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党课PPT课件.ppt_第1页
井冈山精神党课PPT课件.ppt_第2页
井冈山精神党课PPT课件.ppt_第3页
井冈山精神党课PPT课件.ppt_第4页
井冈山精神党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 主讲人 沈秀梅 1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 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 在全党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 以实事求是 敢于探索 勇于创新的革命气魄 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 历史就是历史 历史不能任意选择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 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 目的是以史为鉴 更好前进 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 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 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我们应该用井冈山革命的这些历史 多宣传井冈山的革命传统 让后来的年轻娃娃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能丢了 不能从我们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丢了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极目远眺 思绪万千 5 对我们来讲 每到井冈山 延安 西柏坡等革命圣地 都是一种精神上 思想上的洗礼 每来一次 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 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 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习近平在平山县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同县乡村干部 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 2013 7 11 6 井冈山的三大亮点 开创了一条革命新路 井冈山道路培育了一个精神瑰宝 井冈山精神走出了一批开国元勋 中国的脊梁 7 从井冈山走出的开国元勋 1位领袖 毛泽东5位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3位大将 粟裕谭政黄克诚15位上将 邓华朱良才李聚奎杨至成杨得志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赵尔陆黄永胜赖传珠彭绍辉 8 21位中将 王辉球王紫峰毕占云杨梅生李寿轩肖新槐张令彬张国华欧阳毅赵鎔姚喆晏福生周玉成唐天际曹里怀韩伟赖毅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11位少将 王云霖王耀南龙开富吴树隆张平凯张树才刘显宜黄连秋郑效峰曾敬凡赖春风 9 22位省部级领导干部 谭震林滕代远何长工陈正人江华刘型李立李克如吴仲莲杨立三张际春周里贺敏学贺子珍高自立黄达曾志彭儒段子英熊寿祺谭政文肖明 10 一 井冈山斗争历史回顾 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奋斗的结果 但无论是从实践上讲还是理论上看 建树盖世之功的当首推毛泽东 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首要创始人 12 一 逼上梁山 13 毛泽东 上山 思想的提出 在山的上山 靠湖的下湖 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 1927 6 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1927 7 4 合法 和 秘密 两种形式都不可能时则可以 上山 1927 7 20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7 8 7 现在适值暴动时期 更需要武装 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 1927 8 9 14 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 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毛泽东八七会议后婉拒瞿秋白的邀请 15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 便向平浏直进 16 二 引兵井冈 文家市退兵莲花决策 三湾接头古城会议大苍会见茅坪安家水口回师进驻茨坪 9 25 9 29 10 3 10 7 10月中旬 10 27 10 22 9 22 9 19 17 18 三 井冈山红色政权存在之谜 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均失利了 毛泽东挨了处分 却在井冈山建立了红色政权 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事 为什么井冈山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 19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作出了解答 天时 地利 人和 20 天时 当时的中国国情 蒋介石提出五点理由 认为最根本的一条是 赤色帝国主义者之毒计 毛泽东也列出了五条原因 第一条就是 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 既军阀混战 21 中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造成反动统治的缝隙 给革命以可趁之机 我们只须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 则红色政权的发生 存在并且日益发展 便是无疑的了 22 毛泽东的认识之所以深刻 就在于他牢牢地根植于中国的国情 从而把握了 天时 蒋介石在中国实施了最严厉的白色恐怖 毛泽东却在这最严厉的白色恐怖下 在各个实行白色恐怖的政权连年混战中 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最广阔的发展天地 23 地利 井冈山的独特条件 24 人和 得人心者得天下 党的建设是核心 土地革命是基石 人民军队是根本 红色政权是旗帜 25 1 柏露会议决定 围魏救赵 四 井冈山的丧失 26 会议 决定红军采取 攻势的防御 战略 即确定由毛泽东 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 打入敌后 先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解决根据地的实际困难 在敌人 会剿 全面开始后 再在外线作战 围魏救赵 以解井冈山之围 彭德怀 