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一、二章知识体系.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一、二章知识体系.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一、二章知识体系.doc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一、二章知识体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一二章知识体系 班级: 姓名;地球和地球仪形状认识过程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形状地球是一个( )。大小平均半径为( )千米;赤道周长为( )千米;表面积( )纬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形状都是圆;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 ),最短的纬线是( )。纬线指示( )方向。纬度划分方法赤道为( )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划分为( )。赤道以北为( ),用字母( )表示;以南为( ),用字母( )表示。南纬、北纬辨别:纬度向( )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 )越来越大为北纬。重要纬线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 )半球。赤道以南是( )半球。回归线(南北纬23.5度),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南北纬66.5度)温带和寒带得分界限,极昼极夜的最南、最北界限。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都是();长度都();指示()方向。经度划分从()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表示;向西为西经,用字母()表示。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 )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 )越来越大为西经。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 )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既是180E ,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经线。20W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 ; 西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定义:地球饶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面对地球( );从北极看是( );从南极看是( )周期:一天(或24小时)。地理现象:产生( )现象和( )。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根据( )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热带位于( )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 )现象。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 )。温带地区的( )现象明显。寒带北极圈以内为( ),南极圈以内为( )。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有( )和( )现象。地图基本要素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表示方式1数字式。2线段式文字式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内容越();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内容越()。方向通常情况是();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纬线指示()定方向图例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地形判读等高线密集处表示();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山顶一般用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处向()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处向()处凸出鞍部:相临两山顶之间的部位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陆地和海洋基本概念大陆;岛屿(格陵兰岛面积最大);大洲;半岛;海峡。海陆分布状况地球表面()是海洋,()是陆地概括的说是()分海洋()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半球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大陆的轮廓多呈三角形七大洲位置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面积大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大洲分界线亚、欧分界线:()山、()河、()海、()山、()海、()海峡亚、非分界线:()运河南、北美洲分界:()运河亚、北美洲分界:()海峡熟悉和掌握:本初子午线、东经120、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穿过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四大洋分布特征太平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主体位于西半球;大西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位于东西半球分界处,呈型;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和()的活动。板块学说: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中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多()。天气天气的特点天气是经常(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卫星云图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常见的天气符号记住和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天气和气候气温气温日变化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变化一年之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分布规律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度。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 )附近地区;全年少雨:()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夏季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常年湿润:(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降水的年际变化:各年降水多少不同的变化。降水的分布规律从( )向( )降水量递减;( )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东岸受惠于季风气候);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主要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 )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雨旱两季。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 )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中国的( )地区、日本和韩国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附近的大陆西岸。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中国的( )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