之感的?(3分) 答: 通过满城的风雨、苍茫的大江、薄暮的潮声等自然景观和老眼昏花、孤独登高等个人境况表现了诗人的“断肠”之感。(3)细读全诗,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4分)答:由身世飘零的悲凉,年华已逝的叹息,理想抱负的执着,到壮志未酬的感慨,宿命相怜的嗟伤。四、名句名著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若夫乘天地之正, 。(庄子逍遥游)(2)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5)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6)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7)阳春之曲, ;盛名之下, 。(后汉书黄琼传)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孤独的守望方爱华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 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 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 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 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 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2期,有删改)11文章的题目为“孤独的守望”,从文中看包含哪些含义?(5分) 答:老人孤独地守望着被遗弃的村庄;村庄的一切孤独地守望着过去的生活;庄稼、蔬菜孤独地守望着被弃置的土地;作者孤独地守望者着美丽的精神家园。 12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文字描写了宁静的清溪,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答: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描写;运用比拟(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气势和感染力。13文章从第6自然段起用较长的篇幅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6分) 答: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力图引起读者心灵的极大震撼;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关注;为下文村庄真正主人的出现作有力的铺垫。14第7自然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6分)答:作者肯定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希望山里人能够摆脱贫困,希望山村的发展能够融入现代文明;对美丽山村被遗弃成为空村的荒凉景象十分痛惜;对逃离喧嚣城市却因乡村衰落而陷入更大孤独感到迷惘。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肖邦之“绝”杨燕迪 肖邦之“绝”,总体上表现为将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艺术追求统帅在一起,由此达到了一种几近不可思议的矛盾统一。在 肖邦所有二百余首作品中,无一不包括钢琴。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只为钢琴写作的作曲家。这不禁令人想起多年后另一位大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悖论言辞:“我对 自己的行为划定的范围越小,为自己设定的阻碍越多,我所获得的自由度就越高,其意义也就会越大。”肖邦在这个看似单色狭小的黑白键盘中,“螺蛳壳里做道 场”,营造了一个怎样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其孤冷,其雅致,其精美,其诡变,正与贝多芬、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马勒等体量庞大的巨人反其道而行,但在艺术质量上又毫不逊色。表达媒介的单一性与表现内涵的丰富性肖邦之为肖邦,两者的同时存在必不可少,缺一不可。 浪 漫的随意自如与古典的严谨逻辑,这两种看似完全对立的风格范畴居然同时共存于肖邦的作品中,且相互支持,彼此交融。肖邦那些宛如滑丝的装饰花腔,那些匪夷 所思的音型变织,那些似是顺手拈来的即兴式进行,这些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音乐表层之下,却潜藏着坚固、严格、扎实而规范的声部结构。仔细观察可以发 现,肖邦的低音写作从来都遵循着严谨的导向感,并与高声部始终形成良好的对位关系。在我看来,这里的矛盾统一简直是肖邦音乐趣味的缩影写照,也是其美学思 想的无言表白。 肖 邦音乐的“味道”在音乐史中属于最具个人风格、最容易辨认、也最不可模仿的例证行列。但“吊诡”的是,他的这种个人性中却包含着极为复杂和多样的波兰集体 与民族元素。马祖卡的节奏和韵律,波罗涅兹的矫健舞步,古老圣咏的遥响与回望,在肖邦手中不仅成为他作为波兰民族音乐代言人的身份特征,而且也成为构筑他 个人风格的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音乐风格的个人性与音乐元素的民族性在肖邦的创作中达到了高度的辩证统一。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规定了音乐的波兰,波兰的音 乐则经过肖邦才通向了世界。 众 所周知,肖邦的创作场域和意向听众主要是上流社会的贵族沙龙。因此,他的部分作品中确有某种不可避免的“ 沙龙气”和“脂粉感”。但是,诚如舒曼评论肖邦的那句名言,所谓“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这些“大炮”不仅仅指他的作品中那些明白无误的战斗性格,而且也 意味着肖邦作品中那些更为内在、更为“专业”的激进手法。肖邦大胆的和声探险,他在大型曲体结构上的独特建树,以及他在钢琴织体写作上的高度创意,所有这 一切映照出肖邦在艺术上的“先锋”姿态。但这种“先锋性”却又常常埋在看似时尚甚至有意通俗的音乐外表之下这样成功的矛盾结合,在今日看来,已经近乎 神话。 凡此种种,均说明肖邦音乐在艺术上的成就,虽已经过近两百年的消化和吸纳,其独特与奇妙的“绝”,仍然远远超越了常人的理解和想像,仍然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惊喜和惊讶。 (节选自2010年3月12日文汇报)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