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和红四军的三十二团 留守井冈山 在四军至吉安附近 赣敌后方动摇必然撤退 彭 袁 王应付湘军自有余力 此为我方之计划 陈毅给中央的报告 27 脱离根据地后的流动作战毕竟是艰难的 正如毛泽东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说 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 追兵五团紧蹑其后 反动民团助长声威 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 国民党军队轮番穷追 红军耳目闭塞 连战不利 一月底 红四军军部在寻乌的圳下村宿营 拂晓时又遭到国民党军刘士毅旅一部的偷袭 毛泽东和朱德等人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28 1929年2月3日 红四军前委在罗福嶂作出向东固转移的决策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为救援井冈山计 18日 红四军到达东固 从赣西特委得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经失守 彭德怀率红五军突围下山 正向赣南活动 这样 原先预想的 围魏救赵 的战略目标和部署已经被打乱 肖克 本来我们下山是为解井冈山之围的 井冈山失守 就得重新考虑战略方向 罗福嶂 29 坚守井冈山根据地 不惜流血牺牲 30 2 袁文才 王佐被错杀 袁文才 1898 1930 宁冈县茅坪马源坑人 王佐 1898 1930 遂川县下庄人 31 原因 左 倾错误政策的指导 十 对土匪的关系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 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 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 即令他们帮助暴动亦应如此 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 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 1928年7月10日 32 湘赣边界特委领导人对袁 王的错误政治定位 湘赣边界特委书记邓乾元 本来边界的政权并不是真正的共产党所领导的政权 而是与土匪合作的联合政权 现在土匪问题更加严重 对此问题 边界原有三策 第一是调开 此为上策 二是敷衍以图安 此为中策 三照六次全会的指示解决之 此为下策 上策能行固好 不能行则请问是否执行下策 关于湘赣边界五月至八月工作对中央的报告 邓乾元1929年8月 33 激烈的土 客籍矛盾 边界各县还有一件特别的事 就是土客籍的界限 土籍的本地人和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 历史上的仇怨非常深 有时发生很激烈的斗争 我们的区域内 宁冈 遂川 酃县 茶陵 都有土客籍问题 而以宁冈的问题为最严重 这种土客籍的界限 在道理上讲不应引到被剥削的工农阶级内部来 尤其不应引到共产党内部来 然而在事实上 因多年历史的遗留 这种界限依然存在 这种情况 反映到党内来 时常发生无谓的斗争 34 袁文才 王佐自身的不足导火线 罗克绍事件 刘辉宵 谢希安 袁文才 35 中央巡视员彭清泉 潘心元 永新县委书记王怀 中央巡视员 红五军领导人偏听偏信 36 某晚深夜 边区特委书记朱昌偕 似乎还有王怀或其他人 记不清楚了 来我军部 向军委报告情况 他们谈袁文才 王佐要叛变 袁 王有将参加边区县以上联席会议的同志一网打尽的可能 事情万分危险 请求红五军立即出动挽救这一危局 我们也有轻听轻信责任 彭德怀自述 彭德怀派红五军协助解决袁王 37 英雄罹难 38 毛泽东后来说 袁文才 王佐是杀错了 但问题的本质是当时党内有一条 左 倾盲动路线 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不讲政策 使下面的干部头脑不冷静 问题的本质 是路线正确与否 39 谢梅香 40 兰喜莲 41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 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 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 一是敢于承认 二是正确分析 三是坚决纠正 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42 二 传承革命传统 弘扬井冈山精神 43 44 如果用 第一 来表述的话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革命 第一块根据地 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第一座历史丰碑 井冈山开始造就中国共产党的 第一代领导核心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的 第一个源头 这也就是井冈山称誉 天下第一山 的深层内涵和历史底蕴 45 天下第一山 蕴涵的最重要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 是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 是无数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拼搏中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46 一 领袖人物论井冈山精神 1 毛泽东论井冈山精神日子好过了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 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1965年5月 47 2 邓小平论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 应当发扬 井冈山精神丢不得 1972 11 17 48 井冈山精神 最重要的方面就是 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江泽民2001年5月 3 江泽民论井冈山精神 49 井冈山精神 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 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 建设 改革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2007年7月26日 4 胡锦涛论井冈山精神 50 5 习近平论井冈山精神 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都不能丢掉 要把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 与时俱进 2008年10月 51 二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特征 根据领袖人物的概括 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与特征可作如下解读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坚定信念 