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就业指导1.doc_第1页
5.1.4.2就业指导1.doc_第2页
5.1.4.2就业指导1.doc_第3页
5.1.4.2就业指导1.doc_第4页
5.1.4.2就业指导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职业院校“德育为首、就业为本”的调查与思考提要:职业院校要从实际出发,贯彻以“德育为首、就业为本”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实践中面临和不断探索的课题。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在校长室主持下,政治学科组会同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了“学生家庭、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提纲”,开展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信息提出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德育管理的思考。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育 调查 思考职业院校怎样以“德育为首、就业为本”的原则,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2007年1月,我校政治学科组会同东降和梅园两校区学生科、团委,针对6000多名三年制中职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学生家庭、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提纲,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许多信息对改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状态有利于把握教育的针对性在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就平时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对父母的感情程度、每月零花钱、对现今生活的满意度进行了汇总。1、家庭的环境氛围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学生反映家庭和谐幸福与较和谐的占95.48%,不和谐、经常吵闹和离异家庭的分别占2.80%与1.73%。在与父母的感情程度的调查中,深爱自己父母和能与父母无话不谈的占61.73%,关系一般的占34.30%,而嫌父母过于唠叨的占3.23%,对父母厌恶和冷漠的占0.74%。对现在生活状态感到舒适和较满意地占56.54%,感到一般的占36.35%,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7.11%。尽管家庭不和谐、离异家庭只占总数的4.53%,对父母厌恶冷漠的占0.74%,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意的占7.11%,但不和谐或者离异家庭,对父母厌恶和冷漠,对生活现状不满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阴影,这部分学生需要学校和老师特别给予关心、关注和关爱。2、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主动关心学生的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富裕和较好的占31.72%、一般的占61.11%,困难的占7.16%,学校要努力通过勤工俭学、工学结合、提供助学金等多种方式,积极帮助这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每月零花钱500元以上的占11.46%、300-500元的占37.31%、100-300元的占29.49%、100元以下的占21.74%。作为一名学生消费者,每月零花钱超过500元显然是比较铺张了,学校有必要指导这部分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价值观。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历史的分析客观地看待不要笼统地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教育管理难。我们要对学生的小学成绩、初中成绩、现在的学习成绩进行全面地了解,同时分析学生因何原因报考职业学校,以及学生对老师、对课余生活、常规管理和相关教育活动持何态度,会对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产生积极的作用。1、连续下滑的学习成绩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调查中,学生小学时成绩很好和较好地占66.77%、学习成绩一般的占33.53%,较差的占4.70%,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和较好地占38.78%、学习成绩一般的占55.87%、较差的占5.34%,现在学习成绩很好和较好地占21.87%、学习成绩一般的占65.55%、较差的占12.44%。很显然,从小学、初中到如今的职业院校学习,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的下降,在集体中都扮演着落伍者的角色,缺少成功的心理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这一情况,开展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产生直接的影响。2、家长是对学生报考志愿的主要影响者学生反映,报考现在的学校和专业是家长的意见的占51.41%、是自己喜欢的占21.40%、受人影响的占12.05%、老师推荐的占8.75%、迫于无奈的占6.39%。可以看出,家长是影响学生填报升学志愿的关键因素,学校要进一步作大作强,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家长和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学校,关注学校,创出立信的品牌。3、部分教师的教书育人理念有待加强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感到崇拜、尊敬、信任、称职的占96.98%,认为不大称职和不负责任的占3.02%。对任课老师认为很负责任和部分负责的占85.15%、不受欢迎和很不负责的占14.86%。说明由于学校比较重视班主任老师的培训和工作考核,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比较认同,相比之下,对部分任课老师的工作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就比较高了,可见教书育人的理念和全员德育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4、学生对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总体肯定认为学校常规管理比较严格的占56.31%、认为管理一般的占34.61%、不够规范严格的占7.44%、太松懈不严格的占1.64%。认为学校开展公益劳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占54.47%、能使环境更整洁表示认可的占36.37%、认为与学习无关不大赞成的占6.53%、认为有伤学生自尊而反对的占2.3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占80.20%、可有可无的占10.70%、认为老一套过时了的占7.09%、没有必要的占2.01%。学生除对上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作出肯定地回答外,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法纪教育、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的调查中,学生也都持肯定的态度,只是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这样就更会受欢迎。三、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进行科学指导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院校在于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对学生所学专业或毕业趋向是否明确、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对学习和成长是否有计划、本人的职业理想、对“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及用人单位对员工素质要求的理解等方面开展了调查。1、专业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应列为学校的教育重点对所学的专业或毕业趋向明确的占31.54%、有些明确的占42.01%、不够明确的占21.94%、一无所知的占4.51%。很显然,有68.46%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毕业趋向不够明确或不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激发学习动机是不利的,给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学校企业合作的深化程度、课任教师的专业知识介绍、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出了新的课题。2、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学生的职业理想使教育有的放矢在家长对你的期望中,要求学好技能寻找理想职业的占67.74%、认为有个文凭工作好找的占14.15%、如有可能进一步深造的占11.78%、只要毕业工作以后再说的占3.82%、只要不犯错误就行的占2.50%。学生本人的职业理想,争取成为高级蓝领和白领的占32.35%、做个有良好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占24.13%、争取成为自己创业者的占19.59%、找到工作自食其力的占15.12%、人为理想都是空的占5.00%、希望找对口的工作的占3.81%。关于学习和成长是否有计划方面,说自己对在校期间和以后人生有打算的占56.56%、在家长督促下有计划的占25.83%、只按学校要求做没有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占17.61%。不难看出,60-70%的学生家长有积极的期望,个人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接近20%的学生有自己创业的想法,12%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读大专或本科),但也有5-10%的学生缺乏理想或职业理想不明确。学校应该根据家长的期望和学生的理想进行积极的引导,对有创业思想的学生要进行自主创业辅导和帮助,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由成教部创造条件实施大专或本科的衔接,对缺乏理想的学生不仅要给予特别的关心,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理想教育,而且要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理想。3、学生对文凭证书的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员工素质要求比较明确学生在谈对“一张文凭多张证书”的看法时,表示这有利于毕业后提高职业竞争力的占59.09%、希望文凭再高些技能证书更广些的占28.07%、学校应在这些方面提供更大帮助的占7.76%、认为就业靠关系文凭证书关系不大的占5.08%。在“对用人单位受欢迎的员工素质要求”调查中,78.43%认为是“基础文明素质、吃苦耐劳精神、良好职业技能”、11.28%认为是职业技能加人际关系、8.16%的认为主要是职业技能、认为是其他的2.12%。从上述学生的反映来看,对学校贯彻“一张文凭多张证书”的培养思路是认可的,对学校结合职业院校特点开展素质教育也是认同的,致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校期间打好成才的基础。四、几点思考1、职业院校的学生德育,要从实际出发,力求把家长的期望、学生的理想、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提高教育的有效性。2、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德育为首、就业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要从教育教学观念上、课程设置上、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上给予切实的保证。3、要引导职业院校全体教育管理工作者认识到: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心目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一旦在心目中有了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理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