矢志不移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是依靠群众 艰苦奋斗 5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和灵魂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为了敢闯新路 敢闯新路的前提是实事求是 道路决定命运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 才能做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53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 又谋事要实 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 谋事要实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 使点子 政策 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符合客观规律 符合科学精神 不好高骛远 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 真抓实干 敢于担当责任 勇于直面矛盾 善于解决问题 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 人民 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 就是要对党 对组织 对人民 对同志忠诚老实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干老实事 襟怀坦白 公道正派 习近平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 54 引兵井冈山 是第一代革命家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努力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壮举 奋战井冈山 是广大红军将士 边界军民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体现 献身井冈山 是革命先烈们甘愿牺牲自己 换取革命胜利的理想信念的表现 坚定信念 矢志不移 55 井冈山斗争时期 边界六县一山牺牲的革命烈士共有4 8万人 其中 有名有姓的烈士计有15744人 无名烈士却有32300余人 一回到井冈山 脑子里就看到了他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都是活生生的 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有牺牲精神的好同志 牺牲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呀 56 周介甫 湖南酃县人 原名传伦 是独生子 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背叛地主阶级家庭 表示不再传承地主阶级的衣钵 要做传播革命的媒介 因此改名 介甫 并任酃县农协会委员长 1928年5月 他带领游击队员在新开村活动时 突遭挨户团包围逮捕 他自知必死 当晚写下遗书 托人交给母亲 信上说 母亲大人 我这次牺牲了 这也是我个人的最后目的达到 您老人家不要挂念啊 为主义而牺牲 虽九死犹不悔 57 何挺颖上海大学1929 2牺牲 伍中豪北京大学1930 10牺牲 谭梓生上海政法1930年牺牲 58 陈毅安给李志强的信中写道 我们是有阶级觉悟的青年 担负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神圣使命 我们难道恋恋于女儿的深情吗 没有一点牺牲精神吗 我们绝对不是这样 我们是受了马克思主义深刻训练的 要 把一切旧势力铲除 建设我们新的社会 死气沉沉的黑暗世界 要用我们的热血染它个鲜红 并说要 为革命而死 为民众谋利益而死 陈毅安 黄埔4期炮科毕业生 31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 后任红五军副参谋长 参谋长 59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 60 什么是信仰 信仰就是把生命交给自己从事的事业 无论艰难险阻 不管成败与否 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执着 明知前途也许渺茫 现实也许残酷 但永不言弃 令人担忧的是 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个人事业发展和待遇地位的追求 与政治信仰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61 坚定的信仰来源于对科学理论的执着追求 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 坚定的信仰来源于对错误思潮的坚决斗争 不因西方敌对势力反动政治思潮的冲击而改变信仰 不因社会上出现一些 噪音 杂音 而动摇信仰 不因国家改革建设发展出现一些矛盾问题 党内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怀疑信仰 62 对个人言 信仰构成个人行为的支柱 对民族言 信仰构成凝聚民心的精神 对国家言 信仰构成国家意志的核心 一个人不能没有信念 没有信念的人等于没有灵魂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念 没有信念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念 没有信念的国家不会自主强大 63 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 把我国56个民族 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 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 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 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而贯穿其中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64 井冈山时期困难 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毛泽东惊呼 吃饭大难 冬天穿一件单衣 食盐奇缺伤病员缺医少药 从军长到伙夫 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 发零用钱 两角即一律两角 四角即一律四角 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 依靠群众 自力更生 克服困难 渡过难关发展农业生产 开放集市贸易 创办红军被服厂 造币厂 修械处 红军医院 熬硝盐等 依靠群众 艰苦奋斗 65 66 这就是井冈山的官兵关系 比亲兄弟还要亲 还要真 人心都是肉长的 革命的理想和官兵一致 使整个部队团结得像一个人 艰苦奋斗 张子清 1902 1930 共产党的 关云长 67 袁文才总指挥拜鉴 久闻大名 难得幸会 今我工农革命军路过贵地 为工农革命 打土豪劣绅 奉上标语数条 为我党主张宗旨 择日拜访 愿同贵军结为友好 联合一致 共同反对军阀 中国工农革命军毛泽东 联络袁部 68 袁文才致毛泽东的信 毛委员 敝地民贫山瘠 犹汪池难容巨鲸 片林不栖大鹏 贵军驰骋革命 应另择坦途 敬礼袁文才叩首 69 10月3日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古城 古城决策 确立对袁王部队团结改造 在井冈山建立革命后方 联奎书院 70 鸿门宴 变 同心宴 大仓会见 会见那天 毛委员在林家吃了中饭 他和袁文才从上午10点谈到太阳快挨山边 毛委员决定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 袁文才给了毛委员1000块大洋 其中 袁自带200元 在马源坑钟家借了300元 在林凤和家借了500元 宁冈老苏干苏兰春 回忆宁冈的革命斗争 71 延安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 72 奔赴延安 73 1 延安精神萌生期1922年 1935年 74 毛泽东题词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 周恩来题词 上下五千年 英雄万万千 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刘志丹 1903 1936 75 刘志丹家人合影 右六站立者为刘志丹夫人同桂荣 中排左五穿翻领大衣者为刘志丹之父刘培基 左三站立者为刘志丹胞弟刘景范 毛泽东对刘志丹的评价 刘志丹常说 虽有文事 必有武事 76 谢子长 1897 1935 谢子长 1897 1935 原名世元 曾改名德元 陕西省安定县 今子长县 枣树坪人 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 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1935年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人 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 围剿 谢子长在长期征战中 多次负伤 1935年2月21日逝世 同年 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 1946年 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 并举行了隆重的公葬仪式 毛泽东为谢子长题词 民族英雄 虽死犹生 77 谢子长故居 谢子长陵园 78 2 延安精神大成期1935年 1945年 79 延安 直罗镇 直罗镇战役胜利 直罗镇战役 直罗镇战役 80 瓦窑堡会议会址 瓦窑堡会议召开 瓦窑堡会议 81 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张学良 杨虎城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位著名的爱国将军 他们因发动西安事变的义举 有大功于抗战事业 成为中华民族的 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爱国人士在游行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在西安视察部队 右为杨虎城 杨后是张学良 82 枣园 83 民主投票 陕甘宁边区政府 是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政府 率先实行了民主建政 在各级政权机关选举中贯彻 三三制 即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 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 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 人民群众以豆子投票参加选举 毛泽东论民主的一段话 广泛开展宪政运动 力争民主政治 没有民主政治 抗日胜利只是幻想 84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黄河之滨 集合着一群 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 救国的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 努力学习 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 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 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 英勇牺牲 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 前进 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抗大校歌 我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 是为准备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到来 为了适应新形势 解决新问题 需要培训干部 提高干部素质 开学典礼上 毛泽东的讲话 毛泽东1943年为中央党校题词 实事求是 85 大生产运动 86 整风运动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给干部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在1941年至1942年间开展了整风运动 整风内容是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八路军官兵在学习整风文件 1942年中共重庆 新华日报 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整风学习 87 七大 任弼时讲话 朱德 论解放区战场 毛泽东在七大主席台上左起 周恩来 毛泽东 朱德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林枫当选为中央委员 图为七大会场 88 3 延安精神光大期1945年 1947年 89 转战陕北 90 二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91 愚公移山精神 92 1 延安精神的灵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93 延安枣园 94 2 延安精神的精髓 实事求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务员 95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6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 我们如果有缺点 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 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 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 这一条意见 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他提得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